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考真题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浙江大地,历史上孕育过务实、知行合一、经世致用等思想,今天又形成了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浙江精神。 在与时俱进的浙江文化滋养下,代代浙江人书写了一个又一个浙江故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浙江传奇。
作为浙江学子,站在人生新起点,你有怎样的体验和思考?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题目解析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近年来,浙江省的高考作文题一直保持着与时事若即若离的关系,比如2015年“文章和人品”要求考生思辨作品的格调情趣和作者人品的关系:2016年要求考生思考虚拟世界中的“虚拟”和现实世界中的“现实”的关系:2017年启迪考生思考人生要读的三本书。而2018年的浙江省高考作文题,命题材料源自G20杭州峰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浙江精神”的概括一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这与近年来国家一直强调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宗旨相契合。综观今年的高考作文命题,全国各卷劲吹时代之风,散发着浓郁的时代气息,比如全国卷Ⅲ的“改革开放三部曲”、北京卷的“绿水青山图”。
2018年浙江卷作文题是一道符合主流意识形态的正能量作文题,核心词是“浙江精神”。第一段介绍“浙江精神”内涵的历史演变;第二段围绕“浙江精神”这一核心概念提出了“浙江文化”“浙江人”“浙江故事”“浙江传奇”等外延概念,限定了作文可用的素材范围;前两段是说明,第三段则是要求,它要求考生思考个人与“浙江精神”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厘清了材料中的概念和关系,作文的立意自然水到渠成了。有人说这个题考查的是考生的政治水平,但是真正要写好,需要考生掌握与浙江文化相关的历史知识,以及当代浙江发展的种种特点。除了作文中表现的考生的思想水平,阅卷中也应关注考生的语文素养和文化修养、思考能力以及表达能力。
这个作文题在写作中看似易得手,实则难尽妙。
从作文题的立意不难得出,考生可以从“务实、创新”入手,结合身处浙江的体验与思考来写,只要围绕“浙江精神”,跑题的可能性几乎没有。从审题的角度,我们关注考生在作文中是否涉及以下三点:
一、是否紧紧围绕“浙江精神”展开,很好地阐释了“浙江精神”?
二、文中使用的材料是否是浙江故事、浙江传奇、浙江人物?
三、文中有没有体现考生的体验和思考?
此作文题没有明确要求考生运用哪种文体,给予考生一定的选择权,但和往年一样,有一个“明确文体”的要求,因此今年的评分标准与去年相同,写作一定要符合文体要求。也就是说,行文中,考生选择哪种文体表达观点都可以,但要符合选择的文体的特征要求。
同学们在备考时要注重以下几点:
一、关注时政热点,积累时政素材。文学来源于社会生活,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文学是在特定时代背景下生发出来的呼喊,要写出与时俱进的作品一味埋首故纸堆是绝对不够的。
二、关注“小我”。在关注时政热点的同时要关注现实生活,融入自己的思考。作为选拔类考试的高考,更看重考生的思维水平,而最能体现考生思维能力的试卷模块非作文莫属,因此,高中生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以及阅读中就要勤于思考,增加自身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三、平时多积累有关浙江名人的素材。无论高考作文题是否呈现出比较浓郁的地域色彩,作为浙江考生,在写作中加入浙商、浙江籍文人、浙江籍匠人等人物素材,都是恰当的选择。他们演绎了一个个传奇故事,传承了浙江的文化精神,也传递了滿满的正能量。这些素材专题都要提前进行整理。
四、重视传统文化的元素。回归传统,传承中华优秀文化,这是近几年高考命题的一大方向,高中生在语文学习中应立足现实、回归传统,并进行思辨性的扬弃。
考场满分文
继往开来浙江人
文/浙江一考生
滔滔长江,浩浩汤汤,流经浙江,孕育了浙江水土,涵育了浙江文化,培育了浙江人才。
浙江文化历史悠久。早在七千年前,余姚的河姆渡已有了一定的文明。从遗迹来看,那时这片土地便出现了群居部落,有了祭祀,甚至有了阶级有了刑罚。虽然当时的原始文明失之野蛮,但从此,浙江人开启了摆脱蒙昧的征程,浙江文化开始自由成长。浙江,很可能是中华文化的另一故乡。
浙江人才辈出,浙江文化底蕴深厚。从古至今,浙江代有才人出。一代宗师王阳明,跳出程朱理学,独创心学,提出“致良知”“知行合一”的伟大思想。他甚至身体力行,以文人之身份带兵平叛,救万民于水火,后亲传道授业,给后人留下无数宝贵财富。学者黄宗羲,年轻时于刑部会审现场持锥连刺魏忠贤残党十余人,众人震惊:这就是貌似文弱的浙江文人!明亡后,他起兵反抗,失败后投身学术,又以泰斗之姿重现学界,提出经世致用”的思想,为浙江后人树立强健的人格榜样。
浙江人才自有风度,自有浙江风骨。“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这是范仲淹评价浙江名士严子陵的名言。诚哉斯言!朱舜水抗清无果后远渡日本,在日本讲学传播儒家思想,将自身所学倾囊相授,以己之力开启中日数百年友谊:范钦主持修建的天一阁历经风雨不倒,藏书恩惠九州,书写了浙江尚德求知的精神:“宁波帮”商海打拼,谱写了浙江人诚信为本的风骨……浙江人在浙江文化熏陶下,从古至今,代代各领风骚,书写了浙江的传奇!
