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天,早餐的主食是刺猬包,样子可爱,内含甜甜的豆沙馅。这是一道孩子们十分喜爱的面点。进餐时,我发现男孩多一的盘子里有许多小白点儿。走近细瞧,原来“白点儿”都是刺猬包上的刺。
我好奇地问他:“多一,你这是干什么呢?”
多一回答:“我吃早饭呀。”
我继续问:“那你盘子里的是什么东西?”
多一很淡定地回答:“是刺。我把小刺猬的刺全拔下来了。”
我奇怪地追问:“你为什么要把刺都拔下来呢?”
多一脸上带着一副“你的问题根本不值得问”的表情回答我:“因为刺扎人呀!”
为了明确他的想法,我又问他:“因为刺扎人,所以你就把它们都拔下来,不吃了是吗?”
多一理直气壮地回复我:“是呀,要是它把我扎坏了,可怎么办呀!”
为了了解他的感受,我又问:“你有没有摸一摸它的刺呢?”
多一点头说:“摸了呀。”
“那它会扎你吗?”
多一认真地回答:“扎!”
于是,我转头问同桌的其他小朋友:“孩子们,你们觉得呢?”
这时,也有小朋友表示同意“小刺猬的刺扎人”的观点。
我再问孩子们:“咱们吃的是豆沙包,它只是做成了刺猬的形状。你们就觉得它的刺扎人,是吗?”孩子们纷纷表示认同。本来这一桌只有多一拔下“刺”吃豆沙包,经过这一讨论,一桌的小朋友都开始“拔刺”,大家吃得还很高兴,于是早餐变成了“拔刺”游戏。
过了几天,赶上早餐又吃刺猬包,多一又开始拔刺了。我赶紧给他解释:“多一,这个小刺猬包是用面做的豆沙包,它的刺也是面做的,不会扎的,而且你不吃掉得多浪费呀!”可多一坚定地认为:“这是刺,扎人,不能吃!”我想知道原因,于是问他:“为什么刺不能吃?”多一耐心地解释:“我们家吃鱼的时候,妈妈就说刺扎人,不能吃!扎了就该上医院了!”我试图跟他辩解:“妈妈说的那是鱼刺,不是这个刺。”可多一大喊:“这个是刺!”这时,有小朋友晚来园,我只能中断讨论。
过了一会儿,我又来到多一身边,我们再次讨论了“刺”的问题,多一依旧认为小刺猬的“刺”是扎人的。我请他尝试触摸小刺猬的“刺”的时候,只见他用食指很轻地碰了一下“刺”,就很快把手缩了回去。当我让他尝试吃刺的时候,还是被拒绝了,他依旧认为“刺”是扎人的。这时候,坐在多一对面的小朋友边举着手里的刺猬包边说:“我就把刺吃了。”又有小朋友来园,我离开了他们的餐桌。虽然没有看到多一之后的行为,但实习老师后来告诉我,多一把刺倒进了牛奶里,说这样泡一下就软了,最后他把早餐都吃完了。
分析:多一真是个可爱的小朋友!在小班,他的表达能力相对同龄人较好,平时在游戏活动中积极参与,能够与同伴、教师良好互动,创造力较强,在班里最爱问“为什么”,也是想法最多的一个。
第一次吃刺猬包時,多一依据自己触摸刺猬包的经验——“刺”是扎扎的,断定刺猬包的“刺”不能吃,并且坚持了自己的观点。他对于刺猬豆沙包的第一印象,特别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小班幼儿很喜欢想象,常把自己的假想当做真实的事情,以至于对于身边的事物无法区分出其真实的属性特征。
同时,这一行为也引起了同桌小朋友的关注,还模仿多一拔刺。模仿恰恰也是小班幼儿的典型行为。他们观察身边人的行为,进行模仿,从而积累一定的生活经验。对于多一而言,小伙伴的模仿也是一种强化。
于是,第二次吃刺猬包时,多一继续了之前的“拔刺”行为。通过再次交流,我发现他将关于鱼刺的原有经验迁移到了刺猬包上,结合观察所得,把刺猬包的刺等同于鱼刺,进而认为刺猬包的刺也不能吃。
当我向他解释,刺猬包是用面制作的,不会扎到他,并且也有小朋友边用行动演示边声明刺猬包的刺能吃,多一虽然没有回应,但他的内心肯定是有所触动的。之后,他开始思考自己之前的判断,通过自己关于面食的已有经验,尝试将刺倒进牛奶里,从而使刺变软了,获得了更加丰富的关于刺猬包刺的相关经验,改变了自己起初的判断,进行了新的尝试,用自己的办法解决了吃“刺”的问题。能倾听别人的想法,及时思考并调节自身行为,恰恰反映多一已经具备初步的反思意识——这也是良好的学习品质之一。
虽然在成人眼里,多一“拔刺”的想法很幼稚,但换个角度看,多一遇到问题会思考、行动、倾听、反思、调整。相信此次吃“刺”的经历会在多一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他对面食的理解也会有新的认知!
反思:小班幼儿对周围世界的探索主要通过对物体的看、听、摸、闻、尝等操作活动进行,往往在玩耍的同时发生,只能直接、简单、表面化地认识事物,活动的目的性、顺序性、细致性、有意性均较弱。通过“拔刺事件”,我们发现,小班幼儿有能力通过对事物的大量感知,积累富有个性的经验,这些经验是他们今后进一步理解周围事物及相关关系的基础。
接下来,我该怎么做呢?似乎光靠口头解释,作用并不明显。从课程的角度,我该如何回应、支持多一呢?
