陈清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来源 :中国民族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nmag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4年春节,陈清如为了工作本不打算回家,七台河市领导知道后,硬是把他“轰”上火车与家人团聚。在工业性试验系统建设期间,陈清如的老伴患脑溢血去世。
  经过多年的攻关,1994年6月,世界上第一个空气重介质流化床干法选煤工业性试验系统在中国调试成功,这标志着我国缺水和高寒地区及遇水易泥化煤炭分选有了新途径。干法选煤被称为选煤工艺的一次重大革新,陈清如也收获了“干法选煤之父”的盛誉。
  1998年起,陈清如院士的学生赵跃民教授带领团队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继承、创新和发展了空气重介质流化床干法选煤技术,在基础理论、关键技术和工程应用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提出了气固流态化分选理论,发明了新一代干法重介质流化床分选机,开发了模块式高效干法选煤工艺与装备,引领了世界干法选煤技术的发展。2009年,以赵跃民为学术带头人的科研团队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资助,并被评价为“代表了中国现今煤炭资源洁净加工利用領域最高的科研创新水平”。
  别具一格的严师慈父
  在科研和教学工作中,陈清如一直保有着创新的基因。他笃信,要想让创新如源头活水,并保持科研的与时俱进和高水准,就必须培育新生力量,培养高层次的创新专业人才。
  1982年,陈清如开始招收研究生。他招学生与众不同,简单说就是两个字——跨界。他的50余名硕博研究生中,矿物加工专业的只有20位,其他则涵盖了数学、物理、机械、计算机、化工等各个专业。在陈清如看来,多学科交叉的背景正是诞生创新与创意的沃土,而把不同学科分散的力量集聚在一起,也能发挥不同特长人才优势,形成强大的科研团队。
  尽管如此,培养起跨专业招收的研究生却着实不易,毕竟学生之前完全不懂矿物加工。为了帮助学生跨越专业壁垒,陈清如下足了功夫。
  陈清如的学生杨玉芬说,在陈清如的督促和高要求下,“跨界”的学生们恶补了很多选矿、干法选煤、干法筛分方面的知识。甚至有的研究生还未入校,就先被陈清如带去了选煤厂。
  治学严谨、要求严格是陈清如的另一大特点。对于学生来讲,求学的过程很“虐”。大到确定研究方向和学位论文选题,小到字句、标点符号,毕业答辩幻灯片的制作及时间控制,陈清如每个环节都会严格把关。
  赵跃民教授是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长江学者、中国矿业大学副校长,也是陈清如的第一位研究生。他回忆,在一次做筛分机数学模型的过程中,他前后做了一个月实验,积累了大量数据。而当数据交到陈清如手中时,陈清如却察觉出了异常,随后跟着学生到现场重新操作,结果发现系统存在实验误差,之后,一切推翻重来。
  據预测,到本世纪中叶,煤炭依旧会在我国能源消费中占据主导地位。要从根本上防治污染,出路就在于洁净煤技术。而陈清如所研究的选煤又恰恰是洁净煤的源头技术。每入选1亿吨原煤,可排除矸石1800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49万吨。煤炭经分选提质后燃烧,燃烧效率可提高10%至15%。
  70多岁的他,又开始投入到新一轮的忙碌中。
  2004年,他在“中国煤炭能源的洁净化”一文中提出中国洁净煤战略。陈清如认为,在煤的产地建设大型电站,就地发电,不仅可以缓解铁路运力紧张,减少无效运输,还有利于集中治理燃煤污染,保护环境。
  凡是认定的科研方向和有利于国家人民的事情,陈清如都会不遗余力地推进。在他的字典里,没有“困难”两字。在他眼里,只要能发现问题,分析原因,就一定能找到对应的破解之道。“最大的困难是人们的思想观念。”陈清如说。
  从为科学研究踏遍矿山的不辞辛劳,到为培养学生的不停奔波,再到为洁净煤技术的不断探索,陈清如前行的脚步从没有停下。
  2010年4月25日,对陈清如来说是个特别的日子。这一天,第16届国际选煤大会在美国肯塔基州列克敦市召开。这是国际选煤界最具权威性、最具影响力的大型国际会议。大会上,陈清如被授予首次设立的国际选煤大会组委会主席“终身成就奖”,这是目前国际选煤界最高个人科技成就奖。“我虽已85岁了,我还将继续为我热爱的选煤事业奋斗终生。”获奖感言中,陈清如说。
  陈清如喜欢两句话,一句是马丁·路德·金的名言“我有一个梦想”,另一句是《周易》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在他看来,一个人的成功需要各种条件,但说到底,还是要靠自强不息。而且,一个人要有梦想,因为这是一步步走向成功的原动力。对陈清如来说,最大的梦想,就是“强国梦”。
  (来源:中国教育报)(记者 杜玮)
其他文献