今日浙江,又形成了“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新时代浙江精神。在互联网时代,浙江最早流行移动支付,加快了生活节奏;浙江最普及“互联网 ”创业,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浙江精神支撑着浙江人,浙江人带动浙江飞速发展,引领时代潮流。浙江文化跟随浙江人的步伐,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给新时代的浙江人提供源源不竭的精神动力。 作为浙江学子,我为自己的故乡具有如此深厚的文化、为先辈具有如此刚正的风骨深感自豪。作为新时代的浙江人,我们更当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所谓“行为精英,心为平民”,正是继往开来、革故鼎新的浙江人之守则。我自当以此为志!
继往开来的浙江人不负历史悠久的故乡,不负蒸蒸日上的祖国,不负日新月异的时代,必将于今书写新的传奇、新的文化!
正是这样继往开来的浙江精神,撑起浙江人民不败的雄姿!
名师点评
文章旗帜鲜明地提出革故鼎新”乃浙江之精神,列举了浙江大地历史上涌现的仁人志士为社会变革、历史发展做出的卓越贡献:谈到今日的浙江人继承先辈的光荣传统书写着新的传奇。文章紧扣观点,层层剖析,酣畅淋漓,不失为考场佳作。
(汪洁)
争先不忘国忧
文/浙江一考生
东南形胜,百川归海,这是繁荣富庶的浙江。作为新一代的浙江人,我们必将成为时代的弄潮儿。面对滚滚时代大潮,我愿振臂高呼:争先不忘国忧!
指尖轻触屏幕,用支付宝开启一天的生活;闲暇时,于自助超市选购生活用品;港口码头,集装箱云集,来自世界各地的货物络绎不绝。因为开放包容和与时俱进,浙江勇立潮头,成了时代的幸运儿。
从近代以来开辟通商口岸到走在改革开放的前沿,从玉米之乡、山水江南到如今文明繁荣的浙江,浙江人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智慧与勇敢。时至如今,“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浙江精神更是时刻激励着我们继续前行。
是的,“争先”已经成了我们的品质,率先改革、勇于创新、知行合一我们已经学会。
那么,与此同时,在关注浙江全面繁荣盛景时,我们是否应该放大分辨率,将镜头对准更落后、更偏僻的角落呢?
当城市中的人们欢声笑语时,偏远山区中的百姓还在贫困线上挣扎:浙江临海,发达的工商业为人们带来富庶和便利的同时,也将大量难以降解的垃圾推给蔚蓝世界:因为富庶,浪费问题更是严重……
勒庞说:“能够感觉到的现象可以被喻为波浪,它不过是海洋深处我们一无所知的湍流的表象。”如若只被繁荣的表象遮住双眼,即使浙江再与时俱进,也只会在不断的争先中不断地留下漏洞和遗憾。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样的发展必不能長久。
再者,我们极目远望,看看中国的其他地方:贫富差距一直阻碍着许多地区的整体发展:资源分布不均,许多地区难以充分发展:教育资源短缺,不少孩子不能接受良好的教育。
但浙江从不是一个自私自利的狭隘省份,经世致用的思想一直鼓励着我们浙江人。“位卑未敢忘忧国”,何况行有余力的我们!供给侧改革,资源分配趋向合理,浪费现象日益减少:依托科技,精准扶贫大放异彩:与外省结对扶助,浙江充分展现着它的责任感。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鲁迅先生说:“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作,敢当。”作为新时代的浙江学子,站立在时代新起点,我们不仅要继承前人争先的精神,更要接过已经熊熊燃烧的忧国忧民的火炬。
只有争先亦不忘国忧,浙江才能更好地走向明天。
名师点评
本文的可贵之处在于思考深入。作者没有囿于“争先”的思维局限,而是宕开一笔去写忧国”思想。先聚焦浙江“争先中不断地留下漏洞”——贫困、污染、浪费,再跳出浙江看全国——贫富差距、资源分布不均、教育资源短缺,字里行间能让我们感受到考生宏大的政治视野和深重的忧患意识。文末水到渠成地提出了“争先”浙江的“责任”问题——“位卑未敢忘忧国”,完成了主体部分的层次加深,充实深刻,实为佳作。
(汪洁)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浙江大地,历史上孕育过务实、知行合一、经世致用等思想,今天又形成了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浙江精神。 在与时俱进的浙江文化滋养下,代代浙江人书写了一个又一个浙江故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浙江传奇。
