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口译实践中,Daniel Gile通过对口译过程的观察,希望找到对策克服口译中的障碍。基于这种想法,Daniel Gile针对不同口译工作类型提出了精力分配模型。在精力分配模型中,Daniel Gile尝试使用听力分析精力、话语产出精力以及短时记忆精力解读口译过程中的运作模式。本研究认为,在交替传译过程中为实现有效的语意对等,译员须关注到听力分析和笔记记录的精力负荷容量平衡,话语语料不同,这种平衡关系不同。基于Gile的交传精力分配模型,利用口译问卷调查等方式,本文关注到交传的运作机制,分析交传中笔记记录的本质以及笔记记录和听力分析可用精力负荷容量之间的动态相关关系,从而对提升交传实战能力和教学方法提出相关有效策略。
1. 文献综述
1.1 口译过程相关研究
1.1.1 巴黎学派的三角模型
在口译任务的认知研究中,Seleskovitch指出口译的机制是一个三角过程,在最顶端的是语意的构建。根据该模型,口译中的核心过程并非是语言的轉码,而是译员的理解和语意的表达 (P?chhacker, 2009, p. 97)。语意是从语言形式中剥离出来的自由的话语意义(言意分离),而并非是一个简单的语言转化过程(转码)(P?chhacker, 2009, p. 97)。
Seleskovitch的三角模型 (P?chhacker, 2009, p. 97)
Seleskovitch认为语言的转码的确发生在口译的过程中,但只是口译全过程的一部分。另外根据巴黎学派的释意理论,语意对等在三角模型中得到了体现。Garcia Landa指出三角模型是语意对等原则连接两个话语行为。也就是说,讲者原始的话语行为意图与译员的语意理解意图相对等,从而成为译员目标语产出的意图。目标语产出与讲者的原始语意理解相符等 (P?chhacker, 2009, p. 97)。Lederer认为语意对等是基于话语的,而逐字对等是基于语言本身,也就是单个的单词、发音、语法、常用短语和表达等Lederer, 2001, p. 37)。因此,根据Lederer的理论,释意翻译是基于语意对等的翻译,而非逐字对等的翻译。另外在三角模型中,为了实现口译过程的有效性,必须确保语意的对等。
1.1.2 其他研究中的交替传译过程
Wilhelm K Weber’s study (1989)提出了五个阶段的交替传译模型。在该研究中,Weber指出前四个阶段分别包括听力、理解、分析和记忆,这四个阶段同时发生且相互紧密联系。只有最后一个阶段即话语产出阶段,可以独立于其他四个阶段。在整个交替传译过程中,前四个阶段消耗了大部分精力负荷,而第五个阶段则是相对轻松的。可以明显看出,在Weber的研究中,他十分强调交替传译的输出过程。
另外,刘敏华提出了另外一个交替传译的五个阶段模型。在该项研究中,第一阶段为译员主动听力,而非被动听力,从而能够进行选择性听力输入。在第二阶段,不同的译员对源语的分析和理解各不相同。另外,在第三和第四阶段,译员能够将储存在短时记忆中的输入信息与储存在长期记忆中的背景知识相关联。在第五阶段,译员将源于信息转化为目标语。
1.2 交替传译精力分配模型相关研究
1.2.1口译精力
在Gile的研究中,精力分配模型的发展源自两个基于观察和自省:(1)口译过程需要一定的“精力”,可用精力是有限的。(2)口译过程占据几乎所有的精力,有时需要比可用精力更多的额外精力,这种时候口译质量会受到影响(Gile, 2011, p. 148)。Gile尝试利用概念分析口译过程,即听力分析精力、话语产出精力、短时记忆精力。
(1)听力分析精力
听力分析精力或听力精力包括所有理解过程。该过程从通过识别到达译员耳朵的源语语音声波的词意的潜意识,到最终的话语意义确定(Gile, 2011, p. 149)。
(2)话语产出精力
该精力位于口译过程的“产出部分”。在同声传译中,该精力可以视为从输出信息精力呈现的延伸过程到话语产出意图规划,以及话语产出意图呈现,必要的还会包括自我监督和自我纠正 (Gile, 2011, p. 154)。
(3)短时记忆精力
在口译过程中,短时记忆过程只持续几秒钟,该精力毫无打断继续进行。部分短时记忆精力处于语音被听到时与语音信息被理解时之间,另一部分短时记忆精力与进行语意产出相关。短时记忆精力本身也与讲者个体以及话语本身相关。另外特定语言因素也需要短时记忆过程 (Gile, 2011, p. 154-155)。
