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2年的9月10日,常州正衡初中的老师们度过了一个快乐的教师节,他们分享着刚升入高一的昔日学生写来的信“敬爱的老师,你们用丰富的知识、才华、善良与无私,默默地滋润着我们干涸焦躁的灵魂,你们的爱,就如缓缓流淌的清溪,渗透到我们人生的每一个角落、每一处细节,给我们的成长留下了绚烂的色彩……”。
在这些信件中,字里行间流露出师生相处的点点滴滴,处处可见学生对老师的留恋和热爱,老师或严格,或温婉,或诙谐幽默,或雷厉风行……这些信里字里行间充满对初中三年学校生活的依恋之情和对老师教育的感恩之心。
然而,常有教师抱怨当今教育的冷漠、师生的无情和工作的艰辛与压力,似乎学生是在胁迫下学习,教师的工作是出于谋生的无奈,有的学生甚至毕业离校时烧书本砸门窗……。也有老师抱怨“我们为了学生起早摸黑辛苦付出智慧和劳动,为什么学生甚至是所谓的优秀学生会很快把我们遗忘,甚至对我们有所不满。”我们常常扪心自问:“我们的教育怎么啦?”
究其原因是,我们在教育过程中过度追求学生的成功(成绩)而忽视了学生生命的成长。
成长比成功更重要。教师要关注学生的生命成长历程。成长是一个过程,成功是一个结论;成长是相关于生命的评价,成功是相关于社会的评价;成长是一个内在的系统,成功是一个外在的体系。老师更希望孩子注重心灵、注重自我、注重人格,而并不是那么在乎外在的标签。一个人的生命要成长,两个人的爱情要成长,一个群体的建设、一个社会的发展,都要成长。从一个人到一个国家,“成长”是最健康的力量,也是最恒久的力量,它不依附于外在,而是自己内心的一种状态。儒家讲“君子日三省乎己”,是在“反省”中不断成长。道家讲的“道”是“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一个人的生命,难道不应该保持这样一种状态吗?一个人过分热闹了,就被社会的标准绑架了;一个人不独立了,就放弃了自由;一个人失去了周行不殆的能力,就停滞了。
教育的真正内涵是什么?“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是在于它是一种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马克思)基础教育的根本应该是人格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为未来培养国家合格公民的教育和适合社会发展各种需要促进其个性发展的教育,而不是针对及少数人的精英教育、为学校获取荣誉而考上名校的高分教育。
“教育有改善人心的使命”。如果学校太“重视学业,忽略了做人”,学校就成了“学店”,教育就成了“跛的教育”,而“跛的教育是不能行远的,正如跛的人不能行远一样”。“教育者须先有健全的人格,而且对于教育,须有坚贞的信仰,如宗教信徒一般。”朱自清在《春晖》半月刊发发表了《教育的信仰》一文。他在文章中还谈到,教育界中人,无论是办学办报的、做校长的、当教师的,都应当把教育看成是目的,而不应该把它当作手段。如果把教育当作手段,其目的不外乎名和利;结果不仅不利于学生的“发荣滋长”,而且还会“两败俱伤,一塌糊涂”。那么,什么是教育的目的呢?“教育有改善人心的使命”。他认为,如果学校太“重视学业,忽略了做人”,学校就成了“学店”,教育就成了“跛的教育”,而“跛的教育是不能行远的,正如跛的人不能行远一样”。所以,他说:“教育者须先有健全的人格,而且对于教育,须有坚贞的信仰,如宗教信徒一般。”
学生来信给了我们深刻地启示。教育的本质是引领和发展人的良知、善性、道德、智慧、使人具有完善的人格。当我们因高升学率而欢呼庆贺时,当我们为学生敲开重点大学的校门而高声喝彩时,我们是否还需要追问和反思,我们给予学生终生难忘刻骨铭心的教育了吗?给予他们坚韧的心灵、健全的人格、健康的体魄、探知的渴望了吗?他们在踏上新的人生旅途时,是否还依然记得学校和老师曾经给予他们的教育和帮助,能否深情回忆起在学校的点点滴滴的精彩、浪漫、悠闲、辛劳和种种感动?是否会满怀对朋友、亲人、家庭、学校的感恩之心?
