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阐述高职物流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的重要性与意义,从课程基苯信息、课程性质、课程目标等方面设计基于项目化教学的高职物流信息技术课程标准。
【关键词】项目化教学高职物流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设计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3C-0047-02
项目化教学法,作为行为导向教学法的一种,主要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一般情况下,一个教学项目结束后应有一件比较完整的作业、案例分析或作品。而物流信息技术作为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必修课,涉及的内容多、知识点比较分散,而且知识层次并不深,笔者经过多年教学实践,发现利用项目化教学法对物流信息技术课程进行授课不失为一个好的方法。但是,若要使项目化教学达到比较好的教学效果,设计一份好的课程标准则是必备条件。
一、高职物流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的重要性与意义
(一)是指导物流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一个指导性文件。课程标准具有规范教学内容、指导学生学习、评价学生考核成绩等功能,因此课程标准具有纲领性文件的作用。它既是整个课程各个方面的一个综合体现,也是落实教育部“高等职业院校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任职要求,参照职业资格标准,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提高课程教学质量”要求的理论前提。
(二)为物流信息技术课程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课程标准规定了课程的性质、教学目标、课程内容等方面内容,因此为物流信息技术课程设计提供了基础,也是项目化教学的前提。课程标准既可以指导教师教学,又可以指导学生如何学习。同时,课程标准既为教师教学提出了具体而明确的要求,又为学生学习提出了明确而具体的要求,是教与学的主要指导依据。它对课程定位、课程性质、课程目标、教学内容、课程设计、学生评价方式等方面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是规范课程教学以及教师组织教学的基础。当然,教材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也是课程设计的具体表现形式,两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
(三)为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对接职业岗位技能标准提供了良好平台。目前,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已经达到了相当的规模,迫切需要统一的课程标准。课程标准设计必须与职业岗位技能标准的要求相符合,课程标准的设计可以充分借鉴各行业各职业的技能标准。不同的职业岗位(工种)都有相应的初级、中级、高级与技师等不同级别的培训、考核与鉴定相对应。因此,物流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为对接职业岗位技能标准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四)为教学管理提供了必要的依据。课程标准是进行教材编写、课程设计、备课、制作教案的重要的依据。高职教育教材需要有行业企业参与编写并符合高职教育特点,因此编写课程教材时就需要有一个相对较统一的课程标准,依据课程标准中教学定位、教学目标、设计思路、教学内容设计、考核要求和实施建议等编写教材。从这方面来说,物流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也为教学管理提供了必要的依据。
--基于项目化教学的高职物流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的具体设计
(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的基本信息一般包括:课程代码,学时学分,适用专业,课程所在教研室,课程标准制订人、审核人、批准人及制订日期等内容。
(二)课程性质。物流信息技术作为物流管理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也是助理物流师考试的必修模块之一。该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熟练掌握物流管理过程中的信息管理能力,如WMS、TMS、条码自动识别技术、RFID技术、GPS和CIS货物跟踪定位技术、EDI技术、数据库技术等。物流信息技术既是物流管理的专业必修课,也是物流信息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物流信息技术是现代物流与传统物流的分水岭,是提高学生以后职业发展潜力的重要课程。本课程的前导课是物流基础,后继课程为物流管理信息系统、ERP及应用、仓储管理、运输管理、配送管理等。
(三)课程目标。课程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知识目标包括:一是了解条码的编码基本知识与编码原则,熟悉二维码的用途及在物流中的应用,掌握条码技术在物流管理中的应用;二是了解RFID的相关知识,熟悉RFID的工作原理,掌握RFID技术在物流中的应用;三是了解EDI工作原理,熟悉EDI数据交换工作流程;四是了解GPS与GIS的基本原理,熟悉GPS与GIS的在物流中的应用领域,掌握GPS与GIS在物流跟踪中的地位及作用;五是了解物联网的发展现状及发展前景,熟悉物联网技术在物流管理中的应用。能力目标包括:一是能够熟练利用条码技术进行物流环节的数据采集;二是能够熟练对EAN标准条码进行识别和判断;三是能够将RFID技术应用于物流各个环节;四是能够熟练使用WMS系统进行出入库操作;五是能够熟练掌握CPS技术对货物进行在途追踪;六是能够在物流环节中熟练应用CIS技术;七是会利用常见物流信息技术提高物流效率。素质目标为: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认识到在物流管理中应用物流信息技术的好处,增强利用物流信息提高物流效率的意识;使学生树立现代物流观念,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与职业素质。
(四)课程设计思路。具体如下:
