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培养计算能力。一个小学毕业生应该能正确地、迅速地进行整数、小数和分数的四则计算以及正确地估算,并进行简便计算,能达到这个要求,才能为升入中学进一步学习和参加生产劳动打好基础。这是因为计算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在小学,计算教学更是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全过程,可见计算教学的重要性。但是小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常受到学生的兴趣、态度、意志、习惯等因素的影响。在做计算题时 ,学生普遍有轻视的态度,一些计算题并不是不会做,而是由于注意力不够集中、抄错题、运算粗心、不进行验算等造成错误的。因此,在计算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能力非常重要,我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的,特提出来与大家分享。
一、培养学生计算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计算教学中,首先要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让学生乐于学、乐于做,教会学生用口算、笔算和计算工具进行计算,并掌握一定的计算方法,达到算得准、算得快的目的。在教学过程中,我结合每天的教学内容,让学生练习一些口算。在强调计算的同时,讲究训练形式多样化。同时,利用教具演示和学生动手操作等直观手段,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算理。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学具,是帮助学生感知和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的重要手段,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而且可以把抽象的算理具体化,化难为易,缩短掌握计算法则的过程,特别是低年级阶段,课堂上人人动手操作学具,教师演示教具和课件,可以启发学生积极思考,主动的投入到推导计算法则的过程中去,增强计算的自觉性。
二、要讲清算理和法则
算理和法则是计算的依据。正确的运算必须建筑在透彻地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学生的头脑中算理清楚,法则记得牢固,做四则计算题时,就可以有条不紊地进行。
小学生遇到的算理有许多,如:10以内数的组成和分解,凑十法和破十法,相同数连加的概念,十进制计数法,有关数位的概念,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积、商的变化规律,分数的意义与性质,分数单位的概念,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約分与通分等概念。以上这些基础知识,都应讲解得很清楚,使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以便在学习新知识时,能发挥知识的正迁移作用。如,“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这部分知识就很重要。在讲解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小数、百分数互化时,都要用到它。分数单位的概念,在讲解分数加、减、乘、除的计算法则时也离不开它。这两部分知识,学生如能掌握得很熟练,学习小数、分数四则计算才能顺利进行。小学阶段大部分数学题都要求学生通过列竖式的方法进行笔算,这一内容也是孩子们特别容易出错的,在计算时也特别粗心,因此在讲清算理的基础上,要通过不断反复练习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另外,增强简算的意识,提高计算的灵活性也可以提高孩子们的计算能力。简算是依据算式、数据的不同特点,利用运算定律、性质及数与数之间的特殊关系,使计算的过程简化、简洁的计算方法。简算是培养学生细心观察、认真分析、善于发现事物规律,训练学生思维深刻性、敏锐性、灵活性,提高计算效率,发展计算能力的重要手段。在小学数学里,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与分配律,是学生进行简算的主要依据。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特别注意帮助学生深刻理解与熟练掌握这五条运算定律,及一些常用的简便计算方法,并经常组织学生进行不同形式的简算练习,让学生在计算实践中体验简算的意义、作用与必要性,强化学生自觉运用简算方法的意识,提高学生计算的灵活性和正确率。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良好的计算习惯,直接影响学生计算能力的形成和提高。因此,教师要严格要求学生做到认真听课,认真思索,认真独立的完成作业,并做到先复习后练习,练习中刻苦钻研,细心推敲,不轻易问别人或急于求证得数。还要养成自觉检查、验算和有错必改的习惯。
首先,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平常练习要严格要求,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教师还要以身作则,作学生的表率。如: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都是审题在前,分析在后,先引导学生观察题目特点以及数字特点,再分析思考解题方法,思路清晰,层次分明。解答计算题也要和解答应用题一样,重视观察能力的培养,加强审题训练。对学生提出"两看,两想,再计算"的程序,即:先看一看整个算式由几个部分组成,想一想一般方法如何计算,再看一看有没有某些特殊条件,想一想能不能用简便方法计算,再继续进行计算。教育学生对题目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分析。同时还要加强书写格式的指导,规范的书写格式可以表达学生的运算思路和计算方法、步骤,防止错写漏写数字和运算符号,在读题或抄题目时就提醒学生核对数字和运算符号,检查数字、符号会不会抄错,小数点会不会错写或漏写;对计算中途得到的每一个得数和最后的结果都要进行检查。
其次,养成 验算的习惯,能够有效地保证计算的正确率,即使学生具备了比较强的口算和笔算能力也依然要靠验算来确保计算正确。验算有很多种方法,其中,由逆运算来进行检验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逆运算也就是与计算方法相反的运算,由于采用了逆向思维,所以能够有效地凸现计算过程中的疏漏,简言之就是采用逆运算,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能检测出计算中的错误。因此,我班学生大部分都养成了自觉检查作业,独立验算的好习惯。这样有效地使计算的正确率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再次,具有良好的估算意识和估算方法也能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在教学了估算之后,我有意识地在教学过程中渗透估算思想,让学生用估算对数学规律进行猜想,用估算法检验解题思路,用估算法检验解题结果等等,将估算思想贯穿教学始终,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强化估算的意识。另一方面,让学生尽可能地运用估算解决一些与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根据生活中的实际情况进行估算。这样,学生也能利用估算检验自己的解题是否正确,又多了一种检验方法。
四、培养坚强的意志
