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多元化教学已经成为创建有效课堂的重要手段之一。而多元化教学的形式多种多样,其中思維导图的运用,是一种简单而又非常有效的思考和笔记的工具。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有效地利用思维导图辅助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历史教学的有效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
关键词: 思维导图;初中历史;教学作用
【中图分类号】 G40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236-1879(2017)15-0098-01
思维导图作为一种组织性思维工具,已经得到许多发达国家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并有效提高了教学质量。它是运用具有代表性的图片、符号、文字、数据等把庞杂的知识连成一个整体结构,每个图文之间通过具有一定意义的连接线或符号连接以表示出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构成一幅中心明确,重点突出,并反映其内在联系的思维导图。运用它辅助教学简约而又有实用性,对提高教学效率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思维导图的优势
英国著名心理学家东尼·博赞在研究大脑的力量和潜能过程中,发现了艺术家达·芬奇在他的笔记中使用了许多图画、代号和连线。他认为到,这正是达芬奇拥有超级头脑的秘密所在。经过多年的研究,博赞于19世纪60年代发明了思维导图这一风靡世界的思维工具。首先,思维导图是用“画”的方式来帮助人们记忆或思考甚至是创作。它能够使我们从复杂的事物中找出重点,进而找到事物的本质。其次,思维导图可以轻松地将枯燥的信息变成活泼有趣、容易记忆的彩色图示。它能加速资料积累,能便捷地根据信息彼此间的关联,进行系统分类、管理和应用。再次,思维导图在绘制过程中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又可激发联想与创意,提升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最后,思维导图制作简单,将主题放在中间,整个思维导图将围绕这个主题进行拓展,联想。在制作思维导图中,你可以记录下瞬间的灵感,也可以保留空白区,运用连线,图形,颜色表示,让你的思维瞬间活跃起来
二、思维导图在初中历史学习中的重要意义
(一)思维导图有助于学生对历史知识的高效记忆。
思维导图能够帮助中学生从零散的历史知识中提取、组织和储存有用信息,随后每个人根据不同的思维角度,构建出易被自身接受和识记的知识体系,使历史学习更系统化、结构化和条理化,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思考和记忆。同时,有研究表明,骨架支柱的内容不易被遗忘,理解记忆的内容不易被遗忘。因此,大脑对这种可视化、形象化的发散性思维导图的记忆远比通过抽象的语言描述这种表达方式的记忆更牢固。有学者曾言:“千言万语不及一张图。”因而,思维导图可以助力中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记忆。
(二)思维导图有助于学生对历史思维的有效养成。
历史思维能力是历史学科能力的核心,思维导图对学生历史思维的养成也有很大的帮助。中学生在绘制历史思维导图的过程中,需要对教材已有的知识进行组织和管理,梳理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并能由此联想到其他相关知识,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系统。这一思维过程就能有效地培养中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包括发散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形象思维能力、逆向思维能力等,严格遵循了新历史课程标准的要求。
(三)思维导图有助于教师提升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
绝大多数中学生都对历史课提不起兴趣,历史课堂教学方式单一,教学过程单调是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思维导图作为一种简单易学的革命性思维工具,它将枯燥的传统线性板书教学转变为现代的发散性教学,使古板单一的记笔记方式改变为图文并茂,富有色彩、线条、符号的思维导图。教师通过这种新颖的方式让抽象、复杂的问题变得直观、清晰,生动了教学内容,丰富了教学方式,充实了教学过程,从表现形式上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思维导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根据思维导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构建的框架,以初中历史课本中的《辛亥革命》教学为例,探索思维导图在实际教学中的作用和效果