再者,口译过程中为形成言意分离的语意,短时记忆是认知过程中重要的决定因素,现在也将其视为工作记忆,由于工作记忆比短时记忆的描述更加具体。工作记忆是语言理解过程和产出过程的一个必要部分。工作记忆的运作和功能也面临诸多质疑,但该概念也有如下的共识:a. 工作记忆是复杂认知过程中一些列涉及控制、监管、积极保持任务相关信息的机制,其运作主要基于从长期记忆中已激活的信息;b. 工作记忆需要处理容量;c. 工作记忆的储存容量较小 (Gile, 2011, p. 155-156)。
1.2.2 交替传译精力分配模型
根据Daniel Gile的研究,交替传译过程呈现两个阶段,理解阶段和话语产出阶段:
第一阶段:听力和笔记记录
Interpreting = L + N + M + C
L: listening and analysis(听力分析); N: note-taking(笔记记录); M: short-term memory operations(短时记忆); C: coordination(协调) 在该过程中,L是与同声传译模式相同的听力分析精力,M是与同声传译的记忆精力类似的短时记忆精力。在交替传译过程中,M与听到信息、记录笔记或者大脑处理以及将信息转为长期记忆中储存相关联。就产出精力而言,在交替传译的第一阶段,致力于产出笔记,在同声传译中则为产出话语。
第二阶段:目标语产出
Interpreting = Rem + Read + P + C
Rem: remembering (long-term memory)(记忆,长期记忆); Read: note-reading(笔记解读); P: production(语意产出); C: coordination (协调)
在第二阶段,Rem是一系列脑力活动,致力于回忆储存在长期记忆中的连续源语信息,该精力不同于短时记忆(M)。简单来看,在交替传译中第二阶段涉及长期记忆和笔记阶段,可能难于第一阶段,但是如果笔记记录得当,笔记可有助于长期记忆的运作,能减少长期记忆的负荷要求。(Gile, 2011, p. 163-164)。
在同声传译中,精力处理负荷容量要求如下 (Gile, 2011, p. 158):
TR=LR+MR+PR+CR
TR: total processing capacity requirements; LR: processing capacity requirements for L; MR: processing capacity requirements for M; PR: processing capacity requirements for P; CR: processing capacity requirements for L
根据Gile对交替传译的研究,在语意重组阶段,与理解阶段和同声传译不同,译员不必在高认知负荷下分配处理负荷容量。为了保证交替传译的过程顺利,须时刻满足如下条件:
(1) LR+NR+MR+CR≤TA ; (2) LR≤LA; (3) NR≤NA; (4) MR≤MA; (5) CR≤CA
A: processing capacity available(可用处理容量)
当不等式(1)无法实现,该过程可以实现。当不等式(2)(3)(4)(5)均无法实现,尽管可用总容量高于总容量要求,也会导致过程无法实现。
1.3 笔记记录和听力分析精力的关系分析研究
交替传译译员的基本工作阶段依次为理解、分析和重修表达。理解并非指单词,而是指语意,因为语意才是口译的对象 (Jones, 2008, p. 11)。译员不应关注单个的词汇,必须听懂话语的全部语意,通过话语中的词汇识别语意。词汇只是语意的载体,并非是译员的关注点 (Jones, 2008, p. 14)。
根据Roderick Jones的研究,交替传译的重要部分包括理解、分析、重新表达。笔记只是一种辅助手段,在三个重要部分的基础上,强化口译工作的完成。如果译员将过多精力投入到笔记中,会产生两方面的风险:1. 在重新表达时,笔记会影响译员,且译文会具有翻译腔,而非语意的重新表达。2. 译员过度依赖笔记,则没有足够精力在听话语时关注到理解和分析 (Jones, 2008, p. 39)。根据Jones的研究,笔记的作用在于:1. 解放记忆。2. 指导译员的记忆。解放记忆在于记录下具体的语意元素从而译员可以产出话语内容。但同时,笔记也可以增强译员重新表达语言的结构 (Jones, 2008, p. 40)。
