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的任务“不是带着知识走向学生,而是带着学生走向知识”,我们要教学生学会学习,让学生“不待老师教,自能读书”。老师就应“授之以渔”,带着学生走向方法。
笔者有幸在荔波二中聆听李华平教授讲授《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这首诗,被李华平教授以学生成长为本,注重学法指导的教学方式深深打动。窃以为教授的课堂有以下特点:
一、稳扎稳打——让学生学会预习
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很多老师都会给学生布置课前预习。让学生疏通字词、初步了解文意,形成自己的看法,为课堂教学顺利有效进行做好铺垫。但我们还应该思考,在课堂教学中如何与预习环节衔接,倒逼学生养成预习的习惯并做好预习。李华平教授这一课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学习的范本。
李华平教授这节课的第一个环节是“听写诗歌”:
师:我们学习新课《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请同学们把书关上,拿出笔记本,听写这首诗。我念,你们把这首诗写下来。
(师念全诗,每句念两遍;学生听写)
师:请打开书,逐字逐句地对照,批阅自己的听写,看看有没有写错的。
(抽两位同学把出错的字写在黑板上)
师:你写错了哪些地方?
生1:我写错了“瞬息”“心儿”。
师:好了,大家看看自己错了哪些字,同桌看看有没有相同的错字?
(师巡视,发现有同学没有改到错字,予以提醒)
师:同桌相互改一下,有的同学自己没有改到。
(学生互相批改)
听写结束,李华平教授让学生对听写结果进行自评、他评,强调了带有共通性的问题,如“常是”“必须”等。李教授这个环节的教学稳扎稳打,针对刚上初中的学生最易出现的粗枝大叶、浮皮潦草的毛病有的放矢,让学生明白预习时应该注意字音字形的准确。笔者发现,李华平教授的大多数课例,诸如《背影》《范进中举》《关雎》《端午的鸭蛋》等均有关注字词、重视预习的环节,充分体现李华平教授重视培养学生语言核心素养,关注学生良好习惯养成的教学风格。
二、步步为营——教学生圈点批注
刚上初中,很多孩子还不会圈点批注。这时就需要老师手把手教,直至方法学会,习惯养成。李华平教授熟知学情,非常注重圈点批注,并不厌其烦地对学生进行指导。
——师:大家在“须要”下面打一个小三角符号,这个词我们容易错。
——师:用虚假的言语让你相信。很好。请大家记一下:欺骗——用虚假的言语或行动来掩盖事实真相,使人上当。
——师:下面我们进行第三个活动,换换词语。给“忧郁”换一个同义词,写在“忧郁”旁边。
——师:请大家把这两个词划上圈,用一条线连起来。受了欺骗,就会感到忧郁。
从符号的选用,到批注的位置,李华平教授一一要求,细致入微。让人不由感叹,每堂课如此训练,何愁孩子们习惯不好,又怎会出现学生笔记满纸涂鸦?看过很多特级老师的实录,听过很多名師的示范课,能把对学生的习惯要求做到如此认真严谨的却是凤毛麟角。
三、层层深入——带学生理解揣摩
对文字的感觉,不应停留于其字面意思,只有当它唤起内心的某些情感或联想时,才算是领悟了文字的真味。现实中很多老师却是直接把词语字面意思告诉学生,让学生记住背牢,能应付考试就好,而忽略了利用文字去唤起学生的情感,因此学生很难领悟文字真味。李华平教授没有生硬地把词语含义塞给学生,而是带着他们从生活经历、语言环境、词语替换等去联想、去咂摸,真正理解词语的含义。
1.生活经验推词义
“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我们带着学生阅读的过程,就是掀开语言的面纱,让他们去触摸感受作者那些充满温度的文字。这个过程中,需要学生代入情境,设身处地,利用日常生活经验,站在作者的角度去体会、去思考、去感悟、去共鸣。著名特级教师洪镇涛先生指出:“在课堂上教学生学语言,要尽量利用学生的生活体验。阅读教学中,课文语言的深层含义、特殊情味,要引导学生结合生活体验去揣摩、去体味。”李教授教学中有这样一个片段:
师:大家在日常生活当中,有没有过受欺骗的经历?
生(齐):有。
师:谁受过欺骗?受谁欺骗了?
生5:春节的压岁钱,爸爸说拿给他们存,然后就不还给我了。
(全场师生笑)
师(笑):“欺骗”了你的钱。还有谁受过欺骗?
