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写作是一种书面语交际方式,名词化是英语书面语的主要特征之一。而中国大学生的英语写作中存在着名词化缺失问题。因此本文拟从名词化的语体特点、英汉思维、语篇功能等方面说明名词化与大学英语写作的关系,并以此分析造成写作中名词化缺失的原因,提出基本的建议和方法,希望能对大学英语的写作有所帮助。
关键词:名词化 语体 思维 语篇功能
1. 引言
名词化即动词、形容词或量词等词类被用作名词的现象。韩礼德从语法隐喻的角度认为名词化是实现概念隐喻的一种最常见的手段,并开始关注名词化与语体正式程度的关系(Halliday,1994)。中国学者王佐良(1986)、程雨民(1989)、侯维瑞(1988)、彭宣维(2000)也将名词化引入其语体量化参照体系中。他们的研究表明:名词化的使用频率与语篇的正式程度成正比。以上对名词化的研究多集中于名词化与语体的关系,而只有少数学者如蔡基刚(2001)、毛荣贵(1988)把名词化问题引入英语写作教学中。名词化是英语书面语的一个主要特征,巧妙合适地运用这一手段可以大大提高英语写作的水平。
为了更准确更好地了解我国大学英语写作名词化使用的现状,笔者做了以下调查与统计:选用北京大学、南京大学、清华大学、厦门大学学生的优秀作文20篇,同时在一所普通高校选用20篇普通习作。体裁统一为小型议论文。统计出作文中的名词化词语数目,然后计算出其在全篇中的百分比。结果发现20篇优秀作文中名词化的使用频率为7%—8%,而普通习作的使用频率仅为5%—6%。笔者又选用了20篇英语国家学生的英语作文,同样的方法统计出其名词化的使用频率为10%—15%。从上面的统计结果看出,程度较好的作文中名词化的出现频率较高,而中国大学生的英语作文较之英语国家大学作文确实存在着名词化缺失问题。名词化已成为语言习得水平的一个标志。
英语写作中名词化的缺失往往会造成作文口语化倾向严重,正式化程度不高,句子松散,句式单一等问题。我们经常在学生的作文中读到这样的句子。
(8)I handed my homework in late,because I got sick.(口语化)
(9)When I left home for school,my parents stayed behind and after this I felt very isolated and I really missed them and I made a series of personages to show how I felt.(句子臃肿)
(10)I come from ChongQing University. When I was there,I studied English. I graduated in 1990.(句式单一)
为了更好地解决中国学生英语写作中的名词化缺失问题,本文将探讨名词化在大学英语写作中的一些相关问题,找出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
2. 名词化与大学英语写作
2.1 名词化与语体
语体就是指适应特定的语言环境而形成的不同的语文体式,它是通过运用功能不同的语言材料而形成的特点来体现的。(骈宇骞,1996:605 转引自肖建安,王志军,2001)。现代英语通常把英语的语体分为正式语体和非正式语体,并由此派生出另一种分类:书面语体和口头语体。名词化是书面语体的主要特征之一。韩礼德在探讨语法隐喻时提到了名词化与语体的关系。语法隐喻就是将一个常见的形式(即一致式)隐喻为另一种形式(即隐喻式)。而名词化就是最常见的语法隐喻,它将行为过程隐喻为物质过程;正式语体多采用名词化结构,而非正式语体则采用小句结构。王晋军(2003)对100篇不同文体的英文语篇的统计分析得出:名词化比例的排序与语篇正式程度的排序相吻合,即法律与科技语篇正式化程度最高,名词化比例也最大;新闻、小说的正式化程度其次,名词化比例居中;童话寓言正式程度最低,名词化比例最小。可见,名词化出现频率越高,语篇的正式程度越高,反之亦然。
2.2 名词化与英语思维
由于历史、地理和社会的种种原因,英民族重抽象思维,擅长用抽象的概念来表达具体的事物。名词化在认知语言学中被看作一种从具体到抽象的隐喻过程。通过名词化可以产生大量抽象概念,满足英语表达抽象概念的需要。另外,英民族严格区分主体和客体(陈宗华,2002:64),因此,在语言表达上,英语多采用无灵主语(物称),这也是英语名词化现象普遍的一个原因。写作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思维过程。名词化在英语中的普遍使用是英民族思维特点的反映和要求。
2.3 名词化的语篇功能
在写作过程中,为了使提供的信息能被读者理解,作者要根据自己对读者的知识状态所做出的假设和受话人可能做出的反应来合理地组织信息,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及语篇的衔接和连贯。
名词化结构可以摆脱口语所描述的动态的主观世界,通过把动作和逻辑关系名词化,可以从思维、理由等抽象概念而不是从动作的执行者的角度考虑和组织语篇,使语篇更具有客观性和真实性。(肖志安,2001)例如:
(3)Despite outrage over these killings and others that followed,the contacts continued and the two sides edged toward full-scale negotiation.
