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基础教育第二轮课程改革的教育背景下,全国各地中小学逐渐将教育的重心转移到学生核心素养的提高上。美术学科作为一门艺术类学科。其主要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因此,美术学科是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一个重要学科。在核心素养日益重要的当下,小学美术作业的形式也应该顺应教育发展的潮流,与时俱进,进行适时的改革,从而才能更好地发挥美术这门学科的作用。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美术作业;预设与调适
中图分类号:G623.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485 (2020)24-0147-02
一、小学美术的核心素养
小学美术学科的核心素养并非传统的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而需要将美术课程的三个维度进行合理的整合。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小学美术学科的重要教学工作,是学生学习美术并在美术活动中获得成就的关键所在。小学美术教学活动主要以创作为主,而美术创作主要有两个来源,一个是生活,一个是想象。来源于生活的美术创作,要让学生回归生活、感受生活,在日常琐事中发现生活的酸甜苦辣,在用心感悟后通过绘画的手段记录下这些感受,将自己的感情传播并感染更多人。而另一种想象则是依靠学生的创造力。教师在教授学生绘画的同时要不断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然后将自己的想象通过美术创作的形式表达出来。这两个核心素养的倾向不同,但都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审美能力,让学生在创作中发展和完善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核心素养下小学美术作业预设与调适手段
(一)坚持立足于课堂知识
不管时代怎样变迁,作业的本质就是课堂知识的延伸,目的是让学生温习、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因此,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美术作业要立足于课堂上所学的知识,不能脱离核心目的。例如,人美版小学五年级《画人像》一课,教学目的是让学生了解人物特征方面的方法,大胆地对人物造型进行塑造和表现,加上自己的审美判断以及创意实践,对人物形象进行艺术再现。在进行课堂教授前,应针对学生美术表现能力进行合理的预设,设计作业要求。然而,在课堂实际操作时,往往会发现部分学生的抓形能力或线条表现力较弱,笔者会及时对课堂上生成的作品进行点评指导,或适当帮助修改。合理的调适,特别是对于人物形象的理解,引导学生用合理的方法进行线条的表现,引导学生对所描写的人物进行分析,学会如何快速简便地抓住人物特征并表现出人物的精神状态。
(二)合理利用生活中的资源
在培养核心素养背景下,作业的布置应该贴近学生的生活,并让学生有更多动手实践的机会。因此,结合这两点要求,教师在设计小学美术作业时应该做到最大限度地利用学生身边的资源。例如,在人美版五年级上册《偶戏》一课中,教学重点是教师引导学生了解有关偶戏的文化历史,加深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理解,并尝试利用不同的材料制作偶人。在对本课教学预设时,要求学生在生活中搜集材料,可以带偶人实物到课堂分享欣赏、可以表演偶戏的片段、也可以分享从各方了解的偶戏的相关知识给班里的学生。但学生往往对传统的东西知之甚少,故在预设时,教师也要考虑到学生课外收集的资料匮乏时,课堂上该如何进行调适。在上本课时,我对相关知识、素材等进行全面的准备,在学生匮乏时,我及时进行补充,既让学生有了生活资源开发利用的实践机会,又有了教师的补充引导,学生对于美术学习提升了兴趣,对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整合能力得到了培养,增强了美术核心素养。
(三)实现作业形式的多元化
小学课本一般都会在一节课后给出几个课后作业,传统形势下小学美术教师会局限于课本,按部就班地布置作业。但在新的教学背景下教师应该突破课本的局限,将作业拓展延伸到课本之外,创新作业形式。例如,人美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色彩的明度》一课,着重强调“明度”一词,明度的变化方法很简单,在原来的颜色中加入“白”或“黑”,让其色彩“变亮”或“变暗”。在课堂中,我预设的明度变化条的小练笔里,学生能非常清晰地了解色彩的变化方法和呈现的效果。正式作业创作时,我本来预设的是给海洋里的鱼设计明度变化的花纹,但在课堂上,学生说了很多创意想法,比如说“渐变的天空”“妈妈的裙子”“变色的鞋子”等主题,都非常棒,很有想法。面对这样的生成,我决定在学生的艺术实践中不再给他们固定作业主题,让其自主发挥。这样适时的作业主题调试,加强了学生的自主观念,帮助学生放飞了自主思维,有效地帮助学生培养了多元化的美术表现能力的素养,在提升自身知识技能的同时以多元化的作业表现形式,加强对于美术深度层面的理解和体会。
拥有较好的核心素养是新时代人才培养的重心。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美术作业预设与调适,一定要注意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同时进行变革,不能將眼界局限在学会课本知识上,更要打破课本的约束,将作业作为一种手段。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让学生通过学习美术获得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表达自己的情感。
参考文献:
[1]殷莺.美术作业“变形记”——基于核心素养下美术作业设计研究及策略[J].小学教学研究,2019(02).
