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的阅读教学,一些教师往往死死地抱住教参不放,把学生当成廉价的听众,去倾销自己对教参的拷贝、教材的理解,而不是让学生自己去解读课文,通过具体的语言实践去感悟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进而深入作者的思维宿地与作者一道论辩、神游。这种阅读教学人为地把一篇气韵贯通、浑然天成的文章硬是人为地肢解多块,作架空分析,以说教代替了学生的情感体验。这种“抽筋剥皮、剔肉去血式”的分析,使得阅读教学了无生气,学生的阅读兴味荡然无存。新课标的落实,学生确实得以解放,你看课堂,往往是你方唱罢我登场,课堂气氛热热闹闹,但有些课也给人趋时浅薄、虚华浮泛之感。对于学生阅读文本后交流的意见,学生间的争论,许多是无关宏旨的问题,甚至是游离于文章内容之外没有多少意义的问题,教师也只是面带微笑的倾听,而没有直指其要的纠正。即使实施新课标,教师仍应是课堂的组织者,仍要对学生的学习进行优化、引导,引导到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和主旨上来。对阅读教学喧哗和指责的背后是需要冷思考的,作为一线的语文教师应反思:优化的策略是什么?感悟的方法又在哪儿?
一、注重阅读教学中的整体感知
整体感知是读者对作品的直接审美把握。虽说是感性的,却是整体的,经过感知,学生面对作品就会像薄雾笼罩下的维纳斯。这种整体的美感如同一位神秘的使者,引导读者对作品进行理性思考,一步步进入作品的艺术殿堂。所以我们语文教师在教学每篇课文时都要范读或让学生自读全文,引导学生从整体着眼,把课文作为一个整体来阅读,读完全篇后要让学生想想文章写了什么内容、表达的思想感情是什么、思路是什么、写法上有什么独到之处等等。有这样的基础,然后才能谈得上对课文的局部剖析,否则,只能抓住一鳞半爪,出现挂一漏万、东一榔头西一棒的现象,既不利于思维能力、语言能力的训练,也不利于阅读能力的提高。具体地说,语文教师该如何培养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整体感知能力呢?
1.帮助学生设疑。这是阅读前的准备阶段,在这一阶段,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一种“愤”、“悱”的情境,促使学生产生质疑问难、探索求解的愿望。例如教学《愚公移山》,开始时我出示幻灯片——巍峨的高山,愚公带领家人用简陋工具移山的画面。在学生看画面时,我问:愚公到底愚不愚?智叟到底智不智?一石击水,旋即荡起学生思维的涟漪,引起了学生深入思考、探究根底的浓厚兴趣。学生都迫不及待地打开课本进行阅读,达到了把学生注意力引向并集中到阅读材料上面。心理学告诉我们:注意是一切心理过程的开端,并始终伴随着心理过程进行;任何心理教程的活动效率,总是表现为有意注意参加才能实现。值得注意的是:“设境激疑”的问题要能提挈全篇,使学生对阅读的课文有通篇的思考方可回答。
2.引导学生探路。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要引导学生摸清作者的写作思路,弄清作者所要表达的内容及主旨。例如教学《济南的冬天》,可提出这样两个问题:(1)课文在艺术构思上特别注重设置“文眼”,以片言居要统摄全篇,试找出本文设置的文眼(温晴)。(2)作者抓住哪几个方面表现济南冬天“温晴”特点的,又是按怎样的顺序把诸多描写组成一个整体的?这样,阅读一开始,就要求学生概览全文,大致把握课文的特色和情韵。由此可见,探求作者的思路,是弄懂课文内容和层次结构的一把钥匙,舍此则不能打开阅读理解的大门。老师不仅要善于引导学生概括作者的思路,还要授给学生方法,让其学会独立探求作者的思路。
