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诗词歌赋蕴含的美感使它成为审美教育的重要内容。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创设有关的情境,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让学生在其中感受美、理解美、表达美,从而提高审美能力。
一、引入情境,感受美
古诗是语言的艺术,其所塑造的文学形象具有间接性,它并不直接作用于人的视觉、听觉和触觉,因而必须先对诗句进行准确领会,“字求其训、句求其义”是古诗教学的关键,通过字句这一中介,使学生在脑海中想象出诗歌所描绘的情景,在想象中“看到”和“听到”诗人所描绘的情景,体验诗人所表达的强烈感情,感受诗歌中的艺术形象。因此,从感知美的表象中,培养学生感受美的能力,是审美教育的基础。
(一)借助吟诵感受古诗的意境
诗文本身是一种修饰过的语言,读起来上口,听起来和谐,有鲜明的节奏感,形成诗歌的音乐美。例如,我们学习《天净沙·秋思》就可以引导学生吟诵后作画的形式,在头脑中呈现“枯藤、老树、昏鸦”以及萧条、荒凉的秋景,还有以这些景物、景色为背景的“断肠人在天涯”的整体画面,进行感知体验。从形式到内容,从画面到意境形成一个有机结合的整体美,从而感到蕴含在画面中游子凄苦的心境和沉郁的情绪。
诗歌的语言凝练,在学习时不仅要感悟其中的人物形象美、意境美,更应品味其中的音乐美。古诗词都比较注重押韵、对仗,读来朗朗上口,具有音乐美。教师在教学古诗时应注意朗读指导,使学生能够在朗读中感受到美。
1.琅琅放声诵读
琅琅放声诵读,就是在学生初学古诗时,指导学生重视朗读,力求读得清晰、准确、有节奏;读出诗词平仄押韵的韵律美,培养毕生的语感能力。李白的诗歌具有丰富的想象力,语言深入浅出,生动活泼,如《望庐山瀑布》就是其中代表作之一: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学生了解诗的大意后,让学生一字一句放声朗读:“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那琅琅的声音,清晰的节奏,激发了学生诵读古诗的兴趣。
2.低声慢语吟诵读
在初步理解诗文大意之后,组织学生低声慢语吟诵读,就是指导学生放低声音,‘轻声诵读,细细品味,慢慢欣赏,读出诗文抑扬顿挫、回环曲折之美,感受诗词的意境,如教学杜甫《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在学生初步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指导低声慢吟,使学生感受到杜甫的沉郁顿挫,心情开朗,并体验交流诗文中哪些词语用得好,该怎样读。随着诵读的遍数增加,通过口、耳、眼、心并用,学生的理解与感悟也会逐渐加深,逐步培养学生感悟古诗语言内涵。
3.欣赏意境诵读
欣赏意境诵读,是在学生深入理解诗意,把握作者思想情感之后,让学生进行诵读。古诗文注重句子锤炼,讲究谋篇构思,许多诗句是“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欣赏意境诵读,就是把诵读过程作为欣赏诗词的过程,组织学生积极想象,把自己置于诗词的意境之中。例如古风》: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我让学生自由地低声慢吟,边读边交流讨论。他们在读中悟,悟中读,那同情的语气,那不平的愤慨充满学生诵读声中,学生在读中受到真、善、美的熏陶。
(二)借助品读感受美
语文教材具有极其丰富的美育内容。教学时,我们可透过课文优美语言的本身,抓住重点词句,启发学生揣摩,品味语言美。通过优美的文辞,让学生审视感人的画面,产生对自然美、风光美的热爱,激发他们对祖国山河壮美而喜悦的感悟。例如,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暮江吟》: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诗中描绘了深秋时节傍晚江上幽静美丽景色,诗人用珍珠比喻露珠,用玉弓比喻新月,不但贴切传神,而且创造了一个清新、幽美静谧的境界,沁人心脾。
二、分析情境,理解美