(一)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将新课改中关于辛亥革命的学习目标与思维导图相结合。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越来越对历史产生兴趣,不仅能够清楚地了解事件的过程和意义,还能够更加熟练地运用思维导图这一方法,在此过程中,不仅可以完成之前设定的目标还能够显著地提高学习效果。教学目标及内容:首先,了解孙中山先生早年的活动,了解三民主义以及辛亥革命的过程,其次,理解三民主义的内涵,最后,深入理解事件发生的必然性和重要性,正确看待辛亥革命在历史上的地位。学习者分析:初中生具备了一定的思维能力和简单的计算机操作方法袁能够实现简单的思维导图制作袁能够进行此类的个性化与探索性的知识积累过程遥
(二)教学实施。
教师应该能够通过多媒体的配合,设置情景问题,首先让学生对辛亥革命有初步的了解,然后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想象事件的过程,进而可以引发学生了解事件的渴望之后,学生可以发挥自由空间,引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来解决之前设置的情景问题,使学生在解题过程中能够对知识系统化、综合性的掌握。
(三)情境创设。
有创意的情境是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关键。对于本事件的教学,教师可以通过一些历史上典型的物品或是有纪念意义的展览品来创设情境,引起学生思考的热情与积极性。首先可以让学生简单地欣赏教师准备的作品。然后请学生评价简单说出自己的想法以及不明白的地方,这样不仅能够使学生主动思考,也能够使其在接触之前有了自己的见解。
(四)信息整合、小组讨论、作品提交。
小组内学生之间进行信息整合、互相交流自己的想法与建议,初步建立组内思维导图的构想,商讨结束之后让小组内同学进行合作制作思维导图,互相进行补充遗漏的知识,在制作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各组的进展,及时帮助学生解决过程中的技术性问题等等。
(五)评价与反思。
教师首先应该对各组提交的作品进行评价,同时可以让不同小组的同学进行互相评价。对于出现的问题还可以进行互相指导解决,其次,教师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对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总结与记录,寻找更好的解决措施,积累教学经验。
通过善用习题思维导图,学生正确运用知识的途径被强化,错误的过程被剔除,长期坚持必然使学生的思维能力有质的飞跃。考核思维能力,就是要把考生的注意力从死背知识点引导到对思维能力的提高上。实践证明,通过思维导图构建知识网络,有助于学生把握主干知识,掌握知识之间的逻辑性。
参考文献
[1] 赵国庆,陆志坚.“概念图”与“思维导图”辨析[J].中国电化教育,2015(8).
[2] 叶小兵.论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历史思维能力[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
关键词: 思维导图;初中历史;教学作用
【中图分类号】 G40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236-1879(2017)15-0098-01
思维导图作为一种组织性思维工具,已经得到许多发达国家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并有效提高了教学质量。它是运用具有代表性的图片、符号、文字、数据等把庞杂的知识连成一个整体结构,每个图文之间通过具有一定意义的连接线或符号连接以表示出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构成一幅中心明确,重点突出,并反映其内在联系的思维导图。运用它辅助教学简约而又有实用性,对提高教学效率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思维导图的优势
英国著名心理学家东尼·博赞在研究大脑的力量和潜能过程中,发现了艺术家达·芬奇在他的笔记中使用了许多图画、代号和连线。他认为到,这正是达芬奇拥有超级头脑的秘密所在。经过多年的研究,博赞于19世纪60年代发明了思维导图这一风靡世界的思维工具。首先,思维导图是用“画”的方式来帮助人们记忆或思考甚至是创作。它能够使我们从复杂的事物中找出重点,进而找到事物的本质。其次,思维导图可以轻松地将枯燥的信息变成活泼有趣、容易记忆的彩色图示。它能加速资料积累,能便捷地根据信息彼此间的关联,进行系统分类、管理和应用。再次,思维导图在绘制过程中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又可激发联想与创意,提升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最后,思维导图制作简单,将主题放在中间,整个思维导图将围绕这个主题进行拓展,联想。在制作思维导图中,你可以记录下瞬间的灵感,也可以保留空白区,运用连线,图形,颜色表示,让你的思维瞬间活跃起来
二、思维导图在初中历史学习中的重要意义
(一)思维导图有助于学生对历史知识的高效记忆。
思维导图能够帮助中学生从零散的历史知识中提取、组织和储存有用信息,随后每个人根据不同的思维角度,构建出易被自身接受和识记的知识体系,使历史学习更系统化、结构化和条理化,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思考和记忆。同时,有研究表明,骨架支柱的内容不易被遗忘,理解记忆的内容不易被遗忘。因此,大脑对这种可视化、形象化的发散性思维导图的记忆远比通过抽象的语言描述这种表达方式的记忆更牢固。有学者曾言:“千言万语不及一张图。”因而,思维导图可以助力中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记忆。
