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重力与运动模式
作为陆生物种,想要在地面上自如行动,你有以下选择:
1.蹦蹦跳跳;
2.奔跑;
3.匍匐蠕动;
很显然,虽然三种运动方式使用的都是杠杆原理,但绝大多数的动物都选择了选项2。
如同选项3那般蜗牛式的匍匐蠕动固然可以增大体表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尽可能地减小压强,但这也同样让杠杆效应中的力臂缩短,无法产生足够的末梢速度。倘若不是正尝试着穿越流沙,那么没人会采取如此低效的运动方式。
而选项1中,形同袋鼠一般蹦蹦跳跳似乎挺灵动活泼的,其最终能达到的平均速度也不赖,但初始加速过程却不尽人意,以至于起跑中的袋鼠总是容易被野狗追上。
在运动的过程中,每一次足底与地面接触都会产生一股推动躯体前进的反作用力。与跳跃运动相比,奔跑运动时足底与地面接触的频率更高,其产生的施力加速时间的总和也更多。而将这样的理念发挥到极致的产品便是——轮子,其无时无刻总有一边紧贴着地面。如果跳跃运动想与奔跑运动抗衡,那么它不得不提升单次触地的反作用力以增加瞬时加速度,而在同样的重力条件下,这也意味着膝盖与脚踝的负荷劳损也更为严重。
因而,更多地使用奔跑是地球物种对地球重力环境下的多种运动模式的萃选结果。但这样的选择在宇宙范畴内却未必普适。假若未来人类登陆异星殖民,那么极大概率会遭遇月球和火星这般G量远小于地球的天体。很显然,异星球开荒者的交通工具是无法享受超平整的高速公路的,任何一枚小石子配合着低重力环境,都可让一辆快速行驶的车辆蹦上天。而重力的缺失也让轮胎缺乏足够的抓地力从而打滑,其最终结果便是车辆的失速。
在早期的一些科幻作品中,人们设想着月球移民的车辆顶部安装着向下推进的喷气系统,以气压代替重力强制产生抓地力。这样的构思在当下看来未免有些荒诞——既然能在车辆上安装喷气推进设备,为何不直接装在车辆尾部,改造为气动推进模式以取代车轮驱动?更何况,能够使用喷气式推进器,这意味着贮存着大气的封闭式穹顶基地已然修建完成。如果那样的话,何不使用市内有轨电车?
那么,如何才能设计出一台适合在真空荒凉低重力的原始天体表面行驶的交通工具?或许我们应该放弃习惯性的“车轮”思维,改换一下口味,尝试着使用大长腿。
奇怪的月球漫步者
荒凉的环形山间,一只孤独的“高脚跳蚤”飘逸地踩着太空步,一蹦一跃地漫步于月球表面。它的肢体是那样的纤细狭长,犹如船体两侧的六条撑杆,左一下、右一下地调整着前进的方向。
由于月表低微的重力,使得它在翻越障碍时得不到足够的重力加速度以及时回到地面,因而它大部分时间飘浮于空中。轮子的功效已然不尽人意,而六条长腿的存在则恰好扩大了它的控制范围,这让它即便在飘浮过程中也能轻松地通过触击地面以实现加速、制动、转向等基本动作。
无须喷射气体,在真空中任何贮存的气体都是宝贵的。只需要跨步、跳跃,“蜻蜓点水”便可像古典武侠那般轻盈。也不必再爬上高坡以获取广阔的视野,静止时,它绷直了腿脚,将自己高高举起,形同一座天然的瞭望塔。没有了激烈的大气对流的影响和高重力的负荷,它不用担心自己那过于瘦弱的长腿无法实现稳定支撑。
舱门打开了,几个高脚“异形”蹦了出来,与他们短小精悍的躯干相比,近两公尺长的下肢显得格外醒目,发达的臀部显示出该物种出色的奔跃能力,即便隔着宇航服,依然可见那翘挺的曲线。移民们一代代在低重力环境下生存得久了,审美观也随着实用性的改换而产生偏移。回想20世纪的早期科幻作者们对火星人形象的构思,现在这副尊容看起来也没那么天马行空、光怪陆离了。大脑袋、细胳膊、瘦长腿还真是低重力星球物种的标配。
大家来玩跳跳棋
好路配好车,车不驰路,修路何用?
承上文所述,在未来的月表基地之间,跳蚤蹦蹦车成了往来彼此的最主要的交通工具。财政部门再也不用烦心每年高额的市政道路交通建设费用了。对于不需要马路的“车辆”而言,整个异星基地城市的配套设施也将大为不同。
建筑群落之间,或许坑洼不平,或许峦石间隔,但这无妨。你只需要在每一幢建筑的屋顶修建好平台,跳蚤车们便可在一座座建筑构筑起的“岛链”之间蹿来跳去,如同传统武术中的踩梅花桩一般,左蹦右跳,迂回着到达自己的目的地。
倘若你要前往“邻镇”,拜访一下周边他国的基地。那么不妨借助电磁炮的力量,蜷缩起跳蚤车的六肢,将自己搓成团,弹丸般地投射出去。没有了大气的扰动,抛物线的落点可以计算得更为精确。待到着陆时分,你只需让跳蚤车张开长腿,攀上对方建筑张开的接收网便可缓冲落地。
如此一来,月球基地群落之间的光景将呈现出这样一番颇为喜感的繁华——基地内部的低空领域,频繁闪现着小抛物线轨迹,而基地之间的高空领域,也时不时穿梭着一枚枚“飞弹”,互相“轰击著对方的阵地”。
当然,有车的地方就必有交通事故。虽然真空中的抛物线轨迹更容易预测,但偶尔的空中接吻也在所难免。不过这也没啥,如若真要撞上了,提前弹出撑杆腿,将对方一脚踹开就是。
谁让咱腿长呢……
【责任编辑:刘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