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接触课改3年多了,作为一名思想政治教师,我对于思想政治课的创新投入了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在教学方面也进行了一些探索与实践。
一、教材内容浓缩化与考试范围延伸化
相对于旧版教材来说,如今的思想政治课教材对知识进行了压缩与删减,从而使重难点更加突出,让学生学习更有目的性。同时,现在的考试突破了以往单纯参照课本的出题模式,变得更加生动灵活。考试内容“形散神不散”,看似脱离课本,却又时时处处离不开课本。
具体到高中思想政治课来说,原来需要学习的5本教材,现在压缩成4本,无形中就减轻了学生的负担。而考试也不再单单考查一些结论性的知识,更多的是让学生参照书本知识进行分析,可以有自己的见地。
二、知识内容实际化与技能方法大众化
新教材剔除了很多晦涩难懂的理论知识,增添了许多生动活泼的案例,一下子让整个课本鲜活、生动了许多。这样的教材设计,不仅让老师教起来更加轻松有趣,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其理论知识能够更好地同社会实践相结合,学会用理论知识解决现实问题。
课程改革要求每个学生在学会理论知识后,要掌握对应的技能与方法。比如思想政治课程,就要求学生可以利用自己学到的理论知识,分析甚至解决生活中遇到的一些经济、政治方面的小问题。
三、教学方法合理化与课本运用灵活化
教师要重视对学生学法的指导,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使学生从无知到有知,从知少到知多,更要指导学生掌握从无知到达有知的方法,这是教育的核心。学习方法有共性,更有个性。不同的学生应有不同的学习方法,这是由学生不同的个性和心理特点决定的。教师千万不能搞“一刀切”,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相应地,教师也要重视对课本的灵活运用,增强教学设计意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作为一名政治教师,我知道教科书只是教学的范本,是实施教学思想的工具和载体。政治教师要以单元为单位进行教学设计,并重视每节课上学生的学习活动和师生互动。
四、教师引导淡薄化与学生探索自主化
现在很多上了年纪的教师都采用过“填鸭式”“满堂灌”“赶着走”等教学方法。课程改革的目的之一就是结合现实中的教育状况,对教材的结构、内容做出大的调整,促使教师和学生摒弃那些落后、低效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模式,形成良好的教学习惯。
就拿思想政治课而言,以前许多学生乃至教师都认为,思想政治课就是一门文科课程,课堂上认真听讲,课下认真背诵复习就行了,根本用不着学习什么教学方法、学习模式。这样,就导致政治课在学生甚至教师心目中的地位较低。当我采用新的教学模式,把课堂交给学生时,我发现,自己的课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教起课来更轻松,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热情空前高涨,他们对政治课程的认同感远远超过以往,连我这个政治教师也有一种“扬眉吐气”的感觉。
五、教师理念科学化与教学课堂高效化
中小学课程曾经是高度的统一:内容统一、考试统一、标准统一、教材统一和教参统一。我们的许多教师也曾是教科书的忠实宣讲者,在教学时更是“本本主义”,往往习惯于先把学过的内容提问一遍,然后简单地导入新课,把新课内容单调地讲完,最后联系小结,把重点、要点复述一遍。如果教师千篇一律地采用上述方式备课和授课,只重视知识的落实,两眼总盯着考试,那么,学生就会形成思维定式,探究意识不能被激活,久而久之,师生兴趣皆失。
其实,课程内容可以丰富多彩,教学方式也可以千变万化。教师要有意识地消除传统教学的弊端,根据教材不同的内容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因势利导,采用正确的教学方式来激活课堂的生命力。同时,教师还要重视自身的不断学习,要深入钻研,提高教学能力,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六、教学民主普遍化与教学创新积极化
新的师生关系注重的是师生在人格上的平等,这就暗示学生在思想、情感、意志和行为方式上应该得到同样的尊重。教师要让学生在接受教育时充分发现自己、意识到自己的存在,体验到自己作为人的一种尊严和幸福感。因此,教师必须树立民主的思想,关注、赏识每个学生。上课时,教师可以尽可能地创造条件,使师生之间展开对话,让学生愉快地听、积极地想。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成功的前提。学生只有对学习感兴趣,才会想学、爱学,才会产生追求和探索的欲望。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一个生动真实的事例、一句幽默诙谐的话语、一个恰当巧妙的比喻、一段充满激情的讲解……都能使学生兴趣浓郁、思想活跃。教师在此基础上进行质疑启发,可大大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学生的思想水平不断得到提高。
