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针对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仓储作业管理》课程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研究,对课程设计的思路、理念进行改革浅析,重构出《仓储作业管理》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内容体系。
关键词:物流管理;仓储作业;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 D261.1 文献标识码:A
《仓储作业管理》是物流管理专业构建的“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新课程体系中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对进行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研究具有较强的参考价值,我们通过邀请各知名物流公司的经理及高校的物流的专家应用头脑风暴法开展工作任务分析,获得本课程在物流管理岗位上从事的典型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并通过专业指导委员会指导、企业专家参与、专任教师配合,参照国家物流职业资格标准,重构出《仓储作业管理》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内容体系。
一、课程设计的思路
第一步:确立科学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课程设计的基础工作。通过组织教师对广州及周边的物流市场,包括太和物流园区、广州开发区保税区、新白云机场物流园区等企业的物流仓储作业岗位的工作流程进行调研,通过组织职业技术教育教学专家、专业教师、企业物流管理一线骨干对工作岗位的作业过程和作业技能进行分析,制订适合于本课程教学资源开发、教学实施、并符合国家物流职业能力标准要求的岗位能力标准,进而制定相应的课程标准,确定教学目标。
第二步:明确教学内容体系
本课程所采用的教材《仓储作业管理》是高等职业教育技能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系列教材之,教材以理论“够用”为度,注重实用和能力培养,反映了仓储管理领域的新技术、新知识,能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配合主教材的使用,我们针对本课程实践性强的特点,在物流实训中心设立了仓储管理软件操作、包装技法实训、物流仓库规划等10多个实训区域,编写了配套的实训指导书,包含10多个综合和单项项目。
从仓储系统的要素结构职能入手,由浅入深,逐步实训不同环节的职业技能,逐步掌握对生产一线活动的系统集成和管理能力。通过完成系统的设计,使学生掌握使用物流设施设备、整合系统功能的方法。结合实际布置大型作业,使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实际动手能力。
第三步:选择合适的教学载体与方法
以工作项目为载体设计教学过程和教学情境,把课程学习内容与企业、社会联系,形成主题任务,进行项目驱动和任务驱动式教学;以一票货物进出库的工作过程为主线,以真实仓储企业工作流程为参照,分解教学项目和工作任务,把基本理论融入实践教学中去。通过学生和老师共同参与工作项目,让学生提出问题、思考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进行动态学习。教学全过程贯彻做中教、做中学的方法。利用校外实训基地、校内实训中心,设置相对真实的实训项目,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
第四步:改善课程教学条件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创造自由、开放的实践教学平台,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和互动的学习环境条件下学习。为学生进行技能的课后练习提供充足的实训条件和开放时间,开发学生学习的自动性、积极性、创造性。
第五步:构建高效的教学评价体系
根据课程特点和高等职业教育的要求,采用参与式、体验式、交互式和模拟实训等多种实践教学形式,建立并提供多媒体案例研究中心、实训中心多项目作业流程展示、网络化学习辅导等在内的立体化教学资源,通过项目进度和任务完成度监控学生的学习进度,全程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给出必要的学习反馈意见。通过学生信息员反馈意见,学生满意度调查,教学督导与领导听课评课,教师互相听课,对教师教学进行评价。
第六步:设立多维化的考核模式
建立了知识掌握与技能应用、作业抽查与模拟实战、系统规划和综合运用等多维化考核体系。通过抽查学生的作业资料、批阅实验报告、进行阶段性考核和期末考试,按照项目完成进度和任务完成程度,从不同的侧面了解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基本技能的掌握与运用程度;了解学生的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情况。本专业还运用模拟实战考核方法、系统规划和综合运用等方式对学生专业技能的掌握和运用能力进行考核。改变过去单一考核理论掌握程度的传统方式。
