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果复合栽培模式与茶跗线螨为害的关系

来源 :西南农业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q091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茶跗线螨是四川茶区最重要的害螨之一,通常采用化学防治方法去控制.但由于该螨个体小,生境隐蔽,繁殖快,防治难度大,有必要探索新的控制途径.本研究探索生物多样性与害螨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茶园生态系统中引入新的植被后,茶园生物多样性增加,但并不一定具有对害螨的控制能力.试验中的李+茶,梨+茶,桃+茶栽培模式,害螨的发生及危害与单植茶园几乎没有区别,其原因可能因为李、桃、梨等果树均为螨类的寄主之一.林+茶模式中,由于林木的阴蔽度改变了茶园生态条件,该螨发生及危害明显降低.不同栽培模式对跗线螨的抑制效果依次为林
其他文献
在系统鉴定、药敏试验和血清型鉴定的基础上,对23株致病性大肠杆菌和5株标准血清型大肠杆菌进行了质粒DNA分析。结果表明,菌株的质粒获得率100%,来源相同的菌株具有相同或相似的质粒图谱,来
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为疾病个体特异性发病机制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模型及思路。本文简介了iPSC的制备和iPSC源性心肌细胞的分化技术,以及病人特异性iPSC源性心肌细胞模型在SCN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为提高杂交中稻、再生稻两季单产,多次试验其施肥技术,结果表明,中稻适当减少基、蘖肥用作穗(粒)肥,使其前期促蘖壮蘖,中期稳长,群体适中,后期个体健壮,抗逆力增强,光合效率和N肥利用率
1997~1998年,在四川三个主要生态麦区就综合性农艺措施对小麦品种“川麦28”产量的影响进行多因素综合试验,结果表明:(1)栽培因素对产量的影响程度,因不同生态环境而异。盆西平原麦区播期〉N肥〉
以汕型野败不育系汕A为母本,15个灿粳中间型恢复系为父本配制的三系亚种组合进行优势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三系亚种间杂种优势主要表现在穗粒数上,穗数和结实率与对照相当,而千粒重呈
随着广西通用航空产业的蓬勃发展,加强人才需求预测及培养的研究势在必行。从三类急需的航空特业人才入手,对广西通用航空产业航空特业人才现状进行了调查,运用回归分析方法
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多见,典型者少见,笔者遇到一例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环形强化,现分析并回顾总结其特征影像表现,报道如下,为以后的临床及影像诊断提供一定的帮助。
通过圆盘滤膜试验,对扣培养试验,孢子萌发试验,菌丝间的相互作用观察,纤维素酶活力的测定以及对病害病情发展的影响等项研究,调查了土壤中分离的木霉和绿粘帚霉菌株对柑桔青
该项选育研究应用自然生态标记法和酯酶同工酶为遗传标记,选择种性特殊、与现有栽培品种差异较大的滇As-99和常规栽培品种杨树菇3号为亲本材料,应用田头菇的种间原生质体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