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术教学中重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来源 :新课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ngyougui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美术是一门诉诸形象、得益于想象的学科。结合美术教学的实际,从观察、想象、联想的角度,阐述了重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的意义与方法。
   关键词:观察;联想;想象;思维能力
   美术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学习基本的临摹、着色、捏制、剪贴等知识与技能,还要让学生掌握观察、联想、想象的基本方法。因此,重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显得至关重要。
   一、重视对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意义
   美术作为一门以形感人的艺术,在对形态的描摹中,无不寄托着作者丰富的情感,人们从形态各异、五颜六色的花朵中感受大自然的美丽,从造型奇特的建筑群中想象美好生活的愿景,从趣味横生的漫画作品中领悟生活的哲理……可见,美术的作用不仅有助于唤起人们的审美体验,还有助于开启人们的智慧之窗。从这一意义上来说,美术教学带给学生的是观察的体验、想象的美感。因此,只有重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才能让学生在观察中开启思维之窗,在联想与想象中激活已有的知识和经验。
   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途径与方法
   1.引导学生在观察中开启思维之窗
   观察是思维的基础。学生只有在对不同的景与物的观察中,才会激起思维的涟漪。因此,在教学实践中,笔者根据教学要求,指导学生通过有序观察,掌握思维的方向与模式。具体方法是:(1)加强观察指导的针对性。笔者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手段,展示了2020年德国车展的全貌,介绍了造型美观、安全舒适、功能独特的设计理念。于是,借助奇思妙想,学生设计了水陆两用汽车、长翅膀会飞的汽车、翻越障碍物跳跃的汽车……可见,加强观察指导的针对性,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有效途径。(2)加强观察指导的开放性。我们组织学生分期、分批参观位于本地通州湾江海联动开发示范区的“乔治海因茨飞机制造公司”,让学生了解飞机起飞的原理以及飞机的主要类型与基本结构,乃至各部分的性能与作用。回到学校,同学们用摄影作品与个人的绘图,加上文字说明,展示了活動的成果。这种观察的开放性,不仅突破了课堂教学的封闭性,还拓宽了学生思维的视野。(3)加强观察指导的应用性。观察指导的应用性,主要体现于观察指导的程序性与实用性。如人教版小学美术二年收上册第11课“儿歌变画”。主要程序如下:A.回忆熟悉的儿歌。如,李白的《静夜思》。这里有景物描写,还有代表性的动作描写,表现了作者强烈的思乡之情。
   2.引导学生在联想与想象中开拓思维的广度与深度
   如果说观察是思维的眼睛,那么,联想与想象就是思维的两翼。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联想,是思维深刻化的表现,而想象,是思维多样化的表现。在美术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丰富的想象与合理的联想,不仅有助于丰富学生的原有认知,还有助于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如何培养学生的联想与想象力?主要方法是:(1)引导学生将观察与联想结合起来,以观察促进联想。如,人教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上册第3课“蔬菜的剖面”,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手段,展示猕猴桃、橙子、西红柿、苹果、榴梿、柴甘蓝菜的剖面图,让学生在远观与细察的感知中、在整体与部分的比较中、在冷色与暖色的分辨中,认识剖面的特点,启发学生将眼前之物与想象之物联系起来,进行合理的联想。(2)引导学生将记忆中零碎的材料,根据表现的需要,加以重新组合,用自己喜欢的线条与颜色画出心中的想象之物。如,笔者采用重点突破的方法,将“笑口常开”中国画放大,让学生在对“笑口常开”画面的感知中,想象“笑口”的外形特点;在对色彩搭配的欣赏中,想象果实成熟的视觉形象;在对标题的揣摩中,想象收获的兴奋之情。由此,学生在对三位画家用线条与色彩表达心中想象的感悟中,懂得了“心中的想象”原来就是心中所要表达的形象与目的。于是,学生借助想象画出了各有特色的动物与植物。(3)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想象、操作,在动作思维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动作性思维是伴随操作的过程而产生的一种思维活动。因此,动作性思维离不开操作的对象与过程。如,人教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上册“梦幻的城堡”。在具体操作中,首先,通过观察与想象,画出不同的城堡造型;其次,将若干个几何图形自由组合,创造出奇特的造型;再次,在整体画面中涂上不同的颜色,使城堡的造型富有层次感;最后,通过剪与折的方法,使平面的城堡变为立体的城堡。整个过程,体现了动作思维的连续性和独创性。
   综上所述,观察、联想与想象,是美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必由之路。
其他文献
摘 要:数学是对生活中一些常见规律的总结归纳,生活中几乎随处都可以碰见数学知识。数学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时,要注意充分挖掘生活元素,将生活与数学有机结合,让学生通过生活现象看清事物的本质,培养学生用数学方法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在此,对数学教学中如何更好地融入生活元素进行探索,希望能让数学教学活动焕发活力,提高教师的课堂效率和质量。   关键词:生活元素;数学教学;结合方法   教师要明白,数学教育
