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学校的大门里,在教育的领地上,我们教师的职业人生就是:每日重复着备课、上课、听课、评课的教学生活,每日都在经历着师生间相识、共处、沟通等人生际遇,每日品味着激动与平静、快乐与痛苦、热爱与怨恨、奋进与退缩的情感纠结。这份生活、这份际遇、这份纠结中,总有许多耐人寻味的故事值得珍藏,总有许多发人深思的意义值得提炼。于是,定格故事,发掘意义,总结经验,诉诸文字,自然成了我们职业生涯的重要内容,成了我们专业成长的必然诉求,成了我们思想行走的根本载体。
如何去发现富有教育意蕴的材料,又如何尽可能深刻地揭示其教育意蕴,让思想借此彰显出来,使之成为我们职业人生的珍贵藏品,同时也成为奉与同仁分享的智慧资源呢?我觉得:无论是从整体的专业成熟看,还是从具体的经验形成看,我们的思想行走总是由感性到理性、由模糊到清晰、由潜隐到显化的感悟生成和意义建构过程,这个过程由三个阶段构成,相应地要求我们做好三种功课。
一、积淀,让思想“孕育”
我房间的书架上众多书籍中有这样一批书目:有关人的研究的《生成的存在》、《马克思的自由观》、《人的自由的哲学思索》等,有关哲学研究的《哲学是什么》、《哲学引论》、《西方哲学智慧》、《爱智的趣味》等,有关教育和教育批评的《守望教育》、《主体教育论》、《中国教育还等什么》等;书架下的柜子里,堆叠着我阅读杂志时因特别喜爱而特意复印下来的一尺来高的重要文章,包含“教育本质”、“创新教育”、“生活教育”、“主体性教育”、“知识经济与教育”等十多个专题的内容;还有好多本硬抄本,里面记的是平时生活与教育经历中触目有感或恍然有悟的零星事件和点滴思考,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近几年写下的外孙女出生以来动作、认知、语言发展的实例。我收藏的这些论著论文,尽管尚未全面深刻领会,但我有的精读过,有的通读过,有的浏览过,需用之时,随时可查;我写下的这些笔记,虽然并未形成系统,但想写之时,只要从中选取事例,进行适当的挖掘和提炼,便可变成有价值的经验总结了。
于是,我想到了积淀。所谓“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没有广博的见闻和厚实的积蓄,断乎难有“滴水见日”的敏锐目光,也难有触类旁通的敏感思维;进而言之,当然很难绣口成章,妙笔生花。所谓积淀,往浅里说,就是积累,积蓄和储存素材,包括事实素材、经验素材、理论素材等等;往深处说,就是沉淀,消化和内化感知所得的信息、操作所得的经验和理解所得的观点。积淀之途径就是博观,就是厚积,目的在于约取,在于薄发。
思想,不是空穴来风,要有依凭的载体;思想也不是空中楼阁,要有落脚的土壤。有了载体,思想才能启动;有了土壤,思想才能“孕育”。积淀,让思想得以孕育;而思想,也让积淀富有意义。因此,总结,须从积淀起步。
一是要留心观察
外部世界随时随地都有形形色色的信息和事件闯入我们的视野,对此若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它们便毫无价值,而当我们有意关注、留心观察时,便可能发现其价值和意蕴。说件小事:我同室的一位女同事有个聪明的儿子,他读二年级时,一次课间急急跑到他妈跟前:“妈妈,你教我背诵《三字经》吧!”妈妈愣了一下,问:“为什么忽然想起要背《三字经》呀?”儿子说:“我们班上好几个同学都会背,可我不会。你赶快教我吧!”身后的我听了母女的对话,当即便想:教育的本质是什么?不就是自我教育吗?教育的真谛是什么?不就是激发主体的内在学习需求,使之主动学习吗?类似的小事,常常在我们身边发生,但常常被我们忽略。所以我想说:作为教师,如果有心想总结出一些经验,就得留心观察,并在观察中学会追问和思考,在追问和思考中积淀。