我们的教育应该关注学生的精神生活,让学生在学校生活中有刻骨铭心的经历,学生在和同伴、老师的交往中能体会到快乐,有自己施展才华的领域,个性特长得到充分发展。在大力实施课程改革的今天,优质教育的价值取向应该是注重差异、促进学生多种素质的发展,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基,创造有利于学生终生发展的、对学生走向成功具有充满动力和激励教育,一旦学生离开校园,学生会永远对学校的学习生活回味无穷,无限留恋。
我们呼唤教育的纯真、教师的人格、学术的高尚、知识的无价、学校的品位……
在这些信件中,字里行间流露出师生相处的点点滴滴,处处可见学生对老师的留恋和热爱,老师或严格,或温婉,或诙谐幽默,或雷厉风行……这些信里字里行间充满对初中三年学校生活的依恋之情和对老师教育的感恩之心。
然而,常有教师抱怨当今教育的冷漠、师生的无情和工作的艰辛与压力,似乎学生是在胁迫下学习,教师的工作是出于谋生的无奈,有的学生甚至毕业离校时烧书本砸门窗……。也有老师抱怨“我们为了学生起早摸黑辛苦付出智慧和劳动,为什么学生甚至是所谓的优秀学生会很快把我们遗忘,甚至对我们有所不满。”我们常常扪心自问:“我们的教育怎么啦?”
究其原因是,我们在教育过程中过度追求学生的成功(成绩)而忽视了学生生命的成长。
成长比成功更重要。教师要关注学生的生命成长历程。成长是一个过程,成功是一个结论;成长是相关于生命的评价,成功是相关于社会的评价;成长是一个内在的系统,成功是一个外在的体系。老师更希望孩子注重心灵、注重自我、注重人格,而并不是那么在乎外在的标签。一个人的生命要成长,两个人的爱情要成长,一个群体的建设、一个社会的发展,都要成长。从一个人到一个国家,“成长”是最健康的力量,也是最恒久的力量,它不依附于外在,而是自己内心的一种状态。儒家讲“君子日三省乎己”,是在“反省”中不断成长。道家讲的“道”是“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一个人的生命,难道不应该保持这样一种状态吗?一个人过分热闹了,就被社会的标准绑架了;一个人不独立了,就放弃了自由;一个人失去了周行不殆的能力,就停滞了。
教育的真正内涵是什么?“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是在于它是一种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马克思)基础教育的根本应该是人格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为未来培养国家合格公民的教育和适合社会发展各种需要促进其个性发展的教育,而不是针对及少数人的精英教育、为学校获取荣誉而考上名校的高分教育。
“教育有改善人心的使命”。如果学校太“重视学业,忽略了做人”,学校就成了“学店”,教育就成了“跛的教育”,而“跛的教育是不能行远的,正如跛的人不能行远一样”。“教育者须先有健全的人格,而且对于教育,须有坚贞的信仰,如宗教信徒一般。”朱自清在《春晖》半月刊发发表了《教育的信仰》一文。他在文章中还谈到,教育界中人,无论是办学办报的、做校长的、当教师的,都应当把教育看成是目的,而不应该把它当作手段。如果把教育当作手段,其目的不外乎名和利;结果不仅不利于学生的“发荣滋长”,而且还会“两败俱伤,一塌糊涂”。那么,什么是教育的目的呢?“教育有改善人心的使命”。他认为,如果学校太“重视学业,忽略了做人”,学校就成了“学店”,教育就成了“跛的教育”,而“跛的教育是不能行远的,正如跛的人不能行远一样”。所以,他说:“教育者须先有健全的人格,而且对于教育,须有坚贞的信仰,如宗教信徒一般。”
学生来信给了我们深刻地启示。教育的本质是引领和发展人的良知、善性、道德、智慧、使人具有完善的人格。当我们因高升学率而欢呼庆贺时,当我们为学生敲开重点大学的校门而高声喝彩时,我们是否还需要追问和反思,我们给予学生终生难忘刻骨铭心的教育了吗?给予他们坚韧的心灵、健全的人格、健康的体魄、探知的渴望了吗?他们在踏上新的人生旅途时,是否还依然记得学校和老师曾经给予他们的教育和帮助,能否深情回忆起在学校的点点滴滴的精彩、浪漫、悠闲、辛劳和种种感动?是否会满怀对朋友、亲人、家庭、学校的感恩之心?
我们的教育应该关注学生的精神生活,让学生在学校生活中有刻骨铭心的经历,学生在和同伴、老师的交往中能体会到快乐,有自己施展才华的领域,个性特长得到充分发展。在大力实施课程改革的今天,优质教育的价值取向应该是注重差异、促进学生多种素质的发展,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基,创造有利于学生终生发展的、对学生走向成功具有充满动力和激励教育,一旦学生离开校园,学生会永远对学校的学习生活回味无穷,无限留恋。
我们呼唤教育的纯真、教师的人格、学术的高尚、知识的无价、学校的品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