摘 要:当前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如缺乏有效性、合理性等。基于当前新课程理念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在设计作业时,不仅要帮助学生巩固知识,还要注重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策略   语文作业是引导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知识的重要环节,作业与课堂教育相辅相成,只有确保二者之间的联动性,才能有效发挥语文作业的本质功能。   一、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
摘 要: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大多数的教师太过重视学生文化知识的学习和考试成绩,忽略了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重要意义。发展学生的数学阅读水平,不但可以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增强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关键词:小学数学;阅读能力;策略   数学是具有很强的思维逻辑性和严谨性的学科。教师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除了教授学生基础的理论知识外,还
摘 要:提升學生的多方面素养,锻炼学生深度学习的能力已成为当下教师重要的教学任务。因此,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要了解深度学习的意义,从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角度出发设计有效的教学策略,发挥学生深度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再以恰当的语言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为学生的进步与成长带来更多的帮助,从而达到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小学数学;深度学习;信息技术;拓展问题;现实生活   在传统
摘 要:数学教学中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凸显数学本质,学生才能在学习中处于高阶思维的状态,从而思维能力得到发展。怎样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呢?一是“巧设问题,实现知识的深度理解”,二是“经历过程,聚焦知识的深度建构”,三是“适时思辨,凸显思维的深度发展”,四是“适当延伸,促进知识的深度迁移”。数学深度学习,需要精心设计和科学引导,多种途径有机融通,才能让学生的学习更深入、更清晰、更合理,让学生的学习真正触及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小学美术教学逐渐受到重视与关注。民间美术资源不仅是我国民族的文化代表,还是我国重要的文化财富,所以在小学美术教育中要充分利用我国民间美术资源。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育;民间美术资源;应用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美术教育在提高与完善人的素质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使美术教育整体改革步伐加快。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利用民间美术资源有利于小学美术教
摘 要:为了提高小学生数学学习的核心素养,教师必须探求小学数学教学的科学方法、策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探寻出三种有效的方法:在教学中引入一定的生活元素方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在课堂上适当提问启发学生思考;在教学之外开设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提高动手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教学;核心素养;提问思考;实践活动   所谓数学学习的核心素养是指学生能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感受到学习方法的多样性和可试用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在当前的教育过程中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根本,在学校当中对开发自主性课程。结合现代校本的有效研发工作一定要走出课程“加法”所理解的错误区域,针对学生进行良好学习的规律以及学习的特征,带领学生可以在自主、合作以及探究的学习过程中提升综合素养。   关键词:STEAM;教育理念;小学校本;课程;开发实施   STEAM教育包含诸多的教育内容,如科学、技术以及工程
摘 要: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是课堂枯燥、学生活跃度较低。教师应该认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起到引领和传授知识的作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能够有效地解决课堂不活跃的问题。根据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师生互动的有效策略进行讨论。   關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师生互动;策略   师生互动是在课堂教学中能提高学生积极性和理解能力,并让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教学的一个重要形式。现在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