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作为中专教育中的基础课程,对学生思想素质教育有着重要的影响。目前,教师对法律基础部分的教学重视度逐步减少,但其在课程教学的重要性并没有降低,学校应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对法律基础部分的教学。因为学生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与希望,加强法律部分的教育有助于法制社会的建设,更有利于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
关键词 道德修养 法律基础 法制社会
作者简介:李艾颖,贵阳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卫校。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5)10-217-02
公民具有法律意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学生获得法律知识的重要途径,因此,学生在校期间应加强对法律基础知识的学习,学校应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基础部分的教学,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
一、法律基础部分教学存在的不足
(一)教师旧的教学体系不能适应新要求
新课程是将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结合而成,法律基础分部也要结合思想道德修养的内容来传授,但担任原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师缺乏一定的思想道德修养方面的专业知识,如此,在法律基础部分的教学中就不能全面的满足课标的新要求,不能准确体现新课程的功能。
(二)教师的传统教学无法满足新要求
传统教学方式以教师上课传授为主,以考试的形式来衡量学生对课程的把握,缺乏实践教育,忽略了对学生自主学生能力的培养。传统教学模式重视理论知识,忽视实践教学,使课堂氛围变得凝重,无法活跃课堂气氛,也无法正确判断学生是否具备法律意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三)学校对法律基础课程的重视度不够
基础课程在学生设立的课程中地位是最低的,部分人认为是可有可无的。这种对基础课程的错误定位,造成了师生对基础课程的重视度不够,不能体现课程设置的意义。
学校缺少一种营造法律氛围的意识,对法律基础课程的课时安排较少,这种现状导致了教师对教学的松懈,对培养学生法律意识的忽视;导致教师一直采用传统模式教学,在探究教学模式上缺乏创新精神,只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学生因为学校对法律基础课程的不重视更加放松对法律知识的学习,在课堂上缺乏对教学内容的深入思考,只是为了完成学业。
(四)理论知识与实践相分离
法律基础课程是一门实践知识较强的课程,但大多数中专学校在教学时,都以课堂教学为主,忽略了对法律知识的实践,缺乏对法律知识的拓展,没能将法律知识与实践活动相结合,不能满足学生对法律知识的需求。理论知识与实践相分离导致学生只是能应付学校的考试,而不是真正的掌握法律知识,更不能将知识学以致用,严重缺乏实践能力。
二、加强法律基础部分教学的必要性
(一)学生在法律知识领域的陌生
现在的学生普遍缺乏法律意识和基础的法律知识,缺少运用法律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现状导致学生在违反法律时毫无意识,带来严重后果,影响法制社会的建设。同时,因为学生法律意识的淡薄,所以当他们受到伤害和利益受到损害时,往往是不知所措,忍气吞声,而造成的受到伤害的人越来越多。
(二)为建设法制社会奠定基础
提高学生对法律知识的运用是建设法制社会的必要条件,学生只有掌握法律基础知识,树立正确的法律观念,才能在建设法制社会的过程中做一名合格的、守法的好公民。法律基础课程的设立为了引导中专学生今后的正确发展,为了建设和谐社会、和谐中国奠定基础,也是坚持依法制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基础。法制社会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建设法制社会离不开国家完善法律制度和公民法律意识的增强,学生作为社会未来的主人,不仅要具备专业的知识技能,更要有较强的法律意识,较高的法律修养,才能建设更加完善的法制社会。
(三)素质教育的需求
中专生作为中等教育的对象,具有良好的文化基础,他们的法律意识决定着整个社会的法律意识的发展走向。因为,他们在国家未来的发展中将发挥主导作用,必须全方面要求学生,培养高素质、有法律素养的学生。因此,必须加强法律基础部分的教学。
三、法律基础部分的教学内容要突出重点
法律基础部分的内容比较丰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突出重点,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正确认识法律规范
社会是按照一定的法律规范来维持秩序的,学生要正确认识法律规范,知道什么是能做的、什么是不能做的;学生应该学习法律,掌握法律基础知识,以法律来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同时正确认识法律规范是国家建设法制社会的保障。
(二)培养学生的法制思维
法制思维就是要求人们从法律的角度考虑问题的处理方法,培养学生的法制思维,有利于培养学生走近社会后处理问题的方式,更加理智的看待问题。培养学生依法办事的思想观念,不仅要遵纪守法,而且要监督社会主义法律的遵守和执行,坚决同一切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使社会主义法制得以真正实现。
(三)培养学生的法制信仰
学生的法律素质直接关系到依法制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进程,而对法律素质起方向性作用的就是法律信仰。学生在走近社会这个大舞台之前必须有坚定的信仰,信仰是一种价值观念,拥有法制信仰,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以法律的手段处理所遇到的困难,避免感情用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权威;全面实现法制社会的目标才能早日实现。
四、紧扣教学内容,采用多种教学方式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基本教学方法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多种其他方式为辅,向学生传授法律基础的专业知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