【摘要】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大力保护和挖掘承德历史文化遗产和档案文献信息资源,对于发挥承德区位、资源、旅游优势,建设国际旅游城市,弘扬民族文化精神,扩大对外交流,促进当地社会和经济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和深远意义。本文着重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视角阐述承德地方民族历史文化保护和挖掘。  【关键词】承德;历史文化;保护;挖掘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基金項目: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
【摘要】二百多年前,曹雪芹以“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一句作为《红楼梦》完结的自评,带给后人无限的思考。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百科全书”,《红楼梦》不单单有着吸引人的故事情节,同时有着余音绕梁的曼妙音律,演绎与传承的是音乐与文化。本文对《红楼梦》的音乐文化进行了研究探讨,从具体的文学案例、影视案例出发,剖析《红楼梦》中的音乐文化,体悟其所独有的文化底蕴,在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同
【摘要】酒泉丁家闸五号壁画墓距今已有1500多年,从墓的形制和规模来看,其主人无疑是河西五凉时期当地一个地位极高的人。墓穴中的壁画内容分为天上、人间、地下三大部分。在三重世界里,神话故事占据很大一部分,内容丰赡而生动,蕴意隽永而深远,有很高的文化和艺术价值,为研究当地的历史文化提供了较有力的佐证。  【关键词】酒泉丁家闸五号壁画墓;天上人间地下三世界;古代神话内容;文化艺术价值;丰富寓义  【中图
【摘要】文章试图从“网红”的定义出发,讨论近年来艺术博物馆中大众口中涵盖的“网红展览”的界定、类型与特征。“网红展览”由于其社会性特征难以被界定,可以大致划分为馆方自主规划的展览策略和由于人气、人流量被冠名“网红”两种情况。本文还将进一步讨论“网红展览”争议背后给艺术博物馆展览策划与运营、宣传带来的启示。  【关键词】艺术博物馆;网红展览;沉浸式;口碑传播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
【摘要】石头在长诗《献给鹅屋大山上的月亮——兼致王维》中运用“重复”艺术,记录其徒步跋涉中的所见所思,营造了独特的环境氛围,揭示了诗人的精神状态,建构了丰富的审美意蕴。本文将通过《献给鹅屋大山上的月亮》中的意象和句式的重复、意境的重复以及事件和场景的重复三类现象系统地探寻这首诗歌的内蕴。  【关键词】重复;意象;意境;场景;内蕴  【中图分类号】G631.2 【文献标识码】A  《献给鹅屋大山上的
【摘要】体验学习是一种以实践为向导,强调通过过程的参与来强化学习。博物馆内保存着众多文化遗产,体验学习理论能够为深化博物馆教育带来全新的可能性,能更好地支撑博物馆教育功能的有效发挥。随着交互技术的发展,以AR为基础的虚实融合交互方式被广泛应用。本文以体验学习设计的角度为基础,分析大英博物馆以增强现实游戏作为体验学习的方式,探讨基于增强现实游戏作为博物馆教育方式的优势,为博物馆拓展体验学习内容提出更
【摘要】文化创意是传承名人思想的一种重要方式。革命人物类纪念馆应立足新时代的新要求,坚持正确的文创方向,提升软件硬件水平,不断挖掘名人思想,推进文创产品品牌化、大众化、系列化和走出去,从而为纪念馆发挥资政育人、凝心聚力作用再添高地。  【关键词】革命人物类纪念馆;文化创意;名人思想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革命人物类纪念馆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坚强阵地,也是传承名人思想的重要场
【摘要】怪诞,作为与“美”相对立的艺术表达形式,从古至今形式多变,向世人呈现出异彩纷呈的精神面貌。怪诞以其独特的表现方式、豪放无拘的画风,使表现内容常常是天马行空,极端反常。随着人类审美进程的不断推进,“怪诞”成为了一种不断发展的美学范畴和艺术形式,越来越受到艺术家们及大众的青睐。本文通过对“怪诞”在历史流变中的形态进行研究和分析,并将达利的绘画作品与同时期的画家的作品进行比较,阐述怪诞艺术是如何
【摘要】刀郎原创音乐中始终贯穿着他对“爱”的阐释,并带着真挚的情感。本文试从纯粹美学关照的角度,以艺术创作的三个阶段递进:先验与体验、移情与表现、共鸣与延伸,对刀郎原创音乐中“爱”的多种表达范式进行解析,并分析这种表达方式的积极意义,为艺术创作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关键词】刀郎;爱;体验;移情;灵感;共鸣  【中图分类号】J603;J64 【文献标识码】A  刀郎的作品2004年后犹如一股强劲的
【摘要】为推进室内设计中的模糊界面设计,营造符合新时代功能要求和审美特征的室内空间,本文首先分析了室内空间模糊界面的设计意义,具体包含功能方面的意义、形式方面的意义和空间维度方面的意义,进一步研究室内空间的模糊界面设计的几个层面,具体包含底界面、侧界面和顶界面的模糊设计,最后研究了室内空间的模糊界面设计的技巧,具体包含形态方面的技巧、材质方面的技巧和灯光方面的技巧。希望通过本次研究能为今后的室内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