审美教育的中心环节是从审美感受提高到美的鉴赏,从而理解美的实质。从认识过程来说,虽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但形成审美观念的认识过程的飞跃,仍然须伴随着形象。因此,必须很好地引导学生分析意境,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地理解美的实质。
(一)分析情感帮助理解
有些古诗以抒情为主,某些景象只作为抒情的衬托。诗人把自己激动的情感迭加到某景物上去,化无情的景物为有情,缘情造境。学习这种诗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体会感情人生,看诗人抒的是何种情,是喜?是忧?是悲?是乐?情感由何起?情为心生,心为物显。然后找出诗人情思寄托的景物,看诗人给这些景物着上何种感情色彩,从而进入情景交融的境地,如学习杜甫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教师可抓住如下问题引导学生体会意境。(1)诗人抒发了怎样的感情?(2)诗人把这种感情寄托在什么景物上?学生依照这种思路就会进入意境。
诗人听到官军收复河南河北的消息欣喜若狂,诗人所思所看所行之景象皆着喜色。闻喜讯,惊喜落泪湿衣裳,看妻子儿女愁容荡然无存。这种喜悦之情显露在行动上,则是信手收拾诗稿、书籍随时准备还乡。这种喜情显现在动态上,则放声高歌纵情饮酒。这喜情表现在思念上,则是归心似箭,计划归程。这喜情反映在景色上,则是春光明媚一片艳阳。诗人的狂喜心情都给寄托的景物着上喜色,从而使诗人的感情表现得更强烈更浓厚。这就是王国维所云:“有我之境,物皆着我之色彩。”这样,在感受的基础上,通过想象,情感活动和理解四种心理功能的结合,促使学生逐步构成对美的认识。
(二)分析线索帮助理解
由于古诗在结构上有跳跃、省略及语序颠倒等特点,在形式上往往没有呼应联系,其意境难以体会。但“诗眼贵亮,而用线贵藏”。总有线索略藏其中,如线穿珠,把诗中的人、情、事、场、景等连为一体,如果引导学生把诗中暗藏的线索找出来,其意境就容易领会,如学习杜甫的《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学习此诗时,教师可抓住如下问题引导学生找线索,体会意境。(1)诗中写了哪些景物?(2)叙了何事?抒了何情?(3)诗人写景、叙事、抒情皆因何而起?通过教师点拨,学生讨论就会明了,诗人写了春城、草木、春花、春鸟等景,叙了国破、烽火等事,抒发了溅泪、惊心、盼家书、愁搔头等情。此景、此事、此情皆由安史之乱的“烽火”而起,这安史之乱的“烽火”是贯穿全诗的线索。因“烽火”国破家亡引出无限的忧伤,诗人的忧伤别恨给无情的花草鸟兽也着上感情色彩。这样,抓住诗的一条线索“烽火”和忧国忧民之情引导学生进入意境,引发共鸣。
三、再现情境,表达美
创造美是审美教育的最终目的。在语文教学中,创造美主要表现在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表现美的感受,美的感受通过表达以后,学生对美的认识会更明确,感情会随之而深化。这种以表达美的感受为内容的语文和思维的协同活动,必然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一)依文作画
《山居秋暝》就让学生领略了唐人山水诗的意趣,短短四十字的诗句写了山和月、松和石、雨和泉、竹和莲、浣女和渔舟,有静有动,有显有隐,构图丰满,画面动人。有些诗常常各句都写景物,彼此并列,中间没有响应关系的词,只靠这些景物的安排构成一种境界,宛如一幅动画卷。教这种诗时,可引导学生依文作画,充分发挥想象进入诗的意境。我国很多古诗词可以说是“诗中有画”,一首诗就是一幅色彩鲜明、动静相宜的图画,如《过故人庄》描绘了一幅农村恬静优美的田园图。我们应引导学生在初步感知诗歌诗情画意的美感享受中,体会故人庄环境的恬静美丽,农人劳动的乐趣,田家生活的安逸;《江雪》作者以极其洗练的文笔,勾画出一幅渔翁寒江垂钓图。我们应引导学生体味作者把“江”“雪”与“渔翁”有机联系在一起,动静相衬,虚实结合,使整个画面浑然一体的美感;《敕勒歌》以雄浑的气势,勾画了一幅阴山脚下美丽富饶、广阔无垠的草原风貌图。我们应引导学生体味作者抓住景物特点,宏观勾勒、动静结合描绘出的北国草原壮丽、富饶风光的独特美感。
教学时,在学生明确诗意的基础上,依文作画。学生边作画边想象,就会产生泼墨绘美景,如在画中游的感觉,为美景所陶醉进入意境,引发出一种热爱自然、赞美祖国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与诗人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