(一)学生自主探究、讨论式学习 作为中专学生一般已经具备自主学习和思考的能力,在法律基础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以小组的形式,针对不同课题以及课题所需要研究的问题先进行自主的学习和讨论,以小组的形式得出自己的观点。探究式学习让学生自己对案例进行深刻分析与总结,加深对法律基础知识的了解与认知,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探究式学习也增加了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有利于学生培养团队精神。
(二)教师和学生之间互动式教学
互动式教学加强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和讨论,有利于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发展。教师通过法律基础知识的传授,学生通过对法律基础知识的普及,逐步形成法律意识。互动式教学中,教师对于学生的正确引导,不仅加强了学生对法律基础知识的记忆,也为学生自我才能的展现提供了平台,激发了学生的创意意识。
互动式学习中教师要先倾听学生自己的观点,对学生的观点给予评价与指导,增加了教师与学生交流的机会,也增加了学生展现自我才能的机会,有效的激发了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
(三)采用案例式教学方法
法律基础知识来源于对生活中所发生事件的总结,教师可以选取社会热点问题作为教学案例,将抽象的知识体系形象化,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通过对热点问题的讨论得出自己的观点,教师结合教材内容对学生的观点进行点评,对热点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法律观、人生观。
案例式教学有利于增加学习基础知识的趣味性,不再只是枯燥的传授基础知识,用案列与知识相结合,既能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又能提高教师的上课效率。
(四)采用实践式教学法
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教学要求、书本内容,组织学生开展辩论会、模拟法庭、模拟听证会等实践活动,吸引学生对法律基础知识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亲自参与到实践中去,切身体会法律基础知识的魅力以及在生活的实际作用。在实践中学法、在真实的情景中体验法律,不断加深和巩固对法律知识的掌握。实践式教学方法,既锻炼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也提高了教师的上课效率。
五、教师自身法律素养的提升
教师自身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影响着学生对法律基础知识的学习程度,教师法律水平的高低决定着执教水平的高低。因此,教师自身要具备较高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
(一)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
教师作为学生的导师和知识的传播者,只有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才能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基础。教师要不断阅览群书,巩固自己的专业知识,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具备深刻分析问题的能力。
由于教师法律素质的培养是经常性、持久性的工作,学校需要高度重视对教师本事的法律教育。学校要经常组织教师专业知识的交流会,增加教师之间有关专业知识的讨论,题升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
(二)具备创新教学的能力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教学方法也要随之创新,教师要具备不断创新、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的能力。传统教学方式以无法有效的吸引学生的兴趣,采用多种创意式教学方法才能改变现状,提高教师的上课效率。
新课程的要求下,传统模式的教学方法早已落伍,教师若是一直沿用传统方式教学,课堂效率将会得不到显著提高,教师要具备创新教学的能力,以新的教学模式来吸引学生上课的注意力。
(三)关心时事,紧扣热点
信息发展的当今社会,教师要时刻关注热点话题,及时向学生传播新鲜的法律时事,普及法律知识。结合当下时事和教学目标,以案例的方式,向学生传授基础知识,为学生带来新鲜感的同时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对时事的关注,也有利于自身法律意识的提高。
六、学校重视对法律基础课程的重视
加强法律基础课程的教育不仅要从教师入手,学校也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学校对课程的重视是教师对课程重视的基础,也为教师提高课堂效率做出表率。
(一)学校建立完善的教师培训体系
针对法律课程教师,学校可以在教师入职前进行学习,在入职后培训开展法制教育,促使教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较高的法律素质。入职前组织教师对法律知识进行全面系统的学习,入职后学校根据教师工作的具体情况,定情举办法制教育讲座、组织法律征文等活动,增强教师的法律意识。
(二)加强学校法制建设
加强学校的法制建设,为学生营造一个法制校园氛围,对教师和学生提升法律意识有着重要的影响。学校做好法律知识宣传工作,是普及法律知识的重要基础,也是加强学校法律建设的前提。学校通过校园网宣传、学校广播宣传、张贴法律知识专题海报,定期组织学生开展模拟法庭等活动,为学生和教师营造良好的法律氛围,有利于教师上课的积极性和学生上课的关注度。
增强法律意识是对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要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法律基础部分的教学应重视对学生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的培养,结合理论和实践教学,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增加教学与学生的互动,增强学生对法律知识的重视,提升法律基础教学的课堂效率,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法律价值观,做一个知法、守法、懂法的好公民。
参考文献:
[1]王天桥、高艳琼.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如何做到育人为本.学理论.2010(26).
