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青少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具備积极的生命价值观是每一个青少年成才的重要保证。如今,青少年生命意识淡薄,自杀、他杀暴力事件不断发生,学界有识之士呼吁我们的教育应该加强青少年的生命教育。青少年的生命教育其核心是对青少年的生命价值观教育。本文通过论述生命价值观教育的内涵、当前青少年生命教育存在的问题,探求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从而从源头上提高生命价值观教育的水平。
关键词:青少年、生命、价值观、生命教育
【分类号】D64
前言
在21世纪这个新的时代中,人们的生命意识不断凸显。现今,人类一方面享受着科学技术进步带来的丰富物质生活,另一方面却在生活中却遭受着莫大的生命危机。近些年,青少年自杀、他杀的暴力事件不断地被舆论界报道出来,随之青少年的情感冷漠与心理脆弱更是教育界经常提及的话题。众所周知,青少年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具备积极的生命价值观是他们成才的重要保证。然而,青少年的情感以及价值观念这些都处于正在形成的阶段,所以他们自身存在着许多不成熟和不稳定的因素,再加上社会环境中不良因素的影响,导致青少年的生命意识欠缺与生命观不健全。生命意识决定人们的生命行动,青少年没有明晰的生命意识,行动中难免会出现很多问题。因此,唤醒和培育青少年生命意识、加强其生命意识的教育在当今的教育事业中刻不容缓。
一、 生命价值观教育的内涵
(一)生命的内涵
生命从不同的角度解释有着不同的观点。亚里士多德从生物的潜能来讲所说:“所谓生命,乃指那种自身摄取营养、有生灭变化的能力。”[1]恩格斯从生命的存在方式出发认为:“生命是蛋白体的存在方式,这种存在方式本质上就在于这些蛋白体的化学成分的不断的自我更新。”[2]上述对生命的一般界定是包括了对一切生命和非生命的定义,新陈代谢则是其最基本的特征。邱仁宗先生认为;“生命主要是指人类生命,但有时也涉及到动物生命和植物生命以至生态。”[3]韩跃红则说:“人的生命形式,并且主要是指尊重人类每一个个体的生物学意义上的生命存在和健康利益。”[4]总的来说,以人类生命为核心的一切生命存在物的总和是对生命的科学定义。
(二)价值观与生命价值观
价值观,通常是指“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人的全部生活实践对自我、他人和社会所产生的意义的自觉认识。”[5]价值观是一种观念系统,对人的思想和行为具有一定的导向与调节作用,会指向一定的目标并且带有一定的倾向性。价值观随着人的社会化历程逐步形成和发展,青少年是价值观形成并逐步稳定的关键时期。生命价值观是指“人们对生命存在形式的总的价值判断,是指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生命体(以人为主)的全部生命活动对生命自身以及生命对其他生命存在物(包括他人和社会)的意义的自觉认识。”[6]
(三)生命价值观教育和生命教育
生命价值观不是人生来就有的,它的形成往往内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在这一过程中,对其进行有目的的教育和引导则是非常重要的。笔者认为,青少年生命价值观教育,主要就是要从青少年生命危机的现状出发,是在不断反思现代学校教育的不足、借鉴和吸收有关生命教育的有益成果之上,通过一定的教育方式进行引导,不断消除外界对青少年个体的消极影响,促使个体内部各因素积极运动,从而使他们的生命价值观朝着有益的方向发展,最后提升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最终实现生命的升华。生命教育主要是关于人的生活、生命与人生问题的教育。[7]生命教育主要目的帮助学生认识、珍惜、尊重、热爱生命,以及提高个体的生存技能、提升生命质量的一种教育活动。
二当前青少年生命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青少年漠视生命