作为浙江学子,站在人生新起点,你有怎样的体验和思考?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题目解析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近年来,浙江省的高考作文题一直保持着与时事若即若离的关系,比如2015年“文章和人品”要求考生思辨作品的格调情趣和作者人品的关系:2016年要求考生思考虚拟世界中的“虚拟”和现实世界中的“现实”的关系:2017年启迪考生思考人生要读的三本书。而2018年的浙江省高考作文题,命题材料源自G20杭州峰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浙江精神”的概括一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这与近年来国家一直强调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宗旨相契合。综观今年的高考作文命题,全国各卷劲吹时代之风,散发着浓郁的时代气息,比如全国卷Ⅲ的“改革开放三部曲”、北京卷的“绿水青山图”。
2018年浙江卷作文题是一道符合主流意识形态的正能量作文题,核心词是“浙江精神”。第一段介绍“浙江精神”内涵的历史演变;第二段围绕“浙江精神”这一核心概念提出了“浙江文化”“浙江人”“浙江故事”“浙江传奇”等外延概念,限定了作文可用的素材范围;前两段是说明,第三段则是要求,它要求考生思考个人与“浙江精神”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厘清了材料中的概念和关系,作文的立意自然水到渠成了。有人说这个题考查的是考生的政治水平,但是真正要写好,需要考生掌握与浙江文化相关的历史知识,以及当代浙江发展的种种特点。除了作文中表现的考生的思想水平,阅卷中也应关注考生的语文素养和文化修养、思考能力以及表达能力。
这个作文题在写作中看似易得手,实则难尽妙。
从作文题的立意不难得出,考生可以从“务实、创新”入手,结合身处浙江的体验与思考来写,只要围绕“浙江精神”,跑题的可能性几乎没有。从审题的角度,我们关注考生在作文中是否涉及以下三点:
一、是否紧紧围绕“浙江精神”展开,很好地阐释了“浙江精神”?
二、文中使用的材料是否是浙江故事、浙江传奇、浙江人物?
三、文中有没有体现考生的体验和思考?
此作文题没有明确要求考生运用哪种文体,给予考生一定的选择权,但和往年一样,有一个“明确文体”的要求,因此今年的评分标准与去年相同,写作一定要符合文体要求。也就是说,行文中,考生选择哪种文体表达观点都可以,但要符合选择的文体的特征要求。
同学们在备考时要注重以下几点:
一、关注时政热点,积累时政素材。文学来源于社会生活,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文学是在特定时代背景下生发出来的呼喊,要写出与时俱进的作品一味埋首故纸堆是绝对不够的。
二、关注“小我”。在关注时政热点的同时要关注现实生活,融入自己的思考。作为选拔类考试的高考,更看重考生的思维水平,而最能体现考生思维能力的试卷模块非作文莫属,因此,高中生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以及阅读中就要勤于思考,增加自身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三、平时多积累有关浙江名人的素材。无论高考作文题是否呈现出比较浓郁的地域色彩,作为浙江考生,在写作中加入浙商、浙江籍文人、浙江籍匠人等人物素材,都是恰当的选择。他们演绎了一个个传奇故事,传承了浙江的文化精神,也传递了滿满的正能量。这些素材专题都要提前进行整理。
四、重视传统文化的元素。回归传统,传承中华优秀文化,这是近几年高考命题的一大方向,高中生在语文学习中应立足现实、回归传统,并进行思辨性的扬弃。
考场满分文
继往开来浙江人
文/浙江一考生
滔滔长江,浩浩汤汤,流经浙江,孕育了浙江水土,涵育了浙江文化,培育了浙江人才。
浙江文化历史悠久。早在七千年前,余姚的河姆渡已有了一定的文明。从遗迹来看,那时这片土地便出现了群居部落,有了祭祀,甚至有了阶级有了刑罚。虽然当时的原始文明失之野蛮,但从此,浙江人开启了摆脱蒙昧的征程,浙江文化开始自由成长。浙江,很可能是中华文化的另一故乡。
浙江人才辈出,浙江文化底蕴深厚。从古至今,浙江代有才人出。一代宗师王阳明,跳出程朱理学,独创心学,提出“致良知”“知行合一”的伟大思想。他甚至身体力行,以文人之身份带兵平叛,救万民于水火,后亲传道授业,给后人留下无数宝贵财富。学者黄宗羲,年轻时于刑部会审现场持锥连刺魏忠贤残党十余人,众人震惊:这就是貌似文弱的浙江文人!明亡后,他起兵反抗,失败后投身学术,又以泰斗之姿重现学界,提出经世致用”的思想,为浙江后人树立强健的人格榜样。
浙江人才自有风度,自有浙江风骨。“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这是范仲淹评价浙江名士严子陵的名言。诚哉斯言!朱舜水抗清无果后远渡日本,在日本讲学传播儒家思想,将自身所学倾囊相授,以己之力开启中日数百年友谊:范钦主持修建的天一阁历经风雨不倒,藏书恩惠九州,书写了浙江尚德求知的精神:“宁波帮”商海打拼,谱写了浙江人诚信为本的风骨……浙江人在浙江文化熏陶下,从古至今,代代各领风骚,书写了浙江的传奇!
