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中课改后,“MCAI高效大课堂”的硬件资源为音乐鉴赏提供了各种保障。可以利用音视频软件对音响精细剪辑,利用PPT、flash等制作多媒体课件,利用网络占领学生的听觉市场…让学生从美感欣赏的表层,进入到音乐表达和纯音乐欣赏的更高境界。
[关键词]MCAI音响剪辑占领听觉借助多媒体依托互联网
2009年湖北高中进入课改。松滋一中探索了一套“MCAI高效大课堂”教学模式。实行双案准备、四习流程、电脑操作、多媒体展示。学校先后投入近千万元,为每间教室安装了视频显示设备,为每位教师配备了笔记本电脑。日常教学和办公等逐步实施电子网络化管理,有利于实现充分的信息交流。多媒体和网络成为学校实施课改的优势保证,也为音乐鉴赏铺设了一条任意驰骋的宽阔大道。
一、借助多媒体 由外而内 精编细听
美国音乐家柯普兰认为,我们全是在美感、表达和纯音乐三种不同的阶段上倾听音乐。以往由于录音机的局限,乐曲只能从头到尾直线播放,与解析截然分开。时间性音响消失易忘,对教师讲解也觉枯燥难懂。学生们泛泛而听,对音乐的感受只能停留在美感的欣赏表层,无法细致深入。要进入表达与纯音乐鉴赏阶段,紧扣音乐要素和表现手段的音响认知必不可少。而典型性音响不可能在同一首乐曲,也不会是整首乐曲。因此对音响的挑选剪辑至关重要。录音机难以胜任,电脑众多程序,使这种音乐课特有的备课方式成为可能。FormatFactory、Cool Edit、mp3Trim、gold wave、DART Karaoke Studio、Premiere、PPT、Flash…这些音视频剪辑软件和课件程序简单易学,给我们备课提供了多种选择。
1.紧扣音乐、围绕知识点精细剪切
认识音乐要素手段及其与情感的微妙关系,是新生音乐鉴赏入门的第一课。不同的旋律、节奏、力度、速度、音色、调式、和声、曲式结构等在情感倾向上总有共性存在,因此要从大量乐曲中搜寻典型音乐片断剪辑利用。比如用《嘀哩嘀哩》等儿歌段落,感受小跳音型的活泼跳跃,《长江之歌》等片断来感受大跳音型的跌宕起伏;用《蓝色多瑙河》序曲或《彩云追月》起句,来感受上行旋律情感上的增长,民歌《小白菜》或器乐乐句来感受级进下行旋律的情绪低落悲泣;用《羊肠小道》或《中亚细亚草原上》音乐中不同主题,了解音乐织体的概念,感受多声部音乐的情感丰满和形象丰富…这些多是剪成10-30秒左右的音乐片断,有的甚至只需一个短小的音型或动机。如管子独奏《江河水》的曲首起音,未成曲调先有悲情,突显音色在情感上的作用强大。均可让学生领略到音乐要素手段与情感间的神奇联系。
围绕知识点精剪细听,不只在欣赏入门的第一课,而是音乐鉴赏的永久课题。初听—辨听—鉴听是音乐欣赏常用模式。初听只能停留在美感兴趣上,要想进入表达与纯音乐阶段,中间的分辨赏析不可或缺。既是对初听乐曲疑惑的释怀,又是最后鉴听的前提。但必须有围绕知识点精细剪辑的音响备用,才可随时感受即时归纳,完成教师预设问题和欣赏中学生即时生成问题的解决。
2.了解学生、根据重难点精心组合
由于对PPT或FLASH功能了解不全课件制作不到位,很多老师在公开课上失控。有的准备好的音响链接不上,图片文字与所讲内容不能同步,所选音响对知识点的配合不力或呈现顺序不妥;有的准备欠缺、链接单一僵化,学生反应与预想错位时无法灵活应对。干扰了课堂思路和进程,使课堂质量大打折扣。因此操作运用中,音响视频资料在版本和质量的挑选上,我尽量根据重难点需求符合学生口味,且与课件精心组合。比如钢琴音乐选朗朗等富表现性的版本迎合学生兴趣;在同音进行等手段与情感的联系上,选学生喜欢的《不想长大》等通俗歌曲;剪接的音响片断嘎然而止没有听觉美感时,利用CE处理得渐慢渐弱具结束感;对于不支持的音视频格式利用格式工厂等加以转换。有的版本多方比对,清晰度、音量等都要处理到课堂呈现最完美的程度。在音响、文字、图片的插入组接上,尽量多几种设想多几种链接备用。课堂上随着授课思路学生反应,各种信息信手拈来为我所用,大大增加了课时信息量。既能因材施教扩展学生的思维,也严谨了环节提高了课堂效率。
