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初中生物学中蕴含着大量的健康教育素材,这是在生物学教学中实施健康教育的独特优势。本文探讨了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健康教育的措施,以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关键词:初中生物教学;健康教育;渗透措施
《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4)》显示,初中阶段未成年人自杀率最高。除此之外,青少年健康问题长期以来备受关注。这些问题引发学校认真思考和探索如何在教学中开展有效的健康教育。
一、健康的概念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指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这就为我们明确指出了健康教育的目标、基本内容和任务。可见,健康应包括生理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三个方面。
二、青春期生理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
青春期是青少年生理和心理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提高青少年身心素质是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措施。
青春期是一个生理和心理巨变的“惊涛骇浪期”,初中生作为正在走向成熟的个体,首先应掌握人体生理卫生知识,并形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另外,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其生理和心理能够得到健康的发展,并形成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将生理卫生知识的掌握落实到自身行为习惯的养成上去,并抓住青春期特有的心理特点,引导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以积极、健康的态度面对生活和学习。
教材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和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中的生理和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最为丰富而且集中。在这两个单元的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教材中的相关内容向学生普及日常的卫生保健知识,启發学生重视体育锻炼、合理膳食、拒绝毒品、拒绝吸烟,并帮助学生纠正不良的卫生习惯。另外,教师应结合传染病的预防知识,增强青少年的自护意识,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比如,在第五单元第四章“细菌和真菌”的教学中,教师在引导学生认识真菌形态结构的同时,启发学生对“清除掉发霉的食物表面的‘毛’后能不能吃”这一问题展开讨论,最终得出因为细菌丝已经深入到了食物内部,并且会产生有毒物质,因此发霉的食物不能吃。
青春期最主要的特征是性器官的发育和成熟,生理上的变化使学生的心理承受力与生理上的趋于成熟产生严重失衡。在教学中教师应在宽松、科学的课堂氛围中使学生认识异性之间的心理特征,引导学生进行异性之间的交往,并鼓励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将更多的热情和精力投入到增长知识、充实自我、提升自我中。
三、初中生物教学中健康教育的渗透
青少年具备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其成为一个道德高尚的公民的前提。因此,学生应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关系,并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在教学中,教师应立足“课标”指出的“突出人和生物圈的关系”“学会健康地生活”等目标,引导学生思考人在生物圈中所处的地位,理解人类对生物圈依赖的原因,理解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义,最终将环境保护的意识渗透到自己的生活中去。
教材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和第六单元“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向学生展示了生物圈中各种各样的生物和多姿多彩的生命。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教育学生热爱生命,热爱大自然,意识到大自然和人类平等相处的重要性,增强保护环境的思想,这也是新课标中富有人文精神的目标之一。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当前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向学生渗透日常行为习惯、规范和道德教育。比如,在学习“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一节痰的形成中,教师可以启发学生思考不能随地吐痰的科学道理。
总之,健康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珍贵的。教师应充分利用生物学得天独厚的教学资源增强学生的健康意识,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使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谢玲.谈初中生物学科教学中渗透健康教育[J].新课程学习(上),2012(7).
[2]王金霞.初中生物教学中的青春期健康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2008(5).
注:本文系全国青少年“十三五”发展规划研究课题“城乡青少年健康现状及应对策略研究”课题研究论文。
作者简介:张薇薇,研究生学历,中学一级教师。
关键词:初中生物教学;健康教育;渗透措施
《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4)》显示,初中阶段未成年人自杀率最高。除此之外,青少年健康问题长期以来备受关注。这些问题引发学校认真思考和探索如何在教学中开展有效的健康教育。
一、健康的概念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指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这就为我们明确指出了健康教育的目标、基本内容和任务。可见,健康应包括生理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三个方面。
二、青春期生理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
青春期是青少年生理和心理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提高青少年身心素质是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措施。
青春期是一个生理和心理巨变的“惊涛骇浪期”,初中生作为正在走向成熟的个体,首先应掌握人体生理卫生知识,并形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另外,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其生理和心理能够得到健康的发展,并形成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将生理卫生知识的掌握落实到自身行为习惯的养成上去,并抓住青春期特有的心理特点,引导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以积极、健康的态度面对生活和学习。
教材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和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中的生理和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最为丰富而且集中。在这两个单元的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教材中的相关内容向学生普及日常的卫生保健知识,启發学生重视体育锻炼、合理膳食、拒绝毒品、拒绝吸烟,并帮助学生纠正不良的卫生习惯。另外,教师应结合传染病的预防知识,增强青少年的自护意识,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比如,在第五单元第四章“细菌和真菌”的教学中,教师在引导学生认识真菌形态结构的同时,启发学生对“清除掉发霉的食物表面的‘毛’后能不能吃”这一问题展开讨论,最终得出因为细菌丝已经深入到了食物内部,并且会产生有毒物质,因此发霉的食物不能吃。
青春期最主要的特征是性器官的发育和成熟,生理上的变化使学生的心理承受力与生理上的趋于成熟产生严重失衡。在教学中教师应在宽松、科学的课堂氛围中使学生认识异性之间的心理特征,引导学生进行异性之间的交往,并鼓励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将更多的热情和精力投入到增长知识、充实自我、提升自我中。
三、初中生物教学中健康教育的渗透
青少年具备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其成为一个道德高尚的公民的前提。因此,学生应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关系,并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在教学中,教师应立足“课标”指出的“突出人和生物圈的关系”“学会健康地生活”等目标,引导学生思考人在生物圈中所处的地位,理解人类对生物圈依赖的原因,理解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义,最终将环境保护的意识渗透到自己的生活中去。
教材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和第六单元“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向学生展示了生物圈中各种各样的生物和多姿多彩的生命。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教育学生热爱生命,热爱大自然,意识到大自然和人类平等相处的重要性,增强保护环境的思想,这也是新课标中富有人文精神的目标之一。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当前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向学生渗透日常行为习惯、规范和道德教育。比如,在学习“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一节痰的形成中,教师可以启发学生思考不能随地吐痰的科学道理。
总之,健康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珍贵的。教师应充分利用生物学得天独厚的教学资源增强学生的健康意识,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使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谢玲.谈初中生物学科教学中渗透健康教育[J].新课程学习(上),2012(7).
[2]王金霞.初中生物教学中的青春期健康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2008(5).
注:本文系全国青少年“十三五”发展规划研究课题“城乡青少年健康现状及应对策略研究”课题研究论文。
作者简介:张薇薇,研究生学历,中学一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