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构建农村高中语文教学高效课堂探析

来源 :当代家庭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x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随着核心素养的推进与实施,高中各学科的教学方式不断改进。高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主要是为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融为一体,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改善学习方法,营造轻松愉快的良好氛围,使学生有效学习,不断强化课堂教学效果,构建适应农村高中语文高效课堂。
  关 键 词: 如何构建;高中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探析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05-0074-01
  构建高效课堂一直以来是教师追求的目标。对于农村中学而言,由于各种因素,学生普遍比一般城市的缺少主动意识,缺少良好的养成习惯和学习习惯,缺少互动学习的积极性,致使我们努力的高效课堂大打折扣。如何构建适应农村高中语文课的高效课堂,一直是许多教师不断思考和探索的话题。单从教师和学生层面而言,值得我们思考挖掘,从而去解决。

1.农村高中学生本身存在的问题
  地处农村,从小缺少父母的陪伴和教导是农村儿童成长的典型,大多数由爷爷奶奶或姥爷姥姥带大的。环境对一个人的童年对其成长是起很大作用的。而这些年纪比较大的祖辈们对孙子疏于在习惯和性格上的良好培养。有的则是放任自我,只负责吃穿,其余像习惯、礼貌等一概不予重视。我们农村的孩子在这种环境下从小缺少独立人格,养成习惯很差,很随意,做事没有目标,没有头绪,甚至缺少理想。往往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很难形成自我约束,主动探索学习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也往往是看别人怎么做自己也跟风,缺少主动意识和探索精神,面对问题时不知所措,很茫然、消极,甚至逃避。一旦形成上面所述的行为习惯,高效课堂也就无从谈起。

2.当前课堂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
  (1)形式化的教學活动
  由于农村高中生基础较薄弱,学习习惯差,缺少主动性,在课堂中,许多同学把上课比作是煎熬,而教师也要按进度去完成课时计划,加上新课改要求课堂要活跃,学生要成为主体来参与问题讨论。但事实上,这样“活跃”的课堂非但没有起到让每个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目的,反而使自主探究课堂显得有名无实。实际情况是许多同学借此找机会说说闲话,聊天或趁机放松一下憋闷的情绪,学生参与活动的实质是脱离课堂本身的,是盲目的形式化。
  (2)无法完全落实教学内容
  课时紧、容量大是我们每个教师面对的现实。高中教材,很多内容是要求举一反三,是要求学生有自学能力的,能够延伸到相关问题上的,所以要求学生在平时要有知识的积累。我们知道,语文教学很大程度上要有文化和历史这两大知识体系的支撑,而我们的学生恰好都是从小“照本宣科”成长起来的。面对先前不太熟悉的文史知识,再加上新的知识点,简直有些“消化不良”。先前也提到过,我们的学生缺少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养成课前预习、课堂上积极学习和课后复习的习惯,如此反复的“夹生饭”也使学生逐渐失去了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更别提如何能高效学习。教师也是很无奈,总不能放下现在内容去补习以前的知识,也不能不按教学进度去完成教学任务吧。
  (3)低效的教学方式
  从教师层面而言,很多课堂教学存在对文本信息的重复归纳,缺少系统性的梳理和引导,使课堂索然无味,缺少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兴奋点,不能让学生专注课堂,缺少面对不同程度层次学生的个别关注,导致本来努力上进的学生无能为力。

