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互联网作为当今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文化形态和交往手段,正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同时互联网也是一种新兴媒体,在引领社会思潮中具有独特作用,成为反映社会舆论的重要载体之一。网络舆情成为社会舆论的集散地,在表达民意、传递民情方面具有聚焦作用。网络舆情的形成与传播会对社会产生巨大影响,随之带来的网络文化安全问题也日渐显现。由于网络信息审核不完善和网络媒体道德感、责任感的缺失,一些虚假、错误的舆情信息充斥于网络空间,这些舆情信息会对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还未完全定型的在校大学生产生消极作用,严重时会引发大学生冲动、盲目、偏执等一系列非理性表现。在互联网的影响下大学校园文化的多元化发展不可避免,同时负面效应也在伴随而生。高校是培养国家未来接班人的地方,高校的网络文化安全问题不容小觑。本文在阐释网络舆情传播与高校网络文化安全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提出有效应对网络舆情传播、治理高校网络文化空间、保障高校网络文化安全的措施与方法。
【关键词】:网络舆情;校园文化;文化安全
前言
2016年1月22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了《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该报告显示我国近50%的网民年龄在10-29岁。关于网民职业结构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网民中最大的群体是学生,所占比例超过25%。可见我国互联网最大的用户群体应该首推大学生群体。当代大学生是我国网民中活跃度高、密集度高的群体。这一群体往往会在全球范围内关注某一突发事件或焦点热点问题,并积极表述个人对该事件或问题的观点和看法。在网络舆情传播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表达思想、发表评论、跟踪关注演变过程。与此同时,由于网络信息传播的匿名性、网络媒体道德感和责任感的缺失,一些不良的舆情信息充斥于网络空间。这些网络信息的传播会对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还未完定型的高校学生产生消极作用,甚至引发学生冲动、盲目、偏执等非理性行为。伴随着即时通讯工具如QQ、微信使用人数的不断攀升,自媒体平台在高校学生中普及开来,其传播对象、传播效果、传播内容大有颠覆传统媒体之势。有学者研究发现,在当今的大学校园,主流文化话语权的强势地位被动摇,各种自媒体所代表的亚文化则不断发展繁荣,常常对校园舆论产生显著影响,有时甚至出现传播虚假消息或混淆视听的情况[1]。在这种情况下,网络舆情传播对高校网络文化安全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一、网络舆情
网络舆情是指网民通过互联网对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社会问题、现象、思想、观念等所表现出来的带有一定影响力及倾向性的言论、态度和情绪的总和。自从2000年互联网开始在中国普及开来,BBS、博客、微博、论坛 、QQ、微信、游戏平台、电子邮件等都是网络舆情的传播载体。基于互联网信息传播的特点,网络舆情传播具有多元化、虚拟性、互动性、突发性、从众性、波动性等基本特征。高校网络舆情,主要是指信息内容指涉的关键对象是高校、大学生、高校教师的网络舆情。目前来看,国内外的热点问题以及重大事件、校园突发事件以及有关学生自身利益的事件,特别容易激发或演变成为高校网络舆情传播热点事件。此类舆情信息的传播,通常会在短期内将涉事对象推向舆论的尖峰,对一所高校及当代大学生的社会关注度、美誉度带来极大影响。
