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禁忌语”作为一种语言现象,它与社会文化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它是社会文化和民风民俗在语言表达中的具体体现,是一种间接的语言行为。研究社会生活中的“禁忌语”,既可以深入地探究语言的多维交际功能,又可以从中找寻到其民族文化与心理的影子。本文从禁忌语的复杂性、民族性,时代性、继承性等特征入手,探讨“禁忌语”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所体现的社会风俗。
【关键词】:禁忌语;特征;文化心理
一、引言
“禁忌语”是指人们对某些词语之意的一种“回避”态度及对某些意义的委婉表达。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使用這种语言的民族风俗及文化特征。现代语言学的奠基人、瑞士著名语言学家索绪尔曾指出:“一方面,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常会在他的语言中有所反映;另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构成民族的也正是语言。”无疑,语言是构成这一统一体的重要因素之一。基于此,本文就“禁忌语”的特点这一问题作简略的分析与阐述。
二、“禁忌语”的复杂性
在交际生活中,人们出于种种表达和适应民族文化环境的需要,都不时地运用着“禁忌语”。这些“禁忌语”和语言中其他词语一起丰富了语言的词汇,反映了社会生活及人们的心理等诸多方面的特点。按照汉族的语用习惯,一些听起来不太文雅、不够吉利的话以及不便于直接表达的意思,人们往往选用一些委婉、间接同时又可以为人所理解的话语来替代。久而久之,人们对这些替代语都习以为常、心领神会,替代语就变成了约定俗成的“禁忌语”了。
据统计汉语中从古至今有关死亡的“禁忌语”,婉词达三四百之多。如果说“净手”一词体现的是中华礼仪之邦文雅含蓄的一面;那么“安息”等词则充分体现了汉民族所独有的生死观及人生信念等内容。古时候人们把“失火”叫“走水”,把“停尸房”称作“太平间”,称“眼瞎”为“失明”,等。无一不透露出汉民族现实而又充满理想主义的生活态度,幽默、豁达的思维方式及与人为善的善良本性。可以说“禁忌语”是人类文化生活的一面镜子,反映着人类的历史更映照人类的今天和未来,也正是“禁忌语”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形成了其复杂性的局面。
三、“禁忌语”的民族性
世界上各个民族,不管其种族、历史、社会、文化背景差别多么大,却都有其民族的禁忌。这禁忌表现在语言上,就形成了各民族的“禁忌语”。出于人类对死亡恐惧心理的普遍存在,无论哪个民族,都忌说死亡、不吉等内容。汉语中忌讳说人老,就用“上了年纪”等委婉的说法代替,同样英语中也忌讳说“oldman、oldwoman”,而代之以中性或褒义的“senior citizen”,意思是资格较老的,阅历较深的公民。
“禁忌语”虽然是各个民族共有的社会现象,但是由于民族文化背景的不同,“禁忌语”的内容也有一些差别。在年龄这个问题上,汉族人的年龄、收入、婚姻状况不是语言禁区;而在英语民族的眼里,年龄、收入、婚姻状况是隐私,询问这些内容会是一种失礼的行为。谐音在“禁忌语”的产生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汉民族一大部分“禁忌語”都是由谐音所产生的。送结婚礼物时忌送“伞”、“钟”等物,因为“伞”与“散”谐音,“送钟”与“送终”谐音;上海人看望病人时忌送“苹果”,因为上海话中“苹果”与“病故”谐音。在吴语区北部的一些地方,“死”字读音和“洗”字同音,所以不用“洗”这个词,改用“净”字;但是吴语南部没有这个禁忌。“禁忌语”既有其民族共通性的一面,同时各个民族在禁忌上又有不同于其他民族的特殊性的一面。所谓“入境而问禁,入国而问俗”,问的就是每个民族在禁忌上的特殊性。俗话也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不同的地域形成了不同的地域文化。
四、“禁忌语”的时代性
不同时代有着不同时代的文化习俗、价值观念。因此,在“禁忌语”的使用上也就各具特色。“禁忌语”本身并不禁忌什么,只是在语言的使用过程中它才逐渐地变成了一种“禁忌语”的。可以说每个“禁忌语”从诞生之日起就注定打上了时代社会文化心理的印记。
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以及时代的更迭,禁忌语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很多禁忌已经永远告别人们的生活。有些禁忌虽然保留着,但人们已经不知道禁忌的缘由了。拿“走水”一词来说,古代的建筑多为木制结构,加上当时没有机械化的灭火设备,所以一旦失火无异于灭顶之灾。出于惧怕心理,而委婉地用“走水”来表达,这完全符合当时的社会现实。时至今日,人们虽然仍旧惧怕火灾;但是,从防火设施到救火能力,当代比起古代都进步了许多;所以并不需要用“走水”这样的“禁忌语”。由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又把许多新的“禁忌语”补充进来,我们不可能随心所欲地把它们排除掉。只要人类对自然,对自我的认识没有完成,对生死这样的哲学命题没有获得圆满的答案,禁忌语就不会消失。
