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神话思维”到“理性思维”的初次尝试

来源 :西部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pp990414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泰勒斯是西方公认的“哲学之父”。他也是人类历史上最早一批科学家。他的哲学声誉来自于他是第一个试图对世界进行一种普遍性解释的尝试,并自觉地从神话宗教世界观中摆脱出来,提出了最早物质性的“水”本原论思想。他试图通过自然的观察以及利用自身所学到的自然科学知识尝试解释世界。这种努力,无疑为后来的哲学家树立了一个榜样,并为整个西方哲学奠定了最根本的哲學思路。他开辟了这样的一种优秀传统:后继者不断地从“神话思维”之中摆脱出来,用科学精神促进希腊人的“理性思维”不断地取得质的飞跃。
  关键词:泰勒斯;科学;灵魂;本原
  中图分类号:B502.1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CN61-1487-(2020)08-0141-03
  从古希腊史学家第欧根尼·拉尔修的记载来看,泰勒斯是米利都的一位贵族奴隶主。他与那些古希腊早期自然哲学家一样是具有深厚的自然科学知识与精神的人物。根据历史上的记载与传说来看,他远赴埃及等东方地区,学习了当时最先进的数学、天文学以及其他科学知识,成功引入几何学,并成功预言了一次日食。他还利用自己所掌握的天文学知识,得到可观的经济利润。由此来看,他是人类历史上最早一批的科学家。而他的哲学声誉是来自于,他第一个试图对世界进行一种普遍性解释的尝试,并自觉地从神话宗教世界观中摆脱出来,提出了最早物质性的“水”本原论思想。泰勒斯本人的著作残篇并未发现,笔者只能从目前所留存的二手文献中的相关论述人手。通过其思想中透露出的一系列迹象,寻找并解答古希腊早期自然哲学家泰勒斯的思想与原始的神话宗教世界观之间的渊源,以及探究其所显现出来的科学精神,是如何使他摆脱了神话宗教世界观并最终具备“理性思维”,提出水本原论思想。最后,笔者将从泰勒斯的思想,来思考人类认知的一般历史逻辑特征。给出自己思考成果。所以笔者将把本文分为四部分进行阐述:一、神话宗教世界观的渊源;二、科学解释的尝试;三、哲学的“理性思维”;四、思考与启示。
  一、神话宗教世界观的渊源
  古希腊哲学的思想渊源是离不开古希腊本土深厚的历史传统以及东方长久以来所孕育的神话宗教的世界图式。而作为第一位试图突破这样束缚的伟大哲学家泰勒斯,便是其典型的代表性人物。他基于先前的传统,来进行最原初的创造性思考。根据人类历史的经验可知,任何试图与自身的传统抑或与前人的思想决裂,都不可能是非历史性的决裂。正如梯利教授所言“如果有人试图建立一种哲学体系而绝对不依赖前人的工作,其结果必然是与人类文明初期的粗糙理论相差无几,不会有什么提高。”这样的历史经验同样适用于泰勒斯本人。根据古希腊现有文献来看,古希腊的神话宗教世界观从最原始的氏族部落时期就流行着图腾崇拜以及拜物教观念。这样的一个原始世界观经过赫西奥德的系统化,形成了最初的“神谱”系统。最终整合到了《荷马史诗》之中,形成了古希腊人的“人神同型”世界图式。古希腊人原初就是采用这样具有幻想性质的宗教迷信,以及对自然力的畏惧与崇拜,进行神话人格化,并对世界进行着自圆其说的解释。依据亚里士多德的看法,泰勒斯提出的水元素本原论,是由于受到“把俄刻阿诺(海洋之神)和忒提斯(海洋女神)当作创世的祖先,而且描写众神以水起誓。”的影响。而亚里士多德之所以这么认为,正是荷马在《伊利昂纪》里说“俄刻阿诺是诸神的父亲,忒提斯是诸神之母。”以及“我正在到俄刻阿诺的深水伟流那里,的确流出了全部江河,全部海洋和一切溪泉。”我们从神话史诗中窥见泰勒斯学说,并不是无源之水,是有其历史的根源所在的。古希腊本土的思想渊源,只是泰勒斯持水本原论的部分原因,依据相关的资料,可以合理的认为,水本原的提出与东方的神话之间也具有密切联系。泰勒斯可能在数次远赴东方等地学习科学知识的过程中,得知东方文明中关于水的诸多神话解释,也是极有可能的。巴比伦人就认为大地浮在水上的猜想。虽然泰勒斯并未对此进行过详细的论述,但是基于古希腊早期的时代背景与历史传统,我们从他所提出的思想来看,是有理由得出这样的推测。除此之外,亚里士多德说“有人说灵魂弥漫在整个宇宙中。可能正是由于这个缘故,泰勒斯才认为万物充满了神。”