另外,Gile还指出笔记并不能重造话语,它们只是记录下来的指示,帮助译员记忆话语意义。在交替传译的两个阶段中,两个阶段的不同与笔记记录的人工本质相关:笔记记录比语意产出需要更多时间,因为手写较慢,会导致滞后,因此短时记忆压力较高,从而就减小了听力分析精力的可用负荷容量。Gile认为,只有当信息的一部分被记录下来,其余信息才能转化到长期记忆中 (Gile, 2011, p. 166)。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问题
基于Gile的精力分配模型,本研究关注交替传译的运行机制和交替传译笔记记录的本质,从而进一步分析精力分配模型中笔记记录与听力分析精力的可用负荷容量。
2.2 研究对象及过程
本研究中,研究对象涉及20名被试者,其中12名学生译员,8名中国职业译员。在20名被试者中,11名获得学士学位,9名获得硕士学位。所有20名被试者均为英语专业、英语翻译、或英语口译专业,中文是其母语。在20名被试者中,5%的被试者将英语作为专业学习了4年,20%学习了7年,75%学习了10年。
从被試者的语言能力和翻译能力来看,一半的被试者通过了TEM-8和TEM-4,超过25%的被试者通过了CATTI考试。所有被试者均接受过正式的系统交替传译训练。从被试者的口译实战经验来看,在12名学生译员中,仅有1名被试者未接触过口译实战;在8名职业译员中,25%的被试者从事口译行业1年,另外25%从事该行业2年,50%从事该行业3年及3年以上。
基于以上的数据,在20名被试者中,11名学生译员均接受了足够的交替传译专业训练和练习,大部分学生译员均参与过口译实战;8名职业译员均在口译市场上参与过足够多次的口译任务,因此20名被试者均积累了足够且不同程度的交替传译经验和认识。因此,20名被试者均为本研究有效的研究对象,可以有效完成本研究设计的问卷调查和访谈,能够为进一步研究提供有效的实验支撑。
另外,本研究为一项基于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实证研究,总共包括27个问题,13个客观问题,14个主观问题。本研究设计的访谈均为与研究问题相关的开放型主观问题。 3. 对“听力分析精力”分配较大的负荷容量的讨论
基于20名被试者的问卷调查,在交替传译过程中,20%的被试者倾向于在笔记记录精力上分配较大的负荷容量,80%的被试者倾向于在听力理解上分配较大的负荷容量。
在16名倾向于将较大负荷容量分配给听力理解的被试者中,47.75%的被试者能有效理解超过80%的源语语意,31.25%的被试者能有效理解50%-70%的源语语意,低于25%的被试者仅能理解低于50%的源语语意。另外在这16名被试者中,75%的被试者能有效将50%以上,甚至100%的语意储存到短时记忆中。因此基于以上事实,在交替传译中,将较大的负荷容量分配于听力分析精力能帮助译员有效理解源语信息,有效储存言意分离的语意到短时记忆中。
在这16名被试者中,31.25%的被试者能有效解读懂超过80%的笔记,43.75%的被试者能有效读懂50%-70%的笔记,25%的被试者能有效读懂低于50%的笔记。因此基于以上事实,在交替传译中,将较大的负荷容量分配于听力分析精力能帮助译员有效读懂笔记,有效储解读储存在短时记忆中的语意。
在这16名被试者中,43.75%的被试者能有效产出懂超过80%的语意,50%的被试者能有效产出50%-70%的笔记,6.25%的被试者能有效读懂低于50%的笔记。因此基于以上事实,在交替传译中,将较大的负荷容量分配于听力分析精力能帮助译员实现最终的语意对等,有效储产出大量的源语语意。
4. 对“笔记记录”分配较大的负荷容量的讨论
基于20名被试者的问卷调查,在交替传译过程中,20%的被试者倾向于在笔记记录精力上分配较大的负荷容量,80%的被试者倾向于在听力理解上分配较大的负荷容量。
在4名倾向于将较大负荷容量分配给笔记记录的被试者中,25%的被试者能有效理解超过80%的源语语意,25%的被试者能有效理解50%-70%的源语语意,50%的被试者仅能理解低于50%的源语语意。另外在这4名被试者中,70%的被试者能有效将50%以及低于50%的语意储存到短时记忆中。因此基于以上事实,在交替传译中,将较大的负荷容量分配于笔记解读精力,译员对源语的理解能力降低,难以有效进行言意分离,并且能储存在短时记忆中的信息量较少。