二、依托互联网 熟而生情 融通入境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音乐鉴赏也同理。很多学生说严肃音乐听不懂不好听,是因为听得少太陌生。运用高效课堂资源营造传统音乐音响环境,利用网络占领学生的听觉市场,效果甚佳。
每周一曲:根据教材和托展内容每周一曲,利用学校广播、教室多媒体网络,在早中晚餐时反复播放。并将乐曲所涉及的作家简历、作品创作背景,以及旋律、节奏、调式、和声等相关要素手段的欣赏提示,公示于教室和学校相关橱窗视屏。既加深学生对音响的听觉印象,也让有兴趣的同学能随意阅读增进理解。
学科联手:与语文老师联手,让音乐与文学完美结合。比如琵琶小协奏曲《琵琶行》与白居易的诗;古筝协奏曲《孔雀东南飞》与汉乐府诗;陈其钢的抒情诗《水调歌头》与苏东坡的词等。与信息技术老师联手,让学生下载指定乐曲和相关欣赏文章,并将其下载融入自己观点,重组成自己的音乐欣赏笔记,上传到学校相关网络,作为平时成绩加以记载。通过这些方式,学生对音乐的表达内容感受得更丰富更深入。
畅游网络:提前告知评价方式:写一篇音乐欣赏笔记,上传到学校“音乐鉴赏评价”的网络空间。在教材关联的音乐范畴乐曲自选。同时为学生推荐相关的音乐网站:古典音乐网、魔术号角、雅乐网、巴洛克音乐盛殿…推荐相关音乐欣赏散文:肖复兴的《音乐笔记》、瞿小松的《音乐闲话》…不管因兴趣还是为学分,不管在学校还是在家里,学生们便会或多或少自觉不自觉地关注起平时不太关注的音乐内容。开卷有益、熟而生情,传统音乐内容网络畅游由少聚多,便会进入“一生二熟三爱四迷”的艺术鉴赏佳境。
音乐家张前说,音乐欣赏活动主要表现在“音响感知、感情体验、想象联想、理解认识”四个维度,指出:“音响感知是整个音乐欣赏的前提和基础。”“MCAI高效大课堂”的硬件资源,为音乐欣赏的四个维度都提供了充分的保障。
“再好的茶捧在手上,也会凉。”再好的音乐只在课上听一遍,也会烟消云散成为静止冷藏的视觉符号。传统音乐凭借“MCAI高效课堂”硬件资源的换茶续水,便能以美妙声音的方式,在校园里常响常热愈久弥香。馥郁于学生的听觉和心灵,润泽于学生的青春和未来。
(作者单位:湖北松滋第一中学)
[关键词]MCAI音响剪辑占领听觉借助多媒体依托互联网
2009年湖北高中进入课改。松滋一中探索了一套“MCAI高效大课堂”教学模式。实行双案准备、四习流程、电脑操作、多媒体展示。学校先后投入近千万元,为每间教室安装了视频显示设备,为每位教师配备了笔记本电脑。日常教学和办公等逐步实施电子网络化管理,有利于实现充分的信息交流。多媒体和网络成为学校实施课改的优势保证,也为音乐鉴赏铺设了一条任意驰骋的宽阔大道。
一、借助多媒体 由外而内 精编细听
美国音乐家柯普兰认为,我们全是在美感、表达和纯音乐三种不同的阶段上倾听音乐。以往由于录音机的局限,乐曲只能从头到尾直线播放,与解析截然分开。时间性音响消失易忘,对教师讲解也觉枯燥难懂。学生们泛泛而听,对音乐的感受只能停留在美感的欣赏表层,无法细致深入。要进入表达与纯音乐鉴赏阶段,紧扣音乐要素和表现手段的音响认知必不可少。而典型性音响不可能在同一首乐曲,也不会是整首乐曲。因此对音响的挑选剪辑至关重要。录音机难以胜任,电脑众多程序,使这种音乐课特有的备课方式成为可能。FormatFactory、Cool Edit、mp3Trim、gold wave、DART Karaoke Studio、Premiere、PPT、Flash…这些音视频剪辑软件和课件程序简单易学,给我们备课提供了多种选择。
1.紧扣音乐、围绕知识点精细剪切
认识音乐要素手段及其与情感的微妙关系,是新生音乐鉴赏入门的第一课。不同的旋律、节奏、力度、速度、音色、调式、和声、曲式结构等在情感倾向上总有共性存在,因此要从大量乐曲中搜寻典型音乐片断剪辑利用。比如用《嘀哩嘀哩》等儿歌段落,感受小跳音型的活泼跳跃,《长江之歌》等片断来感受大跳音型的跌宕起伏;用《蓝色多瑙河》序曲或《彩云追月》起句,来感受上行旋律情感上的增长,民歌《小白菜》或器乐乐句来感受级进下行旋律的情绪低落悲泣;用《羊肠小道》或《中亚细亚草原上》音乐中不同主题,了解音乐织体的概念,感受多声部音乐的情感丰满和形象丰富…这些多是剪成10-30秒左右的音乐片断,有的甚至只需一个短小的音型或动机。如管子独奏《江河水》的曲首起音,未成曲调先有悲情,突显音色在情感上的作用强大。均可让学生领略到音乐要素手段与情感间的神奇联系。
