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试图从“网红”的定义出发,讨论近年来艺术博物馆中大众口中涵盖的“网红展览”的界定、类型与特征。“网红展览”由于其社会性特征难以被界定,可以大致划分为馆方自主规划的展览策略和由于人气、人流量被冠名“网红”两种情况。本文还将进一步讨论“网红展览”争议背后给艺术博物馆展览策划与运营、宣传带来的启示。
【关键词】艺术博物馆;网红展览;沉浸式;口碑传播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1)14-098-03
【本文著录格式】李昭莹 .“网红展览”除了摆拍还留下什么?——艺术博物馆中“网红展览”效应的启示[J].中国民族博览,2021,07(14):98-100.
一、关于“网红”的定义
“网红”最初是“网络红人”的缩写,如今已经被拓展词性滥用于各个领域的不同事物。 “网红”若用于指代个人,全称是“网络红人”,也被称为“意见领袖”、缩写KOL。 “网络红人”通常指的是在社交媒体上通过发布图文视频内容或是因某个事件、行为获得一定粉丝基数并且拥有持续影响力的博主。用于形容事物的“网红”衍生词也十分常见,例如“网红打卡地标”“网红旅游景点”“网红展览”“网红探店”等,此时“网红”作为形容词表示该事物受到大众的关注并且大众会“跟风”前往“打卡”,即參观或消费。
“网红”一词从最初诞生时的中性词发展至今褒贬不一,有人认为冠名有“网红”二字代表华而不实,有人认为“网红”代表流量和话语权。随着社交媒体、电子产品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网红”二字已全然融入人们的衣食住行,对人们的审美观念以及生活习惯产生重大影响。不可否认的是“网红”已经涉足各个领域,形成了新的经济生态和宣传模式,不仅备受关注也起到引导消费的作用。随着网络的普及,当下社会形成了“人人都可以成为网红”的观念,中青年人基本上都会拥有一个以上的社交媒体账号,用于关注各个“网红”、参与热点时事的讨论、分享个人生活或是发布“打卡”图文等。
二、关于“网红展览”的界定、类型与特征
(一)“网红展览”的界定
随着“网红”深入人心和日常生活中,其也发展到艺术领域。随着现代性语境的深入,人们的审美出现了转向,体验美学的兴起让人们注重感官、注重体验感受。 艺术博物馆的展览出现了“参与”“沉浸”“互动”等趋势,为此艺术博物馆的展览策划也产生转变,从视觉、活动、展陈设计等方面入手融入新概念。在此种背景下艺术博物馆纷纷开始进行尝试,部分不同于传统意义的艺术展览以惊人的传播效果和参观人数收尾,引起了“网红展览”热潮。
“网红展览”是在 “网红经济”带动下出现的受年轻人热捧的展览,它作为社交媒体时代的产物,得益于社交媒体的二次传播。 大部分“网红展览”以当代艺术、数字艺术、装置艺术作品为主要展出对象,使用的场景装置或是数字技术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效果,令人耳目一新。“网红展览”从观众举起手机、相机拍照开始,流行于观众的朋友圈、社交媒体中。 “网红展览”目前主要集中在中国一二线城市的艺术博物馆,尤其是有一定观众基础和知名度的大型艺术博物馆中。在这个传播过程中,会有更多公众通过阅读到此观众的图文后前往艺术博物馆进行“打卡式观展”。
通常人们默认传播火爆、观众人数激增的展览是“网红展览”,但“网红展览”的界定依旧模糊。一个展览被称为“网红展览”可能是艺术博物馆自身定位和展览战略,也可能是观众在二次传播的过程中自主给展览冠名为“网红展览”。前者以商业营销性质较强的Teamlab沉浸式展览为例,从场景设置到传播都紧扣“网红”性质,追求人流量以及观众二次传播环节。也类似北京故宫的社交媒体传播战略——在微博上打造独特的“人设”与“标签”,以活泼、亲和且善用网络流行语、表情包的卡通形象深得观众喜爱。后者以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的“太虚之境”为例,美术馆馆长考虑到高校美术馆展览需要具备的学术性质,已在策展和宣传工作中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削弱观众对此展览“网红”定义的可能性。尽管“太虚之境”展览在学术上做出了较为全面的努力:线下举办学术讲座、在微信公众号上发布大量学术文章……但大多数观众依旧将此展览称为“网红展览”。由此可见“网红展览”的定义更多源自大众的主观印象,社会性大于艺术性。