留心观察须做到两条。第一,视域要广。既注重职场内的观察,如观察教师的课堂教学、课余辅导、集体教育、个别谈话,观察学生的课堂学习、课外活动、人际交往、社会实践;也注重职场外的观察,如观察城乡居民生活、民间节庆活动、社区公益事业等,既注重有预期的观察,如观察行政部门策划的特级教师教学风格推介,观察业务部门举办的学科骨干课堂教学展示,观察学校组织的有效教学课堂研讨,观察教研组召集的组际课堂交流等;也注重无预期的观察,如穿过连廊时看到俩学生各执一词计较窗玻璃该由谁擦,来到教室看到学习委员有模有样领着同学诵读古诗,走进办公室看到同事和颜悦色跟一位家长讨论如何引导孩子多读课外书……诸如此类,不一而足。第二,视点要小。要善于发现细节,敏于捕捉亮点,以锐利的目光,敏捷的直觉,从一举手、一投足、一颦眉、一颔首、一句话语、一种做法里,看到一种理念,读出一些意蕴。只有留心观察,才能加厚积淀,也只有留心观察,才能孕育思想,于司空见惯而又稍纵即逝的事件中悟出内在价值。
二是要用心实践
实践,直白地说就是“做”,这在我们看来堪称驾轻就熟,因为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做:钻研教材,设计教程,制作课件,讲解课文,批改作业,解答疑问,班队管理,家庭访问,诸如此类,无一不是实践。然而问题在于,我们的很多教师、很多时候、在很大程度上,觉得自己的工作经过天长日久的反复循环已经相当熟练,教育也好,教学也好,什么时候该做什么,该怎么做,似乎都已达到自动化程度,于是慢慢滑入了凭着惯性做、跟着感觉走的歧途。设想一下:假如我们对同一批孩子数年一贯地以同一套路、同一方法去上课,孩子们会有什么感觉?再设想一下:假如我们对同一本教材数年一贯地用同一套路、同一方法去上课,我们会有什么感觉?孩子会兴味索然,我们自己会味同嚼蜡。这样的工作状态,一是行不留意,虽然做得熟练,也可能做得有效,却未必明白做法的原理是什么,有效的原因是什么;二是行无创意,安于现状,自我满足,却不去思考有无更为恰当、更为有效的做法。行不留意,行无创意,不用心思,缺乏内涵,没有变化,缺乏情趣,这种教学行为是缺失主观能动性的惰性表现,不能视为真正的实践,至多只是一种机械复制的过程,而不是主体积淀的过程。我们须用心实践,方能有所积淀。
所谓用心实践,有两层意思:一要对自己的教育行为有所留意,即便已是相当有效、相当熟稔、运用起来得心应手、灵动自如的方式方法,亦应关注其不同时机不同场景下的差异,亦应沉思其内隐着的本质理念以及产生显效的根本原因;二要让自己的教育行为有点新意,不满足于现有行为方式的娴熟自如,也不满足于现有行为方式的行之有效,能够主动挑战传统,超越自我,积极追问和追寻,勇于探究和尝试新的思路、新的方式、新的策略。只有在用了“心”的实践中,我们才会主动注入思想,也只有在用了“心”的实践中,我们才会孕育思想,而包蕴着思想的实践,才会进入我们的心灵世界,真正成为一种积淀。
三是要潜心阅读
我不善速读,比起很多同仁来,明显所知甚少,但我知道,书海无垠,难以尽读,而专业之书不可不读,因而我只能尽量优先阅读教育教学书刊。
为了读有所得,读有所积,我力求因时因需,选定专题,循序渐进,集中攻读。记得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在西方教育思潮影响下,我国也掀起了主体性教育研究的热潮,教育报刊中,介绍、诠释、探索主体性教育理论的文章、专著层出不穷,“主体性”、“主体性教育”等词眼频频跳入眼帘,我决定好好了解它。最先读到了李庆明先生发表于《江苏教育研究》的《主体性教育:一种新的诠释》。初读这篇文章,一方面颇有登临胜景视界顿开的感觉,其中的核心观点和主题话语一下子突破了我既往恪守不疑的教育理念框架;但另一方面也发现其中有诸多陌生的哲学命题和费解的话语表述。这两种看似悖论的感受,构成了神秘而悠远的美好学术境界,激起了我急欲知其究竟的渴望。于是,我乐此不疲地查阅辞书,考证资料,反复阅读揣摩,终于理顺了思路,读懂了意思。此后一两年里,我就特别留意这方面的专论、专著,先后从各种期刊搜集并认真阅读了《人的主体性内涵与人的主体性教育》(北师大博士论坛)、《试论主体性教育思想》(朱新梅)等十多篇论文以及魏所康先生等人的有关专著。经历了这样的阅读过程,对这一理论就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了。坦率地说,当今教育领域,理论学说很多,实践流派很多,前沿词汇也很多,诸如生活教育、情境教学、自主教育、人本主义、建构主义、多元智力、对话与独白、预设与生成、核心价值与多元价值……如何去积淀?不能苛求全面通晓,也不能甘于一无所知,而应区别情况,合理取舍,有的须精读深究,力求甚解;有的则粗略浏览,大致知晓。这样点面互补地积淀,总结经验时才可能取舍从容、应用自如。
