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朗读是语文教学的必修课,没有朗读的课只是一般的“课”,它不是美的语文课,或者说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语文课。
【关键词】朗读;语文教学;感情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教育部颁发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映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有感情地朗读正是进行情感熏陶的最佳手段。正因为有了朗读,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才生机盎然,光彩夺目。那么,怎样才能使朗读在语文教学中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不走过场,保证朗读的时间
汉语的音乐性强,汉字是形、音、义的统一体,决定着汉语教学必须以朗读为主,这是我国几十年语文教学积淀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但是由于一些教师对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认识存在偏颇,以小组合作交流为主的课堂表现形式大肆成风,很多时候,学生刚匆匆地浏览了一遍课文,甚至在多数学生还没有把课文读准确的情况下,就进入了小组交流讨论的环节,导致学生或漫无目的地乱说一气,或面面相觑,不知所云,看着热闹,实则是浪费宝贵的教学时间,形成了语文教学不读或读得不多的怪现象。因此在语文课上要给朗读留下充分的时间,要求学生用普通话、声音响亮、吐字清晰、不读破句、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要让每个学生都读完读好,切不可作个读书的样子,草草过场,像叶圣陶先生所批评的那样“随口念一遍”就算了。还要给读后评价留下时间,让读完之后的学生能对自己的朗读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和客观的评价。
二、坚持范读,唤起学生的感情
曾经,老师的范读是课堂上最亮丽的一道风景,但是随着多媒体时代的到来,动画式的演示课文内容,或播放课文录音渐渐取代了老师的范读。其实,这种做法还是有待商榷的。要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教师的现场范读十分重要。 教师有感情地范读,能准确地传情达意,震撼学生的心灵,使之产生积极情感,引起情感共鸣,对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正确理解能力和丰富敏锐的感受力大有好处。特别像《再见了,亲人》和《七律长征》这类感情色彩很浓厚的课文和诗歌,更应该通过朗读来体会文中的思想感情。如果教师在学生面前朗读得平平淡淡,甚至结结巴巴,就无法使学生体会到朝鲜人民与志愿军的深情厚谊,更不能感受到诗歌所表现的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历程和中国工农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教师出色的范读不但可以为学生正音,还能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唤起学生的感情。范读传递着教师本人的态度,范读时的鲜明的爱憎和情感趋向,强烈地影响着学生。特级教师于漪老师在教学《周总理,你在哪里》时,范读全诗,感情真挚,语调抑扬顿挫,富有表情,节奏快慢有致,充分表达了全国人民对总理的深沉思念和无限的热爱之情。学生无不感动得热泪盈眶,沉浸在对周总理的深切缅怀之中。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时,首先自己必须声情并茂地朗读。只有这样,才能感染学生,从而为理解课文奠定基础。
三、目标明确,教给朗读的方法
在语文课程中,朗读作为一种阅读技能,其自身有相对独立的教学目标。但作为一种最常用的教学方法,它又与各种语言学习活动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因而,教学中要在把握好课文朗读训练总体要求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篇目,将训练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中,做到心中有数,然后再在朗读的方法上加以指导和训练。当前很多教师,因为怕在课改中被评价为穿新鞋,走老路,所以上课时该讲的也不敢讲了,该指导的也不去指导了。作为教师,有时候直接“告诉”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朗读作为一项阅读基本功,就必须依据教材,根据不同文体的课文进行朗读方法的指导。如结合具体课文,告诉学生朗读时语气语调要恰当,表示疑问、愤怒、惊奇、命令、号召等句子,语调要前低后高,表示肯定、沉重、感叹、请求等句子,朗读时语调要前高后低;注意语法停顿,即注意把句子当中的各个成分读完整,不可打乱。注意逻辑停顿,即在为了突出某个词,让读者更好地领会其意思时,可在这个词后稍有间歇;朗读感情热烈、气氛紧张、欢乐愉快的句子时,速度加快。朗读沉郁、凄凉的句子时,速度可适当放慢等。就文体来说,要让学生大体了解诗歌、散文怎么读,寓言、童话、说明文怎么读等,使学生尽快掌握方法,少走弯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精心设计,选择朗读的落点
