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录像观察统计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对姚明近32场比赛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两队比赛中,姚明抢位与接球区域存在显著性差异。认为:面对姚明运动生涯最后的运动黄金期,中国队应该最大限度开发和使用姚明身上巨大的进攻威胁。
关键词:中国队;火箭队;投篮区域分布
中图分类号:G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6-0-02
一、前言
就当今世界强队所具备的身体条件趋势而言,据报道,我国篮球运动员的身体条件已经接近和达到世界级水平,尤其是在拥有象姚明、易建联一样的世界级体育明星、具有世界独一无二的身高条件、世界级中锋后,国人对中国篮球寄予很高的期望,希望姚明能够带领中国队突破历史,创造出更加辉煌的成绩。然而,事与愿违,中国队不但没有打破前辈所保持的记录,反而暴露出不少问题,就姚明这个进攻点而言,没有在火箭队里面所表现出来的那种淋漓尽致的技战术水平,稳定的发挥,屡屡为球队建功立业[3]。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是姚明、姚明抢位与接球区域。从NBA火箭队2008一09赛季中随机抽取16场姚明比赛的接球数与2008年北京奥运会6场比赛、2006年世锦赛6场比赛姚明抢位与接球区域为主要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查阅2000年以后大量与本课题有关的文献资料几十余篇,专著4余部。
2、专家访谈法。以笔谈和访谈的形式对国内部分篮球专家和教师进行调查访问。
3、专家问卷调查法。向全国部分高校篮球教授、教练员、国家级裁判发放问卷,见表1。并对问卷进行一致性检验,信度系数处于0.9左右,经卡方检验达到显著水平,表明问卷有很高的信度,为本课题的科学研究提供了权威性和科学性的依据。
4、录像统计法。从互联网下载北京奥运会6场比赛、2006年世锦赛6场比赛中国男子队完整的赛事12场。对NBA火箭队2008一2009赛季姚明参加的16场比赛(随机抽取),采取从互联网上下载的方式,共取得16场比赛的录像资料,制作成DCD后在电视机与计算机上反复播放观看。
三、结果与分析
划分姚明在比赛中进行抢位与接球的主要区域板块图是为了比较合理的统计姚明在比赛中抢位与接球情况,以及更直观的观察姚明在比赛中抢位与接球技术,笔者通过阅读大量有关篮球技术指标的书籍文献,通过走访有关篮球教练及学者、专家,并且结合反复观察比赛录像,现将姚明进攻活动大致半场虚拟划分为篮下区、近区、中区、远区等四个区域,并得到有关教授、专家、教练的认可,如图1所示。
众所周知,内线队员要想拿到一个球是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其所处位置空间决定了这一切,内线争夺异常激烈,寸土必争,容不得半点马虎。观察比赛录像我们不难发现,姚明每一次进攻机会都来之不易,要经过与对手的力量周旋,要想尽办法摆脱对手的死缠烂打,只有这样才能挤出一点空间进行接球。因此我们可以断定姚明抢到有利区域是其成功进攻的保障,抢位、要位、接球是姚明内线技术动作最基础最重要的技术之一。比赛中姚明要位区域越靠篮下,接球次数越多,接球区域越大,说明其参与全队配合和个人进攻的机会越多、成功率越高、能力越强。经过观察和统计姚明在中国队与火箭队比赛中,姚明在阵地进攻中挤位、抢位、接球的区域与次数,能够反映其在阵地进攻中的活动范围特点及挤位、抢位、接球能力。
(一)抢位接球方式分析
中锋抢位接球是指中锋队员处在无球状态之下使用挤、卡、顶等技术动作要位或者使用转身、脚步摆脱防守抢占有利的要位空间和投篮空间的挤位、抢位接球技术行为动作。通过反复观察姚明在两队的比赛录像,总结出姚明在比赛中常用的挤位、抢位接球技术动作主要有两种:第一种为阵地进攻中经常使用,称为“攻击点抢位接球方式”,即我们通常在阵地进攻中所说的固定要位接球,就是讲姚明在自己投篮命中率较为稳定、较高,平时训练有素的投篮区域抢位接球;第二种是“移动抢位接球”,就是指姚明利用快速移动、转身、变向、假动作、挡拆拆开后或同伴掩护后在运动中抢位接球。姚明的抢位接球主要以常用攻击点抢位接球为主,以移动抢位接球为次,两种方法有他们各自的优势和劣势,因此这两种抢位接球方法是不能分开的,经常交错起来使用,可以互补,同时又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的。
