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新课程对生命教育的呼唤

来源 :地理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德国教育家斯谱朗格讲过,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这句话道出了教育的真谛。生命教育认为,教育乃是生命与生命交流之过程。教育应遵循生命发展的原则,依据生命发展的动力,引导生命走向完整、和谐与无限的境界,保证生命发展的无限可能性,并促进生命不断超越。基于此,本文拟从生命教育观出发,以地理教学为媒介,以蕴涵于地理中的生命意识为基础,关注地理教学中师生生命内涵的开掘、生命活力的释放;探究生命本质的创造,生命情趣的体验;进而促进师生生命境界得以提升,学生个体生命总体生成。
  
  一、实施的前提——重塑教师的生命个性色彩
  
  从生命论的角度看,现在的地理教学,不仅没能发挥学生的主体生命意识,作为教师本人,也没有以自己鲜活的生命个性色彩投入到地理教学中。许多地理教师在教学中往往照本宣科人云亦云,教学中既没有教师的激情和体验,也没有自己独到的教学风格和教学方法。这样的地理教师,哪怕“学问再高深”,也不可能摆脱一定的思维定势乃至陈旧的思维方式束缚,要么不善于自由独立的思考,要么惟我独尊。余秋雨先生说过:“教学,说到底,是人类的精神和生命在一种文明层面上的代代递交。”因此,回归地理教师迷失的自我,重塑地理教师的生命个性色彩就成为成功实施教学的必要前提。没有个性化的地理教师,就没有个性化的地理教学;没有个性化的地理教学,最终也不可能有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地理教学是为社会发展和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的,是为学生的潜能开发、健康个性发展、自我教育能力和终身学习习惯的养成打下坚实基础的。地理教师应自觉地以自己的个性色彩赋予地理和地理教学新的内容、新的形式、新的灵魂,使新世纪的地理教学迸发出勃勃的生命力。
  
  二、实施的基础——唤醒主体沉睡的生命意识
  
  1.归复学生主体角色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教育活动的主体。这在当前的教育界可以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是现在的许多地理课堂并没有真正实践学生的主体角色,课堂仍是老师而不是学生的天下,长期以来地理教学的现实也让学生习惯于那种风平浪静的课堂,适应了被动接受的角色,从心灵深处已没有了主体意识。所以教师要真正归复学生的主体角色,恢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地位,必须从两方面入手。首先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把学生当“人”看。学生是主体的人,不是盛装知识的机器,他们有自己的独立人格,有自己主体意识,要相信他们,尊重他们。其次在教学上,教师要懂得放手。要把内容的选择权还给学生,把问题的思考权还给学生,把答案的保留权还给学生。一句话,把课堂的制动权留给自己,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真正实践学生的主体角色,以此激发他们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创造活力和创新思维。
  2.唤醒学生生命意识
  所谓生命意识,就是人的生命为了适应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依据先天的基因,加上后天的教化而形成的具有对客观事物进行解读、摄取、表现和改造的潜在能量的灵智和欲求。在教学论的范畴中,学生的这种生命意识就是优良的品格、聪慧的悟性和丰富的情感。这种生命意识是学生潜在的一种良好素质,但是现在的地理教学往往见物不见人,常常把学生当成可以利用的工具和容纳的容器,忽视了其生命意识,也就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忽视了青少年的活力和灵性。潘涌在《人的可持续发展与教育转型》中指出:“教育首先要以尊重和发展个体生命作为其理念的基本支撑点和全部实践活动的逻辑点乃至最后归宿。”地理教师所从事的是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活动,是以构建智能、塑造灵魂为终极目的人化教育。尤其要想方设法唤醒学生沉睡的生命意识,帮助学生点燃求知的欲望,让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里自由地驰骋,在未知的世界里尽情地创造;让个性在生命的原野上狂奔,让精神在自由的天空中翱翔。漠视生命,泯灭个性,忽视创造,与教育的宗旨显然是格格不入的。
  