我好奇地问他:“多一,你这是干什么呢?”
多一回答:“我吃早饭呀。”
我继续问:“那你盘子里的是什么东西?”
多一很淡定地回答:“是刺。我把小刺猬的刺全拔下来了。”
我奇怪地追问:“你为什么要把刺都拔下来呢?”
多一脸上带着一副“你的问题根本不值得问”的表情回答我:“因为刺扎人呀!”
为了明确他的想法,我又问他:“因为刺扎人,所以你就把它们都拔下来,不吃了是吗?”
多一理直气壮地回复我:“是呀,要是它把我扎坏了,可怎么办呀!”
为了了解他的感受,我又问:“你有没有摸一摸它的刺呢?”
多一点头说:“摸了呀。”
“那它会扎你吗?”
多一认真地回答:“扎!”
于是,我转头问同桌的其他小朋友:“孩子们,你们觉得呢?”
这时,也有小朋友表示同意“小刺猬的刺扎人”的观点。
我再问孩子们:“咱们吃的是豆沙包,它只是做成了刺猬的形状。你们就觉得它的刺扎人,是吗?”孩子们纷纷表示认同。本来这一桌只有多一拔下“刺”吃豆沙包,经过这一讨论,一桌的小朋友都开始“拔刺”,大家吃得还很高兴,于是早餐变成了“拔刺”游戏。
过了几天,赶上早餐又吃刺猬包,多一又开始拔刺了。我赶紧给他解释:“多一,这个小刺猬包是用面做的豆沙包,它的刺也是面做的,不会扎的,而且你不吃掉得多浪费呀!”可多一坚定地认为:“这是刺,扎人,不能吃!”我想知道原因,于是问他:“为什么刺不能吃?”多一耐心地解释:“我们家吃鱼的时候,妈妈就说刺扎人,不能吃!扎了就该上医院了!”我试图跟他辩解:“妈妈说的那是鱼刺,不是这个刺。”可多一大喊:“这个是刺!”这时,有小朋友晚来园,我只能中断讨论。
过了一会儿,我又来到多一身边,我们再次讨论了“刺”的问题,多一依旧认为小刺猬的“刺”是扎人的。我请他尝试触摸小刺猬的“刺”的时候,只见他用食指很轻地碰了一下“刺”,就很快把手缩了回去。当我让他尝试吃刺的时候,还是被拒绝了,他依旧认为“刺”是扎人的。这时候,坐在多一对面的小朋友边举着手里的刺猬包边说:“我就把刺吃了。”又有小朋友来园,我离开了他们的餐桌。虽然没有看到多一之后的行为,但实习老师后来告诉我,多一把刺倒进了牛奶里,说这样泡一下就软了,最后他把早餐都吃完了。
分析:多一真是个可爱的小朋友!在小班,他的表达能力相对同龄人较好,平时在游戏活动中积极参与,能够与同伴、教师良好互动,创造力较强,在班里最爱问“为什么”,也是想法最多的一个。
第一次吃刺猬包時,多一依据自己触摸刺猬包的经验——“刺”是扎扎的,断定刺猬包的“刺”不能吃,并且坚持了自己的观点。他对于刺猬豆沙包的第一印象,特别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小班幼儿很喜欢想象,常把自己的假想当做真实的事情,以至于对于身边的事物无法区分出其真实的属性特征。
同时,这一行为也引起了同桌小朋友的关注,还模仿多一拔刺。模仿恰恰也是小班幼儿的典型行为。他们观察身边人的行为,进行模仿,从而积累一定的生活经验。对于多一而言,小伙伴的模仿也是一种强化。
于是,第二次吃刺猬包时,多一继续了之前的“拔刺”行为。通过再次交流,我发现他将关于鱼刺的原有经验迁移到了刺猬包上,结合观察所得,把刺猬包的刺等同于鱼刺,进而认为刺猬包的刺也不能吃。
当我向他解释,刺猬包是用面制作的,不会扎到他,并且也有小朋友边用行动演示边声明刺猬包的刺能吃,多一虽然没有回应,但他的内心肯定是有所触动的。之后,他开始思考自己之前的判断,通过自己关于面食的已有经验,尝试将刺倒进牛奶里,从而使刺变软了,获得了更加丰富的关于刺猬包刺的相关经验,改变了自己起初的判断,进行了新的尝试,用自己的办法解决了吃“刺”的问题。能倾听别人的想法,及时思考并调节自身行为,恰恰反映多一已经具备初步的反思意识——这也是良好的学习品质之一。
虽然在成人眼里,多一“拔刺”的想法很幼稚,但换个角度看,多一遇到问题会思考、行动、倾听、反思、调整。相信此次吃“刺”的经历会在多一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他对面食的理解也会有新的认知!
反思:小班幼儿对周围世界的探索主要通过对物体的看、听、摸、闻、尝等操作活动进行,往往在玩耍的同时发生,只能直接、简单、表面化地认识事物,活动的目的性、顺序性、细致性、有意性均较弱。通过“拔刺事件”,我们发现,小班幼儿有能力通过对事物的大量感知,积累富有个性的经验,这些经验是他们今后进一步理解周围事物及相关关系的基础。
接下来,我该怎么做呢?似乎光靠口头解释,作用并不明显。从课程的角度,我该如何回应、支持多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