以及第根欧尼·艾修斯也说“泰勒斯说,生就是宇宙的心灵或理智,万物都是有生命的并充满了各种精灵,正是通过这种无所不在的潮气,一种神圣的力量贯穿了宇宙并使之运动。”这些论述表示,从渊源来看,是离不开原始以来就有的神话宗教世界观的。因为不仅古希腊有关于灵魂的种种论说,包括东方的埃及就已经有“灵魂轮回”的思想。综上所述,如果我们离开了泰勒斯之前所积淀而来的历史传统即神话宗教世界观的渊源就很难理解他所提出的思想根据。这样具有“泛灵论”倾向的思想,通过东西方的交融深植于古希腊的传统之中,这就构成了泰勒斯理论的渊源的基本前提,但又是他必须加以继承和批判的。但是,读者可能会问,以上的论述并未看出泰勒斯批判性地继承的迹象?这个问题,正是下部分要阐述的要点。
  二、科学解释的尝试
  要寻求并证明泰勒斯试图从神话宗教世界观摆脱出来的最佳证明,便是,他对水本原论以及灵魂学说所作的科学解释的尝试。这里的科学解释并不意味着,泰勒斯的解释就是科学的。此意涵仅是,他试图通过自然的观察以及利用自身所学到的自然科学知识进行解释。为了阐述的合理,笔者立足于本文所要求的根本立场即基于从泰勒斯本人的思想(泰勒斯没有著作,只能根据前文所说的权威性的第二手资料)为出发点来进行探究。亚里士多德说“他得到这个想法,也许是由于观察到万物都以湿的东西为养料,热本身就是从湿气里产生,靠湿气维持的。这是引起他的想法的一个事实。另一个事实是:万物的种子有潮湿的本性,而水是潮湿本性的来源。”从这段话,我们可以极为鲜明的看出,泰勒斯对自己提出的水本原论的思想,采取的并非是一种“神话思维”模式,而是基于科学的观察,并试图对这样的现像,重新进行解释。除此之外,亚里士多德在《论灵魂》说“据某些人说,泰勒斯似乎是把灵魂看作是一种有活动能力的东西,如若,他确定说过‘磁石能使铁移动所以磁石有灵魂’这句话。”虽然泰勒斯“他认为,宇宙万物都充满生神。”但是又说“灵魂造成其他东西运动的原因,如果他确实说过,磁石具有灵魂,因为它能使铁块移动。”这些论述,我们无疑更能确信以下两点:一方面,泰勒斯的思想,深受古希腊神话宗教世界观的影响。另一方面,泰勒斯自觉地立足于自然科学知识与科学观察。因为,我们可以看出,泰勒斯虽然接受了古希腊神话宗教世界观的“泛灵论”思想。但是他难能可贵之处在于,用磁石的物理学现象来解释灵魂的存在问题,而不是用“神话思维”来进行解释。如若,我们对他的思想进行重新阐释,我们可以说,泰勒斯认为那些能够使实物移动或者自身能够移动的实物是灵魂造就的原因。进而他这样推测得出这样的结论:磁石是有灵魂的。笔者认为,我们有必要从泰勒斯对磁石具有灵魂的看法,从他根本逻辑进行推理:我们有理由相信,当初泰勒斯根据自身的经验以及对科学经验的学习,得知了磁石的物理学现象。他进而联想到,生命体本身具有灵魂。这样在他看来无可反驳的事实前提之下,最终与前面的观点加以结合,从而得出这样的看法,像生命体这样具备能动性的事物亦或能够对除自身之外的外在事物施加影响的话,认为其具有灵魂就不会显得特别突兀与牵强了。这不仅表现出了泰勒斯的科学倾向,根据塞涅卡在《论自然问题》中记载“因为他(泰勒斯)讲过,大地是由水支撑的,它像一只船那样漂浮在水上,当讲到地震时,他认为地震实际上是随着水的运动而起的摆动。”也能够加以证明。这一系列的例子足以说明了泰勒斯的具有远比前人更多地科学精神的自觉性。但是这种自觉性必须基于这样的前提:他无论如何都只是科学观察这样的经验层面,所进行的科学解释仅仅只是最原初的努力。并不能过分地认为,这样就达到了如今普遍定义科学的含义,笔者赞同希尔贝克与伊耶教授在合著的《西方哲学史》中的观点。“希腊人在那时候几乎不分什么哲学和科学。这个区别产生于现代,而不是泰勒斯的时代。”因为,他并没有对诸学科之间的区分,具有现代科学公认标准那样清澈的认识。但是有一点是可以澄清的,泰勒斯借助于这种最基础的科学观察与知识,达到了最原初的“理性思维”。   三、哲学的“理性思维”