生6:有同学让我坐,我一坐下去,结果凳子上有水。
生7:我小时候问我爸爸,我是怎么来的,我爸爸说我是从垃圾里捡来的。
师:根据大家刚才叙述的几种情况,如何解释“欺骗”这个词?
李华平教授循循善诱,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积累(“受欺骗的经历”),让他们把知道却说不出、说不好的内容说出来、说好,真正理解词语的内涵——诗歌中“欺骗”的含义,与大家日常生活经验中的“欺骗”不同。如果没有这个辨析的过程,学生就会囫囵吞枣。
2.结合语境明词义
对词义的理解离不开具体的语言环境,结合语境确定词义是学生应该具有的能力。恰如李海林先生所指出的,“所谓阅读,直接的对象是言语作品,实际上指向语境的意义,阅读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由言语到语境、透过言语寻找语境、感受语境的过程”。在本课教学中,李华平教授非常注重培养学生前后勾连、具体语境具体分析的能力。且看下面的片段:
师:请大家注意,刚才我们对“欺骗”的理解,是我们用生活例子进行的概括,参照词典当中的解释。那么,在《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这首诗歌当中的“欺骗”是不是刚才的意思呢?
(同桌讨论交流。师提要求:学会合作,学会交流;主动合作,主动交流) 生10:不是。我觉得诗歌当中的“欺骗”应该是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困难和挫折。
师:你怎么得出这个结论的?
生10:生活欺骗我们,出现“忧郁的日子”,意思就是我们在生活中遇到了困难和挫折。
师:非常好,你善于结合具体语言环境理解词语意思。(鼓掌)
学生回答之后,老师没有断然肯定或否定,而是追问“你怎么得出这个结论的”,让学生到文本中找依据,老师再对其善于结合语境理解词语的做法进行肯定。这样一来,对所有的学生都起到了良好的导向作用。李华平教授的教育智慧,在这些细节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3.替换比较促理解
朱光潜先生说:“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是在思想感情上的推敲。”为了准确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增强学生语言感悟能力,洪镇涛老师指出,可以“对课文中的标点、字词、句子或段落,采用加一加、减一减、调一调、联一联、换一换、改一改的办法,让学生在比较中体味语言运用的妙处,以培养语感”。
本课教学中,李华平教授通过替换词语,让学生比较、推敲、品味诗歌语言,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敏锐感知和准确理解能力。李华平教授先让学生给“忧郁”换一个同义词,学生给出了“悲伤”“无奈”“郁闷”“艰辛”“痛苦”等不同答案。李教授因势利导,让学生比较这些词语与“忧郁”的异同,最后学生豁然开朗:“‘忧郁’除了‘忧伤’外,还有‘苦闷’的意思。”通过这一个环节的教学,学生对词语的含义有了更准确的把握,对语言的敏感性(细微差异)也得到了增强。
李华平教授这一换,换出了教学艺术,换出了学生的准确理解,也换出了课堂的精彩。钱梦龙先生、肖培东老师、熊芳芳老师等名师,都用过“替换法”帮助學生理解词义。这种方法对我们的语言教学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四、情境设置——让学生沉浸朗读
钱梦龙老师认为课堂中的朗读应“读出情感,读出情境,读出思想”,认为“如此,实实在在地教会学生读书,应该就是好课了”。李华平教授这堂课,就是让学生在情境中运用,在情境中感悟,读出情感,读出思想。且看:
——师:……读的时候你要想想,作者要求我们用一种什么样的口气来读这首诗?
——师:哦,很好。你爸爸失业了你劝他,你怎么劝?你说两句试试。
——师:嗯,好。假设你是他爸爸,你觉得他这样的语气劝爸爸,好不好?(话筒给一女生。)
——师:哦,加上肢体语言。那你来劝劝你爸。你劝过你爸爸没有?
——师:……假设你是父母,用动作、用眼神来劝孩子,看看怎么样?
——师:现在你自己读一读,假设你自己劝自己,怎样劝?
