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高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解开学生心中的郁结,帮助学生抚平心理创伤,使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这是教师的基本职责,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首要任务。二十多年来,我通过亲身的教育实践和观察探索,认为对学生心理产生影响的因素有以下几点:
一、家庭因素
“唯分数论”使学生学习动机偏离正确轨道。现在,独生子女的家庭结构使大多数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父母总想自己的孩子“成龙成凤”,常常在孩子面前拿分数作评价标准,唯分数论英雄。有些父母看到孩子得了高分,就过分地表扬孩子,给孩子物质奖励。一旦孩子分数不甚理想,或者与奖励无缘,不是对其责备,就是对其数落,使孩子的心理受到极大的伤害。家长不能用理性的方式正确对待孩子在分数上的得失;缺乏教育孩子树立“失败是成功之母”的信心,忽略了孩子潜在的实践能力和创造精神,造成孩子被家长的思维所左右,学习动机偏离了正确的轨道。为父母而学,为分数而学成了孩子消极的心理追求。
“隔代亲”现象,缩短了孩子的教育半径,孩子受教育的机会被过度的呵护、溺爱而大大减少。主要表现: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过分干涉父母对孩子正确的批评教育,过分用物质施加对孩子的影响,过分肯定孩子的自我意识,迁就他们身上存在的缺点和错误,导致孩子的教育面缩小。这样的孩子独立性差,依赖性强;任性固执,唯我独尊,经受不起困难和挫折,心理品质脆弱。
家长脱离孩子实际,好高骛远,缺乏对孩子的潜质和能力的正确认识。一些家长由于自己没有获得好的学习机会,或者被一些“成就孩子”的魅力所迷惑,总想把自己没有实现的,或希望实现的愿望强加于孩子身上,想方设法给孩子开小灶,让孩子进各种各样的培训班、辅导班,期望孩子成为“神童”,来实现自己梦寐以求的愿望和理想。家长忽略了孩子固有的兴趣爱好,忽略了孩子的潜质实际,忽略了孩子的接受能力和智力水平,其结果使孩子背负了过重的学业负担和心理压力。
父母离异和家庭变故的因素,导致孩子过早、过重地承担社会压力和心理压力。父母闹离婚或家庭出现变故,孩子突然之间变了个人似的。本来灿烂的脸蛋,此刻看上去带有一丝阴霾;原先天真活泼,瞬间变得寡言少语。在这些孩子面前,每每提及父亲或母亲,他们表现得极其敏感而脆弱,不是双目噙泪,就是失声哽咽。与同龄人相比,这些孩子缺少了父爱或母爱,心理上具有明显的压抑感、自卑感,爱的缺失阴影笼罩在孩子的心头,影响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
二、学校因素
应试教育制造了学生受到不公对待的心理环境。学校教育如果不能摆脱应试教育的评价机制,势必导致一些教师以分数为尺码来衡量学生,对学生有厚薄之分。呈现出重智育轻德育,重课本轻实际,重分数轻创造的畸形教育。只要分数高就是“好学生”。在班级集体中“好学生”受肯定,受表扬的机会多于“后进生”;参与活动得到激励的机会多于“后进生”。“好学生”的缺点和错误往往被其分数掩盖;“后进生”的闪光点也往往因其分数被忽略。更有甚者,对“后进生”要么放任自流,要么粗暴批评,甚至体罚或变相体罚。厚此薄彼,在制造教育不公的同时,也制造着心理不公,大大挫伤了“后进生”的自尊心和学习积极性。
教师教育方法失度导致学生心理受到伤害。某些教师缺乏做学生思想工作的方法,师生关系不是建立在平等尊重的基础上,而是带着“家长制”式的观念教育学生。对待“问题学生”不是平等地交流沟通,而是一味地指责呵斥。不允许学生申辩、“冒犯”,只许学生服从、接受。家长会变成“诉讼会”,只状告学生在校的不良表现,不给学生客观公正的评价。言行过激,感情用事,造成师生感情对立,甚至导致学生厌学、不辞而别的不良后果。教育是一种义务,而不是权力,教师视教育为权力,势必造成师生对立。这样,既达不到教育学生的目的,又给学生留下难以磨灭的心理创伤。
教师教学失法从而加重了学生的心理压力。某些教师为了单纯追求分数,给学生不断布置各类练习题,测验、小考、大考不断,并且每次考试按分数排高低,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和心理压力。一些教师惩罚教育不得法,让学生罚做作业过量,学生畏于惩罚,只得熬夜完成,致使身心疲惫不堪,家长怨言不断。一些教师干脆把“副课”、班队课和课外活动时间全部安排上“主课”,超负荷的无情教学压得有情的学生喘不过气来,摧残了学生的身心发展。
三、社会因素
学生受一些不健康的报纸、杂志、影视等内容的影响,思想被引入歧途。比如一些学生爱玩电子游戏,他们自控能力差,整天沉迷其中,有的无心学习,有的逃学旷课,荒废了学业,心理受到扭曲,对游戏机产生了心理依赖。如果难以制止其心理上的诱惑,势必影响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一些学生耳濡目染,明辨是非能力差,容易造成负面心理。某些学生接受学业知识的兴趣不高,但对消极落后的东西一学就会,一会就通。比如:社会上的麻将、博彩等赌博行为,对学生极具诱惑力,难以抵制这样的不良风气的诱惑,学生就容易误入歧途,一旦对这些消极落后的东西依赖成瘾,必然危害他们健康心理的形成和发展。
