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同一语境下定义“二元对立概念”

来源 :中学生天地·语文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dwin_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萧伯纳说:“一个理智的人应该改变自己去适应环境,只有那些不理智的人,才会想去改变环境适应自己。但历史是后一种人创造的。”
   你对这句话有什么理解?请就此写一篇文章,阐述你的观点。
   要求: 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不得少于800字;③不得抄袭、套作。
   高考作文题中,有不少涉及“二元对立概念”的题目。遇到这样的作文题,同学们往往会从两者中选择自己认同的一方,以此立意写作:先阐述概念,然后表达态度、提出观点,接着展开分析论证。
   由于在不同的语境中,貌似对立的双方实际上并不对立,也无法进行对比,所以作为写作的起点——阐述概念时,我们必须把两个概念放在同一语境下来界定、对比、阐释。这一点,常常被同学们忽视了。
   比如上面这个作文题,题目提出了“理智”和“不理智”两个对立的概念,但是,这两个概念真的对立吗?
   仔细审读题目,萧伯纳有两句话。
   前一句“一个理智的人应该改变自己去适应环境,只有那些不理智的人,才会想去改变环境适应自己”,谈的是“自我与环境”。在这个语境下,“理智”与“不理智”的做法相对:一个能认清环境和现实,努力改变自己去适应环境;一个企图改变环境适应自己。
   后一句“但历史是后一种人创造的”,话题已经由“自我与环境”转为“创造历史”。在“创造历史”这个语境下,“理智”指囿于现实、保守,“不理智”则指敢于突破、创新。
   可见,作文题的两句话有两个层次,在不同的层次中,“理智”和“不理智”的内涵分别不同。我们不能把前一句中的“理智”和后一句中的“不理智”放在一起比较;同样地,也不能把前一句中的“不理智”和后一句中的“理智”放在一起进行对比。
   《以“不理智”构建未来》一文的开篇,作者把“理智”解释为“懂得如何顺应环境而安稳自处”,源自萧伯纳的前一句话,谈的是“自我与环境”;把“不理智”解释为“看到当下的不足后敢于破坏与创新的行为”,源自萧伯纳的后一句话,谈的是“创造历史”。两个概念不在同一个语境中,论述的起点就错了。从标题看,作者是从“创造历史”这个角度出发,提出“以‘不理智’构建未来”的观点,所以应该把“理智”也放在“创造历史”这个语境下来定义。
  以“不理智”构建未来
   萧伯纳说,理智的人改变自己,不理智的人才改变环境,而历史是后一种人创造的。“理智”的人或许是聪明的,他懂得如何顺应环境而安稳自处,但谁又能说“不理智”是错误的呢?“不理智”,并非没有辨别是非对错的能力,而是一种批判精神、建设思想,是在看到当下的不足后敢于破坏与创新的行为。
   我们应该以“不理智”构建社会,创造未来。
   永远“理智”带来的是刻板无趣而迷失了自我。古人写秋,总不脱离秋风萧瑟,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于是大多数作品埋没于历史长河,蒙上了世俗的尘埃。只因其缺少创新,千篇一律大同小异。为何?因为自古流传秋必定是凄凉萧瑟的,于是人人如此,失去了独创的韵味。正如艾略特所言:“如果传统的方式仅限于追随前一代,或仅限于盲目地或胆怯地墨守前一代成功的方法,传统自然是不足称道了。”
   由此可见,尽管“理智”可以使你与世俗相同,但也同时使你泯然众人。因此,我们更应该强调“不理智”的重要性。没有哥白尼的“不理智”,就沒有“神学大厦”的坍塌;没有费尔巴哈的“不理智”,就没有黑格尔哲学的扬弃;没有中国共产党人的“不理智”,就没有旧社会的被推翻。正是因为有“不理智”之人的存在,才有社会的进步,才有如今的世界。
   但仅仅只有“不理智”的批判精神是不够的,还应该有“不理智”的建设思想。费尔巴哈提出了唯物主义,哥白尼勾画了太阳系运行的真实情况,中国共产党人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只有拥有“不理智”的建设思想,才能创造历史。正如毛泽东所说:“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
   “理智”是对现实的固守,“不理智”是对未来的探索。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应当跳出框框,摆脱桎梏,看到当下的不足而敢于破坏与创新,做一个“不理智”的人,为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其他文献
“珍珠串,景泰蓝,玉器玲珑看不完”,说的是一种泛着幽蓝光芒的器物,它有着玉石般的温润,珠宝般的光泽,瓷器般的细腻,金银般的灿烂……它,就是“中国工艺美术四大名旦”之一,景泰蓝。  在苏教版高中语文课本必修五《景泰蓝的制作》一文中,作者叶圣陶先生就曾详细地记录过景泰蓝复杂的制作工艺。  景泰蓝的学名为“铜胎掐丝珐琅”,是一种在铜质的胎型上,把色釉填充在扁铜丝掐成的各种花纹内烧制而成的器物,采用金、银