近年来青少年自杀、他杀的暴力事件不断发生,一起起血淋淋的案件震惊了整个社会,引人深思。自杀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也是青少年非正常死亡的主要原因。早前由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发布的《我国自杀状况及其对策》报告就提到:在我国,自杀是总人口的第5位死因,15-34岁人群的第一位死因。尽管学界有不少人开始关注青少年的生命教育,但是中学生、大学生自杀事件在这几年是屡见不鲜。除了自杀导致青少年非正常死亡,还存在着他杀的恶劣行为。2012年的药家鑫故意杀人案以及2013年的复旦投毒案引起民众热议,直至两人被判死刑这事件才一度被平息下来。无论是“自杀”还是“他杀”这类极端的社会问题,都可以看出青少年存在着漠视生命的问题。
(二)生命价值观的缺失
从自杀的角度看,人生中存在着“生命与生活之间的紧张”这样一个基本的问题,通俗的说法就是“生命困惑”的问题。从理论上来说,生命和生活这两者本来应该是辩证统一的,因为生命是生活的基础,而生活就是生命的具体体现。但是现实生活中,人的生命与生活实际上形成了一种内在的紧张关系,两者经常不一致甚至会产生矛盾和摩擦等。在人的生活之中,人们常常会对生命产生困惑,有时候连“人为什么而活着”这个简单的问题都弄不清楚。在传统中国社会中,延续生命比人们的生活状态更加的重要,所以无论再苦的生活环境都要选择继续活下去。在特定的环境中,人活着就是唯一的目的,在历史的长河中不乏这样的典故,如越王勾践卧薪尝胆、韩信受胯下之辱。在民间也流传着“蝼蚁尚且贪生”、“好死不如赖活着”这样两句俗话,常用来劝诫人们在生活不如意的时候要坚持活下去。在当今,由于诸多原因,大大刺激了人们的物质欲望。对于在只消费而没有社会压力的青少年更是如此,他们只追求享受而没有远大的人生目标。在这一类人群中,他们认为生活的状态更重于生命的存在。不懂得人为什么活着,而仅仅追求如何生活。这一系列的原因,使得人的生命的终极意义一再的被否定,现代生命的神圣性也不再存在着,所以,也就有了死去变得不再令人可惜了,因为“活着”不再具有它独特的意义。
三、 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社会环境的影响
首先,深厚的传统文化是青少年生命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文化前提,他们的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深受其影响,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注重讲“义”,一直以来有“舍生取义”一说。现今有些青少年为了所谓的哥们义气一时冲动犯下了不可挽回的错误。其次,市场经济的巨大冲击给青少年生命价值观变化的提供了现实条件。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一方面强化人们积极进取的精神,另一方面产生了消极影响,让青少年的价值观变得现实和狭隘。最后,青少年价值观转变的催化剂便是现代西方思潮带来的影响。现代西方思潮不但唤醒和增强青少年自我意识,同时又助长了学生个人主义、享乐主义、虚无主义以及悲观主义的生命价值观。
(二)学校教育的失衡
受到科学知识教育和应试教育的影响,当前我国的学校教育出现了“重视知识和技术、轻视人文”的误区,并且越来越政治化、功利化、工具化,也就进一步的忽视了对学生进行人生意义的生命教育。早在上个世纪中后期,一些发达国家在面对出现暴力、大量凶杀案件和艾滋病传播等漠视生命的行为时,在有识之士的倡导下,已经成立了一些“生命教育”的组织和学会,目的是在教育青少年们要爱惜自己的生命、鼓励他们勇于自我实践和挑战困难。目前,虽然我国也提倡“生命教育”和“生命关怀”,但在我国的学校教育中不是一门显性的课程,因为至今还没有推出“生命教育”的课程。
(三)家庭教育的误区
在传统的家庭教育中,中国的父母普遍重视对子女智力的教育,而不重视对子女的各种价值观的教育以及在人生中都很重要的生命教育。他们过分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和学校表现,对孩子的规划也集中表现在让孩子读好的小学、好的中学、好的大学毕业后找到好的工作。然而对孩子如何爱惜自己的却很少涉及。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中国父母在教育观念上也是回避死亡、自杀这些敏感的话题,这些做法都使子女难以形成正确的生死观。以至于导致部分青少年认为自杀是一种摆脱痛苦的方式,这些青少年一旦遇到学习上的难题、恋爱受挫等困难时更倾向于结束生命来逃避生活中的挫折和困难。