如孟浩然的《春晓》,展现一幅醉人的春景图:啁啾的鸟鸣声,沙沙的细雨声,微雨后花卉新姿。这阵阵春声透露无边春色,让学生在反复朗读启通想象,把学生引向广阔的大自然,并让学生拿起画笔画下这烂漫的春景,从而去想象、去体味那莺啭花香的盎然春意,激起学生热爱大自然韵的思想感情。
(二)想象作文
学习《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渔歌子》、《钱塘湖春行》、《江南春》、《惠崇<春江晚景>》、《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等诗篇,就该深入理解诗歌,挖掘古典诗词的思想美。让如诗如画的祖国壮丽山川,在学生的胸中激荡,让学生对祖国的山山水水充满激情,使学生对祖国广袤、秀丽的山河加深认识,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深沉感情,学习诗人积极进取、蓬勃向上的精神。同样,读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就必须让学生理解作者渴望杀敌建功,报效国家的豪壮胆气、雄伟气魄,体味作者虽壮志未酬,仍心系祖国命运的拳拳之心;读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就应让学生学习诗人不屈的精神和豪迈的气概;读陶渊明的《归园田居》《饮酒》就该让学生了解作者高洁的品质的高尚的气节……学习《送元二使安西》、《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就应引导学生如何珍重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学习《过华清宫》、《石壕吏》、《涉江》等,就该激起学生对真善美的向往对假恶丑的憎恶之情。古诗中有大量作品是赞美祖国大好河山的。每逢这类古诗学完,我就利用课余和活动课时间,结合学生年龄特点,让学生做想象作文,再根据自己所想配以插图,亦文亦画,让诗情画意充满学生的学习生活。
在古诗教学中创设情境,有目的地进行审美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才能逐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才能在潜移默化之中塑造美的心灵。
(责编 李 晔)
一、引入情境,感受美
古诗是语言的艺术,其所塑造的文学形象具有间接性,它并不直接作用于人的视觉、听觉和触觉,因而必须先对诗句进行准确领会,“字求其训、句求其义”是古诗教学的关键,通过字句这一中介,使学生在脑海中想象出诗歌所描绘的情景,在想象中“看到”和“听到”诗人所描绘的情景,体验诗人所表达的强烈感情,感受诗歌中的艺术形象。因此,从感知美的表象中,培养学生感受美的能力,是审美教育的基础。
(一)借助吟诵感受古诗的意境
诗文本身是一种修饰过的语言,读起来上口,听起来和谐,有鲜明的节奏感,形成诗歌的音乐美。例如,我们学习《天净沙·秋思》就可以引导学生吟诵后作画的形式,在头脑中呈现“枯藤、老树、昏鸦”以及萧条、荒凉的秋景,还有以这些景物、景色为背景的“断肠人在天涯”的整体画面,进行感知体验。从形式到内容,从画面到意境形成一个有机结合的整体美,从而感到蕴含在画面中游子凄苦的心境和沉郁的情绪。
诗歌的语言凝练,在学习时不仅要感悟其中的人物形象美、意境美,更应品味其中的音乐美。古诗词都比较注重押韵、对仗,读来朗朗上口,具有音乐美。教师在教学古诗时应注意朗读指导,使学生能够在朗读中感受到美。
1.琅琅放声诵读
琅琅放声诵读,就是在学生初学古诗时,指导学生重视朗读,力求读得清晰、准确、有节奏;读出诗词平仄押韵的韵律美,培养毕生的语感能力。李白的诗歌具有丰富的想象力,语言深入浅出,生动活泼,如《望庐山瀑布》就是其中代表作之一: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学生了解诗的大意后,让学生一字一句放声朗读:“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那琅琅的声音,清晰的节奏,激发了学生诵读古诗的兴趣。
2.低声慢语吟诵读