3.领送学生入境。叶圣陶先生还有一句名言:“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把学生带入作者写作时的意境,使学生与作者亲近、相知,这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教学艺术的生动体现。语文教学一方面承担着认知教育的任务,一方面又肩负着情感教育的重担。教学《周总理,你在哪里》,上课时可把教室布置得肃穆些,悬挂周总理遗像,并播放哀乐,使学生动容。在接下来的读书活动中,教师引导学生作声情并茂的朗诵,通过一声声热切的呼唤,领会作者对总理无比怀念、无比热爱的深厚感情,达到了与作者的情感共鸣。在面对要求突出文学教育、注重文化熏陶、提高学生人文素养、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新形势下,领送学生入境,阅读原文是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
二、加强阅读教学中的语言感悟训练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读书感悟是学生自己的事,其它人无法代替。教师在课堂上一定要保证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去读书,把读书的时间还给学生,引导学生到作品中往返。“往”就是让学生凭借作品的语言信息去感知,据言会意,因言悟道,进入理性思考,顺意识言,据道析言,因情品言。具体地说起码要做到如下两点:
1.多一点对语言文字的直接感知与触摸,少一点对课文内容的间接分析与肢解。叶圣陶先生要求要做到“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这就是说,读书要字字落实,弄通语言,读出语感。入选语文课本的课文大多是文质兼美、适合教学的典范文章,一篇课文,只有让学生有感情地全身心投入去阅读,才能使其出于口、入于耳、了然于心,才能领悟作品的情趣和含义,从而达到“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的神妙境界。这一点古人的读书方法值得借鉴。古人读书,先是大量的诵读记忆,然后先生稍加点拨。由于对语言感性积累经验多了,阅读能力就自然提高了。遗憾的是:现在有些教材、练习册,非常烦琐,将许多文质兼美的文章肢解成若干小题,抠这个字眼,抠那个层次。可叹的是:部分教师为了让学生能考个高分,就叫学生拼命死背这些问题的答案,弄得阅读教学死气沉沉、毫无生机。这就要求教师要高屋建瓴。教学《范进中举》,我要求学生在文中指认出用来表现主题、展现人物性格的情节(学生轻松答出);接着我要求学生划出胡屠户的语言,并模拟复述,通过复述学生觉得如见其人,典型鲜活的市侩形象便栩栩如生地立在自己面前;至于他的性格特征毋须再用什么词语概括,学生也已悟到,我觉得通过这种语言感悟训练使阅读有血有肉。
2.多一点对语言材料的积累背诵,少一点对语言材料的发胖式分析。如教学《春》时,在引导学生明白课文写出哪些景物后,我主要是让学生读、背,让他们自己去感受春天的美丽和活力,丰富自己的语言宝库。语文课上,我们要坚决反对根据课文的思想内容提出一连串问题进行分析,一问一答,追求表面热闹,深究微言大义,这正是吕叔湘先生早就抨击的“发胖式”的分析。这种从概念到概念,活泼的文字变成了僵死的东西,活生生的形象黯然失色。语言文字本是交流思想感情的工具,尤其我们的汉语文是最讲究神韵的,没有形象的感受,没有对字里行间情感的体会,没有对语言的品尝、意会,学生怎么能阅读好作品。
一、注重阅读教学中的整体感知
整体感知是读者对作品的直接审美把握。虽说是感性的,却是整体的,经过感知,学生面对作品就会像薄雾笼罩下的维纳斯。这种整体的美感如同一位神秘的使者,引导读者对作品进行理性思考,一步步进入作品的艺术殿堂。所以我们语文教师在教学每篇课文时都要范读或让学生自读全文,引导学生从整体着眼,把课文作为一个整体来阅读,读完全篇后要让学生想想文章写了什么内容、表达的思想感情是什么、思路是什么、写法上有什么独到之处等等。有这样的基础,然后才能谈得上对课文的局部剖析,否则,只能抓住一鳞半爪,出现挂一漏万、东一榔头西一棒的现象,既不利于思维能力、语言能力的训练,也不利于阅读能力的提高。具体地说,语文教师该如何培养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整体感知能力呢?