1  亲爱的小妹,真希望你永远都不会看到这封信!可当你看到这里时,我想,一切都无法挽回了。  你那多次大难不死的哥哥马上就要死了。死于一个早有预谋的陷阱,一个无法破解的死局。  四天前——对于你来说则是十五年前了——在引力的撕扯下,“先锋”号突然解体。龙骨首先断裂,蒙皮被剥离、撕碎,化为无数飞舞的亮晶晶的金属碎片。空气从飞船里激射而出,裹挟着杂物和尸体。管道中的水汽刚喷出就凝成了冰霜,弥散成一片晶
1. (1) 人与自然是共生关系。(或人类保护自然、保护动物就是保护自己)  (2) (示例) 野生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天然的“病源库”。“非典”病毒来自野生动物,引发疫情的新型冠状病毒很可能也来自野生动物。鉴于此,我们向广大同学发出倡议:  ①积极宣传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宣传保护野生动物的意义。  ②爱护野生动物,拒绝参与狩猎、买卖野生动物。  ③参加一次
试卷整形:基本形式保持稳定 局部内容调整完善    2009年是新课程高考的第一年,浙江省对语文高考试卷进行了结构重组,以板块组合方式编排,分“语言文字运用”“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和“作文”四大板块,取消了卷Ⅰ和卷Ⅱ的区分,使试卷结构更合理、更简洁。同时,也增加了一些新内容,比如开放性探究题、《论语》阅读题等。试题富有创意,凸显了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因此,2010年会延续这一成果,不会“折
那两天我在你们身边  我伟大的母星,我将以地球公元纪年向你传输我所看到的一切。  公元2015年9月12日,地球东八区。  作为银河系的观测者,我已经很多年没有发现如此强烈、进取,有着无限未来的想象能量。我的目光穿越漫长的光年,投射到这颗蓝色的星球、这片美好的土地上。依据资料库的浩瀚资料,我确定这次名为“第26届中国科幻银河奖”的人类集体活动其重要程度为最高级。  智能观测设备建议我进行全过程观测
一、选择题  1. C。A项,颈ɡěnɡ。B项,黠xiá。D项,蒙mēng。  2. D。A项,水龙头。B项,凑合,抱怨。C项,重峦叠嶂。  3. B。A项“念念有词”旧指和尚念经,现指低声自语或含糊不清地说个不停,与“大声诵读”矛盾。C项“故步自封”比喻安于现状、不求进步,不合语境。D项“美轮美奂”原本多形容建筑物雄偉壮观、富丽堂皇,现在也用来形容雕刻或建筑艺术的精美效果,不用于形容“青春”。 
什么是时间?时间是物理实在,还是心理感受?对时间的感受是绝对的,还是相对的?时间是线性的还是循环的?时间是无止境的还是有一个终结?时间是否可逆?时间可以被超越吗?  无数物理学家、心理学家、哲学家、文学家对上述问题给出了自己的解答,但是,没有一个比古罗马帝国基督教神学家、哲学家圣·奥古斯丁的答案更为机敏。当他被问及“什么是时间”时,他回答:“没人问我时我还知道,一旦要回答它,我就一无所知了。”也许
周四下午去了咖啡人曙光店。带了一本书《太阳很红,小草很青》。想完全投入地把一本书读完,我一般都会在白天,去一个另外的地方。天气好时,把车开到一个空地上,在车里看。家里是有书桌的,书桌上常有几本书同时摊着,使我不能专心只看一本。家里还有一只冰箱,里面不断被我补充进水果,我会常走过去,打开一下。如果在走向冰箱的时候,发现某一处有灰尘,又发现一个东西没摆正,我的强迫症心理就现形了。   雨从上午就开始
“砰、砰……”  一个夏季的夜晚,黄口响起枪声,村庄陷入一阵恐慌中,不少人家关紧了大门。  傍晚时分,几个戴墨镜和口罩的人,扛着猎枪和大片刀闯进了村子,并且在村里示威,骂骂咧咧。有人断言,枪声是冲着明天的选举来的。  入夏以来,村班子换届选举成了黄口人的热门话题,发生了一连串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外面评论黄口的村班子说:庙小妖气大,水浅王八多。  三伏天,黄河故道的夜晚,一丝风也没有,异常闷热,树上
看过了70年来的语文课本,再和小编一起坐上“中学生天地”号时光机,走进新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高中语文课堂,一起体会那时的语文课,感受新中国70年来的发展与进步!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此时的中国百废待兴,语文教学也是,从教材到教学纲要,一切都要重新制定。  当时,中国提出向苏联学习现代化、工业化建设经验,这也体现在语文教学上。20世纪50年代初期,借鉴了苏联将课本分为“俄语”和“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