在这4名被试者中,50%的被试者能有效解读超过80%的笔记,25%的被试者能有效解读50%-70%的笔记,25%的被试者仅能理解低于50%的源语语意。因此,将较大负荷容量分配给笔记记录的4名被试者中,75%的被试者能有效读出75%的笔记,且能理解笔记上的信息。
在这4名被试者中,基于口译产出的结果来看,50%的被试者能实现80%的源语语意对等,25%的被试者能实现50%-70%的语意对等,25%的被试者能实现低于50%的语意对等。基于以上事实,在交替传译中,若将较大负荷容量分配给笔记记录精力而非听力分析精力,译员最终能实现的源语语意对等较低,且产出的有效目标与较少。
5. 结论
基于本研究搜集的实验数据和数据分析以及根据Gile的交替传译精力分配模型,本研究认为在交替传译中,通常情况下,译员需要将较大负荷容量分配给听力分析精力而非笔记记录精力,从而能够有更多的负荷容量理解源语语意并有效实现言意分离,并将更多有效语意储存在短时记忆中。但是,在有大量细节信息的话语中,笔记记录精力的可用负荷容量应当增加,从而能够记录更多细节,实现精确有效的目标语产出。就听力分析和笔记记录精力的相关关系而已,该相关关系是一个动态过程,但是听力分析精力的可用负荷容量应当首先得到保障,始终较高于笔记记录精力的可用负荷容量。
参考文献:
[1]Gile, D. (2011). Basic Concepts and Models for Interpreter and Translator Training.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Jones, R. (2008). Conference Interpreting Explained.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3]Lederer, M. (2003). Translation: The Interpretive Model. Manchester: St. Jerome Publishing.
[4]Lederer, M. (2008). Interpreting into a B Language: How It Could Be Raised up to the Conference Interpreting
standards. Chinese Translators Journal, 2008(01), 22-26.
[5]Nolan J. (2008). Interpreting Techniques and Exercises.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6]Pochhacker, F. (2009). Introducing Interpreting Studies.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7]Weber, Wilhelm K (1984). Training Translators and Conference Interpreters. Florida: Harcourt Brance Jovanovich, Inc.
[8]鲍刚. (2005). 口译理论概述. 北京: 中國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9]龚龙生. (2008). 从释意理论看口译研究. 中国外语, 2008(02), 80-90.
[10]勒代雷. (2001). 释意学派口笔译理论. 刘和平译. 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1]勒代雷. (2010). 论翻译学研究. 刘和平译. 中国翻译, 2010(02): 11-18.
[12]刘和平. (2005). 口译理论与教学. 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3]刘敏华. (1993). 逐步口译与笔记:理论,实践与教学. 台北: 辅仁大学出版社.