二、课程设计的理念
《仓储作业管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课程设计理念上,充分体现了职业性、开放性和实践性,具体设计理念如下:
(一)强调“校企深入合作”
课程组主动自觉地与企业开展深入合作,共建专业、共同开发课程、共建共享实训基地、共享人才资源、共同开展应用研究与技术开发。在《仓储作业管理》课程设计中,校企共同确定课程的典型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共同明确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共同确定学习情境,并参与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排序、教学方法的探讨及考核标准的制定。从而确保课程整体设计更好地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
(二)强调“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
在课程设计中,首先是按照核心职业能力的要求,把理论学习、动手能力培养,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充分结合于特定的发展情景及实训任务、项目中;其次是引导学生树立协调、合作的观念和竞争意识,使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够利用在校学得的知识和经验,为提高企业现代仓储管理绩效、降低仓储运营成本、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做出贡献;再次是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合理运用学习迁移理论,科学选择教学媒介,灵活运用不同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做到爱学、会学、会用,以全面强化职业能力培养实效。
(三)强调“以就业为导向”
将“为就业服务”的理念融入课程改革和课程建设中,通过与行业企业合作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与设计,突出了课程的职业性要求。为了让学生尽早地体会到职业环境,学校投入巨资打造了现代物流实训中心,构建了仓储中心、学生实习超市等实训场所,通过企业化实景教学,让学生边做边学,力求实现课程教学与就业培训的“零距离”。与企业开展订单式培养,直接开设企业员工培训课程,为企业量身打造所需人才,实现学生、企业和学校多赢。 三、课程内容设计
社会用人单位的调研表明,物流企业对从事仓储配送工作的业务人员所需的岗位职业能力主要表现在组织进货、仓储作业、制定配货计划、理货、客户服务等几大方面。《仓储作业管理》课程教学内容的七大方面恰好全面覆盖了当今企业的需求,并且,由于本门课程的主要内容是介绍仓储作业的全过程及内涵,学生除要学好相关基本业务技能外,还要对各项业务间的联系有充分的认识,因此,对本课程的学习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职业能力,还进一步养成了学生的深入思考、乐于合作的职业素质。具体课程目标设计如下:
(一)能力目標:能够熟练分析仓储的功能和仓库内部岗位职责及工作内容;能够对现有仓库选址、仓库布局及仓库设施配置的合理性进行分析,能够完成货位编号和将储位合理分配;熟练使用仓储常用设备并进行维护;能够设计简单的客户招投标过程,能够独立进行仓储合同谈判与拟订;能够顺利完成货物的入库准备、入库验收和入库制表;能够根据货物特点正确地完成货物的堆码和苫垫工作,调节其储存的温湿度环境,完成定期盘点工作,并对物品进行分类保管,能够做好日常的仓库安全管理和5S管理;能够根据冷藏货物、高分子商品、金属材料、危险货物对储存环境及作业的特殊要求完成其养护工作;能够完成储存仓库的物品出库工作;能够对仓储成本构成进行分析,并提出控制成本的方法,能够对仓储绩效评价指标进行分析,并给予评价。
(二)知识目标:熟悉仓库内部岗位设置,掌握仓储的主要功能,熟悉各种常见仓库的特点;熟悉仓库的选址过程,掌握仓库布局的原则,熟悉常用的仓储设备,掌握仓库的货位编号方法和储位分配方式。掌握仓储业务招投标的过程,掌握仓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以及发生违约的处理方式,掌握仓储合同的格式与主要条款;掌握入库作业流程,熟悉货物入库准备的工作内容,掌握入库验收的基本要求和验收项目,熟悉入库所需的各种单据;掌握货物堆码苫垫方法和作业要求,熟悉不同货物存储的温湿度要求,掌握温湿度调节方法,掌握仓库货物盘点方法,掌握库存货物分类保管方法,掌握仓库安全管理及5S管理内容和目标;掌握冷藏货物、危险货物的储存环境及作业要求;掌握储存仓库物品的出库流程;熟悉仓储成本的构成和控制方法,掌握仓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三)素质目标:培养同学同事之间的沟通能力;加强实训教学中工作指令的工作执行力;增强同学们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加强基层工作岗位的班组管理能力的培养;树立安全操作,环保意识;增强工作责任意识。