从表2中可以看出,姚明在中国队中固定抢位与接球多于移动抢位接球,而姚明在火箭队中则相反,移动抢位接球大于固定抢位接球,而且现在姚明所具有的移动抢位接球方式比较多,主要变化有:低位的横切,纵向的空切,从低位上提,挡拆完后的下顺。姚明在国家队中固定抢位接球平均每分钟接球0.47次,移动抢位与接球平均每分钟接球0.42次,平均每场接球5.8次。姚明固定抢位与接球,主要包括原地接球、交叉步转体和转身仍停留在原地的几种接球方法。
(二)姚明接球区域比较
从表3中我们可以看出,姚明在中国队参加的12场比赛中,在中区接球共160次 ,占总接球次数43.7%,在近区接球79次,占总接球数的21.5%,在篮下区接球64次,占总接球次数17.4%,远区接球63次,占总接球次数的17.2%。统计姚明在国家队比赛期间,总计接球366次,平均每场接球30.5次。表3的统计数据说明,姚明在中国队接球以中区为主要区域。从火箭队比赛录像可以观察到,姚明活动区域扩大是火箭队比赛的一个显著特点,姚明不仅在内线能进行强攻,还在中区进行策应、掩护和投篮,拉出来能跳投,能传球,其参加全队配合的能力很强,起到了全队战术核心的作用。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在两队比赛中,姚明抢位与接球区域存在差异,说明姚明在中国队比赛中抢位与接球区域不及其在火箭队中比赛合理。
(二)建议
面对姚明运动生涯最后的运动黄金期,中国队应最大限度开发和使用姚明身上巨大的进攻威胁,尽最大可能使姚明在中区及中区以外进行抢位与接球、策应,争取与世界强队该位置靠拢,努力培养该位置上的后备人才,为中国队内线再遇特殊内线人才做准备[1]。
参考文献:
[1]孙民治.篮球[M].北京:高等教育初版社,1995.
[2]崔鲁祥.对姚明成长过程的探析[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5.
[3]篮球大辞典[M].人民体育出版社,1993,(6).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关键词:中国队;火箭队;投篮区域分布
中图分类号:G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6-0-02
一、前言
就当今世界强队所具备的身体条件趋势而言,据报道,我国篮球运动员的身体条件已经接近和达到世界级水平,尤其是在拥有象姚明、易建联一样的世界级体育明星、具有世界独一无二的身高条件、世界级中锋后,国人对中国篮球寄予很高的期望,希望姚明能够带领中国队突破历史,创造出更加辉煌的成绩。然而,事与愿违,中国队不但没有打破前辈所保持的记录,反而暴露出不少问题,就姚明这个进攻点而言,没有在火箭队里面所表现出来的那种淋漓尽致的技战术水平,稳定的发挥,屡屡为球队建功立业[3]。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是姚明、姚明抢位与接球区域。从NBA火箭队2008一09赛季中随机抽取16场姚明比赛的接球数与2008年北京奥运会6场比赛、2006年世锦赛6场比赛姚明抢位与接球区域为主要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查阅2000年以后大量与本课题有关的文献资料几十余篇,专著4余部。
2、专家访谈法。以笔谈和访谈的形式对国内部分篮球专家和教师进行调查访问。
3、专家问卷调查法。向全国部分高校篮球教授、教练员、国家级裁判发放问卷,见表1。并对问卷进行一致性检验,信度系数处于0.9左右,经卡方检验达到显著水平,表明问卷有很高的信度,为本课题的科学研究提供了权威性和科学性的依据。
4、录像统计法。从互联网下载北京奥运会6场比赛、2006年世锦赛6场比赛中国男子队完整的赛事12场。对NBA火箭队2008一2009赛季姚明参加的16场比赛(随机抽取),采取从互联网上下载的方式,共取得16场比赛的录像资料,制作成DCD后在电视机与计算机上反复播放观看。
