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生态环境问题调查研究

来源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yjs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我组织同学们进行了当地生态环境问题的调查研究。通过参观学习、走访,将课本抽象的知识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用全新的方式进行地理教学,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一、调查目的
  (1)通过调查研究,让学生掌握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成因及防治措施,并能举一反三,会研究其它类似问题。
  (2)让学生在调查过程中学会查阅有用资料,学会访谈,并会分析应用资料,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3)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地理,学有用的地理,让学生能在做的过程中学。
  二、研究方法
  利用图书馆、网络查阅资料,走访(利用周末),讨論,合作探究,撰写调查报告。
  适用学生:高二文科生。
  三、调查过程
  (1)成立调查小组,每组4人左右,共计12组。
  (2)明确研究内容及方法。
  调查报告
  当地生态环境问题调查研究
  ——以张掖地区荒漠化问题为例
  小组:第三小组 组长:*** 组员:*** *** ***
  指导老师:张 波
  1.张掖荒漠化的分布调查。
  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张掖市土地荒漠化面积661953公顷,占全市土地面积的15.1%,主要分布在两大沙区:一是甘肃高台沙区,包括甘州、临泽、高台3县(区)及肃南明花区;二是山丹、民乐沙区,包括山丹、民乐两县北和甘州区的石岗墩一带。
  2.荒漠化的成因。
  自然原因
  (1)张掖市基本气象数据调查。
  通过参观张掖市气象局,我们得到以下有用数据:年平均气温7.3℃,年平均降水量131.6mm,年平均蒸发量2002.5℃,最大积雪厚度10cm,年平均日照时数3065小时,年平均沙尘暴天数3.9天,年平均风速2.0m/s。
  (2)张掖市自然特征调查。
  张掖市地处河西走廊中部,位于38°N两侧,处于全国第二大内陆河——黑河的上中游地区。气候干燥,降水少而集中,多风沙天气,植被以荒漠和草原为主。
  (3)自然原因归纳。
  ①张掖深居内陆,年平均降水量小,蒸发量远远大于降水量,气候非常干旱。②春季常有大风、沙尘暴天气。③植被较少,以荒漠、草原为主。④河流少,水源条件差。
  人为原因
  ①祁连山区(黑河上游)过度樵采。②马场、康乐草原超载放牧。③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灌溉方式不当。④局部地区不合理的采矿。⑤牧区存在严重的过度开垦问题。⑥农村人口数量过多是造成荒漠化的主要原因。
  3.荒漠化的防治措施。
  通过讨论,我们小组认为防治荒漠化可采取以下措施:
  (1)加快城市化进程,减少农村人口的数量。
  (2)退耕还草,围栏放牧,限制牧区牲畜的数量。
  (3)黑河上游营造水源涵养林。
  (4)采用喷灌、滴灌代替大水漫灌,发展节水农业,小麦选择耐旱品种。
  (5)合理分配黑河上、中、下游的水源。
  (6)发展沼气,联通天然气解决农村的能源问题。
  (7)保护好当地的湿地,禁止乱占湿地。
  (8)严禁不合理的采矿行为。
其他文献
体验式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引入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情境,以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促进他们的心理机能全面和谐发展的一种教学方法。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为什么要构建地理体验课程呢?我认为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原因:1.地理课程改革与传统教学的矛盾;2.地理学科特点与传统地理教学的矛盾;3.高中地理教学目标和传统地理教学效果的矛盾;4
【摘要】英语教学重视对学生听说读写综合能力的培养,完成各项教学任务需要大量的训练项目作支撑,进行课前小测是常规练习的表现形式。实践证明,课前小测的有效开展,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实践应用能力,提升学生知识积累水平。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课前小测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英语理论知识的理解,在不断的练习中巩固基础知识。通过探究实现初中英语课前小测的有效性的举措,能够为科学系统的初中教学