同时,结合理论教材和实训环节重构了“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内容体系,整合后教学内容如下:
模块一:仓储基础知识(仓库的种类、仓储设施设备、仓储规划管理<实践2课时>、仓储合同拟定<实践4课时>)共12课时;
模块二:入库操作实务(货物验收作业<实践2课时>、货物入库模拟操作<实践4课时>)共10课时;
模块三:在库操作实务(物品的堆码、苫垫<实践2课时>、物品的保管<实践2课时>、在库物品的装卸搬运、在库物品盘点<实践2课时>、库存控制、库区的5S管理<实践2课时>)共18课时;
模块四:出库操作实务(物品的拣选、理货<实践4课时>、物品出库模拟操作<实践4课时>)共12课时;
模块五:仓储成本与绩效管理(仓储成本管理<实践4课时>、仓储绩效管理<实践2课时>)共12课时。
理论部分主要介绍了仓储管理的基本理念和基本方法,仓储系统的基本原则及构成要素等知识点,强调了仓储系统的职能模块和管理模块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使学习者能够掌握仓储系统的分析、诊断、优化和设计构建的基本能力,为进一步掌握仓储管理技能打下坚实的基础。
我们将理论教材结合国家物流行业职业资格标准和仓储管理岗位的典型工作过程设计实训项目,具体为:
模块一:仓库平面设计,共6课时;
模块二:货物入库检验、入库流程操作,共6课时;
模块三:货物堆码苫垫、盘点、拣选、包装、货物养护,共8课时;
模块四:理货、出库流程操作,共8课时;
模块五:货物仓储方案设计,共6课时。
课程内容及内容的逻辑次序如下:
说明:纵向,按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认知的心理逻辑顺序组织教学内容;横向,基于仓储作业流程组织教学内容。
调整后的《仓储作业管理》打破了传统学科的按照逻辑顺序编写的章节性课程体系,突出岗位能力和职业素质培养,淡化专业基础课、专业理论课和专业实训课的界限,涵盖了物流仓储工作岗位所需掌握的基本的知识、技能和素质的全新的课程内容体系。
总之,改革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我们不断摸索不断创新,我们坚信一定会取得很大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付东青. 对《仓储作业管理》课程改革的思考[J] .都市家教(上旬刊).2012(11).
[2]刘静.《仓储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浅析[J] .科学时代.2012(18).
[3]胡继承.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 .科教导刊(上旬刊).2013年10期.
作者简介:李方敏(1978-),男,广东茂名人,教师,硕士,从事物流、供应链研究。
关键词:物流管理;仓储作业;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 D261.1 文献标识码:A
《仓储作业管理》是物流管理专业构建的“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新课程体系中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对进行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研究具有较强的参考价值,我们通过邀请各知名物流公司的经理及高校的物流的专家应用头脑风暴法开展工作任务分析,获得本课程在物流管理岗位上从事的典型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并通过专业指导委员会指导、企业专家参与、专任教师配合,参照国家物流职业资格标准,重构出《仓储作业管理》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内容体系。
一、课程设计的思路
第一步:确立科学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课程设计的基础工作。通过组织教师对广州及周边的物流市场,包括太和物流园区、广州开发区保税区、新白云机场物流园区等企业的物流仓储作业岗位的工作流程进行调研,通过组织职业技术教育教学专家、专业教师、企业物流管理一线骨干对工作岗位的作业过程和作业技能进行分析,制订适合于本课程教学资源开发、教学实施、并符合国家物流职业能力标准要求的岗位能力标准,进而制定相应的课程标准,确定教学目标。
第二步:明确教学内容体系
本课程所采用的教材《仓储作业管理》是高等职业教育技能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系列教材之,教材以理论“够用”为度,注重实用和能力培养,反映了仓储管理领域的新技术、新知识,能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配合主教材的使用,我们针对本课程实践性强的特点,在物流实训中心设立了仓储管理软件操作、包装技法实训、物流仓库规划等10多个实训区域,编写了配套的实训指导书,包含10多个综合和单项项目。