高校网络舆情作为社会网络舆情的组成部分,具备网络舆情传播的基本特点的同时,还因为大学生群体的自身特质而具备其他独特的传播状态。首先是高校网络舆情传播的情绪化程度较高。在校大学生是缺乏社会阅历但充满热情的群体,也是上网时间长频率高的群体,还是热衷于表达但缺乏深度理性思考的群体。这样的群体喜欢率性而为,追求标新立异,在互联网上特别容易受到诱导与煽动,从而激起群体性的情绪化行为。其次高校网络舆情传播的易发性较高。因为互联网的使用已经与高校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彻底相融。作为信息集散地和交流互动场所,网络是大学生第一时间发布消息和获取信息的地方。当代大学生能够熟练、灵活使用微博、微信、QQ群、贴吧等工具对所关注的事件或话题进行讨论与转发,在这个过程中关涉高校的网络舆情事件,更容易令大学生围观、表达、跟踪、传播,简言之,大学生参与网络舆情信息传播的积极性、自发性较高。三是高校网络舆情传播的群体性特点明显。高校大学生的群体特征、群体心理、群体认同,具有显著的相似性。一旦出现与大学生相关的社会事件,很容易引起他们的群体关注,再通过网络广泛传播,便会在网络空间与现实空间内同时形成认同,进而造成网络舆情传播与舆情事件的产生,严重时还会产生群体极化现象。
二、网络文化安全
什么是文化?根据社会历史视角下的文化的定义,可以发现文化的内涵包括:器物/技术层面、行为层面、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2]网络文化,作为21世纪蓬勃发展的文化新形态,也具有这四个层面的涵义,不过有时这四个层面是单独出现,有时又会整体亮相。网络文化的诞生与发展,首先依托于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的不断升级、研发、生产与应用。是新兴的传播科技改变了文化发生与存在的空间、改变了文化传播与表达的方式、改变了文化呈现与表征的状态。自1994年互联网在中国出现以来,现在有近一半中国人是网民,且40%左右的中国网民每天上网时长超过3小时。尤其是在年轻人构成的网民群体中,“WIFI 犹如空气,上网就像呼吸,在线代表活着”。中国网民的数量多年来一直呈现源源不断的增长态势,与此相对应的是如滚滚洪水般的网络文化。网络文化集中体现在当代人的行为方式之中。伴随着互联网对社会发展的重塑作用,在制度层面对互联网的管理、运用、发展也日益被提上日程。喻国明教授指出:互联网不仅仅是一个传播工具,更是我们这个社会的操作系统。综上所述,人们在互聯网这个特殊世界中进行工作、学习、交往、沟通、休闲、娱乐等等社会实践活动,以及呈现出的种种心理状态、思维方式、知识结构、道德修养、价值观念、审美情趣,都是网络文化显在形态。 什么是文化安全?提到文化安全,通常是指两个层面上的问题,一是指主权国家文化外界的现状不存在文化威胁,即文化保持独立性;二是指国人的文化心态、心理不存在恐惧、害怕、担心等问题,具有文化自豪感和影响力。前者是针对外来文化威胁而言,主要站在维护国家利益的立场上;后者是针对国内社会心态而言,主要是基于社会发展与稳定而提出。网络文化安全属于文化安全的一部分。但是随着网络社会的到来,网络文化安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网络文化安全应包含网络物质文化安全、网络制度文化安全和网络精神文化安全三方面的内容。高校网络文化安全是指保障高校的校园网络文化系统不受侵害,保障高校网络文化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保证髙校网络文化健康发展,保障高校的网络信息资源不被窃取,为学生提供健康积极向上的网络信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增强学生的网络文化安全意识,使他们养成正确理性的网络行为。
三、网络舆情传播对网络文化安全的正面效应
互联网的开放性、多元性、平等性、便捷性,使得网络舆情信息的传播愈发丰富、快捷、通畅。重大事件和突发性事件的新闻传播中,越来越多的民众可以参与传播与表达,引导和影响社会舆情的发展。围观是一种力量,参与是一种关注。正是在大家进行广泛讨论的基础上,网络舆情才能把法制与民主进程不断推向新高度。最典型的案例是“大学生孙志刚之死事件”,该事件通过网络传播迅速扩散成为舆情热点事件,之后引起政府和司法部门重视,从而促使相关法律法规或政策的调整与完善,同时也给广大国民进行了一次普法教育。所以网络舆情传播的正面效应,首先是加速各种关系到最广大人民,包括大学生在内的切身利益的制度的完善。
第二,网络舆情传播开辟了了解民意的通道,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在传统媒体时代,下情上达的通道较为封闭,表达民意的门槛与成本过高。在移动互联时代,弱势群体、底层民众获得了媒介表达的充分资源,网络舆情成为政府倾听民声、了解民意的一个重要渠道。政府部门越来越重视网络舆情,越来越积极地探讨形成网民与政府的良性互动的方法、措施。由于网络舆情与公共政策、政府形象、政府决策的关系越来越密切,目前网络舆情已经成为各级政府特别关注的领域。网络舆情能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依据,网民反映的许多问题得到了较为妥善的处理和解决,这对于缓解社会矛盾,构建和谐社会大有裨益。