三、结果与分析
划分姚明在比赛中进行抢位与接球的主要区域板块图是为了比较合理的统计姚明在比赛中抢位与接球情况,以及更直观的观察姚明在比赛中抢位与接球技术,笔者通过阅读大量有关篮球技术指标的书籍文献,通过走访有关篮球教练及学者、专家,并且结合反复观察比赛录像,现将姚明进攻活动大致半场虚拟划分为篮下区、近区、中区、远区等四个区域,并得到有关教授、专家、教练的认可,如图1所示。
众所周知,内线队员要想拿到一个球是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其所处位置空间决定了这一切,内线争夺异常激烈,寸土必争,容不得半点马虎。观察比赛录像我们不难发现,姚明每一次进攻机会都来之不易,要经过与对手的力量周旋,要想尽办法摆脱对手的死缠烂打,只有这样才能挤出一点空间进行接球。因此我们可以断定姚明抢到有利区域是其成功进攻的保障,抢位、要位、接球是姚明内线技术动作最基础最重要的技术之一。比赛中姚明要位区域越靠篮下,接球次数越多,接球区域越大,说明其参与全队配合和个人进攻的机会越多、成功率越高、能力越强。经过观察和统计姚明在中国队与火箭队比赛中,姚明在阵地进攻中挤位、抢位、接球的区域与次数,能够反映其在阵地进攻中的活动范围特点及挤位、抢位、接球能力。
(一)抢位接球方式分析
中锋抢位接球是指中锋队员处在无球状态之下使用挤、卡、顶等技术动作要位或者使用转身、脚步摆脱防守抢占有利的要位空间和投篮空间的挤位、抢位接球技术行为动作。通过反复观察姚明在两队的比赛录像,总结出姚明在比赛中常用的挤位、抢位接球技术动作主要有两种:第一种为阵地进攻中经常使用,称为“攻击点抢位接球方式”,即我们通常在阵地进攻中所说的固定要位接球,就是讲姚明在自己投篮命中率较为稳定、较高,平时训练有素的投篮区域抢位接球;第二种是“移动抢位接球”,就是指姚明利用快速移动、转身、变向、假动作、挡拆拆开后或同伴掩护后在运动中抢位接球。姚明的抢位接球主要以常用攻击点抢位接球为主,以移动抢位接球为次,两种方法有他们各自的优势和劣势,因此这两种抢位接球方法是不能分开的,经常交错起来使用,可以互补,同时又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的。
从表2中可以看出,姚明在中国队中固定抢位与接球多于移动抢位接球,而姚明在火箭队中则相反,移动抢位接球大于固定抢位接球,而且现在姚明所具有的移动抢位接球方式比较多,主要变化有:低位的横切,纵向的空切,从低位上提,挡拆完后的下顺。姚明在国家队中固定抢位接球平均每分钟接球0.47次,移动抢位与接球平均每分钟接球0.42次,平均每场接球5.8次。姚明固定抢位与接球,主要包括原地接球、交叉步转体和转身仍停留在原地的几种接球方法。
(二)姚明接球区域比较
从表3中我们可以看出,姚明在中国队参加的12场比赛中,在中区接球共160次 ,占总接球次数43.7%,在近区接球79次,占总接球数的21.5%,在篮下区接球64次,占总接球次数17.4%,远区接球63次,占总接球次数的17.2%。统计姚明在国家队比赛期间,总计接球366次,平均每场接球30.5次。表3的统计数据说明,姚明在中国队接球以中区为主要区域。从火箭队比赛录像可以观察到,姚明活动区域扩大是火箭队比赛的一个显著特点,姚明不仅在内线能进行强攻,还在中区进行策应、掩护和投篮,拉出来能跳投,能传球,其参加全队配合的能力很强,起到了全队战术核心的作用。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在两队比赛中,姚明抢位与接球区域存在差异,说明姚明在中国队比赛中抢位与接球区域不及其在火箭队中比赛合理。
(二)建议
面对姚明运动生涯最后的运动黄金期,中国队应最大限度开发和使用姚明身上巨大的进攻威胁,尽最大可能使姚明在中区及中区以外进行抢位与接球、策应,争取与世界强队该位置靠拢,努力培养该位置上的后备人才,为中国队内线再遇特殊内线人才做准备[1]。
参考文献:
[1]孙民治.篮球[M].北京:高等教育初版社,1995.
[2]崔鲁祥.对姚明成长过程的探析[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5.
[3]篮球大辞典[M].人民体育出版社,1993,(6).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