[14]廖七一. (2010). 当代西方翻译研究原点选读.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5]温年芳. (2008). 口译笔记的认知分析和反思. 上海翻译, 2008.(04), 43-46.
[16]杨承淑. (2010). 口译的信息处理过程研究. 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作者简介:樊皇,男(1990.12—),汉族,籍贯:四川成都,硕士,助教,研究方向:英语教学、英汉口译研究、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
1. 文献综述
1.1 口译过程相关研究
1.1.1 巴黎学派的三角模型
在口译任务的认知研究中,Seleskovitch指出口译的机制是一个三角过程,在最顶端的是语意的构建。根据该模型,口译中的核心过程并非是语言的轉码,而是译员的理解和语意的表达 (P?chhacker, 2009, p. 97)。语意是从语言形式中剥离出来的自由的话语意义(言意分离),而并非是一个简单的语言转化过程(转码)(P?chhacker, 2009, p. 97)。
Seleskovitch的三角模型 (P?chhacker, 2009, p. 97)
Seleskovitch认为语言的转码的确发生在口译的过程中,但只是口译全过程的一部分。另外根据巴黎学派的释意理论,语意对等在三角模型中得到了体现。Garcia Landa指出三角模型是语意对等原则连接两个话语行为。也就是说,讲者原始的话语行为意图与译员的语意理解意图相对等,从而成为译员目标语产出的意图。目标语产出与讲者的原始语意理解相符等 (P?chhacker, 2009, p. 97)。Lederer认为语意对等是基于话语的,而逐字对等是基于语言本身,也就是单个的单词、发音、语法、常用短语和表达等Lederer, 2001, p. 37)。因此,根据Lederer的理论,释意翻译是基于语意对等的翻译,而非逐字对等的翻译。另外在三角模型中,为了实现口译过程的有效性,必须确保语意的对等。
1.1.2 其他研究中的交替传译过程
Wilhelm K Weber’s study (1989)提出了五个阶段的交替传译模型。在该研究中,Weber指出前四个阶段分别包括听力、理解、分析和记忆,这四个阶段同时发生且相互紧密联系。只有最后一个阶段即话语产出阶段,可以独立于其他四个阶段。在整个交替传译过程中,前四个阶段消耗了大部分精力负荷,而第五个阶段则是相对轻松的。可以明显看出,在Weber的研究中,他十分强调交替传译的输出过程。
另外,刘敏华提出了另外一个交替传译的五个阶段模型。在该项研究中,第一阶段为译员主动听力,而非被动听力,从而能够进行选择性听力输入。在第二阶段,不同的译员对源语的分析和理解各不相同。另外,在第三和第四阶段,译员能够将储存在短时记忆中的输入信息与储存在长期记忆中的背景知识相关联。在第五阶段,译员将源于信息转化为目标语。
1.2 交替传译精力分配模型相关研究
1.2.1口译精力
在Gile的研究中,精力分配模型的发展源自两个基于观察和自省:(1)口译过程需要一定的“精力”,可用精力是有限的。(2)口译过程占据几乎所有的精力,有时需要比可用精力更多的额外精力,这种时候口译质量会受到影响(Gile, 2011, p. 148)。Gile尝试利用概念分析口译过程,即听力分析精力、话语产出精力、短时记忆精力。
(1)听力分析精力
听力分析精力或听力精力包括所有理解过程。该过程从通过识别到达译员耳朵的源语语音声波的词意的潜意识,到最终的话语意义确定(Gile, 2011, p. 149)。
(2)话语产出精力
该精力位于口译过程的“产出部分”。在同声传译中,该精力可以视为从输出信息精力呈现的延伸过程到话语产出意图规划,以及话语产出意图呈现,必要的还会包括自我监督和自我纠正 (Gile, 2011, p. 154)。
(3)短时记忆精力
在口译过程中,短时记忆过程只持续几秒钟,该精力毫无打断继续进行。部分短时记忆精力处于语音被听到时与语音信息被理解时之间,另一部分短时记忆精力与进行语意产出相关。短时记忆精力本身也与讲者个体以及话语本身相关。另外特定语言因素也需要短时记忆过程 (Gile, 2011, p. 154-155)。