(二)国内常见的“网红展览”类型与特征
就展览形式而言,最常见的“网红展览”可谓是沉浸式和参与式展览,观众在参观展览时能沉浸在展厅的氛围中、感官得到充分满足。
中国最早的沉浸式展览鼻祖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展出的动态版《清明上河图》,引得大量观众排队观看以及拍照。2018年北京故宫与凤凰卫视联合打造《清明上河图3.0》高科技艺术互动展,从各种维度最大化地营造观展的沉浸感。 同一个主题在不同时间呈现出不同的展示方式:比起2010年的投影仪展示形式,2018年的《清明上河图3.0》展览涵盖了超高清数字互动技术、4D动感影像全息投影技术、动画技术、场景装置、真人演绎等,是艺术博物馆创意策展与数字多媒体、舞台戏剧艺术的结合。
不仅传统“国宝”藏品沉浸式展览需要排长队观看,近年来中国引进的大量沉浸式、参与式展览广受欢迎。其中艺术家个展例如2018年上海昊美术馆的莱安德罗·埃利希个展“虚·构”、2018年北京红砖美术馆奥拉维尔·埃利亚松的个展“道隐无名”。数字艺术沉浸式、参与式展览例如兰登国际的“雨屋”和TeamLab的“花舞森林”。这些展览的共同特征都是艺术家的作品需要观众的参与才能完成作品自身的意义,如果没有不同的观众,作品只能成为装置。正是因为有了形形色色的观众,摆拍也好互动也好,作品才被赋予了不同的生命。虽然这些展览的票价平均高于一百元,但仍有大量的观众前往排队参观、进行拍照,不仅展厅中人满为患,社交媒体上也频频刷屏。观众们在展厅内进行参观的同时拍摄大量的照片,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加入自己的心得体会甚至是观展拍照指南发布,部分图文内容获得了高度曝光和关注。
【关键词】艺术博物馆;网红展览;沉浸式;口碑传播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1)14-098-03
【本文著录格式】李昭莹 .“网红展览”除了摆拍还留下什么?——艺术博物馆中“网红展览”效应的启示[J].中国民族博览,2021,07(14):98-100.
一、关于“网红”的定义
“网红”最初是“网络红人”的缩写,如今已经被拓展词性滥用于各个领域的不同事物。 “网红”若用于指代个人,全称是“网络红人”,也被称为“意见领袖”、缩写KOL。 “网络红人”通常指的是在社交媒体上通过发布图文视频内容或是因某个事件、行为获得一定粉丝基数并且拥有持续影响力的博主。用于形容事物的“网红”衍生词也十分常见,例如“网红打卡地标”“网红旅游景点”“网红展览”“网红探店”等,此时“网红”作为形容词表示该事物受到大众的关注并且大众会“跟风”前往“打卡”,即參观或消费。
“网红”一词从最初诞生时的中性词发展至今褒贬不一,有人认为冠名有“网红”二字代表华而不实,有人认为“网红”代表流量和话语权。随着社交媒体、电子产品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网红”二字已全然融入人们的衣食住行,对人们的审美观念以及生活习惯产生重大影响。不可否认的是“网红”已经涉足各个领域,形成了新的经济生态和宣传模式,不仅备受关注也起到引导消费的作用。随着网络的普及,当下社会形成了“人人都可以成为网红”的观念,中青年人基本上都会拥有一个以上的社交媒体账号,用于关注各个“网红”、参与热点时事的讨论、分享个人生活或是发布“打卡”图文等。
二、关于“网红展览”的界定、类型与特征
(一)“网红展览”的界定
