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将数学情境化、生活化,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那么,如何进行情境创设,什么样的情境创设才是适宜的,才能成为教学的助跑剂呢?我认为,应该遵循以下方法进行情境创设
一,通过故事引入,创设情境。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创设故事情境,让学生从故事中发现问题、带着问题去学习、去思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课一开头,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故事:电脑中演示悟空踏云而归,怀里抱了一颗西瓜,餐嘴的八戒迫不及待的扑上去,要吃西瓜,悟空大喝一声,呆子,你想吃西瓜的1/4还是2/8呀,八戒嘟囔着,当然是2/8,但八戒看着自己手里的2/8西瓜和五空手里的1/4西瓜,有点糊涂了,把学生引入了激烈的讨论中,学生兴趣
盎然地步入了新课。
二、通过生活实践,创设情境 。
创设生活情境,把数学问题置于学生的生活情境之中,让学生知道自己所学习的知识,所要解决的问题就在身边,通过对生活情境的体验,从事理中明确算理。在教学“小数的认识”一课中,我创设了生活中的购物情境:在教室的一角“开设”超市,货架上陈列着各类文具,让学生在买和卖文具的情境中掌握了数小的读法和写法。同时让学生通过这一情境,学习社会交往,体验生活数学。
三、通过操作实验,创设情境。
动手操作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充分感知,逐步在头脑中建立起表象,进而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如“长方形的面积计算”一课,我让学生在事先准备的长方形里摆满边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形木块,再观察每排的个数、摆的排数、逐步推出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在操作中,让学生动手、动口、动眼、动脑引导他们观察——抽象——概
括——表述,架起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的桥梁。
四、通过研究、探索,延拓创新问题,创设情境。
教师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在设计教学方案时,不是直接以感知教材为出发点,而是把教材上的知识点改编成需要学生探究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让学生在尝试中体验和创新,使传统意义上的教学过程变为学生对数学问题进行探究、解决的过程,教学分数乘法应用题后,我出示了这样一道题“有两根同样长的钢管,第一根用去1/4米,第二根用去1/4,哪一根用去的多一些?”问题给出后,学生讨论比较热烈,有的说第二根用去的长,(假设钢管4米,4×1/4=1米),有的立即反驳:当钢管长一米时,1×1/4=1/4米,两根用去的一样长,……通过研究探索,争论、举例验证得出,这道题答案有三种可能性,分三种情况进行思考。让学生体会到在一定范围内,数学问题的不确定性。
五、通过提出问题,创设情境。
教师以问题作为教学的出发点,根据教材内容,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思考价值的问题或悬念,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如在教学百分数应用题时,让学生根据“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125%”,进行联想,“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思维立即活跃起来,有的想男生人数比女生多25%,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80%,女生比男生少20%……有的从分数角度考虑得出,女生人数是全班的4/9,全班人数是男生的9/5……。有的与“比”联系起来得出:男生与女生人数的比为5:4,男生与全班人数的比是5:9,男生比女生多的人数与全班人数的比为1:9……,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给学生一个自主探索的空间,给学生一个自主创新、自我表现的机会,让学生多角度、多层次的去思考,既培养了学生求异思维的能力,又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六、通过对话,创设情境。
创设师生、生生对话等情境,一方设计智力陷阱,另一方迎接挑战,通过对话交锋,促使学生直觉思维的发展。如在教学“求平均数应用题”一课时,出示一道练习题,小红是一个三好学生,期末考试成绩为语文90分(最低分),数学为98分(最高分),自然93分,现在要求英语成绩好求吗?学生:“不好求,但可知道英语成绩肯定在90~98分之间。”(另一)学生:“如给出这四门学科的平均分,就可算出。”师:“这4门平均分为94分,你能不能很快说出小红的英语成绩?”生:“91分。”师:“不对,比91分多。”生:“96分。”师:“不对,比96分少,接近平均分。”这时有一位学生说是95分。“对。”理由是98与90的平均分是94,93与95的平均分也是94,通过移多补少就可得出。通过这一次对话,让学生确定英语成绩的范围,在给出平均分后,让学生猜想,最后通过“移多补少”的方法求出。这样,打破单调枯燥的计算,让学生在轻松的对话氛围中,去思考,去猜想,去发现。
七、利用游戏,创设情境。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说:“游戏是愉快促动的,它是满足的源泉。所以,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进行与数学知识有关的活动或游戏,创设数学情境,使学生在活动中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掌握数学知识,感受数学的情趣。例如教学“平均数”时,我设计了游戏环节,以小组为单位踢毽子,看哪一小组踢得多,在游戏中使学生明白,不能单独目看一位学生,因为小组学生有多有少,所以要求平均数。通过游戏大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活跃了课堂气氛。
所以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教学要求创设有效的情境,在创设的情境中,让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自主、自觉地去思考,去探索,使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得到进一步的升华,个性得到持续、和谐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