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对学生能够长期进行准确、快速的计算,会产生良好的促进作用。计算教学中,口算是笔算的基础,可以根据每天的教学内容适时适量地进行一些口算训练,通过长期坚持不懈地训练,既培养了学生坚强的意志,又提高了学生的计算能力。总之,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及良好的计算习惯,教师要有耐心,有恒心,要统一办法与要求,坚持不懈,一抓到底。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还应该贯彻在整个数学教学的全过程,既要加强对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同时也要注重对学生的针对性训练。只要认真钻研,工作中不断进行总结和完善,学生的计算能力一定能得到提高。
一、培养学生计算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计算教学中,首先要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让学生乐于学、乐于做,教会学生用口算、笔算和计算工具进行计算,并掌握一定的计算方法,达到算得准、算得快的目的。在教学过程中,我结合每天的教学内容,让学生练习一些口算。在强调计算的同时,讲究训练形式多样化。同时,利用教具演示和学生动手操作等直观手段,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算理。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学具,是帮助学生感知和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的重要手段,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而且可以把抽象的算理具体化,化难为易,缩短掌握计算法则的过程,特别是低年级阶段,课堂上人人动手操作学具,教师演示教具和课件,可以启发学生积极思考,主动的投入到推导计算法则的过程中去,增强计算的自觉性。
二、要讲清算理和法则
算理和法则是计算的依据。正确的运算必须建筑在透彻地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学生的头脑中算理清楚,法则记得牢固,做四则计算题时,就可以有条不紊地进行。
小学生遇到的算理有许多,如:10以内数的组成和分解,凑十法和破十法,相同数连加的概念,十进制计数法,有关数位的概念,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积、商的变化规律,分数的意义与性质,分数单位的概念,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約分与通分等概念。以上这些基础知识,都应讲解得很清楚,使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以便在学习新知识时,能发挥知识的正迁移作用。如,“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这部分知识就很重要。在讲解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小数、百分数互化时,都要用到它。分数单位的概念,在讲解分数加、减、乘、除的计算法则时也离不开它。这两部分知识,学生如能掌握得很熟练,学习小数、分数四则计算才能顺利进行。小学阶段大部分数学题都要求学生通过列竖式的方法进行笔算,这一内容也是孩子们特别容易出错的,在计算时也特别粗心,因此在讲清算理的基础上,要通过不断反复练习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另外,增强简算的意识,提高计算的灵活性也可以提高孩子们的计算能力。简算是依据算式、数据的不同特点,利用运算定律、性质及数与数之间的特殊关系,使计算的过程简化、简洁的计算方法。简算是培养学生细心观察、认真分析、善于发现事物规律,训练学生思维深刻性、敏锐性、灵活性,提高计算效率,发展计算能力的重要手段。在小学数学里,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与分配律,是学生进行简算的主要依据。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特别注意帮助学生深刻理解与熟练掌握这五条运算定律,及一些常用的简便计算方法,并经常组织学生进行不同形式的简算练习,让学生在计算实践中体验简算的意义、作用与必要性,强化学生自觉运用简算方法的意识,提高学生计算的灵活性和正确率。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良好的计算习惯,直接影响学生计算能力的形成和提高。因此,教师要严格要求学生做到认真听课,认真思索,认真独立的完成作业,并做到先复习后练习,练习中刻苦钻研,细心推敲,不轻易问别人或急于求证得数。还要养成自觉检查、验算和有错必改的习惯。
首先,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平常练习要严格要求,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教师还要以身作则,作学生的表率。如: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都是审题在前,分析在后,先引导学生观察题目特点以及数字特点,再分析思考解题方法,思路清晰,层次分明。解答计算题也要和解答应用题一样,重视观察能力的培养,加强审题训练。对学生提出"两看,两想,再计算"的程序,即:先看一看整个算式由几个部分组成,想一想一般方法如何计算,再看一看有没有某些特殊条件,想一想能不能用简便方法计算,再继续进行计算。教育学生对题目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分析。同时还要加强书写格式的指导,规范的书写格式可以表达学生的运算思路和计算方法、步骤,防止错写漏写数字和运算符号,在读题或抄题目时就提醒学生核对数字和运算符号,检查数字、符号会不会抄错,小数点会不会错写或漏写;对计算中途得到的每一个得数和最后的结果都要进行检查。
其次,养成 验算的习惯,能够有效地保证计算的正确率,即使学生具备了比较强的口算和笔算能力也依然要靠验算来确保计算正确。验算有很多种方法,其中,由逆运算来进行检验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逆运算也就是与计算方法相反的运算,由于采用了逆向思维,所以能够有效地凸现计算过程中的疏漏,简言之就是采用逆运算,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能检测出计算中的错误。因此,我班学生大部分都养成了自觉检查作业,独立验算的好习惯。这样有效地使计算的正确率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再次,具有良好的估算意识和估算方法也能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在教学了估算之后,我有意识地在教学过程中渗透估算思想,让学生用估算对数学规律进行猜想,用估算法检验解题思路,用估算法检验解题结果等等,将估算思想贯穿教学始终,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强化估算的意识。另一方面,让学生尽可能地运用估算解决一些与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根据生活中的实际情况进行估算。这样,学生也能利用估算检验自己的解题是否正确,又多了一种检验方法。
四、培养坚强的意志
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对学生能够长期进行准确、快速的计算,会产生良好的促进作用。计算教学中,口算是笔算的基础,可以根据每天的教学内容适时适量地进行一些口算训练,通过长期坚持不懈地训练,既培养了学生坚强的意志,又提高了学生的计算能力。总之,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及良好的计算习惯,教师要有耐心,有恒心,要统一办法与要求,坚持不懈,一抓到底。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还应该贯彻在整个数学教学的全过程,既要加强对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同时也要注重对学生的针对性训练。只要认真钻研,工作中不断进行总结和完善,学生的计算能力一定能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