  根据前文的阐述,我们知道泰勒斯从古希腊及东方的神话宗教世界观之中汲取了最基本的养料,并借助于科学知识及科学的细致观察,培養了自身的科学精神,最终在很大程度上摆脱了“神话思维”的桎梏。而第三部分的任务就是解答并深入地阐述其思想之中,所包含的“理性思维”成分。这一点,亚里士多德给予他极为明确的说明。“在那些最初进行哲学思考的人们中,大多数都认为万物的本原是以质料为形式,一切存在着的东西都由它而存在,最初由它生成,在最终消灭时又回归于它,实体则处于底层,只是表面承受各种作用而变化,人们说这就是存在着东西的元素和本原。正是因为这个缘故,他们认为既没有任何东西生成,也没有任何东西消灭,因为同一本性永远持续着。”他又说“其他东西也是这样,因为某种本性或自然永远存在着,或者是一种,或者多于一种,其他东西都是由他们生成,而本性却持续性不变。至于这种本原的形式和数量所有的说法并不相同。这派哲学创始人泰勒斯说是水。”虽然亚里士多德指出了泰勒斯与后来的古希腊哲学家一样把质料与形式混同起来,但是显然承认泰勒斯作为第一位提出了本原论的地位。并认为本原即:亚里士多德所说的“实体”自泰勒斯肇始,成为古希腊哲学家们普遍论争与探究的核心问题。泰勒斯基于神话宗教世界观和科学观察与知识所体现的科学精神,提出了水本原论。笔者认为,两者相比,科学精神的驱动力是泰勒斯哲学性质的“理性思维”产生的根本原因。虽然泰勒斯和之后的哲学家们一样陷入物质性与精神性本原的“二元论”困惑。但毋庸置疑的是,正是他的努力,才使后来的古希腊早期自然哲学家更普遍倾向于提出朴素的元素本原论。
  可能有人认为,泰勒斯这样的哲学按照德国古典哲学的标准划分,并不足以达到其所要求的哲学内涵。如果按那样的标准来看不仅泰勒斯,包括很多古希腊早期哲学家的思维虽然摆脱了“神话思维”达到了“理性思维”的初级阶段。但是仍不具有那种德国古典哲学所呈现出的成熟的“思性思维”所主导的严密思辨特征。笔者并不认同这样把事物发展进行割裂性对待的看法。笔者更认为,哲学的内涵必须采用一种历史性的形态发展的看法即:哲学的内涵是一个不断地从幼稚到成熟的发展丰富的过程。有其内在历史逻辑的连贯性,所以其内涵(概念)是一个发展性的整体。如果在泰勒斯的阶段就具备成熟特征,本身就是不可想象的。所以我们只能说,泰勒斯这样的哲学“理性思维”,只是表现出了人类思维的原始与粗糙特征,而非否定其哲学的内涵。
  四、思考与启示
  我们对泰勒斯的思想虽然很难进行更为详尽的论述,却能基于他的思想得出如下最根本的认知规律以及深刻的启发。人类处于知识匮乏的阶段,对外在世界的认知。从最基本的自然现象开始,往往只能说是一种朴素而直接的反映认知。并更多地借助实践经验累积知识。人类就算是处于这样原初的思维阶段,仍然具有自己一套的世界图式以及解释系统。后人也正是基于这样已有的传统世界图式,对未知的浩淼领域采取猜测性的思考。可能这样推测性的思想,在现在看来过于幼稚与粗糙。但是它无疑反映了人类最基本的认知过程。从泰勒斯的思想以及时代的经验,我们可以认识到。在内外环境混乱亦或重大生产变革的情况下,按照历史逻辑,首先颠覆传统的世界图式。然后导致与之对应的解释系统不再能够自圆其说。在这样的情况下,便会产生新的能够适应时代潮流的世界图式与解释系统。而泰勒斯的思想成就,便是这一变革性的结果。
  作者简介:陈文蛟(1992-),男,汉族,重庆梁平人,单位为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哲学。
  林开武(1994-),男,福建宁德人,单位为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方向为现象学与存在主义。
  (责任编辑:李直)
其他文献
摘要:仲裁第三人制度符合诉讼法的两便原则,既便利法院进行调查、节约司法资源,也有利于当事人和利 害关系人维护自身的利益。但是在仲裁领域中,立法上还没有明确规定仲裁第三人制度。随着民商事的不断发 展,各类仲裁案件越发复杂,除了涉及到仲裁协议的双方,往往关乎到第三人的利益。而第三人除了事后诉讼没 有别的救济途径,此时仲裁第三人的必要性就显现出来。学界对于是否应该建立仲裁第三人制度有很大的争议, 大部分
期刊
摘要:良好的饮食习惯与幼儿的健康成长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但是当前许多幼儿园饮食营养教学活动存在问题,比如:饮食营养教育在健康教育活动中所占的比例较少;教学活动内容过多重点不突出;活动内容科学性不强;忽视培养幼儿良好饮食习惯这一核心目标。建议利用各种资源,高度重视对幼儿饮食营养的教育;提高教师自身饮食营养教育水平;完善职后培训更新幼儿教师知识结构;开展多种形式的饮食营养教育活动。  关键词:幼儿园健
期刊
摘要:孟子所希冀的理想人格在孔子“君子”理想人格内核“义”的羽翼上进一步展开,以“性善端”为基石,“大丈夫”为形象的孟子理想人格,集中了“存心养性一反求诸己一持志养气”等修养方法,更加形象化、具象化,为世人提供了一个可以操作的理想人格,对于当下国民的人格塑造,在激发人格主体意识、加强人的道德反思与自律、培养人的气节意志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价值影响和意义。  关键词:“大丈夫”;孟子理想人格;人格塑造