3.构建高效课堂的策略
  (1)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关键
  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针对大多数学生的陋习,相应地让学生在学习中形成良好的自觉的习惯,例如,课前查词句,积累成语,好词好段,作文素材积累等。并且让学生养成记笔记的好习惯,做好课前预习,课堂专注,课后复习的同时,逐步培养让学生从文本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思考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主动投入到学习之中。
  (2)教师在课堂上高效上课是构建高效课堂的难点
  教师从备课时就要设计既能紧扣文本又能引起学生兴趣的话题,特别是导入部分,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在讲解知识点时,不妨与社会热点相结合,甚至可以让学生参与其中并畅所欲言,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既学习了文本知识,又拓宽了思路。此外,教师也要抓住课堂主线,做到思路清晰、重点突出、结构明了,能够很好驾驭课堂的同时不会死板,善于灵活引导和解答学生可能带来的问题,使学生能够系统性地掌握文本知识体系,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促使学习风气向“我想学,我要学,努力探索”方向转变,使每个同学都有新进步。
  (3)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是构建高效课堂的重点
  学生主动应该是发自内心的不由自主的,所以要想真正让学生动起来,还是离不开教师的设计和点拨。课前预习使学生对文本有一些大概的认识,可以找一些程度较好的学生让他结合练习题试着从文本里找出自己对文本的认识理解甚至是一些思考到的问题,然后通过自己理解的认识让这些学生在班上自己讲解,让其他同学听的同时,也可以大胆发表意见,进行评述,让学生先对讲的内容进行评论,总结讲得好的一面,还可以进行补充和阐述自己的意见。当然,教师在听完学生的讲述后要进行纠正补充,并归纳和整理。对有新见解和勤于思考的学生给予适当的表扬和赞赏,让学生明白原来动动脑筋也不是太难的事,使学生能够大胆思索和发言,在活跃课堂的同时轻松学到知识,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总之,构建高效课堂还得从心做起,从备课抓起,从知识点本身出发,设计出吸引学生兴趣的又不脱离文本的教案。努力活跃课堂氛围,让学生从内心真正地变得主动起来,主动来学习。使其能在学习过程中感到学知识是享受,感受知识魅力。

参考文献
  [1]中学语文新课程标准
  [2]徐崇明.农村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实践与思考[J].学周刊C版,2013

其他文献
摘 要:在小学语文中,阅读是比较重要的一部分,加强小学生阅读,可以不断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增强文学知识,同时可以不断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引导其逐渐掌握阅读方法,从而增强学生的文学素养,让他们能够深切的感受到文章中的人文情怀。文章对小学语文阅读的重要性进行了论述,探讨了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同时分析了其模式在语文课堂的实践应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2
【正】案例一午觉时间到了,突然听见一阵娃娃的哭声。刚睡下去的小朋友们纷纷探出脑袋来一看究竟。原来是贝贝的洋娃娃发出的哭声。我走过去很温和的劝贝贝现在不玩玩具了,应
摘 要:新课改以“生本教育”作为本轮课程改革的中心,指出学校教育的本质目的是要优化学生的身心健康,而课堂教学需要突出学生的自主需求,引导学生自主建构学科知识,使其在能动探究中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学科能力。这些理念实则都是围绕一个问题展开的,即如何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确保学生可以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因此,初中体育教师则要积极分析学情需求,急学生所急,确保学生可以自主参与运动练习。本文将以啦啦操教学为例,
每一种语言和文化都有大量的积淀,随着不同的文学体裁和语言模式的传承发展,这些积淀以某种独特的方式被保存下来。程式语是民族文化在语言方面传承积淀的一个类典型。特别是在
采用两种介孔分子筛(SBA-15和SBA-15-NH2)分别对水溶性药物阿司匹林进行药物吸附与释放的对比研究,利用FT-IR,UV等手段对样品结构、药物装载和释放过程进行表征。同时,运用Kors
摘 要:學前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的现状强调游戏对儿童学习与发展的独特价值,强调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目标是引领幼教工作者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游戏观和课程观,推进幼儿园课程实施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学前教育规律,促进幼儿健康快乐成长。因此,我们一直尝试进行课程改革,努力把自由、自主、创造、愉悦的“真”游戏还给幼儿,引导幼儿无痕的融入游戏和生活中去,在生
摘 要:生本课堂主张以学生为根本,发挥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同学们的课堂参与度,让同学们能够在参与课堂的过程中体会到属于小学数学的独特魅力。因而,我们作为一名一线教师,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同学们参与到数学课堂教学当中,以此来为同学们今后的学习和发展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小组合作;小学数学;生本课堂;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
柴油中的硫化物可以用有机酸催化过氧化氢氧化法脱除,脱硫效率与体系酸性强弱有关。强酸性的硫酸能调节反应体系的酸性,提高脱硫效率。在苯并噻吩/正辛烷配成的模拟柴油中,以过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