2016年3月起“大学生魏则西事件”以及2016年5月的“人大硕士雷阳案”,都成为轰动全中国的网络舆情传播热点事件。两个案例都是事件核心人物在网络发帖而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第三,我国的网络舆情传播在反腐倡廉建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网络反腐是近几年中国网络传播史上浓重的一笔,曾几何时贪官“谈网色变”,因为网络舆情在督促政府工作中起了重要作用,不少贪污腐败、玩忽职守、以权谋私、尸位素餐的公职人员,在网民通过互联网咄咄逼人、锲而不舍的围追堵截下被绳之以法。网民参与的普遍性使得网络舆情俨然一张群众监督的“无形法网”,使很多公共权力的运作被置于阳光之下,大大提升了监督公职人员的力度与透明度,有利于约束不良之风,同时进一步调动和促进了广大群众参与反腐倡廉的积极性。近年来,全国先后有深圳“猥亵女童”局长林嘉祥、“一夫二妻”区委书记董锋、新余出国“考察门”、微笑表叔等案件,在网民不遗余力地揭露、追踪、举报、声讨中真相大白、水落石出,这些贪污腐败分子无所遁形,相继受到党纪国法的严惩。多个网络反腐事例表明:网络监督已经成为一种新型监督,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特殊而重要的作用。
四、网络舆情传播对网络文化安全的负面效应
文化全球化背景下,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之间在不断碰撞与交融。走后发型现代化道路的国家都存在文化风险问题,中国也不例外。这类国家文化不安全的表现是:迷失前进方向、主导价值观丢失、社会失范。[3]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之间的矛盾,源于西方国家在文化的深层结构即意识形态领域带来的挑战,主要指通过互联网有意识地传播其价值观及意识形态,不断对我国进行“西化”、“分化”,争夺网上思想舆论阵地日趋激烈,网络已成为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政治战、思想战、心理战的工具。其次,传统的政治斗争手段在网上以新的高效方式实现,利用网络串联、造谣、煽动比在现实中更加容易也更加有效。“法轮功”、“民运”、“台独”、“藏独”分子以互联网为主要工具,造谣污蔑、恶意炒作,煽动不满情绪,妄图挑起社会矛盾,破坏社会政治稳定。此外,西方腐朽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甚至淫秽色情等有害信息,借助互联网传播在我国呈增多和蔓延之势,严重污染我国网络环境,扰乱我国网民的网上秩序。
在国际传播领域,反映西方意识形态的大量信息,带着强烈的政治色彩和意识形态色彩从发达国家流向发展中国家,从强国流向弱国,这种垄断性和单向性长期存在。信息传播的选择权、解释权都由发达国家掌控, 表达角度、文章基调最终将影响受众的认知。多数在互联网上畅游的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精粹知之甚少,民族文化更未在其思想上扎根,因而在外来敌对网络信息流的淹没中难以产生免疫力和识别力。携带西方意识形态色彩的网络信息一旦汇聚成网络舆情,往往对我国传统的价值观念和道德伦理带来冲击,从而威胁社会稳定。
此外,网络舆情对網络文化安全的负面效应,还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网络虚假、低俗信息泛滥影响了社会的进步和稳定。由于绕过了传统媒体传播信息时的“议程设置”、“把关人”等程序, 种种负面信息尤其涉及性、腥、星等恶俗、虚假的信息,特别容易在互联网世界中蔓延。虚假信息和谣言在网上大量聚集将形成网络舆情,从而干扰网民接收信息的判断能力,甚至于扰乱正常的社会秩序。二是网络枪手、水军的造势颠倒了是非曲直。这一群体采用商业运营手法,建立网站和专门机构,雇用网络写手,制造和利用网络谣言,对社会热点难点和敏感新闻进行炒作,为个人私利进行舆论造势,使网络舆情显得异常复杂。第三个方面是网络舆情传播过程中触犯法规、侵犯他人隐私权的行为屡有发生。网络发言者的匿名性造成不合实际、不负责任、片面、偏激、个人主义色彩浓厚的言论充斥网络空间。大多数网民在不了解事情真实过程和因果关系的情况下,轻率参与,随意进行个人道德审判,如“人肉搜索”这种公开成群结队评论,导致铺天盖地的舆论暴力,甚至通过各种方式侵入当事人的生活,给当事人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极大的困扰的恶性事件率已发送。
五、高校网络文化安全建设对策建议