四、解决的措施
(一)重归敬畏生命的原点
从价值观的内在逻辑上看,“敬畏生命”构成了生命价值观的原点。“敬畏生命”从字面上看有两层意思,一是对生命本身的敬重,二是对死亡的恐惧。生命本身是神圣的,值得人们敬重;生命也是脆弱的,一个不经意的瞬间就可以被带走。热爱生命是人们幸福的根本,同情生命则是道德的根本,而敬畏生命是信仰的根本。要对青少年进行生命价值观的教育,首先就要重归敬畏生命的原点,告诫青少年要热爱生命,不能轻易的结束自己或他人的生命。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中,要不断地将这一思想渗入他们的意识之中,让他们知道生命不仅是神圣的,还是是有价值的、可贵的,要珍惜生命和热爱生活。
(二)学校学生管理应该加强对学生的生命关怀
学校应积极转变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加强挫折教育、关注学生与环境教育、积极开展心理咨询和辅导工作。例如,在管理理念上,学生管理工作者要将学生看做是一个复杂的、完整的“生命有机体”,认识到青少年是一个独特的个体,这个个体是不断地生长和发展的生命体,要将这个生命个体的全面发展放在学生管理工作者的第一位。在管理方式上,尊重他们个体的发展需要,以一定规范要求但不束缚他们。在日常教学管理中,开展系列活动加强对学生的挫折教教育,他们的受挫能力,以及面对挫折积极应对的心态。
(三)家庭教育要中父母要更多关心孩子的心理成长
家庭教育是对孩子进行生命价值观教育关键的一环。孩子的一生和家庭联系是最为紧密的,也最易受父母言传身教的影响。很多孩子父母除了要关心孩子的智力培养外,还要更多关心孩子的内心需求。要让他们爱护生命、珍惜生命,要教会他们正视生活中出现的挫折,积极地克服学习和生活出现的困难。在教育观念上父母要正视死亡和自杀等话题,告诫孩子们要勇敢的面对生活中暂时的困难,勇于接受生活带来的挑战,让他们明白死亡并不是解脱困难的“有效”方式,反之会给亲人带来极大的痛苦,从而让孩子们形成正确的生死观。
(四)青少年要加强自我教育
青少年的生命价值观教育,除了依靠学校和家庭教育之外,也不能忽視青少年的自我教育。青少年作为青少年生命价值观教育的主体,应该不断的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在学习的空余时间,可以多看名著、名人传记和充满正能量的书籍,这样不但丰富了青少年的精神世界,也能促使他们向先进人物学习,面对挫折的时候也不会选择一味地用死亡来逃避。在假期中,可以到孤儿院、养老院做义工,在和他们交流的过程中,体会每一个生命的存在都是一个奇迹,无论生活给了每个人怎样的困难,生命总会迎来一个又一个的奇迹。
(五)积极开展形各种形式社会实践活动
在教育的过程中需要处理好“知”与“行”的关系,对青少年进行生命价值观教育则更是如此。通过开展生命价值观的理论知识教育,可以让学生在系统理论知识的指导下结合自身实际去理解生命,是学生获得独立的分辨能力与理性的判断能力,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的重要方式。在进行生命教育的同时,教育者要尽量避免照本宣科、死记硬背的“死知识”,要注重对“活知识”的培养。青少年由于是学生的原因常常会缺少很多的社会经历,也就导致了“知”与“行”的严重脱节,因此在进行生命教育的时候,要在青少年群体中经常开展形式多样的生命教育活动,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体验生存感受,从而培养生命情感,不仅要让他们知道“以何为生”,更要让他们明白“为何而生”。比如开展以参观和体验为主的主题活动,组织学生到医院参观产房、婴儿室、模拟自护自救等。在这个过程中让“知”内化于“行”,让“行”促进“知”的增长。
参考文献
[1] 苗力田:《古希腊哲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473页
[2]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458页.
[3] 邱仁宗:《生命伦理学:一门新科学》,《求是》2004年第3期.
[4] 韩跃红:《尊重生命》,光明日报2005年4月12日.
[5] 朱贻庭主编:《伦理学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年版,第58页.