[2]万平.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加强感恩教育的几点思考.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3(5).
[3]文学容、陈若松.论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法律基础部分的教学.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版).2011(3).
关键词 道德修养 法律基础 法制社会
作者简介:李艾颖,贵阳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卫校。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5)10-217-02
公民具有法律意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学生获得法律知识的重要途径,因此,学生在校期间应加强对法律基础知识的学习,学校应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基础部分的教学,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
一、法律基础部分教学存在的不足
(一)教师旧的教学体系不能适应新要求
新课程是将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结合而成,法律基础分部也要结合思想道德修养的内容来传授,但担任原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师缺乏一定的思想道德修养方面的专业知识,如此,在法律基础部分的教学中就不能全面的满足课标的新要求,不能准确体现新课程的功能。
(二)教师的传统教学无法满足新要求
传统教学方式以教师上课传授为主,以考试的形式来衡量学生对课程的把握,缺乏实践教育,忽略了对学生自主学生能力的培养。传统教学模式重视理论知识,忽视实践教学,使课堂氛围变得凝重,无法活跃课堂气氛,也无法正确判断学生是否具备法律意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三)学校对法律基础课程的重视度不够
基础课程在学生设立的课程中地位是最低的,部分人认为是可有可无的。这种对基础课程的错误定位,造成了师生对基础课程的重视度不够,不能体现课程设置的意义。
学校缺少一种营造法律氛围的意识,对法律基础课程的课时安排较少,这种现状导致了教师对教学的松懈,对培养学生法律意识的忽视;导致教师一直采用传统模式教学,在探究教学模式上缺乏创新精神,只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学生因为学校对法律基础课程的不重视更加放松对法律知识的学习,在课堂上缺乏对教学内容的深入思考,只是为了完成学业。
(四)理论知识与实践相分离
法律基础课程是一门实践知识较强的课程,但大多数中专学校在教学时,都以课堂教学为主,忽略了对法律知识的实践,缺乏对法律知识的拓展,没能将法律知识与实践活动相结合,不能满足学生对法律知识的需求。理论知识与实践相分离导致学生只是能应付学校的考试,而不是真正的掌握法律知识,更不能将知识学以致用,严重缺乏实践能力。
二、加强法律基础部分教学的必要性
(一)学生在法律知识领域的陌生
现在的学生普遍缺乏法律意识和基础的法律知识,缺少运用法律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现状导致学生在违反法律时毫无意识,带来严重后果,影响法制社会的建设。同时,因为学生法律意识的淡薄,所以当他们受到伤害和利益受到损害时,往往是不知所措,忍气吞声,而造成的受到伤害的人越来越多。
(二)为建设法制社会奠定基础
提高学生对法律知识的运用是建设法制社会的必要条件,学生只有掌握法律基础知识,树立正确的法律观念,才能在建设法制社会的过程中做一名合格的、守法的好公民。法律基础课程的设立为了引导中专学生今后的正确发展,为了建设和谐社会、和谐中国奠定基础,也是坚持依法制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基础。法制社会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建设法制社会离不开国家完善法律制度和公民法律意识的增强,学生作为社会未来的主人,不仅要具备专业的知识技能,更要有较强的法律意识,较高的法律修养,才能建设更加完善的法制社会。
(三)素质教育的需求
中专生作为中等教育的对象,具有良好的文化基础,他们的法律意识决定着整个社会的法律意识的发展走向。因为,他们在国家未来的发展中将发挥主导作用,必须全方面要求学生,培养高素质、有法律素养的学生。因此,必须加强法律基础部分的教学。
三、法律基础部分的教学内容要突出重点
法律基础部分的内容比较丰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突出重点,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正确认识法律规范
社会是按照一定的法律规范来维持秩序的,学生要正确认识法律规范,知道什么是能做的、什么是不能做的;学生应该学习法律,掌握法律基础知识,以法律来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同时正确认识法律规范是国家建设法制社会的保障。
(二)培养学生的法制思维
法制思维就是要求人们从法律的角度考虑问题的处理方法,培养学生的法制思维,有利于培养学生走近社会后处理问题的方式,更加理智的看待问题。培养学生依法办事的思想观念,不仅要遵纪守法,而且要监督社会主义法律的遵守和执行,坚决同一切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使社会主义法制得以真正实现。
(三)培养学生的法制信仰
学生的法律素质直接关系到依法制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进程,而对法律素质起方向性作用的就是法律信仰。学生在走近社会这个大舞台之前必须有坚定的信仰,信仰是一种价值观念,拥有法制信仰,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以法律的手段处理所遇到的困难,避免感情用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权威;全面实现法制社会的目标才能早日实现。
四、紧扣教学内容,采用多种教学方式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基本教学方法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多种其他方式为辅,向学生传授法律基础的专业知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
(一)学生自主探究、讨论式学习 作为中专学生一般已经具备自主学习和思考的能力,在法律基础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以小组的形式,针对不同课题以及课题所需要研究的问题先进行自主的学习和讨论,以小组的形式得出自己的观点。探究式学习让学生自己对案例进行深刻分析与总结,加深对法律基础知识的了解与认知,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探究式学习也增加了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有利于学生培养团队精神。
