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定还是否定?

来源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sn1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正反问反问句是一种借用正反问形式表示反问的特殊的反问句,其肯定形式和否定形式同时在句中存在,倾向性难以在句式中表现出来,但又不能不表现其倾向性。经过考察,这种反问句的形成以及其表示肯定或否定的倾向由句法、语义、语用三方面共同决定的。
  关键词:正反问 反问句 肯定 否定 语义 句法
  正反问反问句指的是这样一类反问句:
  (1)你看他傻瓜不傻瓜?只从这件事上看,就知道他非受穷不可。(《赵树理文集》第一卷)
  (2)你说这人可恶不可恶?我听您的话,刚一跟他商量,他就横着来了!(《老舍剧作选》
  (3)“我背你过去!”她惊愕地瞪大了眼情,仿佛没听清楚地重复一句:“你背着我过河?”男的皱着眉毛反问一句:“不这样,你还要命不要命呢?”(《鸭绿江》)
  (4)我杀了一个大汉奸就杀错了吗?你们八路军讲理不讲理?(《新儿女英雄传》)
  这类正反问形式的反问句,肯定形式和否定形式同时出现,情况比较特殊。
  对正反问反问句的看法,前贤时彦主要有这么几种观点:
  第一种,肯定正面说。吕叔湘(1990)认为这类反问句“是两歧形式,反诘语气不显”,而且“多半肯定正面”[1],朱德熙(1998)认为“肯定和否定并列,实际的意思是肯定的。”[2]
  第二种,须依语境说。胡裕树(1987)[3]、范晓(1998)等认为表肯定还是表否定必须依语言环境而定。[4]
  第三种,谓词关键说。李临定(1987)[5]、李铁根(1985)[6]有此看法。
  邵敬敏(1996)认为,“正反问用作反问,其规律是以前项肯定为主”,而且,“正反问的语义倾向往往在一定的上下文语境中才能准确地把握住”[7]。
  可见,对这种反问句的认识是逐渐深入的。那么,这种反问句表示肯定还是否定,到底是由一种因素决定,还是几种因素共同决定呢?这类反问句独特的表达功能是什么?
  经过考察和研究,我们发现了这种反问句表示肯定或否定倾向的内部和外部原因。除了谓词语义的决定性(刘瑛,2005)[8]和句法结构的制约性[9],还有语用原则的选择性——即正反问反问句的运用也要符合一定的语用原则。
  一、礼貌的谴责——“礼貌原则”与褒贬词
  礼貌原则:用言语进行评价,尤其是评价人的社会行为时,对坏的要说得委婉,对好的要说得充分。(沈家煊,1997)[10]
  体现在正反问反问句中,就是A类词语的运用。
  A.讲理 害臊 识相 争气 像话 安分 公道 合算 值得 要脸 应该 合理……
  这类词大部分都是所谓的“道义词”(deoutic words),也就是表示在特定社会和文化背景中的道德规范或行为标准的,这类词可以“应该”为代表,而且前面都可加“应该”。
