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本心理学家多湖辉说:“在每个孩子身上都蕴藏着巨大的不可估量的潜能,每个孩子都是天才,宇宙的潜能隐藏在每个孩子心中。”教育最根本的目的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还要用心去发现学生的内心世界,努力去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使之得以张扬出来,这才能培养学生的个性,才能使学生有所创新,成为新世纪的一代新人。小学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又是一门极富情感、极易激发想象和创新思维的学科,在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有独特作用。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我认为在教学实践中应当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挥洒老师关爱,为潜能的凸现酝酿条件
著名教育家韩凤珍说过:“难教育的孩子,都是失去自尊心的孩子。所有好教的孩子,都是具有强烈自尊心的孩子,教育就要千方百计地保护孩子最宝贵的东西——自尊心。”只有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学生的潜能才可以得到开发。如我们班有一位学生,他期中考试语文只得了59分,他垂头丧气地找到我,要求我加1分。我说:“分数是不能改了,但我可以借你1分,条件是期末考试你要还我10分。”学生想后同意了。期末语文考试得了90分,还给我10分,实得80分。这位学生是在我关心和尊重的前提下,潜能得到了发挥,才考出了好成绩的。教育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其中重要的是老师的责任心和人格力量。
二、营造民主氛围,让创新的种子生根发芽
教育学家陶行知说:“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在教学活动中,营造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是学生发挥潜能的前提和基础。如教学《只有一个地球》这篇课文,“人类在破坏了地球以后能否移民到别的星球上去?”这一问题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难点。我给学生一次辩论的机会,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观点分为正反两方进行辩论,我也参与。在学生辨得不可开交时,我再进一步作出引导:“对于能否移居星球的梦想,科学家们还在进行积极的探索,在还没实现这一愿望之前,我们首先应该做的就是要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这样的课堂,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也很好地起到了主导的作用。教师应该为学生营造宽松、民主的学习氛围,甚至要带着放大镜去捕捉学生思维中的闪光点,给予充分的欣赏和赞许,让创新的种子在泥土中生根发芽。
三、鼓励学生质疑,使学生的天性充分发挥
巴尔扎克说过:“打开一切科学大门的钥匙都毫无疑义是问号。我们大部分的伟大发现都应当归功于‘如何’,而生活的智慧大概就在于逢事问个为什么。”开发学生的潜能,必须从鼓励学生质疑开始,在这个过程中,开发学生的认知潜能,使学生获得具有个性化的创新体验。
如教学《五彩池》一课时,当一位学生提出“五彩池”能否游泳时,我表扬他提出的问题好。然后引导学生确定“五彩池”能否游泳必须具备4个条件:①池子要有一定的大小;②池子要有适当的深浅;③池子要干净;④池底不能有障碍物。最后我又引导学生精读课文,学生很快从文中找到答案。这样的课堂学生敢于质疑,乐于质疑,天性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
四、注重多维切入,让创新的能力逐步形成
教材是为学生学习提供的例子,在教学中既要依靠它又不要受它的限制,这样才能发展思维,培养创新能力。
在教学《鸟的天堂》时,学习了7、8自然段之后,有学生问“那翠绿的颜色明亮的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树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中的“有一个新的生命”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说“在颤动”?按以往的教学目标只让学生理解“榕树的生命力强”即可,但此时面对学生的提问,我顺势引导,让学生联系上下文,结合自己生活实际,说说自己的理解。结果,学生的回答真是精彩极了:有的说是鸟动,有的说是树叶绿得可爱,让作者看花了眼,有的说是因为榕树有着旺盛的生命力。从以上几点,不难看出学生完全突破了教材的束缚,找到了新的生长点,这说明学生思维能力、潜能得到了提高。
五、尝试成功体验,使创新的氛围愈加浓郁
俗话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师上课,首先要精神饱满,面带微笑教学,然后用热情、坦诚、亲切的语言,多用正面的、赞赏性的评价,引起学生的心理共鸣。这样能使师生心灵相通,心心相印,感情交融,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