如何去发现富有教育意蕴的材料,又如何尽可能深刻地揭示其教育意蕴,让思想借此彰显出来,使之成为我们职业人生的珍贵藏品,同时也成为奉与同仁分享的智慧资源呢?我觉得:无论是从整体的专业成熟看,还是从具体的经验形成看,我们的思想行走总是由感性到理性、由模糊到清晰、由潜隐到显化的感悟生成和意义建构过程,这个过程由三个阶段构成,相应地要求我们做好三种功课。
一、积淀,让思想“孕育”
我房间的书架上众多书籍中有这样一批书目:有关人的研究的《生成的存在》、《马克思的自由观》、《人的自由的哲学思索》等,有关哲学研究的《哲学是什么》、《哲学引论》、《西方哲学智慧》、《爱智的趣味》等,有关教育和教育批评的《守望教育》、《主体教育论》、《中国教育还等什么》等;书架下的柜子里,堆叠着我阅读杂志时因特别喜爱而特意复印下来的一尺来高的重要文章,包含“教育本质”、“创新教育”、“生活教育”、“主体性教育”、“知识经济与教育”等十多个专题的内容;还有好多本硬抄本,里面记的是平时生活与教育经历中触目有感或恍然有悟的零星事件和点滴思考,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近几年写下的外孙女出生以来动作、认知、语言发展的实例。我收藏的这些论著论文,尽管尚未全面深刻领会,但我有的精读过,有的通读过,有的浏览过,需用之时,随时可查;我写下的这些笔记,虽然并未形成系统,但想写之时,只要从中选取事例,进行适当的挖掘和提炼,便可变成有价值的经验总结了。
于是,我想到了积淀。所谓“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没有广博的见闻和厚实的积蓄,断乎难有“滴水见日”的敏锐目光,也难有触类旁通的敏感思维;进而言之,当然很难绣口成章,妙笔生花。所谓积淀,往浅里说,就是积累,积蓄和储存素材,包括事实素材、经验素材、理论素材等等;往深处说,就是沉淀,消化和内化感知所得的信息、操作所得的经验和理解所得的观点。积淀之途径就是博观,就是厚积,目的在于约取,在于薄发。
思想,不是空穴来风,要有依凭的载体;思想也不是空中楼阁,要有落脚的土壤。有了载体,思想才能启动;有了土壤,思想才能“孕育”。积淀,让思想得以孕育;而思想,也让积淀富有意义。因此,总结,须从积淀起步。
一是要留心观察
外部世界随时随地都有形形色色的信息和事件闯入我们的视野,对此若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它们便毫无价值,而当我们有意关注、留心观察时,便可能发现其价值和意蕴。说件小事:我同室的一位女同事有个聪明的儿子,他读二年级时,一次课间急急跑到他妈跟前:“妈妈,你教我背诵《三字经》吧!”妈妈愣了一下,问:“为什么忽然想起要背《三字经》呀?”儿子说:“我们班上好几个同学都会背,可我不会。你赶快教我吧!”身后的我听了母女的对话,当即便想:教育的本质是什么?不就是自我教育吗?教育的真谛是什么?不就是激发主体的内在学习需求,使之主动学习吗?类似的小事,常常在我们身边发生,但常常被我们忽略。所以我想说:作为教师,如果有心想总结出一些经验,就得留心观察,并在观察中学会追问和思考,在追问和思考中积淀。
留心观察须做到两条。第一,视域要广。既注重职场内的观察,如观察教师的课堂教学、课余辅导、集体教育、个别谈话,观察学生的课堂学习、课外活动、人际交往、社会实践;也注重职场外的观察,如观察城乡居民生活、民间节庆活动、社区公益事业等,既注重有预期的观察,如观察行政部门策划的特级教师教学风格推介,观察业务部门举办的学科骨干课堂教学展示,观察学校组织的有效教学课堂研讨,观察教研组召集的组际课堂交流等;也注重无预期的观察,如穿过连廊时看到俩学生各执一词计较窗玻璃该由谁擦,来到教室看到学习委员有模有样领着同学诵读古诗,走进办公室看到同事和颜悦色跟一位家长讨论如何引导孩子多读课外书……诸如此类,不一而足。第二,视点要小。要善于发现细节,敏于捕捉亮点,以锐利的目光,敏捷的直觉,从一举手、一投足、一颦眉、一颔首、一句话语、一种做法里,看到一种理念,读出一些意蕴。只有留心观察,才能加厚积淀,也只有留心观察,才能孕育思想,于司空见惯而又稍纵即逝的事件中悟出内在价值。