  这些词可称为“积极词”,可是这些词如果出现在正反问句里面,正反问结构便起到了变“积极”为“消极”的作用,加强了对人的社会行为及其结果的评价。这种评价或以社会道德为准则(如“不人道”“不合理”“不道德”),或以经济利益为原则(如“不合算”),或以人们的喜好心理为原则(如“不像话”“不识相”),所以,这些词用在正反问结构中表反问,无论是表肯定或表否定,都带有很强的主观色彩。例如:
  (5)秦二利,不是呀,凡事都有个理儿啊!爸爸送他到美国留学,教我在工厂里当苦力,这公道不公道?(老舍《秦氏三兄弟》)
  (6)你讲理不讲理?你凭什么这样霸道?(《老舍剧作选》)
  (7)大妈,您要是有个大姑娘,您肯教她去自由吗?那像话不像话?(老舍《龙须沟》)
  在以上句子中,正反问反问句都是表否定倾向的,例(5)中秦二利认为他爸爸“不公道”,例(6)用反问的语气申斥对方“不讲理”,例(7)中的大妈认为让其女儿去参加革命“不像话”。
  A类词语的否定形式“不讲理、不害臊、不像话”等分别表“蛮横、无耻”等贬义。一般来说,对缺点的批评是一种有损对方面子的行为,不宜直接使用贬义词,因而往往用“不”加相应的褒义词来代替。例如,不直接说对方“蛮横”,而说他“不讲理”。相反,对优点的肯定应直接使用褒义词,不宜用“不”加相应的贬义词。例如,对方如果是个通情达理的人,就不该用“不蛮横”来评价他,可以说这里面存在着“肯定和否定的不对称”(沈家煊,1997)[10]:否定褒义的“讲理”隐含着贬义的“蛮横”,否定贬义的“蛮横”隐含的却是介于褒贬之间的中性意思。受“礼貌原则”的支配,人们经常用“不讲理”来评价蛮横的人,而不常用“不蛮横”来评价讲理的人。“不”和“讲理”之间的关系变得紧密;“不”和“蛮横”则是松散的结合关系,“不”仍然是个句法上的否定词。同样形式和用法的还有“安分、要脸、像话、害臊”等词,它们和“不”的结合也很紧密,一般用其否定形式表达肯定的语气和否定倾向。所以,如果类词语进入正反问句,既能起到否定的目的,又符合言语行为的“礼貌原则”,这也是选用A类词语表否定的倾向的原因。
  二、示“弱”的求“同 ”——人的心理期待
  所谓求同,表现在正反问反问句句首的提示性成分,正反问反问句有其特有的表达式:你说(你想,你看)+(代)+X不X?我们可以先来比较一下用“吗”的是非问反问句与正反问反问句。
  一般来说,正反问句可用是非问句替换。例如:
  A.这饭吃着香不香? = 这饭吃着香吗?
  B.你懂不懂法语? = 你懂法语吗?
  C.你想不想她? = 你想她吗? ’
  D.这首歌你喜欢不喜欢? = 这首歌你喜欢吗?
  但“V不/没V”或“X不X”问句除了询问之外,还有特殊的表达功能,这一点是“S吗?”问句或者说用“吗”的是非问句所不具有的。   当“X不X”用作反问句时,是让对方表态,同意自己的看法。例如:
  (8)“贾老师,你说国良冤不冤?判了三年!”(《苏叔阳剧作选》)
  (9)“人家搂钱,我挨骂,您说我冤枉不冤枉?”(《老舍文集》)
  (10)“当初打算把姐姐现在的丈夫介绍给小姨子儿,寒碜不寒碜?”(《苏叔阳剧作选》)
  例(8)~(10)可以改为用“S吗”表示的反问句,但谓语要改为否定的:
  (8)'贾老师,你说国良不冤吗?判了三年!
  (9)'人家搂钱,我挨骂,您说我不冤枉吗?
  (10)'当初打算把姐姐现在的丈夫介绍给小姨子,不寒碜吗?