1.帮助学生设疑。这是阅读前的准备阶段,在这一阶段,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一种“愤”、“悱”的情境,促使学生产生质疑问难、探索求解的愿望。例如教学《愚公移山》,开始时我出示幻灯片——巍峨的高山,愚公带领家人用简陋工具移山的画面。在学生看画面时,我问:愚公到底愚不愚?智叟到底智不智?一石击水,旋即荡起学生思维的涟漪,引起了学生深入思考、探究根底的浓厚兴趣。学生都迫不及待地打开课本进行阅读,达到了把学生注意力引向并集中到阅读材料上面。心理学告诉我们:注意是一切心理过程的开端,并始终伴随着心理过程进行;任何心理教程的活动效率,总是表现为有意注意参加才能实现。值得注意的是:“设境激疑”的问题要能提挈全篇,使学生对阅读的课文有通篇的思考方可回答。
2.引导学生探路。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要引导学生摸清作者的写作思路,弄清作者所要表达的内容及主旨。例如教学《济南的冬天》,可提出这样两个问题:(1)课文在艺术构思上特别注重设置“文眼”,以片言居要统摄全篇,试找出本文设置的文眼(温晴)。(2)作者抓住哪几个方面表现济南冬天“温晴”特点的,又是按怎样的顺序把诸多描写组成一个整体的?这样,阅读一开始,就要求学生概览全文,大致把握课文的特色和情韵。由此可见,探求作者的思路,是弄懂课文内容和层次结构的一把钥匙,舍此则不能打开阅读理解的大门。老师不仅要善于引导学生概括作者的思路,还要授给学生方法,让其学会独立探求作者的思路。
3.领送学生入境。叶圣陶先生还有一句名言:“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把学生带入作者写作时的意境,使学生与作者亲近、相知,这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教学艺术的生动体现。语文教学一方面承担着认知教育的任务,一方面又肩负着情感教育的重担。教学《周总理,你在哪里》,上课时可把教室布置得肃穆些,悬挂周总理遗像,并播放哀乐,使学生动容。在接下来的读书活动中,教师引导学生作声情并茂的朗诵,通过一声声热切的呼唤,领会作者对总理无比怀念、无比热爱的深厚感情,达到了与作者的情感共鸣。在面对要求突出文学教育、注重文化熏陶、提高学生人文素养、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新形势下,领送学生入境,阅读原文是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
二、加强阅读教学中的语言感悟训练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读书感悟是学生自己的事,其它人无法代替。教师在课堂上一定要保证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去读书,把读书的时间还给学生,引导学生到作品中往返。“往”就是让学生凭借作品的语言信息去感知,据言会意,因言悟道,进入理性思考,顺意识言,据道析言,因情品言。具体地说起码要做到如下两点:
1.多一点对语言文字的直接感知与触摸,少一点对课文内容的间接分析与肢解。叶圣陶先生要求要做到“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这就是说,读书要字字落实,弄通语言,读出语感。入选语文课本的课文大多是文质兼美、适合教学的典范文章,一篇课文,只有让学生有感情地全身心投入去阅读,才能使其出于口、入于耳、了然于心,才能领悟作品的情趣和含义,从而达到“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的神妙境界。这一点古人的读书方法值得借鉴。古人读书,先是大量的诵读记忆,然后先生稍加点拨。由于对语言感性积累经验多了,阅读能力就自然提高了。遗憾的是:现在有些教材、练习册,非常烦琐,将许多文质兼美的文章肢解成若干小题,抠这个字眼,抠那个层次。可叹的是:部分教师为了让学生能考个高分,就叫学生拼命死背这些问题的答案,弄得阅读教学死气沉沉、毫无生机。这就要求教师要高屋建瓴。教学《范进中举》,我要求学生在文中指认出用来表现主题、展现人物性格的情节(学生轻松答出);接着我要求学生划出胡屠户的语言,并模拟复述,通过复述学生觉得如见其人,典型鲜活的市侩形象便栩栩如生地立在自己面前;至于他的性格特征毋须再用什么词语概括,学生也已悟到,我觉得通过这种语言感悟训练使阅读有血有肉。
2.多一点对语言材料的积累背诵,少一点对语言材料的发胖式分析。如教学《春》时,在引导学生明白课文写出哪些景物后,我主要是让学生读、背,让他们自己去感受春天的美丽和活力,丰富自己的语言宝库。语文课上,我们要坚决反对根据课文的思想内容提出一连串问题进行分析,一问一答,追求表面热闹,深究微言大义,这正是吕叔湘先生早就抨击的“发胖式”的分析。这种从概念到概念,活泼的文字变成了僵死的东西,活生生的形象黯然失色。语言文字本是交流思想感情的工具,尤其我们的汉语文是最讲究神韵的,没有形象的感受,没有对字里行间情感的体会,没有对语言的品尝、意会,学生怎么能阅读好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