李教授先让学生确定可以用什么语气来读,再创设具体交际场景——子女劝父亲、父亲劝孩子、自己劝自己,让学生沉浸其中,使他们更深地领会诗歌的内涵,在指导朗读的同时又对学生进行了情感教育,可谓一举多得。
“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没有声光影电,没有涕泗横流,代之以静静地考查学生预习,指导学生圈点,教学生理解,教学生朗读。唯有像李华平教授这样带着学生走向方法,才能真正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这就是语文教学的正道。
[作者通联:贵州六盘水北大培文学校]
笔者有幸在荔波二中聆听李华平教授讲授《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这首诗,被李华平教授以学生成长为本,注重学法指导的教学方式深深打动。窃以为教授的课堂有以下特点:
一、稳扎稳打——让学生学会预习
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很多老师都会给学生布置课前预习。让学生疏通字词、初步了解文意,形成自己的看法,为课堂教学顺利有效进行做好铺垫。但我们还应该思考,在课堂教学中如何与预习环节衔接,倒逼学生养成预习的习惯并做好预习。李华平教授这一课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学习的范本。
李华平教授这节课的第一个环节是“听写诗歌”:
师:我们学习新课《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请同学们把书关上,拿出笔记本,听写这首诗。我念,你们把这首诗写下来。
(师念全诗,每句念两遍;学生听写)
师:请打开书,逐字逐句地对照,批阅自己的听写,看看有没有写错的。
(抽两位同学把出错的字写在黑板上)
师:你写错了哪些地方?
生1:我写错了“瞬息”“心儿”。
师:好了,大家看看自己错了哪些字,同桌看看有没有相同的错字?
(师巡视,发现有同学没有改到错字,予以提醒)
师:同桌相互改一下,有的同学自己没有改到。
(学生互相批改)
听写结束,李华平教授让学生对听写结果进行自评、他评,强调了带有共通性的问题,如“常是”“必须”等。李教授这个环节的教学稳扎稳打,针对刚上初中的学生最易出现的粗枝大叶、浮皮潦草的毛病有的放矢,让学生明白预习时应该注意字音字形的准确。笔者发现,李华平教授的大多数课例,诸如《背影》《范进中举》《关雎》《端午的鸭蛋》等均有关注字词、重视预习的环节,充分体现李华平教授重视培养学生语言核心素养,关注学生良好习惯养成的教学风格。
二、步步为营——教学生圈点批注
刚上初中,很多孩子还不会圈点批注。这时就需要老师手把手教,直至方法学会,习惯养成。李华平教授熟知学情,非常注重圈点批注,并不厌其烦地对学生进行指导。
——师:大家在“须要”下面打一个小三角符号,这个词我们容易错。
——师:用虚假的言语让你相信。很好。请大家记一下:欺骗——用虚假的言语或行动来掩盖事实真相,使人上当。
——师:下面我们进行第三个活动,换换词语。给“忧郁”换一个同义词,写在“忧郁”旁边。
——师:请大家把这两个词划上圈,用一条线连起来。受了欺骗,就会感到忧郁。
从符号的选用,到批注的位置,李华平教授一一要求,细致入微。让人不由感叹,每堂课如此训练,何愁孩子们习惯不好,又怎会出现学生笔记满纸涂鸦?看过很多特级老师的实录,听过很多名師的示范课,能把对学生的习惯要求做到如此认真严谨的却是凤毛麟角。
三、层层深入——带学生理解揣摩
对文字的感觉,不应停留于其字面意思,只有当它唤起内心的某些情感或联想时,才算是领悟了文字的真味。现实中很多老师却是直接把词语字面意思告诉学生,让学生记住背牢,能应付考试就好,而忽略了利用文字去唤起学生的情感,因此学生很难领悟文字真味。李华平教授没有生硬地把词语含义塞给学生,而是带着他们从生活经历、语言环境、词语替换等去联想、去咂摸,真正理解词语的含义。
1.生活经验推词义
“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我们带着学生阅读的过程,就是掀开语言的面纱,让他们去触摸感受作者那些充满温度的文字。这个过程中,需要学生代入情境,设身处地,利用日常生活经验,站在作者的角度去体会、去思考、去感悟、去共鸣。著名特级教师洪镇涛先生指出:“在课堂上教学生学语言,要尽量利用学生的生活体验。阅读教学中,课文语言的深层含义、特殊情味,要引导学生结合生活体验去揣摩、去体味。”李教授教学中有这样一个片段:
师:大家在日常生活当中,有没有过受欺骗的经历?
生(齐):有。
师:谁受过欺骗?受谁欺骗了?
生5:春节的压岁钱,爸爸说拿给他们存,然后就不还给我了。
(全场师生笑)
师(笑):“欺骗”了你的钱。还有谁受过欺骗?