(二)教师和学生之间互动式教学
互动式教学加强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和讨论,有利于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发展。教师通过法律基础知识的传授,学生通过对法律基础知识的普及,逐步形成法律意识。互动式教学中,教师对于学生的正确引导,不仅加强了学生对法律基础知识的记忆,也为学生自我才能的展现提供了平台,激发了学生的创意意识。
互动式学习中教师要先倾听学生自己的观点,对学生的观点给予评价与指导,增加了教师与学生交流的机会,也增加了学生展现自我才能的机会,有效的激发了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
(三)采用案例式教学方法
法律基础知识来源于对生活中所发生事件的总结,教师可以选取社会热点问题作为教学案例,将抽象的知识体系形象化,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通过对热点问题的讨论得出自己的观点,教师结合教材内容对学生的观点进行点评,对热点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法律观、人生观。
案例式教学有利于增加学习基础知识的趣味性,不再只是枯燥的传授基础知识,用案列与知识相结合,既能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又能提高教师的上课效率。
(四)采用实践式教学法
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教学要求、书本内容,组织学生开展辩论会、模拟法庭、模拟听证会等实践活动,吸引学生对法律基础知识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亲自参与到实践中去,切身体会法律基础知识的魅力以及在生活的实际作用。在实践中学法、在真实的情景中体验法律,不断加深和巩固对法律知识的掌握。实践式教学方法,既锻炼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也提高了教师的上课效率。
五、教师自身法律素养的提升
教师自身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影响着学生对法律基础知识的学习程度,教师法律水平的高低决定着执教水平的高低。因此,教师自身要具备较高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
(一)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
教师作为学生的导师和知识的传播者,只有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才能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基础。教师要不断阅览群书,巩固自己的专业知识,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具备深刻分析问题的能力。
由于教师法律素质的培养是经常性、持久性的工作,学校需要高度重视对教师本事的法律教育。学校要经常组织教师专业知识的交流会,增加教师之间有关专业知识的讨论,题升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
(二)具备创新教学的能力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教学方法也要随之创新,教师要具备不断创新、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的能力。传统教学方式以无法有效的吸引学生的兴趣,采用多种创意式教学方法才能改变现状,提高教师的上课效率。
新课程的要求下,传统模式的教学方法早已落伍,教师若是一直沿用传统方式教学,课堂效率将会得不到显著提高,教师要具备创新教学的能力,以新的教学模式来吸引学生上课的注意力。
(三)关心时事,紧扣热点
信息发展的当今社会,教师要时刻关注热点话题,及时向学生传播新鲜的法律时事,普及法律知识。结合当下时事和教学目标,以案例的方式,向学生传授基础知识,为学生带来新鲜感的同时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对时事的关注,也有利于自身法律意识的提高。
六、学校重视对法律基础课程的重视
加强法律基础课程的教育不仅要从教师入手,学校也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学校对课程的重视是教师对课程重视的基础,也为教师提高课堂效率做出表率。
(一)学校建立完善的教师培训体系
针对法律课程教师,学校可以在教师入职前进行学习,在入职后培训开展法制教育,促使教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较高的法律素质。入职前组织教师对法律知识进行全面系统的学习,入职后学校根据教师工作的具体情况,定情举办法制教育讲座、组织法律征文等活动,增强教师的法律意识。
(二)加强学校法制建设
加强学校的法制建设,为学生营造一个法制校园氛围,对教师和学生提升法律意识有着重要的影响。学校做好法律知识宣传工作,是普及法律知识的重要基础,也是加强学校法律建设的前提。学校通过校园网宣传、学校广播宣传、张贴法律知识专题海报,定期组织学生开展模拟法庭等活动,为学生和教师营造良好的法律氛围,有利于教师上课的积极性和学生上课的关注度。
增强法律意识是对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要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法律基础部分的教学应重视对学生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的培养,结合理论和实践教学,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增加教学与学生的互动,增强学生对法律知识的重视,提升法律基础教学的课堂效率,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法律价值观,做一个知法、守法、懂法的好公民。
参考文献:
[1]王天桥、高艳琼.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如何做到育人为本.学理论.2010(26).
[2]万平.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加强感恩教育的几点思考.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3(5).
[3]文学容、陈若松.论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法律基础部分的教学.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版).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