[6] 陆树晨,朱晨静,《敬畏生命和生命价值观》,《社会科学》,2008年第2期.
[7] 郑晓江,《生命教育的概念、内容和原则》,中国德育,第2卷第3期,2007年3月.
关键词:青少年、生命、价值观、生命教育
【分类号】D64
前言
在21世纪这个新的时代中,人们的生命意识不断凸显。现今,人类一方面享受着科学技术进步带来的丰富物质生活,另一方面却在生活中却遭受着莫大的生命危机。近些年,青少年自杀、他杀的暴力事件不断地被舆论界报道出来,随之青少年的情感冷漠与心理脆弱更是教育界经常提及的话题。众所周知,青少年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具备积极的生命价值观是他们成才的重要保证。然而,青少年的情感以及价值观念这些都处于正在形成的阶段,所以他们自身存在着许多不成熟和不稳定的因素,再加上社会环境中不良因素的影响,导致青少年的生命意识欠缺与生命观不健全。生命意识决定人们的生命行动,青少年没有明晰的生命意识,行动中难免会出现很多问题。因此,唤醒和培育青少年生命意识、加强其生命意识的教育在当今的教育事业中刻不容缓。
一、 生命价值观教育的内涵
(一)生命的内涵
生命从不同的角度解释有着不同的观点。亚里士多德从生物的潜能来讲所说:“所谓生命,乃指那种自身摄取营养、有生灭变化的能力。”[1]恩格斯从生命的存在方式出发认为:“生命是蛋白体的存在方式,这种存在方式本质上就在于这些蛋白体的化学成分的不断的自我更新。”[2]上述对生命的一般界定是包括了对一切生命和非生命的定义,新陈代谢则是其最基本的特征。邱仁宗先生认为;“生命主要是指人类生命,但有时也涉及到动物生命和植物生命以至生态。”[3]韩跃红则说:“人的生命形式,并且主要是指尊重人类每一个个体的生物学意义上的生命存在和健康利益。”[4]总的来说,以人类生命为核心的一切生命存在物的总和是对生命的科学定义。
(二)价值观与生命价值观
价值观,通常是指“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人的全部生活实践对自我、他人和社会所产生的意义的自觉认识。”[5]价值观是一种观念系统,对人的思想和行为具有一定的导向与调节作用,会指向一定的目标并且带有一定的倾向性。价值观随着人的社会化历程逐步形成和发展,青少年是价值观形成并逐步稳定的关键时期。生命价值观是指“人们对生命存在形式的总的价值判断,是指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生命体(以人为主)的全部生命活动对生命自身以及生命对其他生命存在物(包括他人和社会)的意义的自觉认识。”[6]
(三)生命价值观教育和生命教育
生命价值观不是人生来就有的,它的形成往往内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在这一过程中,对其进行有目的的教育和引导则是非常重要的。笔者认为,青少年生命价值观教育,主要就是要从青少年生命危机的现状出发,是在不断反思现代学校教育的不足、借鉴和吸收有关生命教育的有益成果之上,通过一定的教育方式进行引导,不断消除外界对青少年个体的消极影响,促使个体内部各因素积极运动,从而使他们的生命价值观朝着有益的方向发展,最后提升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最终实现生命的升华。生命教育主要是关于人的生活、生命与人生问题的教育。[7]生命教育主要目的帮助学生认识、珍惜、尊重、热爱生命,以及提高个体的生存技能、提升生命质量的一种教育活动。
二当前青少年生命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青少年漠视生命
近年来青少年自杀、他杀的暴力事件不断发生,一起起血淋淋的案件震惊了整个社会,引人深思。自杀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也是青少年非正常死亡的主要原因。早前由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发布的《我国自杀状况及其对策》报告就提到:在我国,自杀是总人口的第5位死因,15-34岁人群的第一位死因。尽管学界有不少人开始关注青少年的生命教育,但是中学生、大学生自杀事件在这几年是屡见不鲜。除了自杀导致青少年非正常死亡,还存在着他杀的恶劣行为。2012年的药家鑫故意杀人案以及2013年的复旦投毒案引起民众热议,直至两人被判死刑这事件才一度被平息下来。无论是“自杀”还是“他杀”这类极端的社会问题,都可以看出青少年存在着漠视生命的问题。