在初步理解诗文大意之后,组织学生低声慢语吟诵读,就是指导学生放低声音,‘轻声诵读,细细品味,慢慢欣赏,读出诗文抑扬顿挫、回环曲折之美,感受诗词的意境,如教学杜甫《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在学生初步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指导低声慢吟,使学生感受到杜甫的沉郁顿挫,心情开朗,并体验交流诗文中哪些词语用得好,该怎样读。随着诵读的遍数增加,通过口、耳、眼、心并用,学生的理解与感悟也会逐渐加深,逐步培养学生感悟古诗语言内涵。
3.欣赏意境诵读
欣赏意境诵读,是在学生深入理解诗意,把握作者思想情感之后,让学生进行诵读。古诗文注重句子锤炼,讲究谋篇构思,许多诗句是“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欣赏意境诵读,就是把诵读过程作为欣赏诗词的过程,组织学生积极想象,把自己置于诗词的意境之中。例如古风》: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我让学生自由地低声慢吟,边读边交流讨论。他们在读中悟,悟中读,那同情的语气,那不平的愤慨充满学生诵读声中,学生在读中受到真、善、美的熏陶。
(二)借助品读感受美
语文教材具有极其丰富的美育内容。教学时,我们可透过课文优美语言的本身,抓住重点词句,启发学生揣摩,品味语言美。通过优美的文辞,让学生审视感人的画面,产生对自然美、风光美的热爱,激发他们对祖国山河壮美而喜悦的感悟。例如,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暮江吟》: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诗中描绘了深秋时节傍晚江上幽静美丽景色,诗人用珍珠比喻露珠,用玉弓比喻新月,不但贴切传神,而且创造了一个清新、幽美静谧的境界,沁人心脾。
二、分析情境,理解美
审美教育的中心环节是从审美感受提高到美的鉴赏,从而理解美的实质。从认识过程来说,虽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但形成审美观念的认识过程的飞跃,仍然须伴随着形象。因此,必须很好地引导学生分析意境,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地理解美的实质。
(一)分析情感帮助理解
有些古诗以抒情为主,某些景象只作为抒情的衬托。诗人把自己激动的情感迭加到某景物上去,化无情的景物为有情,缘情造境。学习这种诗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体会感情人生,看诗人抒的是何种情,是喜?是忧?是悲?是乐?情感由何起?情为心生,心为物显。然后找出诗人情思寄托的景物,看诗人给这些景物着上何种感情色彩,从而进入情景交融的境地,如学习杜甫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教师可抓住如下问题引导学生体会意境。(1)诗人抒发了怎样的感情?(2)诗人把这种感情寄托在什么景物上?学生依照这种思路就会进入意境。
诗人听到官军收复河南河北的消息欣喜若狂,诗人所思所看所行之景象皆着喜色。闻喜讯,惊喜落泪湿衣裳,看妻子儿女愁容荡然无存。这种喜悦之情显露在行动上,则是信手收拾诗稿、书籍随时准备还乡。这种喜情显现在动态上,则放声高歌纵情饮酒。这喜情表现在思念上,则是归心似箭,计划归程。这喜情反映在景色上,则是春光明媚一片艳阳。诗人的狂喜心情都给寄托的景物着上喜色,从而使诗人的感情表现得更强烈更浓厚。这就是王国维所云:“有我之境,物皆着我之色彩。”这样,在感受的基础上,通过想象,情感活动和理解四种心理功能的结合,促使学生逐步构成对美的认识。
(二)分析线索帮助理解
由于古诗在结构上有跳跃、省略及语序颠倒等特点,在形式上往往没有呼应联系,其意境难以体会。但“诗眼贵亮,而用线贵藏”。总有线索略藏其中,如线穿珠,把诗中的人、情、事、场、景等连为一体,如果引导学生把诗中暗藏的线索找出来,其意境就容易领会,如学习杜甫的《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学习此诗时,教师可抓住如下问题引导学生找线索,体会意境。(1)诗中写了哪些景物?(2)叙了何事?抒了何情?(3)诗人写景、叙事、抒情皆因何而起?通过教师点拨,学生讨论就会明了,诗人写了春城、草木、春花、春鸟等景,叙了国破、烽火等事,抒发了溅泪、惊心、盼家书、愁搔头等情。此景、此事、此情皆由安史之乱的“烽火”而起,这安史之乱的“烽火”是贯穿全诗的线索。因“烽火”国破家亡引出无限的忧伤,诗人的忧伤别恨给无情的花草鸟兽也着上感情色彩。这样,抓住诗的一条线索“烽火”和忧国忧民之情引导学生进入意境,引发共鸣。