从仓储系统的要素结构职能入手,由浅入深,逐步实训不同环节的职业技能,逐步掌握对生产一线活动的系统集成和管理能力。通过完成系统的设计,使学生掌握使用物流设施设备、整合系统功能的方法。结合实际布置大型作业,使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实际动手能力。
第三步:选择合适的教学载体与方法
以工作项目为载体设计教学过程和教学情境,把课程学习内容与企业、社会联系,形成主题任务,进行项目驱动和任务驱动式教学;以一票货物进出库的工作过程为主线,以真实仓储企业工作流程为参照,分解教学项目和工作任务,把基本理论融入实践教学中去。通过学生和老师共同参与工作项目,让学生提出问题、思考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进行动态学习。教学全过程贯彻做中教、做中学的方法。利用校外实训基地、校内实训中心,设置相对真实的实训项目,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
第四步:改善课程教学条件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创造自由、开放的实践教学平台,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和互动的学习环境条件下学习。为学生进行技能的课后练习提供充足的实训条件和开放时间,开发学生学习的自动性、积极性、创造性。
第五步:构建高效的教学评价体系
根据课程特点和高等职业教育的要求,采用参与式、体验式、交互式和模拟实训等多种实践教学形式,建立并提供多媒体案例研究中心、实训中心多项目作业流程展示、网络化学习辅导等在内的立体化教学资源,通过项目进度和任务完成度监控学生的学习进度,全程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给出必要的学习反馈意见。通过学生信息员反馈意见,学生满意度调查,教学督导与领导听课评课,教师互相听课,对教师教学进行评价。
第六步:设立多维化的考核模式
建立了知识掌握与技能应用、作业抽查与模拟实战、系统规划和综合运用等多维化考核体系。通过抽查学生的作业资料、批阅实验报告、进行阶段性考核和期末考试,按照项目完成进度和任务完成程度,从不同的侧面了解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基本技能的掌握与运用程度;了解学生的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情况。本专业还运用模拟实战考核方法、系统规划和综合运用等方式对学生专业技能的掌握和运用能力进行考核。改变过去单一考核理论掌握程度的传统方式。
二、课程设计的理念
《仓储作业管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课程设计理念上,充分体现了职业性、开放性和实践性,具体设计理念如下:
(一)强调“校企深入合作”
课程组主动自觉地与企业开展深入合作,共建专业、共同开发课程、共建共享实训基地、共享人才资源、共同开展应用研究与技术开发。在《仓储作业管理》课程设计中,校企共同确定课程的典型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共同明确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共同确定学习情境,并参与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排序、教学方法的探讨及考核标准的制定。从而确保课程整体设计更好地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
(二)强调“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
在课程设计中,首先是按照核心职业能力的要求,把理论学习、动手能力培养,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充分结合于特定的发展情景及实训任务、项目中;其次是引导学生树立协调、合作的观念和竞争意识,使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够利用在校学得的知识和经验,为提高企业现代仓储管理绩效、降低仓储运营成本、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做出贡献;再次是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合理运用学习迁移理论,科学选择教学媒介,灵活运用不同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做到爱学、会学、会用,以全面强化职业能力培养实效。
(三)强调“以就业为导向”
将“为就业服务”的理念融入课程改革和课程建设中,通过与行业企业合作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与设计,突出了课程的职业性要求。为了让学生尽早地体会到职业环境,学校投入巨资打造了现代物流实训中心,构建了仓储中心、学生实习超市等实训场所,通过企业化实景教学,让学生边做边学,力求实现课程教学与就业培训的“零距离”。与企业开展订单式培养,直接开设企业员工培训课程,为企业量身打造所需人才,实现学生、企业和学校多赢。 三、课程内容设计