1 课程开设的思路。物流信息技术相关岗位是高职高专物流管理专业大部分学生就业后从事的主要工作岗位。可以说从事物流管理工作是离不开物流信息技术的,学好物流信息技术是学生毕业后提升职业岗位最重要的资本之一。每一项物流活动都会产生大量的物流信息,而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则可以通过合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对物流信息进行挖掘和分析,并能够通过这些信息的反馈,对物流的各个环节进行协调与控制。物流信息不但在物流管理活动中充当桥梁和纽带作用,而且可以对物流活动的各个环节进行计划、协调和控制,以达到系统整体最优化的目标。物流信息技术课程的功能是培养学生熟练掌握物流信息管理,尤其是能够熟练应用物流信息技术,提高物流的作业效率。因此该课程在物流管理专业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应当作为专业课程和必修课程。 在物流行业,各种物流信息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物流活动的各个环节,对企业的物流活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熟练使用各种物流设备,成为现代物流人才的必备技能。物流信息技术课程内容选取应以社会调研和毕业生跟踪调查为依据,广泛了解行业企业发展需要和完成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从分析岗位群的典型工作任务入手,按照在职业岗位上完成完整工作过程所需具备的知识与能力,设计本课程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并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 课程内容设计思路。思路如下:确定物流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明确物流企业、工业企业、商业企业等各类企业的物流职业工作岗位;确定前导后续课程的关系;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物流师国家职业标准》,尤其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编写的《物流师(物流信息管理)国家题库技能实训指导手册》,根据岗位职业发展及个人发展需求,选取最新的技术作为课程教学内容,为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根据课程需要,强调实际工作所需能力的培养,确保养成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课程以学习项目来组织教学内容。在学习领域课程设计中,学习项目教学设计是一个关键环节。
3 学习情境设计思路。物流信息技术课程是根据各项物流信息技术的层次关系来进行的。课程最终确定了8个主要学习项目。分别是:物流信息基础、条码技术及应用、RFID技术、物流管理信息系统、货物追踪之GPS技术、GIS技术、EDI技术及应用、电子商务与物联网技术。学习模块间设置遵循物流作业流程,在完成流程操作中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满足学生就业和职业发展需要。
(五)项目化的课程内容。要想使项目化教学达到较好的效果,在物流信息技术课程的项目内容时,应把项目化任务贯穿于整个课程内容之中,并对接职业岗位标准。具体如表1所示。
(六)课程的学习评价。物流信息技术课程考核应依据项目化教学的内容分项目进行评价,这样有利于学生调动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能力,掌握物流信息技术的知识,从而提高实践应用能力。对于学生考核评价采取项目加总分占50%,期末考试占30%,平时表现与考勤占20%的方式,弱化试卷考试的形式。
综上所述,物流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设计既是工学结合培养高职人才的需要,也是提高学生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的需要,同时是规范教学活动、保证教学质量的需要。只有确切落实高职课程标准,才能保证高职课程改革落到实处,也才能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高职生的就业竞争力,更好地为区域经济建设服务。
【关键词】项目化教学高职物流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设计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3C-0047-02
项目化教学法,作为行为导向教学法的一种,主要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一般情况下,一个教学项目结束后应有一件比较完整的作业、案例分析或作品。而物流信息技术作为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必修课,涉及的内容多、知识点比较分散,而且知识层次并不深,笔者经过多年教学实践,发现利用项目化教学法对物流信息技术课程进行授课不失为一个好的方法。但是,若要使项目化教学达到比较好的教学效果,设计一份好的课程标准则是必备条件。
一、高职物流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的重要性与意义
(一)是指导物流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一个指导性文件。课程标准具有规范教学内容、指导学生学习、评价学生考核成绩等功能,因此课程标准具有纲领性文件的作用。它既是整个课程各个方面的一个综合体现,也是落实教育部“高等职业院校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任职要求,参照职业资格标准,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提高课程教学质量”要求的理论前提。
(二)为物流信息技术课程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课程标准规定了课程的性质、教学目标、课程内容等方面内容,因此为物流信息技术课程设计提供了基础,也是项目化教学的前提。课程标准既可以指导教师教学,又可以指导学生如何学习。同时,课程标准既为教师教学提出了具体而明确的要求,又为学生学习提出了明确而具体的要求,是教与学的主要指导依据。它对课程定位、课程性质、课程目标、教学内容、课程设计、学生评价方式等方面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是规范课程教学以及教师组织教学的基础。当然,教材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也是课程设计的具体表现形式,两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
(三)为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对接职业岗位技能标准提供了良好平台。目前,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已经达到了相当的规模,迫切需要统一的课程标准。课程标准设计必须与职业岗位技能标准的要求相符合,课程标准的设计可以充分借鉴各行业各职业的技能标准。不同的职业岗位(工种)都有相应的初级、中级、高级与技师等不同级别的培训、考核与鉴定相对应。因此,物流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为对接职业岗位技能标准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四)为教学管理提供了必要的依据。课程标准是进行教材编写、课程设计、备课、制作教案的重要的依据。高职教育教材需要有行业企业参与编写并符合高职教育特点,因此编写课程教材时就需要有一个相对较统一的课程标准,依据课程标准中教学定位、教学目标、设计思路、教学内容设计、考核要求和实施建议等编写教材。从这方面来说,物流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也为教学管理提供了必要的依据。