(二)生命价值观的缺失
从自杀的角度看,人生中存在着“生命与生活之间的紧张”这样一个基本的问题,通俗的说法就是“生命困惑”的问题。从理论上来说,生命和生活这两者本来应该是辩证统一的,因为生命是生活的基础,而生活就是生命的具体体现。但是现实生活中,人的生命与生活实际上形成了一种内在的紧张关系,两者经常不一致甚至会产生矛盾和摩擦等。在人的生活之中,人们常常会对生命产生困惑,有时候连“人为什么而活着”这个简单的问题都弄不清楚。在传统中国社会中,延续生命比人们的生活状态更加的重要,所以无论再苦的生活环境都要选择继续活下去。在特定的环境中,人活着就是唯一的目的,在历史的长河中不乏这样的典故,如越王勾践卧薪尝胆、韩信受胯下之辱。在民间也流传着“蝼蚁尚且贪生”、“好死不如赖活着”这样两句俗话,常用来劝诫人们在生活不如意的时候要坚持活下去。在当今,由于诸多原因,大大刺激了人们的物质欲望。对于在只消费而没有社会压力的青少年更是如此,他们只追求享受而没有远大的人生目标。在这一类人群中,他们认为生活的状态更重于生命的存在。不懂得人为什么活着,而仅仅追求如何生活。这一系列的原因,使得人的生命的终极意义一再的被否定,现代生命的神圣性也不再存在着,所以,也就有了死去变得不再令人可惜了,因为“活着”不再具有它独特的意义。
三、 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社会环境的影响
首先,深厚的传统文化是青少年生命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文化前提,他们的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深受其影响,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注重讲“义”,一直以来有“舍生取义”一说。现今有些青少年为了所谓的哥们义气一时冲动犯下了不可挽回的错误。其次,市场经济的巨大冲击给青少年生命价值观变化的提供了现实条件。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一方面强化人们积极进取的精神,另一方面产生了消极影响,让青少年的价值观变得现实和狭隘。最后,青少年价值观转变的催化剂便是现代西方思潮带来的影响。现代西方思潮不但唤醒和增强青少年自我意识,同时又助长了学生个人主义、享乐主义、虚无主义以及悲观主义的生命价值观。
(二)学校教育的失衡
受到科学知识教育和应试教育的影响,当前我国的学校教育出现了“重视知识和技术、轻视人文”的误区,并且越来越政治化、功利化、工具化,也就进一步的忽视了对学生进行人生意义的生命教育。早在上个世纪中后期,一些发达国家在面对出现暴力、大量凶杀案件和艾滋病传播等漠视生命的行为时,在有识之士的倡导下,已经成立了一些“生命教育”的组织和学会,目的是在教育青少年们要爱惜自己的生命、鼓励他们勇于自我实践和挑战困难。目前,虽然我国也提倡“生命教育”和“生命关怀”,但在我国的学校教育中不是一门显性的课程,因为至今还没有推出“生命教育”的课程。
(三)家庭教育的误区
在传统的家庭教育中,中国的父母普遍重视对子女智力的教育,而不重视对子女的各种价值观的教育以及在人生中都很重要的生命教育。他们过分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和学校表现,对孩子的规划也集中表现在让孩子读好的小学、好的中学、好的大学毕业后找到好的工作。然而对孩子如何爱惜自己的却很少涉及。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中国父母在教育观念上也是回避死亡、自杀这些敏感的话题,这些做法都使子女难以形成正确的生死观。以至于导致部分青少年认为自杀是一种摆脱痛苦的方式,这些青少年一旦遇到学习上的难题、恋爱受挫等困难时更倾向于结束生命来逃避生活中的挫折和困难。
四、解决的措施
(一)重归敬畏生命的原点