三、再现情境,表达美
创造美是审美教育的最终目的。在语文教学中,创造美主要表现在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表现美的感受,美的感受通过表达以后,学生对美的认识会更明确,感情会随之而深化。这种以表达美的感受为内容的语文和思维的协同活动,必然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一)依文作画
《山居秋暝》就让学生领略了唐人山水诗的意趣,短短四十字的诗句写了山和月、松和石、雨和泉、竹和莲、浣女和渔舟,有静有动,有显有隐,构图丰满,画面动人。有些诗常常各句都写景物,彼此并列,中间没有响应关系的词,只靠这些景物的安排构成一种境界,宛如一幅动画卷。教这种诗时,可引导学生依文作画,充分发挥想象进入诗的意境。我国很多古诗词可以说是“诗中有画”,一首诗就是一幅色彩鲜明、动静相宜的图画,如《过故人庄》描绘了一幅农村恬静优美的田园图。我们应引导学生在初步感知诗歌诗情画意的美感享受中,体会故人庄环境的恬静美丽,农人劳动的乐趣,田家生活的安逸;《江雪》作者以极其洗练的文笔,勾画出一幅渔翁寒江垂钓图。我们应引导学生体味作者把“江”“雪”与“渔翁”有机联系在一起,动静相衬,虚实结合,使整个画面浑然一体的美感;《敕勒歌》以雄浑的气势,勾画了一幅阴山脚下美丽富饶、广阔无垠的草原风貌图。我们应引导学生体味作者抓住景物特点,宏观勾勒、动静结合描绘出的北国草原壮丽、富饶风光的独特美感。
教学时,在学生明确诗意的基础上,依文作画。学生边作画边想象,就会产生泼墨绘美景,如在画中游的感觉,为美景所陶醉进入意境,引发出一种热爱自然、赞美祖国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与诗人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
如孟浩然的《春晓》,展现一幅醉人的春景图:啁啾的鸟鸣声,沙沙的细雨声,微雨后花卉新姿。这阵阵春声透露无边春色,让学生在反复朗读启通想象,把学生引向广阔的大自然,并让学生拿起画笔画下这烂漫的春景,从而去想象、去体味那莺啭花香的盎然春意,激起学生热爱大自然韵的思想感情。
(二)想象作文
学习《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渔歌子》、《钱塘湖春行》、《江南春》、《惠崇<春江晚景>》、《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等诗篇,就该深入理解诗歌,挖掘古典诗词的思想美。让如诗如画的祖国壮丽山川,在学生的胸中激荡,让学生对祖国的山山水水充满激情,使学生对祖国广袤、秀丽的山河加深认识,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深沉感情,学习诗人积极进取、蓬勃向上的精神。同样,读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就必须让学生理解作者渴望杀敌建功,报效国家的豪壮胆气、雄伟气魄,体味作者虽壮志未酬,仍心系祖国命运的拳拳之心;读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就应让学生学习诗人不屈的精神和豪迈的气概;读陶渊明的《归园田居》《饮酒》就该让学生了解作者高洁的品质的高尚的气节……学习《送元二使安西》、《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就应引导学生如何珍重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学习《过华清宫》、《石壕吏》、《涉江》等,就该激起学生对真善美的向往对假恶丑的憎恶之情。古诗中有大量作品是赞美祖国大好河山的。每逢这类古诗学完,我就利用课余和活动课时间,结合学生年龄特点,让学生做想象作文,再根据自己所想配以插图,亦文亦画,让诗情画意充满学生的学习生活。
在古诗教学中创设情境,有目的地进行审美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才能逐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才能在潜移默化之中塑造美的心灵。
(责编 李 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