  三、实施的要求——创设宽松适宜的教学环境
  
  1.创设自由的学习空间
  教学要让学生从不同的侧面去体验地理丰富的意蕴,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就必须给学生创设一个自由的学习空间。因为只有在教师创设的开放自由的学习空间中,学生才能轻松地进入状态,去自由地体验和感悟,思绪才能尽情放飞;也只有在自由的学习空间中,学生的身心才能完全解禁,学习的欲望才能被激起,生命的活力才得以体现。教学要创设一个自由的学习空间,首先就要解放学生,不但解放学生的眼睛,使他们能看;解放学生的双手,使他们能干;解放学生的嘴巴,使他们能问;更重要的是解放学生的大脑,使他们能想;解放学生的身心,使他们能自由地飞翔。其次还要尊重学生,鼓励学生。学生带有个性色彩的理解、疑问,是最具灵性和创见的,课堂上要珍惜学生的独立见解,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尽可能让每一个学生都释放出创新思维的火花。
  2.形成互动的教学氛围
  亚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说:“所谓教育,不过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从这个意义上说,地理教学实质上就是教师和学生之间心灵的交流和对话。如果缺乏一种交流互动的氛围,不但使教学限于僵化,师生生命活力也将受到限制。要使地理教学有激情、有活力、有创造,就有必要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展开交流对话。
  教学要形成这种交流对话,必须同时把握两个原则。一是民主,教师和学生必须以平等的主体身份深入到教学中,教师不能总是认为自己是权威,强制性地把自己的想法灌输给学生,或者是想方设法引导学生接纳自己的观点,而是在平等的基础上互相交流,彼此补充,使教学双方都能在教学过程中体验到自由、平等和幸福。二是充分,即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一定要充分,尤其是思想产生碰撞时,教师一定要给予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展开讨论,并及时捕捉碰撞中的火花,加以适当点拨,使讨论趋向深入。
  