那么,怎样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心理健康环境,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呢?
1.学校教育应当真正转向素质教育
学校不单纯以分数论教师功过;教师也不片面以分数评价学生的优劣。学校要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敢于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在教学内容、教育方法、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大胆的探索和改革,培养既掌握扎实知识,又富有实践能力和创造精神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教师要对学生因材施教,注意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促使他们朝良好的方向发展,学生的心理素质就会因此得到提高。
2.采取措施,引领孩子向健康心理发展
(1)让学生变苦学为乐学。科学安排课时,作业布置适量,教师不得随便挤占课时,改变“主课”“副课”的错误观念,培养学生兴趣特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培养学生参与社会动手实践的能力,使学生“特长 技能”结合起来。让学生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社会生活和实践中去。开拓他们的求知视野,培养他们的实际创新能力。
(3)提高教师素质,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首先取决于教育者良好的心理素质。因此,教师不仅要提高自身的心理修养,而且也要随时提醒自己在教育过程中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不能因为教师的心理失控、情绪失控而导致教育不当和教学失法。教师要积极探索教育方法,改进教学方式,力求讲课生动有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寓教于乐,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开启心智接受教育,激发学习兴趣。
(4)教师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导师,还要担当起“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母)”的角色。要给离异家庭、变故家庭和留守家庭的孩子更多的心理上的关爱,时刻关注这些孩子的心理需求,多为孩子排忧解难,及时疏导孩子心理上的困惑。教师要用自己的爱去填补孩子心灵上缺失的爱,悉心倾听孩子的心声,用爱的阳光驱散孩子心头的阴影,解除孩子心理上的压抑和自卑,让他们重新找回自信,培养他们健康的心理品格。
3.因材施教,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1)教师要关心爱护“后进生”。对“后进生”多关注,多教育,多激励。要学会全面看待学生,评价学生,要“跳出分数”看学生,走进社会看学生。对“后进生”的不足,要从心理上找原因,寻求疏导方法。在教育上要严宽适度,过严的教育,会抑制学生发展的空间,过宽的教育会导致学生任性固执。要耐心细致而不简单粗暴,客观公正而不偏见歧视,动之以情而不放任自流,晓之以理而不辱骂体罚。善于从他们身上发现闪光点,以此塑造他们健康的心理品格。
(2)教师要为“后进生”树榜样,立目标。针对“后进生”的落后原因,给“后进生”选择好的合作伙伴,在他周围树立典型和榜样。实践证明,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同时,为“后进生”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量力而行让他们够得着,吃得到,使他们日有所学,学有所乐,乐有所得。
(3)教师要有的放矢与家长联系,建立家长联系机制。对学生的教育不要局限于学校和教师,家庭教育是学生不可或缺的教育要素之一。教师要了解每个学生家庭的基本情况,有的放矢地与家长取得联系和沟通,相互默契配合,形成家校教育合力。并且引导家长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指导家长做好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指导家长揣摩自己孩子的所言所行,对孩子施以针对性教育。切忌用想当然的做法去教育孩子,以免给孩子造成不应有的心理伤害和心理负担。