(责 编 莫 荻)
一、教材内容浓缩化与考试范围延伸化
相对于旧版教材来说,如今的思想政治课教材对知识进行了压缩与删减,从而使重难点更加突出,让学生学习更有目的性。同时,现在的考试突破了以往单纯参照课本的出题模式,变得更加生动灵活。考试内容“形散神不散”,看似脱离课本,却又时时处处离不开课本。
具体到高中思想政治课来说,原来需要学习的5本教材,现在压缩成4本,无形中就减轻了学生的负担。而考试也不再单单考查一些结论性的知识,更多的是让学生参照书本知识进行分析,可以有自己的见地。
二、知识内容实际化与技能方法大众化
新教材剔除了很多晦涩难懂的理论知识,增添了许多生动活泼的案例,一下子让整个课本鲜活、生动了许多。这样的教材设计,不仅让老师教起来更加轻松有趣,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其理论知识能够更好地同社会实践相结合,学会用理论知识解决现实问题。
课程改革要求每个学生在学会理论知识后,要掌握对应的技能与方法。比如思想政治课程,就要求学生可以利用自己学到的理论知识,分析甚至解决生活中遇到的一些经济、政治方面的小问题。
三、教学方法合理化与课本运用灵活化
教师要重视对学生学法的指导,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使学生从无知到有知,从知少到知多,更要指导学生掌握从无知到达有知的方法,这是教育的核心。学习方法有共性,更有个性。不同的学生应有不同的学习方法,这是由学生不同的个性和心理特点决定的。教师千万不能搞“一刀切”,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相应地,教师也要重视对课本的灵活运用,增强教学设计意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作为一名政治教师,我知道教科书只是教学的范本,是实施教学思想的工具和载体。政治教师要以单元为单位进行教学设计,并重视每节课上学生的学习活动和师生互动。
四、教师引导淡薄化与学生探索自主化
现在很多上了年纪的教师都采用过“填鸭式”“满堂灌”“赶着走”等教学方法。课程改革的目的之一就是结合现实中的教育状况,对教材的结构、内容做出大的调整,促使教师和学生摒弃那些落后、低效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模式,形成良好的教学习惯。
就拿思想政治课而言,以前许多学生乃至教师都认为,思想政治课就是一门文科课程,课堂上认真听讲,课下认真背诵复习就行了,根本用不着学习什么教学方法、学习模式。这样,就导致政治课在学生甚至教师心目中的地位较低。当我采用新的教学模式,把课堂交给学生时,我发现,自己的课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教起课来更轻松,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热情空前高涨,他们对政治课程的认同感远远超过以往,连我这个政治教师也有一种“扬眉吐气”的感觉。
五、教师理念科学化与教学课堂高效化
中小学课程曾经是高度的统一:内容统一、考试统一、标准统一、教材统一和教参统一。我们的许多教师也曾是教科书的忠实宣讲者,在教学时更是“本本主义”,往往习惯于先把学过的内容提问一遍,然后简单地导入新课,把新课内容单调地讲完,最后联系小结,把重点、要点复述一遍。如果教师千篇一律地采用上述方式备课和授课,只重视知识的落实,两眼总盯着考试,那么,学生就会形成思维定式,探究意识不能被激活,久而久之,师生兴趣皆失。
其实,课程内容可以丰富多彩,教学方式也可以千变万化。教师要有意识地消除传统教学的弊端,根据教材不同的内容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因势利导,采用正确的教学方式来激活课堂的生命力。同时,教师还要重视自身的不断学习,要深入钻研,提高教学能力,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六、教学民主普遍化与教学创新积极化
新的师生关系注重的是师生在人格上的平等,这就暗示学生在思想、情感、意志和行为方式上应该得到同样的尊重。教师要让学生在接受教育时充分发现自己、意识到自己的存在,体验到自己作为人的一种尊严和幸福感。因此,教师必须树立民主的思想,关注、赏识每个学生。上课时,教师可以尽可能地创造条件,使师生之间展开对话,让学生愉快地听、积极地想。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成功的前提。学生只有对学习感兴趣,才会想学、爱学,才会产生追求和探索的欲望。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一个生动真实的事例、一句幽默诙谐的话语、一个恰当巧妙的比喻、一段充满激情的讲解……都能使学生兴趣浓郁、思想活跃。教师在此基础上进行质疑启发,可大大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学生的思想水平不断得到提高。
(责 编 莫 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