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福人类的诺贝尔奖

来源 :大众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m8904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面对一台坏了的电脑,外行人所能做的只是检查一下连接线是否插好。同样,一个不懂解剖学的医生在面对病人的时候,也只能通过观察他的饮食和排泄的情况,去猜他的病因。
  信息论中有个名词叫做“黑箱理论”,说的就是这种情况。而现代医学一直在做的工作,就是打开黑箱的盖子,研究里面所有元器件的功能。
  常识告诉我们:要想知道某件东西到底有什么用,一个简单的办法就是把它拿掉,看看结果会怎样。这个方法在研究基因时格外有效,因为科学家们很难通过基因顺序判断它的功能到底是什么。
  细菌的基因比较简单,科学家可以任意地摆布它们。所以,关于细菌的研究已经基本上告别了黑箱时代。高等动物就不同了,哺乳动物细胞内含有上万个基因,它们连成一串,缠绕在一起,成为在显微镜下很容易看见的“染色体”。要想从染色体上定点切除某个基因,换上新的代用品,再装回去,而又不伤害整条染色体的功能,目前的生物化学技术还做不到。
  这个例子完全可以可以推广到整个生物学领域:在多数情况下,科学家早已知道应该怎样去做研究,缺的只是有效的工具和手段。
  
  寻找改变基因的工具
  
  “工具”这个词似乎天生带有“人造”的含义,但是在生物化学领域,纯粹由人类设计出来的工具非常少,科学家们只能在大自然中寻找合适的工具,改造一下为己所用。比如,切割、合成和连接DNA所用的酶, “转基因”使用的载体等等,都是科学家从一些特殊的细菌和病毒中找到的。
  前文所说的“定点清除基因”的方法,其灵感就是来自生物体本身。50多年前,美国科学家约舒亚·莱德博格(JoshuaLederberg)发现了基因的“同源重组”(Homologous Eecombination)现象,他因为这个发现获得了1958年的诺贝尔医学或生理学奖。这一现象说起来很简单,大多数高等生物的细胞内含有两套染色体,一套来自父亲,一套来自母亲。这两套遗传系统绝大部分都是一样的,只在少数几个地方有所不同。莱德博格发现,来自父亲的某段染色体会和来自母亲的对应片断发生互换,这就好比两个双胞胎兄弟互相交换了一只手一样。
  上个世纪80年代初,美国犹他大学的马里奥·卡佩基(Mario Capecchi)博士突发奇想,觉得“同源重组”可以做为工具,对染色体上的基因加以改造。具体做法是:先用靶细胞的某段DNA做为模板,在实验室里制作一段“同源”的DNA,然后把它导入细胞,诱导细胞的染色体和这段DNA发生“同源重组”。这样一来,外来的DNA就可以准确地整合进细胞的染色体内,代替原来的那段基因。
  假设科学家在合成“同源”DNA时做点手脚,改变某个关键的顺序,被修改后DNA仍然可以和细胞发生“同源重组”,但整合进细胞中的外源DNA却是坏的,无法正常工作。这样一来,这个基因就被人为地“敲除”(Knockout)了。经过大量的试验,卡佩基证明这个方法是可行的,人工引入的DNA片断确实可以和细胞原有的染色体发生“同源重组”。
  几乎与此同时,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的奥利弗·史密斯(Oliver Smithies)博士也在进行类似的实验。他发现,哺乳动物细胞中的任何一段基因都有可能发生“同源重组”,即使这段基因处于休眠状态也是如此。
  
