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教学法在中职《经济法》课程中应用的具体策略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sswc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经济法》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可根据授课内容选择典型案例;根据学生掌握相关知识的深浅,精析或简析案例;根据案例内容,把握应用时机;让学生自己选择和分析案例;根据案例的繁简程度,把握应用方式。
  关键词:经济法 案例 选择 应用
  经济法是中职学校经济类专业的一门必修课。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说明某一法学理论,解释某一法律条款,往往需要对一些具体的案例进行分析,以便加深学生对相关内容的理解。案例的应用具有一定的技巧性,只有恰当地选择和分析具体典型案例,并把案例和有关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达到以案说法,以法释案例的目的。因此,如何选择和应用案例是教学成败的关键问题。
  一、根据授课内容选择典型案例
  1、案例要具体。不少教师给学生举例子,习惯于用甲乙丙丁或某某某代表案例中的当事人。如甲公司在宣传自己产品的同时诋毁乙公司的产品,甲此举为不正当竞争;某企业因亏损严重,无力自救,向法院提出破产申请等等。这些案例让学生听起来好像是教师为说明他要讲的问题而特意编出来的,而且如果案例中当事人过多,会使学生思路混乱,分不清彼此,有碍于对整个案情的理解。所以,在不妨碍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前提下,举一些具体真实的例子,会更有说服力,并能加深学生的印象,有助于相关问题的理解。在传媒高度发达的今天,学生知道很多经济案件,只不过了解得不够深入,他们希望教师能科学而有条理地对这些案件作出解析。此时,教师若在课堂上引入此类学生略知一二而又急于深知的案例去迎合学生的需求,必然会使学生产生极大的兴趣,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案例要生动。经济法是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一门课程,如果课堂上进行纯理论讲述,或者虽引入案例,但案例枯燥难懂,就会使学生学之无味,课堂气氛难免低沉;如果根据授课内容不失时机地举出一两个生动形象的例子,效果则明显不同。譬如讲商标法,可以一些驰名商标侵权案为例向学生作精彩的分析;再如,在合同法中,讲到合同的订立时,可以理发、买衣服等学生切身体会过的事情为例来说明要约和承诺是合同订立程序中必不可少的阶段。当然,根据授课需要,教师可把这些例子描述得绘声绘色。生动的案例能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感到学习不再是一种负担,从而轻松地上好每一节课。
  二、根据学生掌握相关知识的深浅,精析或简析案例
  在中职学校中,经济法课的授课时间通常为一个学期,但各班开设此门课程的时间先后往往不一致:有的班级第一学年开,有的第二学年开,还有最后一学期才开的。经济法与会计、审计、金融、税收等经济专业课联系非常密切。学生对经济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其对有关经济法理论的理解。所以,作为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根据学生掌握相关知识的深浅,对案例进行精析或简析。
  对于第一学年就开设经济法的班级而言,由于学生专业知识少,经济法对他们来说是一门全新的课程。教师运用案例时,对案例应进行简单分析,说明有关问题即可。若联系其他课程深入分析,则会加重学生的理解负担,结果事倍功半,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的。譬如,公司法规定:企业应在每一会计年度终了时制作财务会计报告,针对此问题分析有关案例时,由于学生没学过会计课,只需简单解释什么是会计年度,对于财务会计报告的内容则不宜解释过多,以免學生越听越不明白。而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尤其是毕业班的学生,情况却相反。由于此时学生已掌握相当多的专业知识,对有关案例可以精析,把相关知识联系起来,以便达到融会贯通、综合提高的效果。譬如,讲公司法可联系企业管理、工业会计,讲商标法可联系市场营销,讲税法、金融法可联系审计与财政金融等。
  三、根据案例内容,把握应用时机
  课前,对于启发性案例可在开始上课时引入,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听课,待有关问题讲完后再作分析。例如,讲合同法中“违约责任”一节,刚上课可以给学生讲述这样一个案例:农民李强和果品批发市场的个体商户刘军签订了一份西瓜购销合同。合同规定6月底以前交货,李强因家中有事不能如期交货,决定7月3日办完事后交货,不料7月2日天降冰雹,西瓜被毁,终不能交货。李强要不要承担违约责任呢(提出问题)?然后向学生讲解有关违约责任的法律规定,内容讲完后,问题自然得以解决,教师稍作分析,学生即刻明白。为说明某一细节问题,可随时引入简单案例。例如,讲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可以顾客到商店买东西有权了解所买商品的性能、用途、使用方法等事项为例来解释什么是消费者的知情权。
  课后,对于涉及整个章节相关理论的综合案例,可在本章或本节结束后引入,以便对本章节全部内容进行系统复习。例如,在合同法讲完后,可让学生对一份有错误的合同进行分析,找出错误和漏洞,并进行修改和补充,通过修改补充进一步掌握合同的订立、合同的效力、合同的履行、合同的变更和解除以及违约责任等有关内容。