从价值观的内在逻辑上看,“敬畏生命”构成了生命价值观的原点。“敬畏生命”从字面上看有两层意思,一是对生命本身的敬重,二是对死亡的恐惧。生命本身是神圣的,值得人们敬重;生命也是脆弱的,一个不经意的瞬间就可以被带走。热爱生命是人们幸福的根本,同情生命则是道德的根本,而敬畏生命是信仰的根本。要对青少年进行生命价值观的教育,首先就要重归敬畏生命的原点,告诫青少年要热爱生命,不能轻易的结束自己或他人的生命。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中,要不断地将这一思想渗入他们的意识之中,让他们知道生命不仅是神圣的,还是是有价值的、可贵的,要珍惜生命和热爱生活。
(二)学校学生管理应该加强对学生的生命关怀
学校应积极转变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加强挫折教育、关注学生与环境教育、积极开展心理咨询和辅导工作。例如,在管理理念上,学生管理工作者要将学生看做是一个复杂的、完整的“生命有机体”,认识到青少年是一个独特的个体,这个个体是不断地生长和发展的生命体,要将这个生命个体的全面发展放在学生管理工作者的第一位。在管理方式上,尊重他们个体的发展需要,以一定规范要求但不束缚他们。在日常教学管理中,开展系列活动加强对学生的挫折教教育,他们的受挫能力,以及面对挫折积极应对的心态。
(三)家庭教育要中父母要更多关心孩子的心理成长
家庭教育是对孩子进行生命价值观教育关键的一环。孩子的一生和家庭联系是最为紧密的,也最易受父母言传身教的影响。很多孩子父母除了要关心孩子的智力培养外,还要更多关心孩子的内心需求。要让他们爱护生命、珍惜生命,要教会他们正视生活中出现的挫折,积极地克服学习和生活出现的困难。在教育观念上父母要正视死亡和自杀等话题,告诫孩子们要勇敢的面对生活中暂时的困难,勇于接受生活带来的挑战,让他们明白死亡并不是解脱困难的“有效”方式,反之会给亲人带来极大的痛苦,从而让孩子们形成正确的生死观。
(四)青少年要加强自我教育
青少年的生命价值观教育,除了依靠学校和家庭教育之外,也不能忽視青少年的自我教育。青少年作为青少年生命价值观教育的主体,应该不断的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在学习的空余时间,可以多看名著、名人传记和充满正能量的书籍,这样不但丰富了青少年的精神世界,也能促使他们向先进人物学习,面对挫折的时候也不会选择一味地用死亡来逃避。在假期中,可以到孤儿院、养老院做义工,在和他们交流的过程中,体会每一个生命的存在都是一个奇迹,无论生活给了每个人怎样的困难,生命总会迎来一个又一个的奇迹。
(五)积极开展形各种形式社会实践活动
在教育的过程中需要处理好“知”与“行”的关系,对青少年进行生命价值观教育则更是如此。通过开展生命价值观的理论知识教育,可以让学生在系统理论知识的指导下结合自身实际去理解生命,是学生获得独立的分辨能力与理性的判断能力,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的重要方式。在进行生命教育的同时,教育者要尽量避免照本宣科、死记硬背的“死知识”,要注重对“活知识”的培养。青少年由于是学生的原因常常会缺少很多的社会经历,也就导致了“知”与“行”的严重脱节,因此在进行生命教育的时候,要在青少年群体中经常开展形式多样的生命教育活动,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体验生存感受,从而培养生命情感,不仅要让他们知道“以何为生”,更要让他们明白“为何而生”。比如开展以参观和体验为主的主题活动,组织学生到医院参观产房、婴儿室、模拟自护自救等。在这个过程中让“知”内化于“行”,让“行”促进“知”的增长。
参考文献
[1] 苗力田:《古希腊哲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473页
[2]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458页.
[3] 邱仁宗:《生命伦理学:一门新科学》,《求是》2004年第3期.
[4] 韩跃红:《尊重生命》,光明日报2005年4月12日.
[5] 朱贻庭主编:《伦理学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年版,第58页.
[6] 陆树晨,朱晨静,《敬畏生命和生命价值观》,《社会科学》,2008年第2期.
[7] 郑晓江,《生命教育的概念、内容和原则》,中国德育,第2卷第3期,2007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