  干细胞登场
  
  西医最遭人诟病的一条就是缺乏整体观。可是,事实上,现代生物学并不缺乏整体观,科学家不是傻子,他们当然明白个体不等于整体的道理,只是根据目前的现状,要想进行可控制的整体研究,还有很多困难需要克服。
  比如,虽然卡佩基和史密斯两人找到了“定点改变任意基因”(英文叫Gene Targeting,基因靶向或基因打靶)的方法,但是他俩只能做到改变单个细胞内的基因。要想研究某个基因对于整个生命体的作用,就必须把该个体所有细胞中存在的该基因全部“敲除”掉,这可就难了。
  一般人所能想到的办法都是从受精卵开始,只有这样才能让整个动物的所有细胞都改变。可是, “同源重组”实验的效率很低,做一次这样的实验可能需要成千上万个受精卵,这是一项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所以当时科学界都认为这个方法在哺乳动物身上是行不通的。
  天无绝人之路。正像前文所说的那样,一旦生物学家需要找到某样工具,都会习惯性地把目光转向生命本身,这一次他们又找对了。
  同样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英国卡迪夫大学(cardiffUniversity)的马丁·埃文斯(Martin Evans)博士偶然发现,小鼠受精卵发育到3.5天的时候,会形成一个名叫“囊胚”(Blastocyst,也有人翻译成“胚泡”)的小细胞团,其外层是一圈由扁平细胞组成的“滋养层”,保护着囊胚内的一小团特殊的细胞——“内细胞团”(Inner Cell Mass)。这几十个细胞都是未分化的干细胞,每个细胞都能发育成几乎所有的组织和器官,所以科学家们把这些细胞叫做“胚胎干细胞”(EmbryonicStem Cells)。
  埃文斯并不是第一个发现这群细胞的人,但他却是世界上第一个在实验室条件下成功地繁殖胚胎干细胞的人。具体来说,他发现,只要模仿“囊胚”中的微环境,在培养皿底部铺上一层不会分裂的细胞做为“滋养层”,就能让培养皿中的干细胞无限地繁殖下去,同时又完整地保留干细胞的“全能”特性。
  想象一下,埃文斯博士发明的这项技术如果和卡佩基、史密斯博士发明的“基因靶向”技术结合起来会是什么结果?
  简单地说,埃文斯为“基因靶向”技术提供了足够多的靶细胞。从此,卡佩基和史密斯博士再也不必担心“同源重组”的效率问题了,反正细胞有的是。如果每100万个细胞才能发生一次,那就用100万个干细胞好了,他们只需要成功一次就足够了。
  成功后,他们只需把这个细胞进行繁殖,然后重新植入小鼠的囊胚中,再把囊胚植入一只小鼠的子宫里,就能生出一批带有一部分这种特殊细胞的成年小鼠来。如果被改变的那个干细胞正巧变成了生殖细胞,就说明这只小鼠的所有精子(或卵子)都被改变了。接下来只要再进行几次选择性的交配,就能生出一批从头到脚所有细胞都被改变了的小鼠。
  