社会用人单位的调研表明,物流企业对从事仓储配送工作的业务人员所需的岗位职业能力主要表现在组织进货、仓储作业、制定配货计划、理货、客户服务等几大方面。《仓储作业管理》课程教学内容的七大方面恰好全面覆盖了当今企业的需求,并且,由于本门课程的主要内容是介绍仓储作业的全过程及内涵,学生除要学好相关基本业务技能外,还要对各项业务间的联系有充分的认识,因此,对本课程的学习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职业能力,还进一步养成了学生的深入思考、乐于合作的职业素质。具体课程目标设计如下:
(一)能力目標:能够熟练分析仓储的功能和仓库内部岗位职责及工作内容;能够对现有仓库选址、仓库布局及仓库设施配置的合理性进行分析,能够完成货位编号和将储位合理分配;熟练使用仓储常用设备并进行维护;能够设计简单的客户招投标过程,能够独立进行仓储合同谈判与拟订;能够顺利完成货物的入库准备、入库验收和入库制表;能够根据货物特点正确地完成货物的堆码和苫垫工作,调节其储存的温湿度环境,完成定期盘点工作,并对物品进行分类保管,能够做好日常的仓库安全管理和5S管理;能够根据冷藏货物、高分子商品、金属材料、危险货物对储存环境及作业的特殊要求完成其养护工作;能够完成储存仓库的物品出库工作;能够对仓储成本构成进行分析,并提出控制成本的方法,能够对仓储绩效评价指标进行分析,并给予评价。
(二)知识目标:熟悉仓库内部岗位设置,掌握仓储的主要功能,熟悉各种常见仓库的特点;熟悉仓库的选址过程,掌握仓库布局的原则,熟悉常用的仓储设备,掌握仓库的货位编号方法和储位分配方式。掌握仓储业务招投标的过程,掌握仓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以及发生违约的处理方式,掌握仓储合同的格式与主要条款;掌握入库作业流程,熟悉货物入库准备的工作内容,掌握入库验收的基本要求和验收项目,熟悉入库所需的各种单据;掌握货物堆码苫垫方法和作业要求,熟悉不同货物存储的温湿度要求,掌握温湿度调节方法,掌握仓库货物盘点方法,掌握库存货物分类保管方法,掌握仓库安全管理及5S管理内容和目标;掌握冷藏货物、危险货物的储存环境及作业要求;掌握储存仓库物品的出库流程;熟悉仓储成本的构成和控制方法,掌握仓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三)素质目标:培养同学同事之间的沟通能力;加强实训教学中工作指令的工作执行力;增强同学们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加强基层工作岗位的班组管理能力的培养;树立安全操作,环保意识;增强工作责任意识。
同时,结合理论教材和实训环节重构了“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内容体系,整合后教学内容如下:
模块一:仓储基础知识(仓库的种类、仓储设施设备、仓储规划管理<实践2课时>、仓储合同拟定<实践4课时>)共12课时;
模块二:入库操作实务(货物验收作业<实践2课时>、货物入库模拟操作<实践4课时>)共10课时;
模块三:在库操作实务(物品的堆码、苫垫<实践2课时>、物品的保管<实践2课时>、在库物品的装卸搬运、在库物品盘点<实践2课时>、库存控制、库区的5S管理<实践2课时>)共18课时;
模块四:出库操作实务(物品的拣选、理货<实践4课时>、物品出库模拟操作<实践4课时>)共12课时;
模块五:仓储成本与绩效管理(仓储成本管理<实践4课时>、仓储绩效管理<实践2课时>)共12课时。
理论部分主要介绍了仓储管理的基本理念和基本方法,仓储系统的基本原则及构成要素等知识点,强调了仓储系统的职能模块和管理模块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使学习者能够掌握仓储系统的分析、诊断、优化和设计构建的基本能力,为进一步掌握仓储管理技能打下坚实的基础。
我们将理论教材结合国家物流行业职业资格标准和仓储管理岗位的典型工作过程设计实训项目,具体为:
模块一:仓库平面设计,共6课时;
模块二:货物入库检验、入库流程操作,共6课时;
模块三:货物堆码苫垫、盘点、拣选、包装、货物养护,共8课时;
模块四:理货、出库流程操作,共8课时;
模块五:货物仓储方案设计,共6课时。
课程内容及内容的逻辑次序如下:
说明:纵向,按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认知的心理逻辑顺序组织教学内容;横向,基于仓储作业流程组织教学内容。
调整后的《仓储作业管理》打破了传统学科的按照逻辑顺序编写的章节性课程体系,突出岗位能力和职业素质培养,淡化专业基础课、专业理论课和专业实训课的界限,涵盖了物流仓储工作岗位所需掌握的基本的知识、技能和素质的全新的课程内容体系。
总之,改革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我们不断摸索不断创新,我们坚信一定会取得很大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付东青. 对《仓储作业管理》课程改革的思考[J] .都市家教(上旬刊).2012(11).
[2]刘静.《仓储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浅析[J] .科学时代.2012(18).
[3]胡继承.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 .科教导刊(上旬刊).2013年10期.
作者简介:李方敏(1978-),男,广东茂名人,教师,硕士,从事物流、供应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