今日浙江,又形成了“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新时代浙江精神。在互联网时代,浙江最早流行移动支付,加快了生活节奏;浙江最普及“互联网 ”创业,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浙江精神支撑着浙江人,浙江人带动浙江飞速发展,引领时代潮流。浙江文化跟随浙江人的步伐,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给新时代的浙江人提供源源不竭的精神动力。 作为浙江学子,我为自己的故乡具有如此深厚的文化、为先辈具有如此刚正的风骨深感自豪。作为新时代的浙江人,我们更当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所谓“行为精英,心为平民”,正是继往开来、革故鼎新的浙江人之守则。我自当以此为志!
继往开来的浙江人不负历史悠久的故乡,不负蒸蒸日上的祖国,不负日新月异的时代,必将于今书写新的传奇、新的文化!
正是这样继往开来的浙江精神,撑起浙江人民不败的雄姿!
名师点评
文章旗帜鲜明地提出革故鼎新”乃浙江之精神,列举了浙江大地历史上涌现的仁人志士为社会变革、历史发展做出的卓越贡献:谈到今日的浙江人继承先辈的光荣传统书写着新的传奇。文章紧扣观点,层层剖析,酣畅淋漓,不失为考场佳作。
(汪洁)
争先不忘国忧
文/浙江一考生
东南形胜,百川归海,这是繁荣富庶的浙江。作为新一代的浙江人,我们必将成为时代的弄潮儿。面对滚滚时代大潮,我愿振臂高呼:争先不忘国忧!
指尖轻触屏幕,用支付宝开启一天的生活;闲暇时,于自助超市选购生活用品;港口码头,集装箱云集,来自世界各地的货物络绎不绝。因为开放包容和与时俱进,浙江勇立潮头,成了时代的幸运儿。
从近代以来开辟通商口岸到走在改革开放的前沿,从玉米之乡、山水江南到如今文明繁荣的浙江,浙江人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智慧与勇敢。时至如今,“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浙江精神更是时刻激励着我们继续前行。
是的,“争先”已经成了我们的品质,率先改革、勇于创新、知行合一我们已经学会。
那么,与此同时,在关注浙江全面繁荣盛景时,我们是否应该放大分辨率,将镜头对准更落后、更偏僻的角落呢?
当城市中的人们欢声笑语时,偏远山区中的百姓还在贫困线上挣扎:浙江临海,发达的工商业为人们带来富庶和便利的同时,也将大量难以降解的垃圾推给蔚蓝世界:因为富庶,浪费问题更是严重……
勒庞说:“能够感觉到的现象可以被喻为波浪,它不过是海洋深处我们一无所知的湍流的表象。”如若只被繁荣的表象遮住双眼,即使浙江再与时俱进,也只会在不断的争先中不断地留下漏洞和遗憾。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样的发展必不能長久。
再者,我们极目远望,看看中国的其他地方:贫富差距一直阻碍着许多地区的整体发展:资源分布不均,许多地区难以充分发展:教育资源短缺,不少孩子不能接受良好的教育。
但浙江从不是一个自私自利的狭隘省份,经世致用的思想一直鼓励着我们浙江人。“位卑未敢忘忧国”,何况行有余力的我们!供给侧改革,资源分配趋向合理,浪费现象日益减少:依托科技,精准扶贫大放异彩:与外省结对扶助,浙江充分展现着它的责任感。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鲁迅先生说:“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作,敢当。”作为新时代的浙江学子,站立在时代新起点,我们不仅要继承前人争先的精神,更要接过已经熊熊燃烧的忧国忧民的火炬。
只有争先亦不忘国忧,浙江才能更好地走向明天。
名师点评
本文的可贵之处在于思考深入。作者没有囿于“争先”的思维局限,而是宕开一笔去写忧国”思想。先聚焦浙江“争先中不断地留下漏洞”——贫困、污染、浪费,再跳出浙江看全国——贫富差距、资源分布不均、教育资源短缺,字里行间能让我们感受到考生宏大的政治视野和深重的忧患意识。文末水到渠成地提出了“争先”浙江的“责任”问题——“位卑未敢忘忧国”,完成了主体部分的层次加深,充实深刻,实为佳作。
(汪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