名词化结构为语篇的衔接和连贯服务。首先,根据对受话人知识状态的假设,其中共有知识部分以名词化的形式体现出来。可以成为小句的“参与者或环境成分的一部分”或者和其它语法隐喻结合在一起,用于组织评价和体现逻辑关系。从信息结构角度看,就是说名词化往往作为预设信息而成为语篇信息的起点,引起断言(assertion)信息,而断言信息又转化为预设信息,并引出断言信息。这样,名词化就成为信息流动的媒介,为语篇的衔接服务。(陈晓光,2001)例如:
(6)If by “suburb” is meant an urban margin that grows more rapidly than its already developed interior,the process of suburbanization began during the emergence of the industrial city.
上例中“suburbanization”把前一句中提到的信息“suburb”作为与读者的语义共知,和另一语法隐喻形式“process”一起用来组织评价,引出新的信息,使语篇连贯流畅。
其次,名词化通过主题化,有利于语篇宏观结构的突显,使读者更易抓住语篇的主题信息。在语篇组织过程中,作者将不属于语篇宏观结构的命题浓缩和突显为名词化形式,形成不同层次上的宏观结构,从而有助于宏观语篇成为一个连贯的整体。(陈晓光,2001)例如:
(7)Suburbanization is a complex process that took place with development of the world.
The emergency of the industrial city caused the beginning of the suburbanization,in the second quarter of the nineteenth century...
The first commercially successful building of electric tracting line was developed with the acceleration of industrial growth came acute urban crowding...
在这段语篇中,名词化结构“suburbanization”是整个语篇的主题意义,因而居于语篇宏观结构的最高层次。而“emergency of industrial city,the building of the tracting line” 则是宏观结构的分部。
3. 名词化缺失的原因
3.1 语体意识淡薄,作文口语化倾向严重
我国传统英语教学中过分注重语句语法的正确性,句式训练围绕某个语法现象展开,忽视对学生语体意识的培养;过于注重对学生客观题的考察,致使学生写作,翻译等主观产出性技能低下(赵秀凤,2003。)结果造成“学生作文大多用词简单,结构松散。从语体角度分析,正式程度都较低,呈口语化的倾向”(蔡基刚,2000)。
3.2 英汉思维差异
与英语的抽象思维相比,汉语重形象思维。在用词方面,英语倾向于用名词,而汉语则倾向于用动词。例如:
(14) Special attention needs to be paid to the prevention of epidemics.
同样的意思用汉语表达则会用动词:
(15)我们需要特别注意预防疾病传播。
中国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多用汉语思维,输出的实际上是一种中介语。因此,名词化缺失也就不难理解了。
另外,英语名词化自身的一些原因也导致了大学英语作文中名词化的缺失。首先,英语名词化在词类转换上方式多种多样,如语音、拼写、词缀等,但都没有统一的规律。句法层面上的结构形式更是复杂,句子的其它成分都也要做适当的调整。而且其使用使句子复杂化.主要表现为词密度增高和信息量增加上,而信息量的增加一是由于实词的增加,一是由于原来是过程的词语经名词化后成了参加者,同时还保留了原来过程的含义,具有了双层含义,给名词化的解读增加了记忆负担。
(18)It may be in this context,the “justification of necessity” with regard to different social rules,that many of the gender trait stereotypes originated.