“记中学”记住的是知识性和事实性的知识,事实性知识是由事实构成的知识系统,这样的知识学习方式必须是“记中学”。“悟中学”主要是针对价值性知识的学习方式,对地理学科而言就是帮助同学们树立正确的人地观和发展观。当今课堂为了追求教学的有效性,我们倡导以学生为主体,倡导学生自己动手做,在做中学,不能把学习变成死记硬背。本文以“有效教学深化之——对‘做中学’‘悟中学’的研究”课题会议为基础,总结了现阶段高中
聚焦课堂,回归教育本真,建设学习共同体,是当前每一位教师应该重视的议题。本文首先从“六项转变”与“六个追求”入手,分析学习共同体建设的模式与趋势,然后阐述如何展开学习共同体建设。随着上海市学习共同体建设国际高峰论坛会的结束,教育领域掀起了建设学习共同体的热潮。本文针对高中政治教学中建设学习共同体的策略展开论述。  一、学习共同体建设概述  学习共同体建设国际高峰论坛会议提出:开展“六项行动”,追求
一、调查乡土资源的社会实践在培养政治认同中的作用  俗话说“一方水土,一方文化”,乡土资源中蕴藏着丰富的课程资源,是最直接、最广泛、最接地气的特色教学资源。开发、利用乡土资源,能使思想政治课教学与乡土资源无缝对接,让学生在感受家乡文化的独特魅力中,培养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深厚情感。笔者在本文以“砀山县水果种植及深加工情况调查”的实践活动为例,探究开展社会实践对培养高中生政治认同的作用。  二、利用
在近20年的教学生涯中,作为一名一线历史老师,过去我一直认为初中历史可讲可不讲,学生只要读读背背就可以了。于是,我就在课堂上让学生把“该掌握”的知识点画上标记然后背诵下来。结果到考试时,我发现试题非常灵活,学生无法把书本上的知识和题目要求联系起来,导致知识的脱节。  因此,我不断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发现问题出在课堂的组织形式上。单调死板的课堂组织形式让学生很难充分参与到课堂中,从而导致他们的学习缺
作为一名新时期的教育者,我们有必要有责任紧跟时代的步伐,为落实党的方针、政策而努力,真正培养出有理想、有纪律、有创新意识的接班人。那么,在历史教学中,如何落实这些任务呢?答案只有一个,就是加强对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如何在平时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呢?现以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相关内容的教学为例来加以说明。  第一,对相关知识的讲授。其中所包含的知识点主要有十一届三中全会、农村经
对高中生进行历史教育的目的,从历史的角度讲,是让学生感知历史的温度,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方式;从教学的角度讲,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构建成熟严密的逻辑体系,全面真实地感受历史,促进价值观和人文道德的养成。笔者在本文结合高中历史教学实践,对此展开了比较深入的研究。  一、史料在高中历史课堂的有效应用  1.以史料创设情境,丰富课堂,激发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借助史料可以给学生们模拟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曾说:有效的教学始于准确地知道希望达到的目标是什么。新课改提出的“基于课标的教学”反映了教学目标的重要性,因此根据课标要求制订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是每一位地理教师的“必修课”。  一、 目标的作用  目标是教学的方向,教师要围绕目标设计教学。教学素材的选择、教学过程的设计、课堂练习的确定都与课时目标有关。简单地说,教学目标要在教学中得到落实;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要有教学目标作为依据。
政治学科自信应理解为学生相信自己具备能学好高中政治的能力与智慧,有明显的学习自觉与毅力以克服学习困难,能较好地掌握主干知识、相关规律与技巧,坚信高中政治会成为自己的相对优势科目。具体表现为:对政治教师的教学能力充满信心,对自己的政治学习充满信心,对政治能够成为自己高考的强项充满信心。  在高中政治一线教学实践中,我发现有些学生对政治学科存在这样几种心理:失去学习信心与动力、缺乏知识记忆的恒心与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