期刊
摘要:地理课程不仅需要学生对区域地理环境有充分的认识,还要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增强对国家的认同感。以上世纪应国家号召建设大西北的新疆建设兵团“兵团人”为案例,设计教学活动,结合高中地理的课标要求,紧紧围绕地理核心素养的两大构成——“必备品质”和“关键能力”进行建构,实现情感的内化,增加学生对故乡的依恋,增强归属感和乡土情怀,有助于激发社会主义接班人的主人翁意识和建设社会主义的决心。 
期刊
摘要:传统文化融入高职院校应用文写作教学既是一项重要的课题,更是立德树人的要求之一。但目前存在着应用文教学课时不断压缩、教师自身教学创新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够、学生对“应用文写作”课程的认识不足、“应用文写作”自身内容的特点限制了课程内容的发挥等问题。而“融入经典,传承文化”,可以提高高职院校“应用文写作”课程的教学质量,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的。具体措施为:探寻应用文文种源头,感受中华文化自信;精选
期刊
摘要:偏爱古典小说、深受传统民间文化滋养的浩然,在小说创作中受到传统载道文学和民间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展现出强烈的现实关怀和政治情结。浩然“十七年”时期以及新时期的小说创作中基层干部形象书写承袭了古典小说的“清官救世”与“批判贪官”的创作思维特征,不乏大公无私、正义凛然的形象,同时也体现了文学介入政治的伦理政治表征。  关键词:浩然小说;基层干部形象;文学传统;伦理政治  中图分类号:I207.4
期刊
摘要:公共卫生事件、安全事故、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时有发生,随着自媒体时代到来应对网络舆情成为地方政府的必修课。其实,应对网络舆情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客观要求,是提升政府公信力、树立良好形象的重要体现,也是压紧压实各级责任、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保证。各级政府要充分认清当前网络舆情呈现的特点规律,提升网络舆情应对及引导的主动性,健全网络舆情应对及引导体制机制,构建多元合作、协同治理的运行
期刊
摘要:加拿大以其固有特点受到外逃人员青睐,中加尚未形成和谐高效的追逃手段,使得我国反腐败追逃机制面临困境,具体表现为移民法替代措施操作被动、刑事法替代措施条件严苛、劝返措施未形成体系、反腐败机关的合作处于空白状态、反洗钱机制运行乏力、“人权卫士”与“避罪天堂”的双重身份含混不清。欲从法律方面寻求破局之路,我国必须主动调整反腐败制度以弥补国际规则的缺失,依据我国《监察法》《国际刑事司法协助法》等对追
期刊
摘要:新时代高校辅导员承担着伟大工程施工员、伟大事业质检员、伟大斗争战斗员、伟大梦想服务员的重大职责。以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这五种思维全面统筹工作,有利于提升高校辅导员的马克思主义科学素养,有利于完成历史使命,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关键词:五种思维;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CN61-1487-(2020)1
期刊
摘要:秘密性是成立盗窃罪的必备要素,也是盗窃罪区别于抢夺罪的关键。将公然以平和手段取得他人财物的行为认定为盗窃罪违反社会的一般观念,不符合我国的立法实际。为克服理论上的缺陷,应将秘密性要素严格限定在盗窃罪的客观要件之内,并运用认识错误理论解决主观认识与客观表现不一致的两种非法占有行为的定性问题。  关键词:盗窃罪;秘密性;认识错误  中图分类号:D92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CN61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