句中“justification”和“necessity”之间是动宾关系还是主谓关系,判断和理解都很困难。使用更为困难。
综上所述,学生汉英思维的差异,使他们不擅于使用名词化,语体意识的淡薄使他们忽略名词化的使用;最后,英语名词化的复杂性又使他们回避使用名词化。所有这些原因最终导致其英语写作中的名词化缺失。
4. 结束语
名词化是英语书面语的主要特征之一。在英语写作过程中,正确恰当地使用名词化,可以使语篇精练、严密、客观、紧凑。但由于学习者英汉思维的差异、语体意识的淡薄以及英语名词化自身的一些原因,在中国大学生的英语作文中存在着名词化缺失的问题,影响了写作水平的提高。因此,在写作教学中,应着重强化学生的语体意识,避免口语化。努力寻求英语名词化的规律,掌握正确的使用形式。在写作过程中,逐步训练英语思维,在语篇组织过程中灵活运用名词化的功能,达到全文的连贯、流畅和协调。
参考文献:
[1]Chris Smith. On Joseph Williams’s Style. Internet.
[2]Halliday.M.A.K.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London:Arnold,1994.
[3]蔡基刚.英汉写作对比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4]陈晓光.科技英语中的名词化及其语篇功能[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1,(3):95-99.
[5]陈宗华.英汉思维差异对英语写作的影响[J].英语研究,2002,(2):63-67.
[6]桂诗春.新编心理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7]毛荣贵.英语写作纵横谈[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8]王晋军.名词化在语篇类型中的体现[J].外语学刊,2001,(2):74-78.
[9]肖建安,王志军.名物化结构的功能及变体特征[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6):9-11.
[10]赵秀凤.英语写作评估与语体量化体系[J].外语教学,2003,(5):76-79.
关键词:名词化 语体 思维 语篇功能
1. 引言
名词化即动词、形容词或量词等词类被用作名词的现象。韩礼德从语法隐喻的角度认为名词化是实现概念隐喻的一种最常见的手段,并开始关注名词化与语体正式程度的关系(Halliday,1994)。中国学者王佐良(1986)、程雨民(1989)、侯维瑞(1988)、彭宣维(2000)也将名词化引入其语体量化参照体系中。他们的研究表明:名词化的使用频率与语篇的正式程度成正比。以上对名词化的研究多集中于名词化与语体的关系,而只有少数学者如蔡基刚(2001)、毛荣贵(1988)把名词化问题引入英语写作教学中。名词化是英语书面语的一个主要特征,巧妙合适地运用这一手段可以大大提高英语写作的水平。
为了更准确更好地了解我国大学英语写作名词化使用的现状,笔者做了以下调查与统计:选用北京大学、南京大学、清华大学、厦门大学学生的优秀作文20篇,同时在一所普通高校选用20篇普通习作。体裁统一为小型议论文。统计出作文中的名词化词语数目,然后计算出其在全篇中的百分比。结果发现20篇优秀作文中名词化的使用频率为7%—8%,而普通习作的使用频率仅为5%—6%。笔者又选用了20篇英语国家学生的英语作文,同样的方法统计出其名词化的使用频率为10%—15%。从上面的统计结果看出,程度较好的作文中名词化的出现频率较高,而中国大学生的英语作文较之英语国家大学作文确实存在着名词化缺失问题。名词化已成为语言习得水平的一个标志。
英语写作中名词化的缺失往往会造成作文口语化倾向严重,正式化程度不高,句子松散,句式单一等问题。我们经常在学生的作文中读到这样的句子。
(8)I handed my homework in late,because I got sick.(口语化)
(9)When I left home for school,my parents stayed behind and after this I felt very isolated and I really missed them and I made a series of personages to show how I felt.(句子臃肿)