(二)思维导图有助于学生对历史思维的有效养成。
历史思维能力是历史学科能力的核心,思维导图对学生历史思维的养成也有很大的帮助。中学生在绘制历史思维导图的过程中,需要对教材已有的知识进行组织和管理,梳理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并能由此联想到其他相关知识,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系统。这一思维过程就能有效地培养中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包括发散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形象思维能力、逆向思维能力等,严格遵循了新历史课程标准的要求。
(三)思维导图有助于教师提升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
绝大多数中学生都对历史课提不起兴趣,历史课堂教学方式单一,教学过程单调是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思维导图作为一种简单易学的革命性思维工具,它将枯燥的传统线性板书教学转变为现代的发散性教学,使古板单一的记笔记方式改变为图文并茂,富有色彩、线条、符号的思维导图。教师通过这种新颖的方式让抽象、复杂的问题变得直观、清晰,生动了教学内容,丰富了教学方式,充实了教学过程,从表现形式上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思维导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根据思维导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构建的框架,以初中历史课本中的《辛亥革命》教学为例,探索思维导图在实际教学中的作用和效果
(一)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将新课改中关于辛亥革命的学习目标与思维导图相结合。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越来越对历史产生兴趣,不仅能够清楚地了解事件的过程和意义,还能够更加熟练地运用思维导图这一方法,在此过程中,不仅可以完成之前设定的目标还能够显著地提高学习效果。教学目标及内容:首先,了解孙中山先生早年的活动,了解三民主义以及辛亥革命的过程,其次,理解三民主义的内涵,最后,深入理解事件发生的必然性和重要性,正确看待辛亥革命在历史上的地位。学习者分析:初中生具备了一定的思维能力和简单的计算机操作方法袁能够实现简单的思维导图制作袁能够进行此类的个性化与探索性的知识积累过程遥
(二)教学实施。
教师应该能够通过多媒体的配合,设置情景问题,首先让学生对辛亥革命有初步的了解,然后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想象事件的过程,进而可以引发学生了解事件的渴望之后,学生可以发挥自由空间,引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来解决之前设置的情景问题,使学生在解题过程中能够对知识系统化、综合性的掌握。
(三)情境创设。
有创意的情境是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关键。对于本事件的教学,教师可以通过一些历史上典型的物品或是有纪念意义的展览品来创设情境,引起学生思考的热情与积极性。首先可以让学生简单地欣赏教师准备的作品。然后请学生评价简单说出自己的想法以及不明白的地方,这样不仅能够使学生主动思考,也能够使其在接触之前有了自己的见解。
(四)信息整合、小组讨论、作品提交。
小组内学生之间进行信息整合、互相交流自己的想法与建议,初步建立组内思维导图的构想,商讨结束之后让小组内同学进行合作制作思维导图,互相进行补充遗漏的知识,在制作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各组的进展,及时帮助学生解决过程中的技术性问题等等。
(五)评价与反思。
教师首先应该对各组提交的作品进行评价,同时可以让不同小组的同学进行互相评价。对于出现的问题还可以进行互相指导解决,其次,教师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对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总结与记录,寻找更好的解决措施,积累教学经验。
通过善用习题思维导图,学生正确运用知识的途径被强化,错误的过程被剔除,长期坚持必然使学生的思维能力有质的飞跃。考核思维能力,就是要把考生的注意力从死背知识点引导到对思维能力的提高上。实践证明,通过思维导图构建知识网络,有助于学生把握主干知识,掌握知识之间的逻辑性。
参考文献
[1] 赵国庆,陆志坚.“概念图”与“思维导图”辨析[J].中国电化教育,2015(8).
[2] 叶小兵.论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历史思维能力[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