(责编侯芳)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美术作业;预设与调适
中图分类号:G623.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485 (2020)24-0147-02
一、小学美术的核心素养
小学美术学科的核心素养并非传统的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而需要将美术课程的三个维度进行合理的整合。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小学美术学科的重要教学工作,是学生学习美术并在美术活动中获得成就的关键所在。小学美术教学活动主要以创作为主,而美术创作主要有两个来源,一个是生活,一个是想象。来源于生活的美术创作,要让学生回归生活、感受生活,在日常琐事中发现生活的酸甜苦辣,在用心感悟后通过绘画的手段记录下这些感受,将自己的感情传播并感染更多人。而另一种想象则是依靠学生的创造力。教师在教授学生绘画的同时要不断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然后将自己的想象通过美术创作的形式表达出来。这两个核心素养的倾向不同,但都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审美能力,让学生在创作中发展和完善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核心素养下小学美术作业预设与调适手段
(一)坚持立足于课堂知识
不管时代怎样变迁,作业的本质就是课堂知识的延伸,目的是让学生温习、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因此,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美术作业要立足于课堂上所学的知识,不能脱离核心目的。例如,人美版小学五年级《画人像》一课,教学目的是让学生了解人物特征方面的方法,大胆地对人物造型进行塑造和表现,加上自己的审美判断以及创意实践,对人物形象进行艺术再现。在进行课堂教授前,应针对学生美术表现能力进行合理的预设,设计作业要求。然而,在课堂实际操作时,往往会发现部分学生的抓形能力或线条表现力较弱,笔者会及时对课堂上生成的作品进行点评指导,或适当帮助修改。合理的调适,特别是对于人物形象的理解,引导学生用合理的方法进行线条的表现,引导学生对所描写的人物进行分析,学会如何快速简便地抓住人物特征并表现出人物的精神状态。
(二)合理利用生活中的资源
在培养核心素养背景下,作业的布置应该贴近学生的生活,并让学生有更多动手实践的机会。因此,结合这两点要求,教师在设计小学美术作业时应该做到最大限度地利用学生身边的资源。例如,在人美版五年级上册《偶戏》一课中,教学重点是教师引导学生了解有关偶戏的文化历史,加深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理解,并尝试利用不同的材料制作偶人。在对本课教学预设时,要求学生在生活中搜集材料,可以带偶人实物到课堂分享欣赏、可以表演偶戏的片段、也可以分享从各方了解的偶戏的相关知识给班里的学生。但学生往往对传统的东西知之甚少,故在预设时,教师也要考虑到学生课外收集的资料匮乏时,课堂上该如何进行调适。在上本课时,我对相关知识、素材等进行全面的准备,在学生匮乏时,我及时进行补充,既让学生有了生活资源开发利用的实践机会,又有了教师的补充引导,学生对于美术学习提升了兴趣,对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整合能力得到了培养,增强了美术核心素养。
(三)实现作业形式的多元化
小学课本一般都会在一节课后给出几个课后作业,传统形势下小学美术教师会局限于课本,按部就班地布置作业。但在新的教学背景下教师应该突破课本的局限,将作业拓展延伸到课本之外,创新作业形式。例如,人美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色彩的明度》一课,着重强调“明度”一词,明度的变化方法很简单,在原来的颜色中加入“白”或“黑”,让其色彩“变亮”或“变暗”。在课堂中,我预设的明度变化条的小练笔里,学生能非常清晰地了解色彩的变化方法和呈现的效果。正式作业创作时,我本来预设的是给海洋里的鱼设计明度变化的花纹,但在课堂上,学生说了很多创意想法,比如说“渐变的天空”“妈妈的裙子”“变色的鞋子”等主题,都非常棒,很有想法。面对这样的生成,我决定在学生的艺术实践中不再给他们固定作业主题,让其自主发挥。这样适时的作业主题调试,加强了学生的自主观念,帮助学生放飞了自主思维,有效地帮助学生培养了多元化的美术表现能力的素养,在提升自身知识技能的同时以多元化的作业表现形式,加强对于美术深度层面的理解和体会。
拥有较好的核心素养是新时代人才培养的重心。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美术作业预设与调适,一定要注意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同时进行变革,不能將眼界局限在学会课本知识上,更要打破课本的约束,将作业作为一种手段。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让学生通过学习美术获得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表达自己的情感。
参考文献:
[1]殷莺.美术作业“变形记”——基于核心素养下美术作业设计研究及策略[J].小学教学研究,2019(02).
(责编侯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