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计算应用是一门实践性很强、极富创造性、具有明显时代发展特点的课程,我们根据学生和教材实际,设计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符合学科特点的教学与管理模式,让学生通过各种方式,对自己的潜能和周围的世界有深切的体悟,并通过多种活动渠道发挥自己的潜能,学会解决生活中与计算机应用学习有关的实际问题。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 课程改革 计算机应用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08)0820134-01
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是高校针对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重要课程,是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重要手段,也是大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工作岗位必须掌握的一种基本技能。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应用越来越普及,学生接触计算机年龄越来越小,社会生活中使用计算机的频率也越来越高,导致传统的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现有教学的需要,因此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势在必行。
案例教学法的主要特点是“由案例驱动,更注重实践”。它很适合计算机类课程比如《计算机应用》的教学。因为这门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极富创造性、具有明显时代发展特点的课程,因此我们要对传统的讲授方式加以改造。根据学生和教材实际,设计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符合学科特点的教学与管理模式,让学生通过各种方式,对自己的潜能和周围的世界有深切的体悟,并通过多种活动渠道发挥自己的潜能,学会解决生活中与计算机应用学习有关的实际问题。
一、传统计算机应用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传统高校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应用课程的定位,都是以理论教学为主,以上机实践教学为辅。教师在讲授时虽然采用了多媒体授课方式,但由于仍然是对计算机应用的各个知识点的简单应用,这些应用非常分散,并且大部分学生在高中学过中学生信息技术,教学模式几乎相同,因此学生容易产生厌学的情绪。
(二)传统的课堂授课形式是老师讲、学生听,使得学生对具体操作内容感到抽象、遥远,有一种不操作就是没学会的感觉,书本上的知识与老师讲解的操作和内容总是有一定距离,而当学生实地操作时,往往还是要边看书边操作,这样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三)传统的教学方法,任课教师要求学生怎样做,学生就按部就班做,抑制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案例教学法在计算机应用教学中的实践
(一)提出案例
由案例来驱动学生的学习可以激发学生提出更多的问题,并随着这些问题的出现不断促进学生学习,并能激起更高层次的思维,来对案例进行分析、综合和评估。案例可以贯穿一堂课、一个单元、一个学期,甚至可以跨学科乃至贯穿学生的整个生活。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我们所界定的“案例”应该是那些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引发学生思考和探究的问题。借助“案例”所驱动的应该是学生的自主学习、研究学习和创新实践,而不是简单地完成学习。
在计算机应用教学中,一般要求学生根据一个实际需求完成一个文档排版、演示文稿的制作、电子表格的使用等。例如计算机应用课程中的Word章节的教学就可以分解成为制作一份“求职信”和制作一份精美的“课程表”两个案例,把学生引入到这个章节中来,然后通过这两个案例的制作过程,教师把文本格式化,段落格式化,页面格式化,图片和表格的处理等知识融入到制作过程中,让学生自己完成案例,学生在制作过程中发现问题不断和教师进行交流,最后教师对学习进行总结和分析评价,达到教学目的。
(二)分析案例
一个案例可以看成一个任务,这个任务又可以分成若干个分任务,再将分任务往下分,直到每个小的分任务可操作或执行为止.在这些分任务中,有些是上课的时候重点强调的,有些是没有讲的知识或技能技巧,这就需要引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探究问题(案例)的欲望,教师就要使用各种信息技术手段,创设任务情景,通过指导、示范等多种教学方法,尽量不让学生对任务产生太大的畏难情绪。
(三)学生边学边练,完成自主学习案例
在案例的指引下,学生边学边练,始终处于主体地位,不仅让学生亲身感受认知的过程,而且培养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学生明确案例目标后首先想如何去完成案例,在完成案例的过程中将会遇到哪些不能解决的问题。这就调动了学生主动求知的欲望,学生为了完成案例达到教学目标会想方设法读教材、查资料、互相交流、互相合作,经过不断修改和完善,最终完成案例,达到了掌握知识、提高能力的目的。案例的完成标志着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学生也能体验到任务完成后的成就感,从而激发他们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四)效果评价
学习效果评价指学生反思问题的解决过程,可以采用小组评价或自我评价,而教师的评价是为了了解学生达到教学目标的程度做出的点评。学习效果评价既是总结与提高的重要阶段,又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信心与成就感的好时机。每当学生完成一个案例,不是主观地打个分数来评价学生的作品,而是通过交流展示和讨论,让同学们自己评比,看谁的作品最受欢迎。通过这种方式,既可以提高学生运用计算机知识的水平和审美水平,又可以客观地评价学生完成情况。最后,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边学边做中的情况,总结规律和技巧,将实践上升到理论高度,在总结过程中突出完成教学目标的重点。
三、结束语
在高校教学中,一直以来存在学生理论基础扎实,但实践操作能力比较弱的问题。本文提出案例教学法,该教学法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很有效。目前我校的部分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应用课已经采用了这种教学法进行教学。实践证明:这种方法对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确实非常有效。
参考文献:
[1]刘光明、张兴旺,应用型本科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研究[J].高教高职研究,2007,(04):66-67
[2]陆汉权、何钦铭、周群,大学计算机基础教改新尝试[J].计算机教育,2004,(07):62-63
[3]甘健侯,网络与课堂相结合的计算机教改研究[J].计算机教育,2006,(02):31-33
[4]林峥、岳孟田,高校计算机实用人才培养如何适应市场需求[J].职业时空,2006(18):27-28