随着“网红”深入人心和日常生活中,其也发展到艺术领域。随着现代性语境的深入,人们的审美出现了转向,体验美学的兴起让人们注重感官、注重体验感受。 艺术博物馆的展览出现了“参与”“沉浸”“互动”等趋势,为此艺术博物馆的展览策划也产生转变,从视觉、活动、展陈设计等方面入手融入新概念。在此种背景下艺术博物馆纷纷开始进行尝试,部分不同于传统意义的艺术展览以惊人的传播效果和参观人数收尾,引起了“网红展览”热潮。
“网红展览”是在 “网红经济”带动下出现的受年轻人热捧的展览,它作为社交媒体时代的产物,得益于社交媒体的二次传播。 大部分“网红展览”以当代艺术、数字艺术、装置艺术作品为主要展出对象,使用的场景装置或是数字技术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效果,令人耳目一新。“网红展览”从观众举起手机、相机拍照开始,流行于观众的朋友圈、社交媒体中。 “网红展览”目前主要集中在中国一二线城市的艺术博物馆,尤其是有一定观众基础和知名度的大型艺术博物馆中。在这个传播过程中,会有更多公众通过阅读到此观众的图文后前往艺术博物馆进行“打卡式观展”。
通常人们默认传播火爆、观众人数激增的展览是“网红展览”,但“网红展览”的界定依旧模糊。一个展览被称为“网红展览”可能是艺术博物馆自身定位和展览战略,也可能是观众在二次传播的过程中自主给展览冠名为“网红展览”。前者以商业营销性质较强的Teamlab沉浸式展览为例,从场景设置到传播都紧扣“网红”性质,追求人流量以及观众二次传播环节。也类似北京故宫的社交媒体传播战略——在微博上打造独特的“人设”与“标签”,以活泼、亲和且善用网络流行语、表情包的卡通形象深得观众喜爱。后者以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的“太虚之境”为例,美术馆馆长考虑到高校美术馆展览需要具备的学术性质,已在策展和宣传工作中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削弱观众对此展览“网红”定义的可能性。尽管“太虚之境”展览在学术上做出了较为全面的努力:线下举办学术讲座、在微信公众号上发布大量学术文章……但大多数观众依旧将此展览称为“网红展览”。由此可见“网红展览”的定义更多源自大众的主观印象,社会性大于艺术性。
(二)国内常见的“网红展览”类型与特征
就展览形式而言,最常见的“网红展览”可谓是沉浸式和参与式展览,观众在参观展览时能沉浸在展厅的氛围中、感官得到充分满足。
中国最早的沉浸式展览鼻祖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展出的动态版《清明上河图》,引得大量观众排队观看以及拍照。2018年北京故宫与凤凰卫视联合打造《清明上河图3.0》高科技艺术互动展,从各种维度最大化地营造观展的沉浸感。 同一个主题在不同时间呈现出不同的展示方式:比起2010年的投影仪展示形式,2018年的《清明上河图3.0》展览涵盖了超高清数字互动技术、4D动感影像全息投影技术、动画技术、场景装置、真人演绎等,是艺术博物馆创意策展与数字多媒体、舞台戏剧艺术的结合。
不仅传统“国宝”藏品沉浸式展览需要排长队观看,近年来中国引进的大量沉浸式、参与式展览广受欢迎。其中艺术家个展例如2018年上海昊美术馆的莱安德罗·埃利希个展“虚·构”、2018年北京红砖美术馆奥拉维尔·埃利亚松的个展“道隐无名”。数字艺术沉浸式、参与式展览例如兰登国际的“雨屋”和TeamLab的“花舞森林”。这些展览的共同特征都是艺术家的作品需要观众的参与才能完成作品自身的意义,如果没有不同的观众,作品只能成为装置。正是因为有了形形色色的观众,摆拍也好互动也好,作品才被赋予了不同的生命。虽然这些展览的票价平均高于一百元,但仍有大量的观众前往排队参观、进行拍照,不仅展厅中人满为患,社交媒体上也频频刷屏。观众们在展厅内进行参观的同时拍摄大量的照片,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加入自己的心得体会甚至是观展拍照指南发布,部分图文内容获得了高度曝光和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