如课堂上我总是面带微笑,当学生回答问题错误时,我鼓励:“细读课文,老师相信你一定能回答问题。”当学生回答问题后,全班同学用掌声给以鼓励。这样的课堂,学生学习心理没有压力,学得轻松,增强了信心,也开发了潜能。
对于学生的心灵来说,往往看到成功的希望,才有努力的力量,不是说成功更是成功之母吗?面对10个拼音,学生只做对4个,我会满怀深情地说:“简直不可思议,第一次居然做对4个。”我的鼓励使学生顿时信心倍增,仿佛插上了飞翔的翅膀,自由地翱翔在知识的天空里,潜能得到了释放。
(责编 韦淑红)
一、挥洒老师关爱,为潜能的凸现酝酿条件
著名教育家韩凤珍说过:“难教育的孩子,都是失去自尊心的孩子。所有好教的孩子,都是具有强烈自尊心的孩子,教育就要千方百计地保护孩子最宝贵的东西——自尊心。”只有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学生的潜能才可以得到开发。如我们班有一位学生,他期中考试语文只得了59分,他垂头丧气地找到我,要求我加1分。我说:“分数是不能改了,但我可以借你1分,条件是期末考试你要还我10分。”学生想后同意了。期末语文考试得了90分,还给我10分,实得80分。这位学生是在我关心和尊重的前提下,潜能得到了发挥,才考出了好成绩的。教育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其中重要的是老师的责任心和人格力量。
二、营造民主氛围,让创新的种子生根发芽
教育学家陶行知说:“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在教学活动中,营造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是学生发挥潜能的前提和基础。如教学《只有一个地球》这篇课文,“人类在破坏了地球以后能否移民到别的星球上去?”这一问题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难点。我给学生一次辩论的机会,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观点分为正反两方进行辩论,我也参与。在学生辨得不可开交时,我再进一步作出引导:“对于能否移居星球的梦想,科学家们还在进行积极的探索,在还没实现这一愿望之前,我们首先应该做的就是要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这样的课堂,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也很好地起到了主导的作用。教师应该为学生营造宽松、民主的学习氛围,甚至要带着放大镜去捕捉学生思维中的闪光点,给予充分的欣赏和赞许,让创新的种子在泥土中生根发芽。
三、鼓励学生质疑,使学生的天性充分发挥
巴尔扎克说过:“打开一切科学大门的钥匙都毫无疑义是问号。我们大部分的伟大发现都应当归功于‘如何’,而生活的智慧大概就在于逢事问个为什么。”开发学生的潜能,必须从鼓励学生质疑开始,在这个过程中,开发学生的认知潜能,使学生获得具有个性化的创新体验。
如教学《五彩池》一课时,当一位学生提出“五彩池”能否游泳时,我表扬他提出的问题好。然后引导学生确定“五彩池”能否游泳必须具备4个条件:①池子要有一定的大小;②池子要有适当的深浅;③池子要干净;④池底不能有障碍物。最后我又引导学生精读课文,学生很快从文中找到答案。这样的课堂学生敢于质疑,乐于质疑,天性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
四、注重多维切入,让创新的能力逐步形成
教材是为学生学习提供的例子,在教学中既要依靠它又不要受它的限制,这样才能发展思维,培养创新能力。
在教学《鸟的天堂》时,学习了7、8自然段之后,有学生问“那翠绿的颜色明亮的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树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中的“有一个新的生命”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说“在颤动”?按以往的教学目标只让学生理解“榕树的生命力强”即可,但此时面对学生的提问,我顺势引导,让学生联系上下文,结合自己生活实际,说说自己的理解。结果,学生的回答真是精彩极了:有的说是鸟动,有的说是树叶绿得可爱,让作者看花了眼,有的说是因为榕树有着旺盛的生命力。从以上几点,不难看出学生完全突破了教材的束缚,找到了新的生长点,这说明学生思维能力、潜能得到了提高。
五、尝试成功体验,使创新的氛围愈加浓郁
俗话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师上课,首先要精神饱满,面带微笑教学,然后用热情、坦诚、亲切的语言,多用正面的、赞赏性的评价,引起学生的心理共鸣。这样能使师生心灵相通,心心相印,感情交融,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
如课堂上我总是面带微笑,当学生回答问题错误时,我鼓励:“细读课文,老师相信你一定能回答问题。”当学生回答问题后,全班同学用掌声给以鼓励。这样的课堂,学生学习心理没有压力,学得轻松,增强了信心,也开发了潜能。
对于学生的心灵来说,往往看到成功的希望,才有努力的力量,不是说成功更是成功之母吗?面对10个拼音,学生只做对4个,我会满怀深情地说:“简直不可思议,第一次居然做对4个。”我的鼓励使学生顿时信心倍增,仿佛插上了飞翔的翅膀,自由地翱翔在知识的天空里,潜能得到了释放。
(责编 韦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