[5]李树丞,构建坚强有力的质量保障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04(2) : 29-30
作者简介:
胡宝芳,女,助教,研究生学历,研究方向:网络,计算机教学。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 课程改革 计算机应用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08)0820134-01
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是高校针对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重要课程,是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重要手段,也是大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工作岗位必须掌握的一种基本技能。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应用越来越普及,学生接触计算机年龄越来越小,社会生活中使用计算机的频率也越来越高,导致传统的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现有教学的需要,因此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势在必行。
案例教学法的主要特点是“由案例驱动,更注重实践”。它很适合计算机类课程比如《计算机应用》的教学。因为这门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极富创造性、具有明显时代发展特点的课程,因此我们要对传统的讲授方式加以改造。根据学生和教材实际,设计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符合学科特点的教学与管理模式,让学生通过各种方式,对自己的潜能和周围的世界有深切的体悟,并通过多种活动渠道发挥自己的潜能,学会解决生活中与计算机应用学习有关的实际问题。
一、传统计算机应用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传统高校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应用课程的定位,都是以理论教学为主,以上机实践教学为辅。教师在讲授时虽然采用了多媒体授课方式,但由于仍然是对计算机应用的各个知识点的简单应用,这些应用非常分散,并且大部分学生在高中学过中学生信息技术,教学模式几乎相同,因此学生容易产生厌学的情绪。
(二)传统的课堂授课形式是老师讲、学生听,使得学生对具体操作内容感到抽象、遥远,有一种不操作就是没学会的感觉,书本上的知识与老师讲解的操作和内容总是有一定距离,而当学生实地操作时,往往还是要边看书边操作,这样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三)传统的教学方法,任课教师要求学生怎样做,学生就按部就班做,抑制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案例教学法在计算机应用教学中的实践
(一)提出案例
由案例来驱动学生的学习可以激发学生提出更多的问题,并随着这些问题的出现不断促进学生学习,并能激起更高层次的思维,来对案例进行分析、综合和评估。案例可以贯穿一堂课、一个单元、一个学期,甚至可以跨学科乃至贯穿学生的整个生活。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我们所界定的“案例”应该是那些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引发学生思考和探究的问题。借助“案例”所驱动的应该是学生的自主学习、研究学习和创新实践,而不是简单地完成学习。
在计算机应用教学中,一般要求学生根据一个实际需求完成一个文档排版、演示文稿的制作、电子表格的使用等。例如计算机应用课程中的Word章节的教学就可以分解成为制作一份“求职信”和制作一份精美的“课程表”两个案例,把学生引入到这个章节中来,然后通过这两个案例的制作过程,教师把文本格式化,段落格式化,页面格式化,图片和表格的处理等知识融入到制作过程中,让学生自己完成案例,学生在制作过程中发现问题不断和教师进行交流,最后教师对学习进行总结和分析评价,达到教学目的。
(二)分析案例
一个案例可以看成一个任务,这个任务又可以分成若干个分任务,再将分任务往下分,直到每个小的分任务可操作或执行为止.在这些分任务中,有些是上课的时候重点强调的,有些是没有讲的知识或技能技巧,这就需要引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探究问题(案例)的欲望,教师就要使用各种信息技术手段,创设任务情景,通过指导、示范等多种教学方法,尽量不让学生对任务产生太大的畏难情绪。
(三)学生边学边练,完成自主学习案例
在案例的指引下,学生边学边练,始终处于主体地位,不仅让学生亲身感受认知的过程,而且培养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学生明确案例目标后首先想如何去完成案例,在完成案例的过程中将会遇到哪些不能解决的问题。这就调动了学生主动求知的欲望,学生为了完成案例达到教学目标会想方设法读教材、查资料、互相交流、互相合作,经过不断修改和完善,最终完成案例,达到了掌握知识、提高能力的目的。案例的完成标志着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学生也能体验到任务完成后的成就感,从而激发他们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四)效果评价
学习效果评价指学生反思问题的解决过程,可以采用小组评价或自我评价,而教师的评价是为了了解学生达到教学目标的程度做出的点评。学习效果评价既是总结与提高的重要阶段,又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信心与成就感的好时机。每当学生完成一个案例,不是主观地打个分数来评价学生的作品,而是通过交流展示和讨论,让同学们自己评比,看谁的作品最受欢迎。通过这种方式,既可以提高学生运用计算机知识的水平和审美水平,又可以客观地评价学生完成情况。最后,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边学边做中的情况,总结规律和技巧,将实践上升到理论高度,在总结过程中突出完成教学目标的重点。
三、结束语
在高校教学中,一直以来存在学生理论基础扎实,但实践操作能力比较弱的问题。本文提出案例教学法,该教学法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很有效。目前我校的部分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应用课已经采用了这种教学法进行教学。实践证明:这种方法对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确实非常有效。
参考文献:
[1]刘光明、张兴旺,应用型本科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研究[J].高教高职研究,2007,(04):66-67
[2]陆汉权、何钦铭、周群,大学计算机基础教改新尝试[J].计算机教育,2004,(07):62-63
[3]甘健侯,网络与课堂相结合的计算机教改研究[J].计算机教育,2006,(02):31-33
[4]林峥、岳孟田,高校计算机实用人才培养如何适应市场需求[J].职业时空,2006(18):27-28
[5]李树丞,构建坚强有力的质量保障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04(2) : 29-30
作者简介:
胡宝芳,女,助教,研究生学历,研究方向:网络,计算机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