一、家庭因素
“唯分数论”使学生学习动机偏离正确轨道。现在,独生子女的家庭结构使大多数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父母总想自己的孩子“成龙成凤”,常常在孩子面前拿分数作评价标准,唯分数论英雄。有些父母看到孩子得了高分,就过分地表扬孩子,给孩子物质奖励。一旦孩子分数不甚理想,或者与奖励无缘,不是对其责备,就是对其数落,使孩子的心理受到极大的伤害。家长不能用理性的方式正确对待孩子在分数上的得失;缺乏教育孩子树立“失败是成功之母”的信心,忽略了孩子潜在的实践能力和创造精神,造成孩子被家长的思维所左右,学习动机偏离了正确的轨道。为父母而学,为分数而学成了孩子消极的心理追求。
“隔代亲”现象,缩短了孩子的教育半径,孩子受教育的机会被过度的呵护、溺爱而大大减少。主要表现: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过分干涉父母对孩子正确的批评教育,过分用物质施加对孩子的影响,过分肯定孩子的自我意识,迁就他们身上存在的缺点和错误,导致孩子的教育面缩小。这样的孩子独立性差,依赖性强;任性固执,唯我独尊,经受不起困难和挫折,心理品质脆弱。
家长脱离孩子实际,好高骛远,缺乏对孩子的潜质和能力的正确认识。一些家长由于自己没有获得好的学习机会,或者被一些“成就孩子”的魅力所迷惑,总想把自己没有实现的,或希望实现的愿望强加于孩子身上,想方设法给孩子开小灶,让孩子进各种各样的培训班、辅导班,期望孩子成为“神童”,来实现自己梦寐以求的愿望和理想。家长忽略了孩子固有的兴趣爱好,忽略了孩子的潜质实际,忽略了孩子的接受能力和智力水平,其结果使孩子背负了过重的学业负担和心理压力。
父母离异和家庭变故的因素,导致孩子过早、过重地承担社会压力和心理压力。父母闹离婚或家庭出现变故,孩子突然之间变了个人似的。本来灿烂的脸蛋,此刻看上去带有一丝阴霾;原先天真活泼,瞬间变得寡言少语。在这些孩子面前,每每提及父亲或母亲,他们表现得极其敏感而脆弱,不是双目噙泪,就是失声哽咽。与同龄人相比,这些孩子缺少了父爱或母爱,心理上具有明显的压抑感、自卑感,爱的缺失阴影笼罩在孩子的心头,影响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
二、学校因素
应试教育制造了学生受到不公对待的心理环境。学校教育如果不能摆脱应试教育的评价机制,势必导致一些教师以分数为尺码来衡量学生,对学生有厚薄之分。呈现出重智育轻德育,重课本轻实际,重分数轻创造的畸形教育。只要分数高就是“好学生”。在班级集体中“好学生”受肯定,受表扬的机会多于“后进生”;参与活动得到激励的机会多于“后进生”。“好学生”的缺点和错误往往被其分数掩盖;“后进生”的闪光点也往往因其分数被忽略。更有甚者,对“后进生”要么放任自流,要么粗暴批评,甚至体罚或变相体罚。厚此薄彼,在制造教育不公的同时,也制造着心理不公,大大挫伤了“后进生”的自尊心和学习积极性。
教师教育方法失度导致学生心理受到伤害。某些教师缺乏做学生思想工作的方法,师生关系不是建立在平等尊重的基础上,而是带着“家长制”式的观念教育学生。对待“问题学生”不是平等地交流沟通,而是一味地指责呵斥。不允许学生申辩、“冒犯”,只许学生服从、接受。家长会变成“诉讼会”,只状告学生在校的不良表现,不给学生客观公正的评价。言行过激,感情用事,造成师生感情对立,甚至导致学生厌学、不辞而别的不良后果。教育是一种义务,而不是权力,教师视教育为权力,势必造成师生对立。这样,既达不到教育学生的目的,又给学生留下难以磨灭的心理创伤。
教师教学失法从而加重了学生的心理压力。某些教师为了单纯追求分数,给学生不断布置各类练习题,测验、小考、大考不断,并且每次考试按分数排高低,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和心理压力。一些教师惩罚教育不得法,让学生罚做作业过量,学生畏于惩罚,只得熬夜完成,致使身心疲惫不堪,家长怨言不断。一些教师干脆把“副课”、班队课和课外活动时间全部安排上“主课”,超负荷的无情教学压得有情的学生喘不过气来,摧残了学生的身心发展。
三、社会因素
学生受一些不健康的报纸、杂志、影视等内容的影响,思想被引入歧途。比如一些学生爱玩电子游戏,他们自控能力差,整天沉迷其中,有的无心学习,有的逃学旷课,荒废了学业,心理受到扭曲,对游戏机产生了心理依赖。如果难以制止其心理上的诱惑,势必影响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一些学生耳濡目染,明辨是非能力差,容易造成负面心理。某些学生接受学业知识的兴趣不高,但对消极落后的东西一学就会,一会就通。比如:社会上的麻将、博彩等赌博行为,对学生极具诱惑力,难以抵制这样的不良风气的诱惑,学生就容易误入歧途,一旦对这些消极落后的东西依赖成瘾,必然危害他们健康心理的形成和发展。
那么,怎样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心理健康环境,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呢?