  但“S吗”反问句与“X不X”反问句相比,语气似不同,“S吗”反问句语气十分肯定,表示说话人认为自己的看法是无庸置疑的。而正反问反问句常用“你说、你看、你想”等,意在让对方同意自己的看法,但语气不是那么强烈,同时常常含有同情、得意、委屈、蔑视、不满、讥讽等感情、情绪。
  另外,像“要脸、要命、想活”等词语用在正反问句中用来表示反问,谓词的选择反映了说话人了解听话人的心理期待。如例(3)和以下例子:
  (11)你,你还有没有组织观念?你还要不要前途?要不要脑袋?青年人,不学好样。(韩少功《西望茅草地》)
  (12)管一飞(……给了田两个嘴巴),我嘱咐你什么来着?你偏来太岁头上动土!幸而是我看见了,要是让胡宅的人看见了,你还想活不想活?(老舍《谁先到了重庆》)
  这一类动宾短语或称动宾式复合词,意义已经有些专门化了,如“要命”“要前途”“要脑袋”“要良心”,跟生命、前途、人活着必要的尊严有关,大多是表否定的,因为照一般人的认知心理,当然是要脸、要命、想活的。一方面人有求生的愿望,另一方面人活着要有尊严,人最怕失去生命或者活着却没有尊严。所以,如果人的所做所为违背了人的这两个基本需求,说话者为了刺激对方就用强调的语气反问:“你要脸不要脸?”“你还要命不要命了?”“你还想活不想活?”等来表达“你这么做是‘无耻’‘不要命’的行为”的意思,以求达到劝阻、威胁或否定其行为或行为的正确性的目的。但有时在特殊情况下,会运用与反问句所要表达的肯定意义相同而形式不同的其它句类来达到同样的目的。如:汽车飞驰而来,却见一人骑着车违反交通规则横冲直撞,幸亏司机刹车及时,才没造成事故。险情过去,司机却抑制不住满腔的怒火,吼道:“你小子想死啊?!”显然,司机的语言比运用正反问反问句“你还想活不想活了?”更具杀伤力,但其言语行为却不如运用正反问反问句更符合“礼貌原则”。
  综上所述,正反问反问句和正反问句虽然在句法上存在相似之处,但是正反问句是“有疑而问”,正反问反问句是“无疑而问”。正反问反问句表示肯定还是否定,是由句法、语义和语用三方面共同决定的。在口语语体和口语化较强的文学作品中运用这种反问句具有特殊的语用价值。
  (本文为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基于文化视角的话语意义生成与理解研究”[项目编号:2013BYY009]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293.
  [2]朱德熙.语法讲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204.
  [3]胡裕树.现代汉语[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7:412.
  [4]范晓.汉语的句子类型[M].太原:书海出版社,1998:237.
  [5]李临定.句型和动词[M].北京:语文出版社,1987:63.
  [6]李铁根.正反问形式反问句的语义区分[J].汉语学习,1985,
  (3).
  [7]邵敬敏.现代汉语疑问句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6:120.
  [8]刘瑛.正反问反问句中谓词的类及其形容词性倾向[J].洛阳师范
  学院学报,2005,(1).
  [9]刘瑛.正反问反问句的句法条件[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
  (4).
  [10]沈家煊.不对称和标记论[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
  126.
  (刘瑛 河南开封 河南大学国际汉学院 475001)
其他文献
摘 要:语言是社会的,也是空间的。空间通过某种关联将个体联系起来,并且通过不同的形式向人们传达不同的感受、指引或约束;空间的行为都包含了某种程度的交流,又反过来影响人们的生活。本文以空间语言为切入点,对民国时期宁波公园这一空间加以分析和探讨,以管窥空间、语言与社会文化的关系,并侧面反映近代宁波社会的变迁的侧面。  关键词:空间语言 符号 空间 社会文化 公园  一、引言  语言与空间是密不可分的。
期刊
摘 要:类层级结构理论和“外延内涵传承说”为研究不同语言词汇的对等翻译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依据该理论和学说,以汉语“癌”和英语“cancer”为例,通过逻辑推演的方法,分析了两个词的对等翻译是如何实现的。实现的步骤共有三个:隐喻的过程、成为“死隐喻”的过程和等量置换的过程。通过以上步骤,两个词的对等翻译的理据得到明确揭示,类层级结构理论和“外延内涵传承说”的解释力也成功地拓展到翻译学领域。  关