生6:有同学让我坐,我一坐下去,结果凳子上有水。
生7:我小时候问我爸爸,我是怎么来的,我爸爸说我是从垃圾里捡来的。
师:根据大家刚才叙述的几种情况,如何解释“欺骗”这个词?
李华平教授循循善诱,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积累(“受欺骗的经历”),让他们把知道却说不出、说不好的内容说出来、说好,真正理解词语的内涵——诗歌中“欺骗”的含义,与大家日常生活经验中的“欺骗”不同。如果没有这个辨析的过程,学生就会囫囵吞枣。
2.结合语境明词义
对词义的理解离不开具体的语言环境,结合语境确定词义是学生应该具有的能力。恰如李海林先生所指出的,“所谓阅读,直接的对象是言语作品,实际上指向语境的意义,阅读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由言语到语境、透过言语寻找语境、感受语境的过程”。在本课教学中,李华平教授非常注重培养学生前后勾连、具体语境具体分析的能力。且看下面的片段:
师:请大家注意,刚才我们对“欺骗”的理解,是我们用生活例子进行的概括,参照词典当中的解释。那么,在《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这首诗歌当中的“欺骗”是不是刚才的意思呢?
(同桌讨论交流。师提要求:学会合作,学会交流;主动合作,主动交流) 生10:不是。我觉得诗歌当中的“欺骗”应该是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困难和挫折。
师:你怎么得出这个结论的?
生10:生活欺骗我们,出现“忧郁的日子”,意思就是我们在生活中遇到了困难和挫折。
师:非常好,你善于结合具体语言环境理解词语意思。(鼓掌)
学生回答之后,老师没有断然肯定或否定,而是追问“你怎么得出这个结论的”,让学生到文本中找依据,老师再对其善于结合语境理解词语的做法进行肯定。这样一来,对所有的学生都起到了良好的导向作用。李华平教授的教育智慧,在这些细节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3.替换比较促理解
朱光潜先生说:“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是在思想感情上的推敲。”为了准确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增强学生语言感悟能力,洪镇涛老师指出,可以“对课文中的标点、字词、句子或段落,采用加一加、减一减、调一调、联一联、换一换、改一改的办法,让学生在比较中体味语言运用的妙处,以培养语感”。
本课教学中,李华平教授通过替换词语,让学生比较、推敲、品味诗歌语言,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敏锐感知和准确理解能力。李华平教授先让学生给“忧郁”换一个同义词,学生给出了“悲伤”“无奈”“郁闷”“艰辛”“痛苦”等不同答案。李教授因势利导,让学生比较这些词语与“忧郁”的异同,最后学生豁然开朗:“‘忧郁’除了‘忧伤’外,还有‘苦闷’的意思。”通过这一个环节的教学,学生对词语的含义有了更准确的把握,对语言的敏感性(细微差异)也得到了增强。
李华平教授这一换,换出了教学艺术,换出了学生的准确理解,也换出了课堂的精彩。钱梦龙先生、肖培东老师、熊芳芳老师等名师,都用过“替换法”帮助學生理解词义。这种方法对我们的语言教学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四、情境设置——让学生沉浸朗读
钱梦龙老师认为课堂中的朗读应“读出情感,读出情境,读出思想”,认为“如此,实实在在地教会学生读书,应该就是好课了”。李华平教授这堂课,就是让学生在情境中运用,在情境中感悟,读出情感,读出思想。且看:
——师:……读的时候你要想想,作者要求我们用一种什么样的口气来读这首诗?
——师:哦,很好。你爸爸失业了你劝他,你怎么劝?你说两句试试。
——师:嗯,好。假设你是他爸爸,你觉得他这样的语气劝爸爸,好不好?(话筒给一女生。)
——师:哦,加上肢体语言。那你来劝劝你爸。你劝过你爸爸没有?
——师:……假设你是父母,用动作、用眼神来劝孩子,看看怎么样?
——师:现在你自己读一读,假设你自己劝自己,怎样劝?
李教授先让学生确定可以用什么语气来读,再创设具体交际场景——子女劝父亲、父亲劝孩子、自己劝自己,让学生沉浸其中,使他们更深地领会诗歌的内涵,在指导朗读的同时又对学生进行了情感教育,可谓一举多得。
“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没有声光影电,没有涕泗横流,代之以静静地考查学生预习,指导学生圈点,教学生理解,教学生朗读。唯有像李华平教授这样带着学生走向方法,才能真正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这就是语文教学的正道。
[作者通联:贵州六盘水北大培文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