  四、实施的保障——改变固有的评价方式
  
  新《地理课程标准》指出,地理课程评价不应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应突出地理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察学生的地理素养。地理课程的评价应该更加符合地理学习的特点,更加有利于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发展。教学作为一种活动,它首先是师生生命活力的一种体现,也是为了使生命更具活力。好的课堂应该是师生释放生命活力的场所,成功的教学应该使学生时时产生生命的冲动,那种没有使学生产生过任何生命冲动的教学不可能是成功的教学。一堂课的好坏,不在于有多么热闹、花样有多么翻新,而关键在于师生有多少情感交流、学生有多少体验和感悟、思维在什么层面和程度上展开。一个好的课堂,用美国著名教育学家梅里尔·哈明博士的话说,应该是“鼓舞人心的”,即不管有没有天赋,学生们都昂首挺胸,大胆地发表意见,他们相信自己,也把自己视为有价值的、值得尊重的人;学生显得生机勃勃、活泼积极、健康,课堂流淌着轻松的活力;所有的学生都忙碌着、参与着;学生们做出恰当的选择,主导并约束自己;他们共享合作、相互依赖,彼此支持,也支持老师;他们是机灵而富于创见的……这样的教学才真正领悟并实践了教育的真谛。
其他文献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相关知识是新课标中明确规定要求掌握的内容。人教版、鲁教版、湘教版等教材均选用了“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与城市化”作为案例,并且在内容编排上均按照“发展条件一发展特点一存在问题一今后发展方向(或对策)”条理进行组织。但因三版本教材在“问题与对策”部分的表述各有差异,为了避免争议,各新课程地区的学业水平测试(或高考)均将重点放在了“发展条件”和“发展特点”部分。掌握这两部分内容的
贾跃亭离“下周回国”更近了一步。  据投资界消息,法拉第未来Faraday Future和特殊目的收购公司SPAC于昨晚宣布双方已就业务合并达成最终协议,交易完成后公司估值约为34亿美元,并将在纳斯达克证券交易市场上市,股票代码为“FFIE”。  而在前一天新浪科技报道称,在法拉第未来最新一轮融资中,珠海市国资旗下的龙头国企格力集团和华发集团将参与投资20亿元。于今日上午,吉利也正式官宣将作为财务
你离开得越久,越容易成为乡邻眼里的“外乡人”,到了某一时刻,会像加缪的《局外人》一样,疏远、隔阂、不知所措。  几乎没有人猜到我的故乡在哪里。他们总把我当成南方人,或者湖北人,因为我在武汉读过7年书。娇小柔弱大约不符合人们对西北人的想象。“裤带面”和小时候父母单位过年发“半扇羊”,就成了我讲述和炫耀的资本,它们是我对故乡最为直接的记忆。  后来我发现,记忆是靠不住的。比如南小巷(xiang),父母
互送三件礼物    第一件礼物是人生格言。其曰:“赠人一言,胜似珠玉”,于是送你们一句名言:“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教你们从踏入新的起点时就稳稳当当地砌好人生的基石。  第二件礼物是学习方法。其曰:“将吕洞宾的点金之术赠送给你们。”学习地理,同学们最怕的是死记硬背,而关键在于掌握学习地理的方法。你们应牢牢记住:“图中有文,文中有图”。就是将书本上的知识点全部落实到地图上,在遨游地图的同时脑海中浮现
1972年,15岁中学毕业后,笔者上山下乡回河北老家跟族伯学习中医,16岁起就开始针灸治病当起“赤脚医生”。1978年恢复高考,考入黑龙江中醫药大学中医系,五年后本科毕业。工作两年后报考临床研究生,1985年考入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所就读针灸与气功专业,三年后取得硕士学位,成为中国首届医疗气功和针灸的硕士。后又就读于河北医科大学和河南中医药大学合办的中西医结合专业,获得博士学位。传统和现代中医的双重
2009年8月8日至12日,“全国高师地理课程与教学论2009年学术研讨会”在呼和浩特市内蒙古师范大学举行,来自全国23所高师院校的专家学者、杂志社工作者及研究生近100人出席了会议。  本次会议由中国教育学会地理教学研究会高师地理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委员会主办,内蒙古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和内蒙古师范大学教务处承办,内蒙古教育学会地理教学专业委员会协办。开幕式上,内蒙古师范大学校长杨一江教授致欢迎辞,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郝吉明日前表示:“氮氧化物对环境和人体健康具有多种危害,形势不容乐观。”    氮氧化物的危害    大气氮氧化物排放会造成多种环境影响,主要表现在5个方面:氮氧化物自身的污染、臭氧污染、酸沉降、颗粒物污染、富营养化问题。  氮氧化物作为一次污染物,它可刺激人的眼、鼻、喉和肺部,容易造成呼吸系统疾病,如引起导致支气管炎和肺炎的流行性感冒、诱发肺细胞癌变。对儿童来说,可能
电视荧屏上的架空古装剧,故事背景各有其历史原型,“五龙如虎斗方酣,胜负兵家已共参”的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乱频频、豪杰辈出,自然也备受编剧青睐。 当下热播的架空古装剧《上阳赋》背后的历史架构,也正是取材于这一时期。东晋的政治生态:士族门阀的黄金时代  剧中女主角王儇出身显赫,身负皇室血脉,被封为上阳郡主,王儇的父亲王蔺作为大成丞相,权倾朝野,连皇帝也十分忌惮。《上阳赋》中的王氏一门煊赫如此,和王儇、王
近30个暑往寒来,经过几代地理教育工作者的精心培养与无私奉献,中国教育学会地理教学研究会对我国地理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影响与学术贡献越来越大,社会影响与作用也越来越突出。历史证明,中国教育学会地理教学研究会对推动我国地理教育的发展、改革与创新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中,学会得到了上级领导机构的支持与重视、教育界众多专家学者的肯定与好评,同时得到广大基础教育一线地理教师的信赖与拥护,成为推动
教学中抓住区域地理相互联系的规律,编成简洁明快、琅琅上口的歌诀,学生颇感兴趣,记忆较快。运用歌谣记忆地理事物,可巩固地理知识,激发兴趣,也培养了学生跃跃欲试进行地理歌诀创作的热情。下面是笔者在教学中吸取他人经验和自编的一些中国地理歌谣。    一、邻国    1.陆上邻国  朝俄蒙哈吉塔,阿巴印尼锡不丹,南疆邻国有三个,缅甸老挝和越南。  这是按逆时针顺序编的,不但可以帮助大家记住国名还可以记住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