期刊
摘 要:本文通过对唐诗《江雪》及其四个英译本逐字逐句的深入解读,比较分析了四个译本分别采用的翻译策略和其对原诗意境的传达程度。以该诗与译文解析为例,归纳得出在汉诗英译过程中对意境把握的三个层次,总结出诗歌译者的责任与诗歌翻译的规范。  关键词:古诗 翻译 意境  一、引言  中国古诗文化源远流长,历来被视为传统文化之宝藏。随着文化浪潮席卷全球,更多的中国传统文化流传国外,其中必然少不了中华文化瑰宝
期刊
摘 要:关联理论既是一种认知理论,又是一种交际理论。在关联理论视角下,翻译也是一种交际行为,这说明二者的兼容性。本文旨在关联理论的指导下,结合《围城》中相关的具体隐喻汉英翻译实例,分析探讨隐喻汉英翻译策略和方法,以此发挥关联理论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关联理论 隐喻汉英翻译 《围城》  一、引言  钱钟书是20世纪40年代才华横溢、享誉极高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围城》是钱先生唯一的长篇小说,也是一
期刊
摘 要:宁波方言中存在大量的时间词汇。概念隐喻理论分析中有三类认知机制可以解释时间词汇的理解过程,分别是用空间认知时间、用人体认知时间、用民俗认知时间。宁波方言中时间词汇的隐喻认知机制证明了Lakoff关于“隐喻是人的认知手段”的理论,同时也指出在英语和汉语中对时间词汇的理解存在异同。  关键词:宁波方言 时间词 隐喻 认知机制  ?一、宁波方言与宁波方言中的时间隐喻词汇  宁波话属于吴语太湖片(
期刊
摘 要:随着国际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国内旅游景点介绍文本的英译需求日渐突出。本文从文本类型理论的角度分析了旅游景点介绍英译过程中存在的难点及翻译策略,总结了文本类型理论在旅游景点介绍文本英译实践中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文本类型理论 旅游景点介绍 英译汉  一、引言  随着全球化程度的加深和我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国外来华游客的数量也在急剧增长。然而,目前国内旅游景点介绍的英译本普遍存在很多问题—
期刊
摘 要:本文以2012年3月14日温家宝总理在两会之后的最后一次记者招待会上回答记者提问时引用的古诗词翻译为例进行评析,结合口译原则说明以塞莱丝柯维奇为代表的法国释意学派释意理论,在中国古诗词口译中很好地将诗文的形式与内涵用现代的外语语言忠实地再现出来,使听者能够从译文中获得尽可能与本国听者同样的共鸣和美感。  關键词: 释意理论 脱离语言外壳 古诗词口译  一、引言  根据释意派口译理论,口译包
期刊
摘 要:民国时期的广告语言在内容、风格、形式上都有着鲜明的特点:在内容上它能够准确反映时局,在民族危机的情形下,广告以“服用国货”为号召;在风格上,广告语言风格多元化,在文言、白话和文白夹杂三种语言风格中自由选择;在形式上,极力追求美观,尤其是对称的形式犹为彼时广告所热衷。  关键词:民国 广告语言 内容 风格 形式  “广告语言是特定的语言符号在广告信息传播时的具体运用及其成品”[1],广告语言
期刊
摘 要:以2010~2012年汉语和泰语中出现的新词语为研究对象,通过整理、统计、对比和分析,把汉语新词语分为新造词、外来词、网络词等类别,将泰语新词语分为新造词、重复词等类别。通过对汉泰新词语的音节研究,发现汉语新词语以三音节词为主,泰语的新词语以传统的双音节为主。  关键词:汉泰语言对比 新词语 类型 音节  一、汉泰新词语的类型对比  汉泰语言中每年都会出现大量的新词语。按照新词语产生的方式
期刊
1954年1月7日,美国IBM公司与乔治敦大学合作,成功地进行了世界上第一次机器翻译试验。今年是2014年,是第一次机器翻译试验60周年。第一次机器翻译试验是计算语言学发展史上的大事,也是当代语言学发展史上的大事。在本文中,我们回顾一下第一次机器翻译试验的前前后后,作为对于机器翻译60年的纪念。  用机器来进行翻译的想法,早在古希腊时代就有人提出过了。当时,人们曾经试图设计出一种理想化的语言来代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