围绕知识点精剪细听,不只在欣赏入门的第一课,而是音乐鉴赏的永久课题。初听—辨听—鉴听是音乐欣赏常用模式。初听只能停留在美感兴趣上,要想进入表达与纯音乐阶段,中间的分辨赏析不可或缺。既是对初听乐曲疑惑的释怀,又是最后鉴听的前提。但必须有围绕知识点精细剪辑的音响备用,才可随时感受即时归纳,完成教师预设问题和欣赏中学生即时生成问题的解决。
2.了解学生、根据重难点精心组合
由于对PPT或FLASH功能了解不全课件制作不到位,很多老师在公开课上失控。有的准备好的音响链接不上,图片文字与所讲内容不能同步,所选音响对知识点的配合不力或呈现顺序不妥;有的准备欠缺、链接单一僵化,学生反应与预想错位时无法灵活应对。干扰了课堂思路和进程,使课堂质量大打折扣。因此操作运用中,音响视频资料在版本和质量的挑选上,我尽量根据重难点需求符合学生口味,且与课件精心组合。比如钢琴音乐选朗朗等富表现性的版本迎合学生兴趣;在同音进行等手段与情感的联系上,选学生喜欢的《不想长大》等通俗歌曲;剪接的音响片断嘎然而止没有听觉美感时,利用CE处理得渐慢渐弱具结束感;对于不支持的音视频格式利用格式工厂等加以转换。有的版本多方比对,清晰度、音量等都要处理到课堂呈现最完美的程度。在音响、文字、图片的插入组接上,尽量多几种设想多几种链接备用。课堂上随着授课思路学生反应,各种信息信手拈来为我所用,大大增加了课时信息量。既能因材施教扩展学生的思维,也严谨了环节提高了课堂效率。
二、依托互联网 熟而生情 融通入境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音乐鉴赏也同理。很多学生说严肃音乐听不懂不好听,是因为听得少太陌生。运用高效课堂资源营造传统音乐音响环境,利用网络占领学生的听觉市场,效果甚佳。
每周一曲:根据教材和托展内容每周一曲,利用学校广播、教室多媒体网络,在早中晚餐时反复播放。并将乐曲所涉及的作家简历、作品创作背景,以及旋律、节奏、调式、和声等相关要素手段的欣赏提示,公示于教室和学校相关橱窗视屏。既加深学生对音响的听觉印象,也让有兴趣的同学能随意阅读增进理解。
学科联手:与语文老师联手,让音乐与文学完美结合。比如琵琶小协奏曲《琵琶行》与白居易的诗;古筝协奏曲《孔雀东南飞》与汉乐府诗;陈其钢的抒情诗《水调歌头》与苏东坡的词等。与信息技术老师联手,让学生下载指定乐曲和相关欣赏文章,并将其下载融入自己观点,重组成自己的音乐欣赏笔记,上传到学校相关网络,作为平时成绩加以记载。通过这些方式,学生对音乐的表达内容感受得更丰富更深入。
畅游网络:提前告知评价方式:写一篇音乐欣赏笔记,上传到学校“音乐鉴赏评价”的网络空间。在教材关联的音乐范畴乐曲自选。同时为学生推荐相关的音乐网站:古典音乐网、魔术号角、雅乐网、巴洛克音乐盛殿…推荐相关音乐欣赏散文:肖复兴的《音乐笔记》、瞿小松的《音乐闲话》…不管因兴趣还是为学分,不管在学校还是在家里,学生们便会或多或少自觉不自觉地关注起平时不太关注的音乐内容。开卷有益、熟而生情,传统音乐内容网络畅游由少聚多,便会进入“一生二熟三爱四迷”的艺术鉴赏佳境。
音乐家张前说,音乐欣赏活动主要表现在“音响感知、感情体验、想象联想、理解认识”四个维度,指出:“音响感知是整个音乐欣赏的前提和基础。”“MCAI高效大课堂”的硬件资源,为音乐欣赏的四个维度都提供了充分的保障。
“再好的茶捧在手上,也会凉。”再好的音乐只在课上听一遍,也会烟消云散成为静止冷藏的视觉符号。传统音乐凭借“MCAI高效课堂”硬件资源的换茶续水,便能以美妙声音的方式,在校园里常响常热愈久弥香。馥郁于学生的听觉和心灵,润泽于学生的青春和未来。
(作者单位:湖北松滋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