朗读一定要与点拨精讲相结合,再好的朗读也绝对不是语文教学的全部。朗读必须与启发式的精讲精评结合起来,才能达到教育教学目的。在朗读教学中,教者要围绕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选择一些具有典型性的句段作为落点,展开训练指导,引导学生举一反三,提高朗读训练的成效。比如选择停顿难读的句、段:课文中某些长单句、复句、句群或段,停顿比较复杂,不易把它读流利。特别是小学阶段,学生理解能力有限,这就需要老师的朗读指导,划分节奏、层次,注意断句、语调、停顿。尤其是诗歌、词等古文,节奏划分、语调停顿更重要。反之,就会导致对文意错误理解;选择感情浓烈的句、段:课文中某些句段,比较集中地体现了作者某方面强烈的思想感情。比如《怀念母亲》一文中“我在国内的时候,只怀念,也只有可能怀念一个母亲。到国外以后,在我的怀念中增添了祖国母亲。这种怀念,在初到哥廷根的时候异常强烈。以后也没有断过。对这两位母亲的怀念,一直伴随我度过了在欧洲的十一年。”这句话要求学生体悟作者对祖国母亲和亲生母亲的无限眷恋和思国之情;选择含义深刻的句段:课文中部分句、段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或者蕴含了某方面的哲理,需要引导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思考、讨论,才能理解、领悟。
总之,朗读是语文教学的必修课,没有朗读的课只是一般的“课”,它不是美的语文课,或者说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语文课。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老祖宗“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优良传统,让朗读贯穿于语文课的全过程,使之成为语文课堂教学的热点和亮点,成为语文课堂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切入点,让琅琅的读书声成为语文教学中的霹雳彩虹。
(编辑:龙贤东)
【关键词】朗读;语文教学;感情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教育部颁发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映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有感情地朗读正是进行情感熏陶的最佳手段。正因为有了朗读,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才生机盎然,光彩夺目。那么,怎样才能使朗读在语文教学中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不走过场,保证朗读的时间
汉语的音乐性强,汉字是形、音、义的统一体,决定着汉语教学必须以朗读为主,这是我国几十年语文教学积淀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但是由于一些教师对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认识存在偏颇,以小组合作交流为主的课堂表现形式大肆成风,很多时候,学生刚匆匆地浏览了一遍课文,甚至在多数学生还没有把课文读准确的情况下,就进入了小组交流讨论的环节,导致学生或漫无目的地乱说一气,或面面相觑,不知所云,看着热闹,实则是浪费宝贵的教学时间,形成了语文教学不读或读得不多的怪现象。因此在语文课上要给朗读留下充分的时间,要求学生用普通话、声音响亮、吐字清晰、不读破句、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要让每个学生都读完读好,切不可作个读书的样子,草草过场,像叶圣陶先生所批评的那样“随口念一遍”就算了。还要给读后评价留下时间,让读完之后的学生能对自己的朗读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和客观的评价。
二、坚持范读,唤起学生的感情