  小鼠基因库
  
  1989年,卡佩基和史密斯发表论文,报告了世界上第一只依靠“基因敲除”法得到的小鼠。从此,哺乳动物遗传学研究发生了质的飞跃。
  比如,你想研究一下A基因是如何致癌的吗?只要把A基因“敲除”掉,然后观察没有该基因的小鼠体内发生了哪些变化,哪些分子的水平升高了,哪些细胞受到了影响,容易患上哪些癌症……就行了。
  这个方法让科学家们第一次能够在整体的水平上研究基因的功能。
  自那时开始,全世界的实验室一共培养了超过11000种“基因敲除小鼠”(Knockout Mice),这个数字大约相当于哺乳动物整个基因数量的一半。从此以后,如果科学家想研究一下小鼠的某个基因的功能,只要调出这个品系的小鼠,和正常小鼠比较一下就可以了。
  目前科学家们正在致力于敲除剩下的一半基因,然后做成一个小鼠基因库,把哺乳动物所有的基因都包括进来。到那时,任何一个基因都可以很方便地进行研究了。
  小鼠和人的亲缘很近,很多疾病的病理都是相似的,因此这些“基因敲除小鼠”可以做为人类疾病的“模型动物”,通过研究它们的发病机理,找出治疗的方法。目前,全世界的科学家已经建立了超过500个人类疾病的小鼠模型,从心血管疾病到癌症,应有尽有。有了这些模型,医生们就可以方便地研究这些疾病的病因和治疗方法。
  因为“基因敲除法”具有如此强大的功能,诺贝尔委员会终于把2007年的医学或生理学奖授予了卡佩基、史密斯和埃文斯三人。这是21世纪该奖第三次授予一项工具性的研究。2003年是核磁共振,2006年是ENA干扰。和“基因敲除”类似,RNA干扰也能做为研究基因功能的绝佳工具。
  只要科学家手里有了强大的研究工具,我们就有理由相信,许多困扰人类多年的顽疾将在不远的将来得到彻底的根治。
  这项研究目前最大的困难在于人们对胚胎干细胞的怀疑态度,这种态度大多出自宗教人士对干细胞伦理的质疑。比如,布什政府就颁布法令,禁止用国家经费资助胚胎干细胞研究。今年的诺贝尔奖给了美国政府当头一棒。
  做为复杂的高等哺乳动物,人类的疾病本来就不容易研究。如果再人为地添加一些障碍,那就更是难上加难了。其实,科学研究并不神秘,只要具备一些基本的科学知识,很多看似高深的研究很容易被普通人所理解。
  绝大多数科学家也都不是一心想要制造怪物的怪人,科研的最终目的是造福人类,让普通人葱中受益。
其他文献
自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于2001年正式确定STEM这个词开始,STEM教育很快风靡全世界。国际上STEM教育精彩纷呈,据英文维基百科显示,目前已出现了17种变式。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结合本区域工业企业和学生的实际,提出了STEM的新变式——A-STEM,旨在强调STEM教育的人文精神的引领价值。  本期专题,我们邀请到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教育局教研室主任吴金财特级教师撰写了卷首语;A-STEM
结肠癌又叫大肠癌,是消化系统中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发病率有增加的趋势。不过,病人若能早期发现,争取早期确诊,则治愈的希望还是很大的。  应当注意哪些问题呢?  1 年龄:好发于40~70岁,患有慢性结肠炎、血吸虫病、结肠息肉病及痔疮的中老年更应警惕。  2 便血:大便带血是最常见,也是最先出现的症状之一。痔疮出血是便后出血或便纸带血,血便是不混的,而结肠癌的出血是和大便相混的。  3 排便习惯
临床上有一种精神病的主要症状为情感忧郁、动作减少,思维迟滞,或自罪自责、悲观消极,甚至有自杀企图,严重者终日不食、不动、不语,陷于忧郁性木僵状态。选就是忧郁症。其患病率约占总人口的8~5%,全世界的患者竟多达1~2亿人。我国学者过去曾认为本病在国内十分少见。但近年来的深入研究发现,我国的忧郁症实际上并不少见,只是由于表现形式与外国人有所不同,而易被忽略或误诊罢了。  中国人忧郁症的特点是忧郁症状的
多年来,铜仁学院在办学中充分重视职业道德教育,通过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将职业道德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职业道德感。学院由此成为当地重要的人才输出基地,对推动区域经济升级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创新思政教育模式,建构实践教学体系  在思政教育问题上,学院始终坚持“突出地方特色”的原则,充分发掘地方思政教育资源,积极构建大学生思政实践教学体系。在开展思政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学院充分
灯与喇叭的背后  那些灯,发出耀眼夺目的光彩,显耀着自己。那些喇叭,发出悦耳动听的声响,张扬着自己。  人们为耀眼的灯光迷惑了,为悦耳的喇叭陶醉了,把关注和赞美都送给了它们。  在人们看不见的角落里,有一台发电机,在默默地工作。  那些灯,那些喇叭,它们显耀的、张扬的本钱,其实都离不开发电机帮忙。但发电机不求赞美。只要它的能量能为人所用,它就满足了。    轮胎的气量  一辆汽车,哪儿都好,就是跑
摘要:本文对中国教师研修网承担的重庆市江北区两期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项目的实施情况和成果进行了深入分析,探讨了有效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研修机制,为更好地开展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关键词:能力提升工程;教学模式;应用能力;有效机制;专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18)23-0088-05  研究背景  1.问题提出
A.M5:30    手机闹铃每天这个时间叫我起床。我顺便看了一下手机上的“行事历”,大概知道了今天的重要行程。用早餐时,我习惯地开启计算机查阅天气,天气好坏关系到学校今天的活动调整与否;阅读今日新闻摘要及教育新闻;读取与回复电子邮件……搭车前往学校的途中,我已完成今日到校前的规划、准备。  早上到学校后,我通过计算机查询蓬莱小学校内网,了解今天校内信息的发布情况:“校园巡逻系统”的运作记录、“校
误吞了异物怎么办?  许国铭    生活中常碰到麻烦事,一些不懂事的孩子将硬币、钮扣、小玩具等塞到嘴里,咽入胃内;老人在睡眠中糊里糊涂将假牙吞入胃中;成年人也有误吞异物的。一旦发觉了异物进入胃内,不要惊慌失措,这时最需要的是冷静。  其实,在科学发达的今天,误褥异物一般都能经胃镜取出。我院自1980年以来,先后为96例病人取出了145件异物。其中年龄最小的仅8个月,最大的为68岁。取出的异物有:硬
电子白板可将文字、图片、动画或课件等多种教学资源有机结合起来,及时进行设计、保存、传达与交互。教师利用电子白板开展教学不仅能增添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更拓宽了教学创新思路,使抽象的知识形象化,深奥的道理具体化,有利于幼儿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巩固和记忆。笔者经过长期的实践与研究,对电子白板的应用优势有了以下深刻体会。  课件制作简单  电子白板课件融视、听、说、做于一体,动静交替、声情并茂、组合流通。教师
【摘 要】本文采用SWOT分析法对安徽某三甲医院卫生新闻宣传工作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进行系统分析,提出该院卫生新闻宣传工作的发展策略,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三甲医院卫生新闻宣传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三甲医院 卫生新闻宣传 SWOT分析 策略  卫生新闻宣传工作是卫生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责,是卫生部门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重要手段。①面对竞争日趋激烈的医疗服务市场,面对广大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