在互联网的影响下,大学校园文化的多元化发展不可避免,同时负面效应也在伴随而生,尤其是对于那些刚步入大学校园的新生而言。新生多数刚刚成年,因为考上大学而离开家乡,新的环境中价值判断和选择的困境加重。为高校网络文化建设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需要加强网络舆情的引导力度。以下五点措施与保障,有利于建设高校网络文化阵地。
首先要重视队伍建设。网络舆情传播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提高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师的思想观念、教育水平,建立可靠、高效的现代教师队伍,提升从事思想政治教育教师运用新媒体、利用移动互联网进行教学的能力。其次,要推进新媒体平台建设,建好网络文化育人新阵地。在加强高校新媒体平台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更要集中力量发挥平台的吸引力,借此丰富高校学生的文化生活,彰显青春活力。第三,要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内容建设,丰富高校“移动互联网+”的深刻内涵。这要求打造精品的高校网络文化内容,提升高校网络传播的美誉度和影响力,激发学生在网络文化内容创作上的创新能力,增强学生在高校网络文化平台上的自豪感与自信心。第四,重视信息监控及舆情分析,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创造良好氛围。这需要提升高校网络管理者的专业敏感性与责任心,同时培养高校网络管理者的网络文化现代治理理念,以保证当高校网络舆情突发事件爆发之时能够采用科学、有效的应对方法。最后,要加强当代大学生的新媒介素养教育,提升其辨别网络信息的能力、运用网络媒介的能力以及分析网络信息的批判能力。
大学生作为中国社会的时代精英,充当着引领社会政治文化发展的角色。高校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潜移默化地渗透到高校网络舆情引导的各个环节,不断加强网络舆情引导队伍建设,强化大学生网络自律意识,引导高校网络舆情朝着有利于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方向发展。
注释:
[1]陆优优. 移动互联网时代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的挑战与应对[J]. 思想理论教育,2016,04:78-82.
[2]马可. 80后与网络文化[D].陕西师范大学,2013.
[3]郜非非.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文化矛盾及文化安全[J].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6,02:44-48.
【关键词】:网络舆情;校园文化;文化安全
前言
2016年1月22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了《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该报告显示我国近50%的网民年龄在10-29岁。关于网民职业结构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网民中最大的群体是学生,所占比例超过25%。可见我国互联网最大的用户群体应该首推大学生群体。当代大学生是我国网民中活跃度高、密集度高的群体。这一群体往往会在全球范围内关注某一突发事件或焦点热点问题,并积极表述个人对该事件或问题的观点和看法。在网络舆情传播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表达思想、发表评论、跟踪关注演变过程。与此同时,由于网络信息传播的匿名性、网络媒体道德感和责任感的缺失,一些不良的舆情信息充斥于网络空间。这些网络信息的传播会对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还未完定型的高校学生产生消极作用,甚至引发学生冲动、盲目、偏执等非理性行为。伴随着即时通讯工具如QQ、微信使用人数的不断攀升,自媒体平台在高校学生中普及开来,其传播对象、传播效果、传播内容大有颠覆传统媒体之势。有学者研究发现,在当今的大学校园,主流文化话语权的强势地位被动摇,各种自媒体所代表的亚文化则不断发展繁荣,常常对校园舆论产生显著影响,有时甚至出现传播虚假消息或混淆视听的情况[1]。在这种情况下,网络舆情传播对高校网络文化安全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一、网络舆情