曾经,老师的范读是课堂上最亮丽的一道风景,但是随着多媒体时代的到来,动画式的演示课文内容,或播放课文录音渐渐取代了老师的范读。其实,这种做法还是有待商榷的。要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教师的现场范读十分重要。 教师有感情地范读,能准确地传情达意,震撼学生的心灵,使之产生积极情感,引起情感共鸣,对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正确理解能力和丰富敏锐的感受力大有好处。特别像《再见了,亲人》和《七律长征》这类感情色彩很浓厚的课文和诗歌,更应该通过朗读来体会文中的思想感情。如果教师在学生面前朗读得平平淡淡,甚至结结巴巴,就无法使学生体会到朝鲜人民与志愿军的深情厚谊,更不能感受到诗歌所表现的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历程和中国工农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教师出色的范读不但可以为学生正音,还能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唤起学生的感情。范读传递着教师本人的态度,范读时的鲜明的爱憎和情感趋向,强烈地影响着学生。特级教师于漪老师在教学《周总理,你在哪里》时,范读全诗,感情真挚,语调抑扬顿挫,富有表情,节奏快慢有致,充分表达了全国人民对总理的深沉思念和无限的热爱之情。学生无不感动得热泪盈眶,沉浸在对周总理的深切缅怀之中。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时,首先自己必须声情并茂地朗读。只有这样,才能感染学生,从而为理解课文奠定基础。
三、目标明确,教给朗读的方法
在语文课程中,朗读作为一种阅读技能,其自身有相对独立的教学目标。但作为一种最常用的教学方法,它又与各种语言学习活动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因而,教学中要在把握好课文朗读训练总体要求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篇目,将训练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中,做到心中有数,然后再在朗读的方法上加以指导和训练。当前很多教师,因为怕在课改中被评价为穿新鞋,走老路,所以上课时该讲的也不敢讲了,该指导的也不去指导了。作为教师,有时候直接“告诉”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朗读作为一项阅读基本功,就必须依据教材,根据不同文体的课文进行朗读方法的指导。如结合具体课文,告诉学生朗读时语气语调要恰当,表示疑问、愤怒、惊奇、命令、号召等句子,语调要前低后高,表示肯定、沉重、感叹、请求等句子,朗读时语调要前高后低;注意语法停顿,即注意把句子当中的各个成分读完整,不可打乱。注意逻辑停顿,即在为了突出某个词,让读者更好地领会其意思时,可在这个词后稍有间歇;朗读感情热烈、气氛紧张、欢乐愉快的句子时,速度加快。朗读沉郁、凄凉的句子时,速度可适当放慢等。就文体来说,要让学生大体了解诗歌、散文怎么读,寓言、童话、说明文怎么读等,使学生尽快掌握方法,少走弯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精心设计,选择朗读的落点
朗读一定要与点拨精讲相结合,再好的朗读也绝对不是语文教学的全部。朗读必须与启发式的精讲精评结合起来,才能达到教育教学目的。在朗读教学中,教者要围绕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选择一些具有典型性的句段作为落点,展开训练指导,引导学生举一反三,提高朗读训练的成效。比如选择停顿难读的句、段:课文中某些长单句、复句、句群或段,停顿比较复杂,不易把它读流利。特别是小学阶段,学生理解能力有限,这就需要老师的朗读指导,划分节奏、层次,注意断句、语调、停顿。尤其是诗歌、词等古文,节奏划分、语调停顿更重要。反之,就会导致对文意错误理解;选择感情浓烈的句、段:课文中某些句段,比较集中地体现了作者某方面强烈的思想感情。比如《怀念母亲》一文中“我在国内的时候,只怀念,也只有可能怀念一个母亲。到国外以后,在我的怀念中增添了祖国母亲。这种怀念,在初到哥廷根的时候异常强烈。以后也没有断过。对这两位母亲的怀念,一直伴随我度过了在欧洲的十一年。”这句话要求学生体悟作者对祖国母亲和亲生母亲的无限眷恋和思国之情;选择含义深刻的句段:课文中部分句、段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或者蕴含了某方面的哲理,需要引导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思考、讨论,才能理解、领悟。
总之,朗读是语文教学的必修课,没有朗读的课只是一般的“课”,它不是美的语文课,或者说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语文课。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老祖宗“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优良传统,让朗读贯穿于语文课的全过程,使之成为语文课堂教学的热点和亮点,成为语文课堂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切入点,让琅琅的读书声成为语文教学中的霹雳彩虹。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