(10)I come from ChongQing University. When I was there,I studied English. I graduated in 1990.(句式单一)
为了更好地解决中国学生英语写作中的名词化缺失问题,本文将探讨名词化在大学英语写作中的一些相关问题,找出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
2. 名词化与大学英语写作
2.1 名词化与语体
语体就是指适应特定的语言环境而形成的不同的语文体式,它是通过运用功能不同的语言材料而形成的特点来体现的。(骈宇骞,1996:605 转引自肖建安,王志军,2001)。现代英语通常把英语的语体分为正式语体和非正式语体,并由此派生出另一种分类:书面语体和口头语体。名词化是书面语体的主要特征之一。韩礼德在探讨语法隐喻时提到了名词化与语体的关系。语法隐喻就是将一个常见的形式(即一致式)隐喻为另一种形式(即隐喻式)。而名词化就是最常见的语法隐喻,它将行为过程隐喻为物质过程;正式语体多采用名词化结构,而非正式语体则采用小句结构。王晋军(2003)对100篇不同文体的英文语篇的统计分析得出:名词化比例的排序与语篇正式程度的排序相吻合,即法律与科技语篇正式化程度最高,名词化比例也最大;新闻、小说的正式化程度其次,名词化比例居中;童话寓言正式程度最低,名词化比例最小。可见,名词化出现频率越高,语篇的正式程度越高,反之亦然。
2.2 名词化与英语思维
由于历史、地理和社会的种种原因,英民族重抽象思维,擅长用抽象的概念来表达具体的事物。名词化在认知语言学中被看作一种从具体到抽象的隐喻过程。通过名词化可以产生大量抽象概念,满足英语表达抽象概念的需要。另外,英民族严格区分主体和客体(陈宗华,2002:64),因此,在语言表达上,英语多采用无灵主语(物称),这也是英语名词化现象普遍的一个原因。写作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思维过程。名词化在英语中的普遍使用是英民族思维特点的反映和要求。
2.3 名词化的语篇功能
在写作过程中,为了使提供的信息能被读者理解,作者要根据自己对读者的知识状态所做出的假设和受话人可能做出的反应来合理地组织信息,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及语篇的衔接和连贯。
名词化结构可以摆脱口语所描述的动态的主观世界,通过把动作和逻辑关系名词化,可以从思维、理由等抽象概念而不是从动作的执行者的角度考虑和组织语篇,使语篇更具有客观性和真实性。(肖志安,2001)例如:
(3)Despite outrage over these killings and others that followed,the contacts continued and the two sides edged toward full-scale negotiation.
名词化结构为语篇的衔接和连贯服务。首先,根据对受话人知识状态的假设,其中共有知识部分以名词化的形式体现出来。可以成为小句的“参与者或环境成分的一部分”或者和其它语法隐喻结合在一起,用于组织评价和体现逻辑关系。从信息结构角度看,就是说名词化往往作为预设信息而成为语篇信息的起点,引起断言(assertion)信息,而断言信息又转化为预设信息,并引出断言信息。这样,名词化就成为信息流动的媒介,为语篇的衔接服务。(陈晓光,2001)例如:
(6)If by “suburb” is meant an urban margin that grows more rapidly than its already developed interior,the process of suburbanization began during the emergence of the industrial city.
上例中“suburbanization”把前一句中提到的信息“suburb”作为与读者的语义共知,和另一语法隐喻形式“process”一起用来组织评价,引出新的信息,使语篇连贯流畅。
其次,名词化通过主题化,有利于语篇宏观结构的突显,使读者更易抓住语篇的主题信息。在语篇组织过程中,作者将不属于语篇宏观结构的命题浓缩和突显为名词化形式,形成不同层次上的宏观结构,从而有助于宏观语篇成为一个连贯的整体。(陈晓光,2001)例如:
(7)Suburbanization is a complex process that took place with development of the world.