网络舆情是指网民通过互联网对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社会问题、现象、思想、观念等所表现出来的带有一定影响力及倾向性的言论、态度和情绪的总和。自从2000年互联网开始在中国普及开来,BBS、博客、微博、论坛 、QQ、微信、游戏平台、电子邮件等都是网络舆情的传播载体。基于互联网信息传播的特点,网络舆情传播具有多元化、虚拟性、互动性、突发性、从众性、波动性等基本特征。高校网络舆情,主要是指信息内容指涉的关键对象是高校、大学生、高校教师的网络舆情。目前来看,国内外的热点问题以及重大事件、校园突发事件以及有关学生自身利益的事件,特别容易激发或演变成为高校网络舆情传播热点事件。此类舆情信息的传播,通常会在短期内将涉事对象推向舆论的尖峰,对一所高校及当代大学生的社会关注度、美誉度带来极大影响。
高校网络舆情作为社会网络舆情的组成部分,具备网络舆情传播的基本特点的同时,还因为大学生群体的自身特质而具备其他独特的传播状态。首先是高校网络舆情传播的情绪化程度较高。在校大学生是缺乏社会阅历但充满热情的群体,也是上网时间长频率高的群体,还是热衷于表达但缺乏深度理性思考的群体。这样的群体喜欢率性而为,追求标新立异,在互联网上特别容易受到诱导与煽动,从而激起群体性的情绪化行为。其次高校网络舆情传播的易发性较高。因为互联网的使用已经与高校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彻底相融。作为信息集散地和交流互动场所,网络是大学生第一时间发布消息和获取信息的地方。当代大学生能够熟练、灵活使用微博、微信、QQ群、贴吧等工具对所关注的事件或话题进行讨论与转发,在这个过程中关涉高校的网络舆情事件,更容易令大学生围观、表达、跟踪、传播,简言之,大学生参与网络舆情信息传播的积极性、自发性较高。三是高校网络舆情传播的群体性特点明显。高校大学生的群体特征、群体心理、群体认同,具有显著的相似性。一旦出现与大学生相关的社会事件,很容易引起他们的群体关注,再通过网络广泛传播,便会在网络空间与现实空间内同时形成认同,进而造成网络舆情传播与舆情事件的产生,严重时还会产生群体极化现象。
二、网络文化安全
什么是文化?根据社会历史视角下的文化的定义,可以发现文化的内涵包括:器物/技术层面、行为层面、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2]网络文化,作为21世纪蓬勃发展的文化新形态,也具有这四个层面的涵义,不过有时这四个层面是单独出现,有时又会整体亮相。网络文化的诞生与发展,首先依托于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的不断升级、研发、生产与应用。是新兴的传播科技改变了文化发生与存在的空间、改变了文化传播与表达的方式、改变了文化呈现与表征的状态。自1994年互联网在中国出现以来,现在有近一半中国人是网民,且40%左右的中国网民每天上网时长超过3小时。尤其是在年轻人构成的网民群体中,“WIFI 犹如空气,上网就像呼吸,在线代表活着”。中国网民的数量多年来一直呈现源源不断的增长态势,与此相对应的是如滚滚洪水般的网络文化。网络文化集中体现在当代人的行为方式之中。伴随着互联网对社会发展的重塑作用,在制度层面对互联网的管理、运用、发展也日益被提上日程。喻国明教授指出:互联网不仅仅是一个传播工具,更是我们这个社会的操作系统。综上所述,人们在互聯网这个特殊世界中进行工作、学习、交往、沟通、休闲、娱乐等等社会实践活动,以及呈现出的种种心理状态、思维方式、知识结构、道德修养、价值观念、审美情趣,都是网络文化显在形态。 什么是文化安全?提到文化安全,通常是指两个层面上的问题,一是指主权国家文化外界的现状不存在文化威胁,即文化保持独立性;二是指国人的文化心态、心理不存在恐惧、害怕、担心等问题,具有文化自豪感和影响力。前者是针对外来文化威胁而言,主要站在维护国家利益的立场上;后者是针对国内社会心态而言,主要是基于社会发展与稳定而提出。网络文化安全属于文化安全的一部分。但是随着网络社会的到来,网络文化安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网络文化安全应包含网络物质文化安全、网络制度文化安全和网络精神文化安全三方面的内容。高校网络文化安全是指保障高校的校园网络文化系统不受侵害,保障高校网络文化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保证髙校网络文化健康发展,保障高校的网络信息资源不被窃取,为学生提供健康积极向上的网络信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增强学生的网络文化安全意识,使他们养成正确理性的网络行为。