再者,口译过程中为形成言意分离的语意,短时记忆是认知过程中重要的决定因素,现在也将其视为工作记忆,由于工作记忆比短时记忆的描述更加具体。工作记忆是语言理解过程和产出过程的一个必要部分。工作记忆的运作和功能也面临诸多质疑,但该概念也有如下的共识:a. 工作记忆是复杂认知过程中一些列涉及控制、监管、积极保持任务相关信息的机制,其运作主要基于从长期记忆中已激活的信息;b. 工作记忆需要处理容量;c. 工作记忆的储存容量较小 (Gile, 2011, p. 155-156)。
1.2.2 交替传译精力分配模型
根据Daniel Gile的研究,交替传译过程呈现两个阶段,理解阶段和话语产出阶段:
第一阶段:听力和笔记记录
Interpreting = L + N + M + C
L: listening and analysis(听力分析); N: note-taking(笔记记录); M: short-term memory operations(短时记忆); C: coordination(协调) 在该过程中,L是与同声传译模式相同的听力分析精力,M是与同声传译的记忆精力类似的短时记忆精力。在交替传译过程中,M与听到信息、记录笔记或者大脑处理以及将信息转为长期记忆中储存相关联。就产出精力而言,在交替传译的第一阶段,致力于产出笔记,在同声传译中则为产出话语。
第二阶段:目标语产出
Interpreting = Rem + Read + P + C
Rem: remembering (long-term memory)(记忆,长期记忆); Read: note-reading(笔记解读); P: production(语意产出); C: coordination (协调)
在第二阶段,Rem是一系列脑力活动,致力于回忆储存在长期记忆中的连续源语信息,该精力不同于短时记忆(M)。简单来看,在交替传译中第二阶段涉及长期记忆和笔记阶段,可能难于第一阶段,但是如果笔记记录得当,笔记可有助于长期记忆的运作,能减少长期记忆的负荷要求。(Gile, 2011, p. 163-164)。
在同声传译中,精力处理负荷容量要求如下 (Gile, 2011, p. 158):
TR=LR+MR+PR+CR
TR: total processing capacity requirements; LR: processing capacity requirements for L; MR: processing capacity requirements for M; PR: processing capacity requirements for P; CR: processing capacity requirements for L
根据Gile对交替传译的研究,在语意重组阶段,与理解阶段和同声传译不同,译员不必在高认知负荷下分配处理负荷容量。为了保证交替传译的过程顺利,须时刻满足如下条件:
(1) LR+NR+MR+CR≤TA ; (2) LR≤LA; (3) NR≤NA; (4) MR≤MA; (5) CR≤CA
A: processing capacity available(可用处理容量)
当不等式(1)无法实现,该过程可以实现。当不等式(2)(3)(4)(5)均无法实现,尽管可用总容量高于总容量要求,也会导致过程无法实现。
1.3 笔记记录和听力分析精力的关系分析研究
交替传译译员的基本工作阶段依次为理解、分析和重修表达。理解并非指单词,而是指语意,因为语意才是口译的对象 (Jones, 2008, p. 11)。译员不应关注单个的词汇,必须听懂话语的全部语意,通过话语中的词汇识别语意。词汇只是语意的载体,并非是译员的关注点 (Jones, 2008, p. 14)。
根据Roderick Jones的研究,交替传译的重要部分包括理解、分析、重新表达。笔记只是一种辅助手段,在三个重要部分的基础上,强化口译工作的完成。如果译员将过多精力投入到笔记中,会产生两方面的风险:1. 在重新表达时,笔记会影响译员,且译文会具有翻译腔,而非语意的重新表达。2. 译员过度依赖笔记,则没有足够精力在听话语时关注到理解和分析 (Jones, 2008, p. 39)。根据Jones的研究,笔记的作用在于:1. 解放记忆。2. 指导译员的记忆。解放记忆在于记录下具体的语意元素从而译员可以产出话语内容。但同时,笔记也可以增强译员重新表达语言的结构 (Jones, 2008, p. 40)。