五、“禁忌语”的继承性
人类社会是由一个社会形态向另外一个演变的,语言亦然。在社会发展的每一个阶段,人们总是依据原来的基础和条件,依赖前人留下的成果,进行活动和创造。孩童自幼耳濡目染本民族的习俗和长辈的言传身教, 潜移默化中不仅接受了一整套做人的模式,也接受了一整套的“禁忌语”。
古代表嫉妒的禁忌语“吃醋”,直到今天仍为人们使用,意义也未发生变化。这是汉语超时空继承性的具体反映。文革时期的许多“禁忌语”到了今天早已不再是什么禁忌,而今天日益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又使得许多普通词语成为新的“禁忌语”。像文革时的“自留地”、“臭老九”等曾具有特殊意义的词语早已打上了时代烙印;随着农村经济改革政策的推行和知识分子待遇的提高,它们已被“责任田”和“知识分子”所代替。继承性是时代性的发展,文化具有继承性。“禁忌语”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从诞生开始就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在言语生活中,人们遵循社会集团的语言习惯,最初的“禁忌语”也许不是出于人们的本意,而是被动的接受。这种语言习惯成了无形的法则,人们自然而然的遵守着它,这种心理定势的影响代代相传。
六、小结
从人类思维的角度来看,语言是思维的基础。人类的思维是凭借语言所产生的概念而进行的。“禁忌语”是人们语言迷信的社会化表现。由于人类对于自然力的不可控制,对于危害自身生命的种种外力的恐惧,人类在心理上形成了影响人类精神生活的某种力量。这种心理使人们将自己生活中的顺逆、祸福、忧乐、生死等寄托于某种想象中的超人的力量并且愿意信仰、依靠这种力量。人们不自觉地将语言中的词语与其所代表的真实事物等同起来,甚至认为语言比那些真实的事物具有更大的魔力。有很多时候,某种偶然的现象在反复传达之后变成了必然,因此更增强了语言的魔力。语言禁忌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得以存在于历史发展长河中,必然有其合理性。
参考文献:
[1]张向阳,语言禁忌现象的立体透视 [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99.07.
[2]曾剑平、汪华 ,语言禁忌与文化心理[J].江西社会科学.2001.05.
[3]杨文全,魔力“神圈”:语言禁忌与汉民族俗信文化心理 [J].民族学人类学研究.2003.03.
[4]吕效东,语言禁忌现象的社会语言学考察 [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5 .
[5]鲁晓梅,从社会文化角度看语言禁忌产生的原因牡[J].丹江大学学报 .2013.6.
【关键词】:禁忌语;特征;文化心理
一、引言
“禁忌语”是指人们对某些词语之意的一种“回避”态度及对某些意义的委婉表达。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使用這种语言的民族风俗及文化特征。现代语言学的奠基人、瑞士著名语言学家索绪尔曾指出:“一方面,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常会在他的语言中有所反映;另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构成民族的也正是语言。”无疑,语言是构成这一统一体的重要因素之一。基于此,本文就“禁忌语”的特点这一问题作简略的分析与阐述。
二、“禁忌语”的复杂性
在交际生活中,人们出于种种表达和适应民族文化环境的需要,都不时地运用着“禁忌语”。这些“禁忌语”和语言中其他词语一起丰富了语言的词汇,反映了社会生活及人们的心理等诸多方面的特点。按照汉族的语用习惯,一些听起来不太文雅、不够吉利的话以及不便于直接表达的意思,人们往往选用一些委婉、间接同时又可以为人所理解的话语来替代。久而久之,人们对这些替代语都习以为常、心领神会,替代语就变成了约定俗成的“禁忌语”了。
据统计汉语中从古至今有关死亡的“禁忌语”,婉词达三四百之多。如果说“净手”一词体现的是中华礼仪之邦文雅含蓄的一面;那么“安息”等词则充分体现了汉民族所独有的生死观及人生信念等内容。古时候人们把“失火”叫“走水”,把“停尸房”称作“太平间”,称“眼瞎”为“失明”,等。无一不透露出汉民族现实而又充满理想主义的生活态度,幽默、豁达的思维方式及与人为善的善良本性。可以说“禁忌语”是人类文化生活的一面镜子,反映着人类的历史更映照人类的今天和未来,也正是“禁忌语”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形成了其复杂性的局面。
三、“禁忌语”的民族性
世界上各个民族,不管其种族、历史、社会、文化背景差别多么大,却都有其民族的禁忌。这禁忌表现在语言上,就形成了各民族的“禁忌语”。出于人类对死亡恐惧心理的普遍存在,无论哪个民族,都忌说死亡、不吉等内容。汉语中忌讳说人老,就用“上了年纪”等委婉的说法代替,同样英语中也忌讳说“oldman、oldwoman”,而代之以中性或褒义的“senior citizen”,意思是资格较老的,阅历较深的公民。