三、网络舆情传播对网络文化安全的正面效应
互联网的开放性、多元性、平等性、便捷性,使得网络舆情信息的传播愈发丰富、快捷、通畅。重大事件和突发性事件的新闻传播中,越来越多的民众可以参与传播与表达,引导和影响社会舆情的发展。围观是一种力量,参与是一种关注。正是在大家进行广泛讨论的基础上,网络舆情才能把法制与民主进程不断推向新高度。最典型的案例是“大学生孙志刚之死事件”,该事件通过网络传播迅速扩散成为舆情热点事件,之后引起政府和司法部门重视,从而促使相关法律法规或政策的调整与完善,同时也给广大国民进行了一次普法教育。所以网络舆情传播的正面效应,首先是加速各种关系到最广大人民,包括大学生在内的切身利益的制度的完善。
第二,网络舆情传播开辟了了解民意的通道,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在传统媒体时代,下情上达的通道较为封闭,表达民意的门槛与成本过高。在移动互联时代,弱势群体、底层民众获得了媒介表达的充分资源,网络舆情成为政府倾听民声、了解民意的一个重要渠道。政府部门越来越重视网络舆情,越来越积极地探讨形成网民与政府的良性互动的方法、措施。由于网络舆情与公共政策、政府形象、政府决策的关系越来越密切,目前网络舆情已经成为各级政府特别关注的领域。网络舆情能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依据,网民反映的许多问题得到了较为妥善的处理和解决,这对于缓解社会矛盾,构建和谐社会大有裨益。2016年3月起“大学生魏则西事件”以及2016年5月的“人大硕士雷阳案”,都成为轰动全中国的网络舆情传播热点事件。两个案例都是事件核心人物在网络发帖而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第三,我国的网络舆情传播在反腐倡廉建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网络反腐是近几年中国网络传播史上浓重的一笔,曾几何时贪官“谈网色变”,因为网络舆情在督促政府工作中起了重要作用,不少贪污腐败、玩忽职守、以权谋私、尸位素餐的公职人员,在网民通过互联网咄咄逼人、锲而不舍的围追堵截下被绳之以法。网民参与的普遍性使得网络舆情俨然一张群众监督的“无形法网”,使很多公共权力的运作被置于阳光之下,大大提升了监督公职人员的力度与透明度,有利于约束不良之风,同时进一步调动和促进了广大群众参与反腐倡廉的积极性。近年来,全国先后有深圳“猥亵女童”局长林嘉祥、“一夫二妻”区委书记董锋、新余出国“考察门”、微笑表叔等案件,在网民不遗余力地揭露、追踪、举报、声讨中真相大白、水落石出,这些贪污腐败分子无所遁形,相继受到党纪国法的严惩。多个网络反腐事例表明:网络监督已经成为一种新型监督,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特殊而重要的作用。
四、网络舆情传播对网络文化安全的负面效应
文化全球化背景下,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之间在不断碰撞与交融。走后发型现代化道路的国家都存在文化风险问题,中国也不例外。这类国家文化不安全的表现是:迷失前进方向、主导价值观丢失、社会失范。[3]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之间的矛盾,源于西方国家在文化的深层结构即意识形态领域带来的挑战,主要指通过互联网有意识地传播其价值观及意识形态,不断对我国进行“西化”、“分化”,争夺网上思想舆论阵地日趋激烈,网络已成为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政治战、思想战、心理战的工具。其次,传统的政治斗争手段在网上以新的高效方式实现,利用网络串联、造谣、煽动比在现实中更加容易也更加有效。“法轮功”、“民运”、“台独”、“藏独”分子以互联网为主要工具,造谣污蔑、恶意炒作,煽动不满情绪,妄图挑起社会矛盾,破坏社会政治稳定。此外,西方腐朽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甚至淫秽色情等有害信息,借助互联网传播在我国呈增多和蔓延之势,严重污染我国网络环境,扰乱我国网民的网上秩序。
在国际传播领域,反映西方意识形态的大量信息,带着强烈的政治色彩和意识形态色彩从发达国家流向发展中国家,从强国流向弱国,这种垄断性和单向性长期存在。信息传播的选择权、解释权都由发达国家掌控, 表达角度、文章基调最终将影响受众的认知。多数在互联网上畅游的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精粹知之甚少,民族文化更未在其思想上扎根,因而在外来敌对网络信息流的淹没中难以产生免疫力和识别力。携带西方意识形态色彩的网络信息一旦汇聚成网络舆情,往往对我国传统的价值观念和道德伦理带来冲击,从而威胁社会稳定。