另外,Gile还指出笔记并不能重造话语,它们只是记录下来的指示,帮助译员记忆话语意义。在交替传译的两个阶段中,两个阶段的不同与笔记记录的人工本质相关:笔记记录比语意产出需要更多时间,因为手写较慢,会导致滞后,因此短时记忆压力较高,从而就减小了听力分析精力的可用负荷容量。Gile认为,只有当信息的一部分被记录下来,其余信息才能转化到长期记忆中 (Gile, 2011, p. 166)。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问题
基于Gile的精力分配模型,本研究关注交替传译的运行机制和交替传译笔记记录的本质,从而进一步分析精力分配模型中笔记记录与听力分析精力的可用负荷容量。
2.2 研究对象及过程
本研究中,研究对象涉及20名被试者,其中12名学生译员,8名中国职业译员。在20名被试者中,11名获得学士学位,9名获得硕士学位。所有20名被试者均为英语专业、英语翻译、或英语口译专业,中文是其母语。在20名被试者中,5%的被试者将英语作为专业学习了4年,20%学习了7年,75%学习了10年。
从被試者的语言能力和翻译能力来看,一半的被试者通过了TEM-8和TEM-4,超过25%的被试者通过了CATTI考试。所有被试者均接受过正式的系统交替传译训练。从被试者的口译实战经验来看,在12名学生译员中,仅有1名被试者未接触过口译实战;在8名职业译员中,25%的被试者从事口译行业1年,另外25%从事该行业2年,50%从事该行业3年及3年以上。
基于以上的数据,在20名被试者中,11名学生译员均接受了足够的交替传译专业训练和练习,大部分学生译员均参与过口译实战;8名职业译员均在口译市场上参与过足够多次的口译任务,因此20名被试者均积累了足够且不同程度的交替传译经验和认识。因此,20名被试者均为本研究有效的研究对象,可以有效完成本研究设计的问卷调查和访谈,能够为进一步研究提供有效的实验支撑。
另外,本研究为一项基于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实证研究,总共包括27个问题,13个客观问题,14个主观问题。本研究设计的访谈均为与研究问题相关的开放型主观问题。 3. 对“听力分析精力”分配较大的负荷容量的讨论
基于20名被试者的问卷调查,在交替传译过程中,20%的被试者倾向于在笔记记录精力上分配较大的负荷容量,80%的被试者倾向于在听力理解上分配较大的负荷容量。
在16名倾向于将较大负荷容量分配给听力理解的被试者中,47.75%的被试者能有效理解超过80%的源语语意,31.25%的被试者能有效理解50%-70%的源语语意,低于25%的被试者仅能理解低于50%的源语语意。另外在这16名被试者中,75%的被试者能有效将50%以上,甚至100%的语意储存到短时记忆中。因此基于以上事实,在交替传译中,将较大的负荷容量分配于听力分析精力能帮助译员有效理解源语信息,有效储存言意分离的语意到短时记忆中。
在这16名被试者中,31.25%的被试者能有效解读懂超过80%的笔记,43.75%的被试者能有效读懂50%-70%的笔记,25%的被试者能有效读懂低于50%的笔记。因此基于以上事实,在交替传译中,将较大的负荷容量分配于听力分析精力能帮助译员有效读懂笔记,有效储解读储存在短时记忆中的语意。
在这16名被试者中,43.75%的被试者能有效产出懂超过80%的语意,50%的被试者能有效产出50%-70%的笔记,6.25%的被试者能有效读懂低于50%的笔记。因此基于以上事实,在交替传译中,将较大的负荷容量分配于听力分析精力能帮助译员实现最终的语意对等,有效储产出大量的源语语意。
4. 对“笔记记录”分配较大的负荷容量的讨论
基于20名被试者的问卷调查,在交替传译过程中,20%的被试者倾向于在笔记记录精力上分配较大的负荷容量,80%的被试者倾向于在听力理解上分配较大的负荷容量。
在4名倾向于将较大负荷容量分配给笔记记录的被试者中,25%的被试者能有效理解超过80%的源语语意,25%的被试者能有效理解50%-70%的源语语意,50%的被试者仅能理解低于50%的源语语意。另外在这4名被试者中,70%的被试者能有效将50%以及低于50%的语意储存到短时记忆中。因此基于以上事实,在交替传译中,将较大的负荷容量分配于笔记解读精力,译员对源语的理解能力降低,难以有效进行言意分离,并且能储存在短时记忆中的信息量较少。
在这4名被试者中,50%的被试者能有效解读超过80%的笔记,25%的被试者能有效解读50%-70%的笔记,25%的被试者仅能理解低于50%的源语语意。因此,将较大负荷容量分配给笔记记录的4名被试者中,75%的被试者能有效读出75%的笔记,且能理解笔记上的信息。