--基于项目化教学的高职物流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的具体设计
(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的基本信息一般包括:课程代码,学时学分,适用专业,课程所在教研室,课程标准制订人、审核人、批准人及制订日期等内容。
(二)课程性质。物流信息技术作为物流管理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也是助理物流师考试的必修模块之一。该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熟练掌握物流管理过程中的信息管理能力,如WMS、TMS、条码自动识别技术、RFID技术、GPS和CIS货物跟踪定位技术、EDI技术、数据库技术等。物流信息技术既是物流管理的专业必修课,也是物流信息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物流信息技术是现代物流与传统物流的分水岭,是提高学生以后职业发展潜力的重要课程。本课程的前导课是物流基础,后继课程为物流管理信息系统、ERP及应用、仓储管理、运输管理、配送管理等。
(三)课程目标。课程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知识目标包括:一是了解条码的编码基本知识与编码原则,熟悉二维码的用途及在物流中的应用,掌握条码技术在物流管理中的应用;二是了解RFID的相关知识,熟悉RFID的工作原理,掌握RFID技术在物流中的应用;三是了解EDI工作原理,熟悉EDI数据交换工作流程;四是了解GPS与GIS的基本原理,熟悉GPS与GIS的在物流中的应用领域,掌握GPS与GIS在物流跟踪中的地位及作用;五是了解物联网的发展现状及发展前景,熟悉物联网技术在物流管理中的应用。能力目标包括:一是能够熟练利用条码技术进行物流环节的数据采集;二是能够熟练对EAN标准条码进行识别和判断;三是能够将RFID技术应用于物流各个环节;四是能够熟练使用WMS系统进行出入库操作;五是能够熟练掌握CPS技术对货物进行在途追踪;六是能够在物流环节中熟练应用CIS技术;七是会利用常见物流信息技术提高物流效率。素质目标为: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认识到在物流管理中应用物流信息技术的好处,增强利用物流信息提高物流效率的意识;使学生树立现代物流观念,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与职业素质。
(四)课程设计思路。具体如下:
1 课程开设的思路。物流信息技术相关岗位是高职高专物流管理专业大部分学生就业后从事的主要工作岗位。可以说从事物流管理工作是离不开物流信息技术的,学好物流信息技术是学生毕业后提升职业岗位最重要的资本之一。每一项物流活动都会产生大量的物流信息,而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则可以通过合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对物流信息进行挖掘和分析,并能够通过这些信息的反馈,对物流的各个环节进行协调与控制。物流信息不但在物流管理活动中充当桥梁和纽带作用,而且可以对物流活动的各个环节进行计划、协调和控制,以达到系统整体最优化的目标。物流信息技术课程的功能是培养学生熟练掌握物流信息管理,尤其是能够熟练应用物流信息技术,提高物流的作业效率。因此该课程在物流管理专业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应当作为专业课程和必修课程。 在物流行业,各种物流信息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物流活动的各个环节,对企业的物流活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熟练使用各种物流设备,成为现代物流人才的必备技能。物流信息技术课程内容选取应以社会调研和毕业生跟踪调查为依据,广泛了解行业企业发展需要和完成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从分析岗位群的典型工作任务入手,按照在职业岗位上完成完整工作过程所需具备的知识与能力,设计本课程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并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 课程内容设计思路。思路如下:确定物流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明确物流企业、工业企业、商业企业等各类企业的物流职业工作岗位;确定前导后续课程的关系;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物流师国家职业标准》,尤其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编写的《物流师(物流信息管理)国家题库技能实训指导手册》,根据岗位职业发展及个人发展需求,选取最新的技术作为课程教学内容,为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根据课程需要,强调实际工作所需能力的培养,确保养成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课程以学习项目来组织教学内容。在学习领域课程设计中,学习项目教学设计是一个关键环节。
3 学习情境设计思路。物流信息技术课程是根据各项物流信息技术的层次关系来进行的。课程最终确定了8个主要学习项目。分别是:物流信息基础、条码技术及应用、RFID技术、物流管理信息系统、货物追踪之GPS技术、GIS技术、EDI技术及应用、电子商务与物联网技术。学习模块间设置遵循物流作业流程,在完成流程操作中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满足学生就业和职业发展需要。
(五)项目化的课程内容。要想使项目化教学达到较好的效果,在物流信息技术课程的项目内容时,应把项目化任务贯穿于整个课程内容之中,并对接职业岗位标准。具体如表1所示。
(六)课程的学习评价。物流信息技术课程考核应依据项目化教学的内容分项目进行评价,这样有利于学生调动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能力,掌握物流信息技术的知识,从而提高实践应用能力。对于学生考核评价采取项目加总分占50%,期末考试占30%,平时表现与考勤占20%的方式,弱化试卷考试的形式。
综上所述,物流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设计既是工学结合培养高职人才的需要,也是提高学生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的需要,同时是规范教学活动、保证教学质量的需要。只有确切落实高职课程标准,才能保证高职课程改革落到实处,也才能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高职生的就业竞争力,更好地为区域经济建设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