此外,网络舆情对網络文化安全的负面效应,还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网络虚假、低俗信息泛滥影响了社会的进步和稳定。由于绕过了传统媒体传播信息时的“议程设置”、“把关人”等程序, 种种负面信息尤其涉及性、腥、星等恶俗、虚假的信息,特别容易在互联网世界中蔓延。虚假信息和谣言在网上大量聚集将形成网络舆情,从而干扰网民接收信息的判断能力,甚至于扰乱正常的社会秩序。二是网络枪手、水军的造势颠倒了是非曲直。这一群体采用商业运营手法,建立网站和专门机构,雇用网络写手,制造和利用网络谣言,对社会热点难点和敏感新闻进行炒作,为个人私利进行舆论造势,使网络舆情显得异常复杂。第三个方面是网络舆情传播过程中触犯法规、侵犯他人隐私权的行为屡有发生。网络发言者的匿名性造成不合实际、不负责任、片面、偏激、个人主义色彩浓厚的言论充斥网络空间。大多数网民在不了解事情真实过程和因果关系的情况下,轻率参与,随意进行个人道德审判,如“人肉搜索”这种公开成群结队评论,导致铺天盖地的舆论暴力,甚至通过各种方式侵入当事人的生活,给当事人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极大的困扰的恶性事件率已发送。
五、高校网络文化安全建设对策建议
在互联网的影响下,大学校园文化的多元化发展不可避免,同时负面效应也在伴随而生,尤其是对于那些刚步入大学校园的新生而言。新生多数刚刚成年,因为考上大学而离开家乡,新的环境中价值判断和选择的困境加重。为高校网络文化建设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需要加强网络舆情的引导力度。以下五点措施与保障,有利于建设高校网络文化阵地。
首先要重视队伍建设。网络舆情传播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提高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师的思想观念、教育水平,建立可靠、高效的现代教师队伍,提升从事思想政治教育教师运用新媒体、利用移动互联网进行教学的能力。其次,要推进新媒体平台建设,建好网络文化育人新阵地。在加强高校新媒体平台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更要集中力量发挥平台的吸引力,借此丰富高校学生的文化生活,彰显青春活力。第三,要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内容建设,丰富高校“移动互联网+”的深刻内涵。这要求打造精品的高校网络文化内容,提升高校网络传播的美誉度和影响力,激发学生在网络文化内容创作上的创新能力,增强学生在高校网络文化平台上的自豪感与自信心。第四,重视信息监控及舆情分析,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创造良好氛围。这需要提升高校网络管理者的专业敏感性与责任心,同时培养高校网络管理者的网络文化现代治理理念,以保证当高校网络舆情突发事件爆发之时能够采用科学、有效的应对方法。最后,要加强当代大学生的新媒介素养教育,提升其辨别网络信息的能力、运用网络媒介的能力以及分析网络信息的批判能力。
大学生作为中国社会的时代精英,充当着引领社会政治文化发展的角色。高校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潜移默化地渗透到高校网络舆情引导的各个环节,不断加强网络舆情引导队伍建设,强化大学生网络自律意识,引导高校网络舆情朝着有利于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方向发展。
注释:
[1]陆优优. 移动互联网时代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的挑战与应对[J]. 思想理论教育,2016,04:78-82.
[2]马可. 80后与网络文化[D].陕西师范大学,2013.
[3]郜非非.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文化矛盾及文化安全[J].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6,02:4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