在这4名被试者中,基于口译产出的结果来看,50%的被试者能实现80%的源语语意对等,25%的被试者能实现50%-70%的语意对等,25%的被试者能实现低于50%的语意对等。基于以上事实,在交替传译中,若将较大负荷容量分配给笔记记录精力而非听力分析精力,译员最终能实现的源语语意对等较低,且产出的有效目标与较少。
5. 结论
基于本研究搜集的实验数据和数据分析以及根据Gile的交替传译精力分配模型,本研究认为在交替传译中,通常情况下,译员需要将较大负荷容量分配给听力分析精力而非笔记记录精力,从而能够有更多的负荷容量理解源语语意并有效实现言意分离,并将更多有效语意储存在短时记忆中。但是,在有大量细节信息的话语中,笔记记录精力的可用负荷容量应当增加,从而能够记录更多细节,实现精确有效的目标语产出。就听力分析和笔记记录精力的相关关系而已,该相关关系是一个动态过程,但是听力分析精力的可用负荷容量应当首先得到保障,始终较高于笔记记录精力的可用负荷容量。
参考文献:
[1]Gile, D. (2011). Basic Concepts and Models for Interpreter and Translator Training.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Jones, R. (2008). Conference Interpreting Explained.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3]Lederer, M. (2003). Translation: The Interpretive Model. Manchester: St. Jerome Publishing.
[4]Lederer, M. (2008). Interpreting into a B Language: How It Could Be Raised up to the Conference Interpreting
standards. Chinese Translators Journal, 2008(01), 22-26.
[5]Nolan J. (2008). Interpreting Techniques and Exercises.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6]Pochhacker, F. (2009). Introducing Interpreting Studies.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7]Weber, Wilhelm K (1984). Training Translators and Conference Interpreters. Florida: Harcourt Brance Jovanovich, Inc.
[8]鲍刚. (2005). 口译理论概述. 北京: 中國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9]龚龙生. (2008). 从释意理论看口译研究. 中国外语, 2008(02), 80-90.
[10]勒代雷. (2001). 释意学派口笔译理论. 刘和平译. 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1]勒代雷. (2010). 论翻译学研究. 刘和平译. 中国翻译, 2010(02): 11-18.
[12]刘和平. (2005). 口译理论与教学. 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3]刘敏华. (1993). 逐步口译与笔记:理论,实践与教学. 台北: 辅仁大学出版社.
[14]廖七一. (2010). 当代西方翻译研究原点选读.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5]温年芳. (2008). 口译笔记的认知分析和反思. 上海翻译, 2008.(04), 43-46.
[16]杨承淑. (2010). 口译的信息处理过程研究. 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作者简介:樊皇,男(1990.12—),汉族,籍贯:四川成都,硕士,助教,研究方向:英语教学、英汉口译研究、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