The emergency of the industrial city caused the beginning of the suburbanization,in the second quarter of the nineteenth century...
The first commercially successful building of electric tracting line was developed with the acceleration of industrial growth came acute urban crowding...
在这段语篇中,名词化结构“suburbanization”是整个语篇的主题意义,因而居于语篇宏观结构的最高层次。而“emergency of industrial city,the building of the tracting line” 则是宏观结构的分部。
3. 名词化缺失的原因
3.1 语体意识淡薄,作文口语化倾向严重
我国传统英语教学中过分注重语句语法的正确性,句式训练围绕某个语法现象展开,忽视对学生语体意识的培养;过于注重对学生客观题的考察,致使学生写作,翻译等主观产出性技能低下(赵秀凤,2003。)结果造成“学生作文大多用词简单,结构松散。从语体角度分析,正式程度都较低,呈口语化的倾向”(蔡基刚,2000)。
3.2 英汉思维差异
与英语的抽象思维相比,汉语重形象思维。在用词方面,英语倾向于用名词,而汉语则倾向于用动词。例如:
(14) Special attention needs to be paid to the prevention of epidemics.
同样的意思用汉语表达则会用动词:
(15)我们需要特别注意预防疾病传播。
中国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多用汉语思维,输出的实际上是一种中介语。因此,名词化缺失也就不难理解了。
另外,英语名词化自身的一些原因也导致了大学英语作文中名词化的缺失。首先,英语名词化在词类转换上方式多种多样,如语音、拼写、词缀等,但都没有统一的规律。句法层面上的结构形式更是复杂,句子的其它成分都也要做适当的调整。而且其使用使句子复杂化.主要表现为词密度增高和信息量增加上,而信息量的增加一是由于实词的增加,一是由于原来是过程的词语经名词化后成了参加者,同时还保留了原来过程的含义,具有了双层含义,给名词化的解读增加了记忆负担。
(18)It may be in this context,the “justification of necessity” with regard to different social rules,that many of the gender trait stereotypes originated.
句中“justification”和“necessity”之间是动宾关系还是主谓关系,判断和理解都很困难。使用更为困难。
综上所述,学生汉英思维的差异,使他们不擅于使用名词化,语体意识的淡薄使他们忽略名词化的使用;最后,英语名词化的复杂性又使他们回避使用名词化。所有这些原因最终导致其英语写作中的名词化缺失。
4. 结束语
名词化是英语书面语的主要特征之一。在英语写作过程中,正确恰当地使用名词化,可以使语篇精练、严密、客观、紧凑。但由于学习者英汉思维的差异、语体意识的淡薄以及英语名词化自身的一些原因,在中国大学生的英语作文中存在着名词化缺失的问题,影响了写作水平的提高。因此,在写作教学中,应着重强化学生的语体意识,避免口语化。努力寻求英语名词化的规律,掌握正确的使用形式。在写作过程中,逐步训练英语思维,在语篇组织过程中灵活运用名词化的功能,达到全文的连贯、流畅和协调。
参考文献:
[1]Chris Smith. On Joseph Williams’s Style. Internet.
[2]Halliday.M.A.K.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London:Arnold,1994.
[3]蔡基刚.英汉写作对比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4]陈晓光.科技英语中的名词化及其语篇功能[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1,(3):95-99.
[5]陈宗华.英汉思维差异对英语写作的影响[J].英语研究,2002,(2):63-67.
[6]桂诗春.新编心理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7]毛荣贵.英语写作纵横谈[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8]王晋军.名词化在语篇类型中的体现[J].外语学刊,2001,(2):74-78.
[9]肖建安,王志军.名物化结构的功能及变体特征[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6):9-11.
[10]赵秀凤.英语写作评估与语体量化体系[J].外语教学,2003,(5):76-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