1.学校教育应当真正转向素质教育
学校不单纯以分数论教师功过;教师也不片面以分数评价学生的优劣。学校要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敢于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在教学内容、教育方法、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大胆的探索和改革,培养既掌握扎实知识,又富有实践能力和创造精神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教师要对学生因材施教,注意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促使他们朝良好的方向发展,学生的心理素质就会因此得到提高。
2.采取措施,引领孩子向健康心理发展
(1)让学生变苦学为乐学。科学安排课时,作业布置适量,教师不得随便挤占课时,改变“主课”“副课”的错误观念,培养学生兴趣特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培养学生参与社会动手实践的能力,使学生“特长 技能”结合起来。让学生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社会生活和实践中去。开拓他们的求知视野,培养他们的实际创新能力。
(3)提高教师素质,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首先取决于教育者良好的心理素质。因此,教师不仅要提高自身的心理修养,而且也要随时提醒自己在教育过程中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不能因为教师的心理失控、情绪失控而导致教育不当和教学失法。教师要积极探索教育方法,改进教学方式,力求讲课生动有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寓教于乐,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开启心智接受教育,激发学习兴趣。
(4)教师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导师,还要担当起“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母)”的角色。要给离异家庭、变故家庭和留守家庭的孩子更多的心理上的关爱,时刻关注这些孩子的心理需求,多为孩子排忧解难,及时疏导孩子心理上的困惑。教师要用自己的爱去填补孩子心灵上缺失的爱,悉心倾听孩子的心声,用爱的阳光驱散孩子心头的阴影,解除孩子心理上的压抑和自卑,让他们重新找回自信,培养他们健康的心理品格。
3.因材施教,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1)教师要关心爱护“后进生”。对“后进生”多关注,多教育,多激励。要学会全面看待学生,评价学生,要“跳出分数”看学生,走进社会看学生。对“后进生”的不足,要从心理上找原因,寻求疏导方法。在教育上要严宽适度,过严的教育,会抑制学生发展的空间,过宽的教育会导致学生任性固执。要耐心细致而不简单粗暴,客观公正而不偏见歧视,动之以情而不放任自流,晓之以理而不辱骂体罚。善于从他们身上发现闪光点,以此塑造他们健康的心理品格。
(2)教师要为“后进生”树榜样,立目标。针对“后进生”的落后原因,给“后进生”选择好的合作伙伴,在他周围树立典型和榜样。实践证明,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同时,为“后进生”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量力而行让他们够得着,吃得到,使他们日有所学,学有所乐,乐有所得。
(3)教师要有的放矢与家长联系,建立家长联系机制。对学生的教育不要局限于学校和教师,家庭教育是学生不可或缺的教育要素之一。教师要了解每个学生家庭的基本情况,有的放矢地与家长取得联系和沟通,相互默契配合,形成家校教育合力。并且引导家长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指导家长做好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指导家长揣摩自己孩子的所言所行,对孩子施以针对性教育。切忌用想当然的做法去教育孩子,以免给孩子造成不应有的心理伤害和心理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