“禁忌语”虽然是各个民族共有的社会现象,但是由于民族文化背景的不同,“禁忌语”的内容也有一些差别。在年龄这个问题上,汉族人的年龄、收入、婚姻状况不是语言禁区;而在英语民族的眼里,年龄、收入、婚姻状况是隐私,询问这些内容会是一种失礼的行为。谐音在“禁忌语”的产生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汉民族一大部分“禁忌語”都是由谐音所产生的。送结婚礼物时忌送“伞”、“钟”等物,因为“伞”与“散”谐音,“送钟”与“送终”谐音;上海人看望病人时忌送“苹果”,因为上海话中“苹果”与“病故”谐音。在吴语区北部的一些地方,“死”字读音和“洗”字同音,所以不用“洗”这个词,改用“净”字;但是吴语南部没有这个禁忌。“禁忌语”既有其民族共通性的一面,同时各个民族在禁忌上又有不同于其他民族的特殊性的一面。所谓“入境而问禁,入国而问俗”,问的就是每个民族在禁忌上的特殊性。俗话也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不同的地域形成了不同的地域文化。
四、“禁忌语”的时代性
不同时代有着不同时代的文化习俗、价值观念。因此,在“禁忌语”的使用上也就各具特色。“禁忌语”本身并不禁忌什么,只是在语言的使用过程中它才逐渐地变成了一种“禁忌语”的。可以说每个“禁忌语”从诞生之日起就注定打上了时代社会文化心理的印记。
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以及时代的更迭,禁忌语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很多禁忌已经永远告别人们的生活。有些禁忌虽然保留着,但人们已经不知道禁忌的缘由了。拿“走水”一词来说,古代的建筑多为木制结构,加上当时没有机械化的灭火设备,所以一旦失火无异于灭顶之灾。出于惧怕心理,而委婉地用“走水”来表达,这完全符合当时的社会现实。时至今日,人们虽然仍旧惧怕火灾;但是,从防火设施到救火能力,当代比起古代都进步了许多;所以并不需要用“走水”这样的“禁忌语”。由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又把许多新的“禁忌语”补充进来,我们不可能随心所欲地把它们排除掉。只要人类对自然,对自我的认识没有完成,对生死这样的哲学命题没有获得圆满的答案,禁忌语就不会消失。
五、“禁忌语”的继承性
人类社会是由一个社会形态向另外一个演变的,语言亦然。在社会发展的每一个阶段,人们总是依据原来的基础和条件,依赖前人留下的成果,进行活动和创造。孩童自幼耳濡目染本民族的习俗和长辈的言传身教, 潜移默化中不仅接受了一整套做人的模式,也接受了一整套的“禁忌语”。
古代表嫉妒的禁忌语“吃醋”,直到今天仍为人们使用,意义也未发生变化。这是汉语超时空继承性的具体反映。文革时期的许多“禁忌语”到了今天早已不再是什么禁忌,而今天日益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又使得许多普通词语成为新的“禁忌语”。像文革时的“自留地”、“臭老九”等曾具有特殊意义的词语早已打上了时代烙印;随着农村经济改革政策的推行和知识分子待遇的提高,它们已被“责任田”和“知识分子”所代替。继承性是时代性的发展,文化具有继承性。“禁忌语”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从诞生开始就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在言语生活中,人们遵循社会集团的语言习惯,最初的“禁忌语”也许不是出于人们的本意,而是被动的接受。这种语言习惯成了无形的法则,人们自然而然的遵守着它,这种心理定势的影响代代相传。
六、小结
从人类思维的角度来看,语言是思维的基础。人类的思维是凭借语言所产生的概念而进行的。“禁忌语”是人们语言迷信的社会化表现。由于人类对于自然力的不可控制,对于危害自身生命的种种外力的恐惧,人类在心理上形成了影响人类精神生活的某种力量。这种心理使人们将自己生活中的顺逆、祸福、忧乐、生死等寄托于某种想象中的超人的力量并且愿意信仰、依靠这种力量。人们不自觉地将语言中的词语与其所代表的真实事物等同起来,甚至认为语言比那些真实的事物具有更大的魔力。有很多时候,某种偶然的现象在反复传达之后变成了必然,因此更增强了语言的魔力。语言禁忌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得以存在于历史发展长河中,必然有其合理性。
参考文献:
[1]张向阳,语言禁忌现象的立体透视 [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99.07.
[2]曾剑平、汪华 ,语言禁忌与文化心理[J].江西社会科学.2001.05.
[3]杨文全,魔力“神圈”:语言禁忌与汉民族俗信文化心理 [J].民族学人类学研究.2003.03.
[4]吕效东,语言禁忌现象的社会语言学考察 [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5 .
[5]鲁晓梅,从社会文化角度看语言禁忌产生的原因牡[J].丹江大学学报 .2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