二是要用心实践
实践,直白地说就是“做”,这在我们看来堪称驾轻就熟,因为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做:钻研教材,设计教程,制作课件,讲解课文,批改作业,解答疑问,班队管理,家庭访问,诸如此类,无一不是实践。然而问题在于,我们的很多教师、很多时候、在很大程度上,觉得自己的工作经过天长日久的反复循环已经相当熟练,教育也好,教学也好,什么时候该做什么,该怎么做,似乎都已达到自动化程度,于是慢慢滑入了凭着惯性做、跟着感觉走的歧途。设想一下:假如我们对同一批孩子数年一贯地以同一套路、同一方法去上课,孩子们会有什么感觉?再设想一下:假如我们对同一本教材数年一贯地用同一套路、同一方法去上课,我们会有什么感觉?孩子会兴味索然,我们自己会味同嚼蜡。这样的工作状态,一是行不留意,虽然做得熟练,也可能做得有效,却未必明白做法的原理是什么,有效的原因是什么;二是行无创意,安于现状,自我满足,却不去思考有无更为恰当、更为有效的做法。行不留意,行无创意,不用心思,缺乏内涵,没有变化,缺乏情趣,这种教学行为是缺失主观能动性的惰性表现,不能视为真正的实践,至多只是一种机械复制的过程,而不是主体积淀的过程。我们须用心实践,方能有所积淀。
所谓用心实践,有两层意思:一要对自己的教育行为有所留意,即便已是相当有效、相当熟稔、运用起来得心应手、灵动自如的方式方法,亦应关注其不同时机不同场景下的差异,亦应沉思其内隐着的本质理念以及产生显效的根本原因;二要让自己的教育行为有点新意,不满足于现有行为方式的娴熟自如,也不满足于现有行为方式的行之有效,能够主动挑战传统,超越自我,积极追问和追寻,勇于探究和尝试新的思路、新的方式、新的策略。只有在用了“心”的实践中,我们才会主动注入思想,也只有在用了“心”的实践中,我们才会孕育思想,而包蕴着思想的实践,才会进入我们的心灵世界,真正成为一种积淀。
三是要潜心阅读
我不善速读,比起很多同仁来,明显所知甚少,但我知道,书海无垠,难以尽读,而专业之书不可不读,因而我只能尽量优先阅读教育教学书刊。
为了读有所得,读有所积,我力求因时因需,选定专题,循序渐进,集中攻读。记得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在西方教育思潮影响下,我国也掀起了主体性教育研究的热潮,教育报刊中,介绍、诠释、探索主体性教育理论的文章、专著层出不穷,“主体性”、“主体性教育”等词眼频频跳入眼帘,我决定好好了解它。最先读到了李庆明先生发表于《江苏教育研究》的《主体性教育:一种新的诠释》。初读这篇文章,一方面颇有登临胜景视界顿开的感觉,其中的核心观点和主题话语一下子突破了我既往恪守不疑的教育理念框架;但另一方面也发现其中有诸多陌生的哲学命题和费解的话语表述。这两种看似悖论的感受,构成了神秘而悠远的美好学术境界,激起了我急欲知其究竟的渴望。于是,我乐此不疲地查阅辞书,考证资料,反复阅读揣摩,终于理顺了思路,读懂了意思。此后一两年里,我就特别留意这方面的专论、专著,先后从各种期刊搜集并认真阅读了《人的主体性内涵与人的主体性教育》(北师大博士论坛)、《试论主体性教育思想》(朱新梅)等十多篇论文以及魏所康先生等人的有关专著。经历了这样的阅读过程,对这一理论就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了。坦率地说,当今教育领域,理论学说很多,实践流派很多,前沿词汇也很多,诸如生活教育、情境教学、自主教育、人本主义、建构主义、多元智力、对话与独白、预设与生成、核心价值与多元价值……如何去积淀?不能苛求全面通晓,也不能甘于一无所知,而应区别情况,合理取舍,有的须精读深究,力求甚解;有的则粗略浏览,大致知晓。这样点面互补地积淀,总结经验时才可能取舍从容、应用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