  四、让学生自己选择和分析案例
  青年学生思维活跃,争胜心强,当对某方面的知识掌握到一定程度时,就想跃跃欲试,展示自我。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让学生自己选择和分析案例。讲完某一类型的法律,如公司法、合同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等,可以布置作业的形式要求学生课后选择并分析案例。然后专门抽出一次课的时间,让学生到台上把自己选择的案例和分析的结果公布于众,让全班学生参与讨论。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使其牢固掌握相关知识。
  五、根据案例的繁简程度,把握应用方式
  对于简单的案例,几句话可表达清楚的,在授课时口述即可。这样既省时省力,又可使学生快速接受有关信息。而对于复杂的案例,比如企业破产案,环节多,案情复杂,单靠口述难以解释清楚,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前准备好打印材料,上课时发给学生,以便使学生系统了解案情,从而做出正确分析。
  以上所述是案例在经济法教学中的一些具体应用方法,要使这些方法在教学中起到应有的作用,关键在于教师的努力,特别是课前准备一定要充分。
其他文献
学位
学生学习兴趣的产生和强化都离不开教师的培养和激发,我认为培养和激发初中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有效因素有:  一.明确目的,是强化情趣的推动力  学生缺乏意志和毅力,兴趣容易转移及中断。因此教师要处处做有心人,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见缝插针地进行学习目的性,意志、毅力等非智力因素教育,从而使学习更有动力,不断进步,也只有这样,学习兴趣才能持久和稳定。本人常注意发掘教材内的教育因素,因势利导,引导学生学习高斯
期刊
摘要:表扬在教育教学中得到倍加关注。本文就表扬应该遵循的原则以及如何技巧性的对学生进行表扬提出个人见解。  关健词:素质教育;表扬原则;表扬技巧  美国教育学家詹姆斯说,一个没有受过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而当他受激励后,其能力是激励前的3—4倍。表扬作为最重要的教育方式之一,倍受到社会关注。新理念要求我们通过表扬,走进学生内心世界,从信任、尊重、激励、热爱生命、善待生命的高度出发
手捧香茗,那沁人心脾的香味在唇腭间萦绕。那微风如纤细的手指于纸页间弹奏那文化的交响。憧憬于那辉煌文字间的文蕴飘香的岁月……猛然抬头,环顾四方,却仍是那看似枯燥的流水车轮!  忙碌的生活使人们心中的梦于指缝间苟活。现实的残酷将人们的憧憬燃为灰烬。于是,无数人对现在,甚至是未来丧失了信心。只能将心意投注于过去,希望在那文字间的辉煌岁月中寻求内心的安慰。于是梦在那里起航!殊不知……  那雄伟壮丽的阿房宫
期刊
英语教学中提高学生听的能力,对增强学生语感扩大课堂信息交流,获取良好的学习效率, 提高教学质量,发展学生其它各项技能都有极大的促进作用。虽然西藏地区中考英语试卷中,没有涉及听力方面的内容,但听力测试必定会成为一种趋势。因此西藏英语教师必须提高对听力重要性的认识。听力教学在英语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听”是人们交际活动的基本形式。而学生学好的英语的首选条件就是“听”。众所周知,我们要想掌握一种语言,首
期刊
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在语文教学中愈来愈显得重要。创造力,是指在一定动力推动下,从事创新活动的能力。那么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我认为主要应当从鼓励、启发、培养的角度出发。  一、给予自由空间 鼓励创造精神  所谓给予学生自由空间,其实就是教学中的民主精神,即为学生创造一个既严肃紧张又宽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一些学生,他们
期刊
现今人人都说要推行素质教育,那么什么是素质教育?我认为素质教育不是一种教育模式,而是一种理念。在语文教学中就应建立这样素质教育理念,打破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把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这才有利于给学生打下深厚的知识基础,培养良好的习惯,培养思维敏捷,使学生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学会学习,具有终身学习和创新的扎实的基本功和能力。大力推进素质教育,除了在制度上、全社会外,最主要的是教师具有高素质,在课堂时
期刊
目的:通过观察醒脑阴阳透刺法对风痰瘀阻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患者血中Hcy含量变化,探讨醒脑阴阳透刺法治疗急性脑梗死(风痰瘀阻型)可能的作用机制;为临床上运用该法防
[摘要] 作业作为课程的巩固和拓展手段,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课程改革的日益深入,传统单一的作业模式已不能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因此,我们在注重对教学和学法进行改革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对英语作业的改革。本文从作业的功能、作业形式、作业完成方式和作业的评价等几方面谈谈对英语作业的改革和体会。  [关键词] 作业 作业功能 作业形式 作业完成方式 作业评价  一、引言  以前每次批改英语作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