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6年全国卷语文高考作文的命题形式发生了变化,由原来稳定了三年的关系型话题作文转变为2005年现身于上海卷、湖北卷及福建卷中的命题形式(试题如下所示),使得试题呈现出不同于话题作文的一些新特征;同样以新形式命题的还有湖北卷和山东卷。那么,新命题形式有哪些不同于话题作文与材料作文的新特征?它出现的背景和原因是什么?它背后的命题理念又是什么?这些问题都有待于深入的思考与研究。
一只老鹰从鹫峰顶上俯冲下来,将一只小羊抓走了。
一只乌鸦看见了,非常羡慕,心想:要是我也有这样的本领该多好啊!于是乌鸦模仿老鹰的俯冲姿势拼命练习。
一天,乌鸦觉得自己练得很棒了,便哇哇地从树上猛冲下来,扑到一只山羊的背上,想抓住山羊往上飞,可是它的身子太轻,爪子又被羊毛缠住,无论怎样拍打翅膀也飞不起来,结果被牧羊人抓住了。
牧羊人的孩子见了,问这是一只什么鸟,牧羊人说:“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孩子摸着乌鸦的羽毛说:“它也很可爱啊!”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全国卷Ⅰ)
一、何谓范围作文
随着2005年上海卷、湖北卷及福建卷语文高考作文新命题形式的问世,“后话题作文”“准话题作文”“新材料作文”“话料作文”“材料三自作文”“供料自提炼题目”“无标题的材料话题作文”“题意作文”等称谓纷纷出现。从上面列举的各种称谓可以看出,研究者肯定了新命题形式兼有话题作文和材料作文的部分特征,并将其定位在介于话题作文与材料作文之间的过渡形态上。但是,这些称谓不能揭示新命题形式的主要特征,也不能使之与话题作文和材料作文明显区分开来,因此,将它们作为新命题形式的名称均有不妥。
如上面试题所示,新命题形式不具备话题或标题,主要由材料与要求两种要素构成。在这两种构成要素中,材料于审题、立意、选材而言无疑具有更重要的作用。新命题形式的材料功能不同于话题作文,后者的材料主要是为引出话题而设;它与材料作文相似,但在材料作文的写作中必须引用并分析材料,这于新命题形式而言不是必需的。新命题形式的材料主要是为考生提供构思和立意的范围,使得他们可以在此范围内自由提炼适合自己的话题。因此,为了区别于以往的话题作文和材料作文,更为了凸显新的高考作文命题形式的特征,我们称之为“范围作文”。
需要说明的是,范围作文不同于“给范围型作文”,前者通过试题材料为考生提供构思与立意的范围,而后者则通过提示语或要求限定考生选题、选材及立意的范围。
二、范围作文的特征分析
新命题形式的出现是对旧形式弊端的反拨,范围作文登场就是近年来语文界对话题作文弊端批评不断的一次积极回应。
我们选取近两年的范围作文与话题作文以及上世纪90年代的部分材料作文为研究样本,从三种命题形式的试题主要陈述形式、试题阅读量、材料主要功能、命题的开放性与限制性等五个维度进行比较与分析,以明确认识范围作文的特征。
三种命题形式分析样本的选取情况具体如下:范围作文的分析样本为2005年、2006年的湖北卷、全国卷Ⅰ、全国卷Ⅱ等7套试卷7道作文题,话题作文的分析样本为2005年、2006年的全国卷Ⅰ、全国卷Ⅱ、江苏卷等16套试卷16道作文题,材料作文的分析样本为1990年、1992年、1993年、1995年、1997年等5套全国卷5道作文题。
范围作文、话题作文、材料作文特征比较表
通过上面的分析表我们可以看出,范围作文有以下几个主要特征。
1.陈述形式介于话题作文与材料作文之间
在试题的主要陈述形式上,范围作文的陈述形式为“材料 提示语 要求”;与话题作文相比,此种形式缺少了话题这一构成要素,与材料作文相比,又增加了提示语。缺少话题是对话题作文的改革;然而,范围作文不设话题,却设置了提炼话题的范围;可以说其材料为考生提供了选取话题的范围,是更大的话题。以2006年全国卷Ⅰ的作文题为例,关于乌鸦学鹰的寓言故事,既可以从牧羊人的话出发提炼话题,也可以从孩子的话出发提炼话题,还可以将两者结合起来提炼话题。可写话题的数量增多,相应就为考生的写作提供了更大的自主空间和发挥余地。
范围作文在缺少话题的同时,却增加了提示语,这是对材料作文的改良。提示语的设置往往能够解释材料、拓展思路、引发思考,这就使得范围作文的开放性和人文关怀特性更为突出。
2.试题阅读量扬长避短
在试题的阅读量上,范围作文阅读量分布区间的最大值、最小值与平均值都要大于话题作文,却远远小于材料作文,这说明新命题形式的阅读量与话题作文相比有所增加,而与材料作文相比又大大减少。推测上述变化出现的原因,可能有以下两种:第一,试题阅读量有所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审题的难度,这对话题作文审题要求低的状况有所改善;第二,试题阅读量较大,可能导致试题内容复杂甚至庞杂、交叉,也给考生设置了不必要的障碍,因此,范围作文的阅读量与材料作文相比又大大减少。
3.诱发与限制同时存在于材料中
范围作文的材料功能与话题作文不同,而与材料作文相似,即:1.作为诱发因素,引导学生由此进行想象、联想以及连锁性思考;2.作为限制因素,限定学生构思与立意的范围。
以2006年全国卷Ⅰ作文题材料为例,该试题材料由伊索寓言《鹰与燕乌与牧羊人》改编而成,与原文相比,改编后的材料舍弃了结尾的寓意,添加了“孩子”的话,此种改动使得材料本身的价值导向功能减弱,而趣味性和辩证性却有所增加。价值导向功能的减弱利于学生多维度地思考与个性见解的发表,趣味性的增加则利于引发学生联想、想象及创作的动机,辩证性的增加也能凸显深刻的思考与扎实的学识。这些是范围作文材料诱发功能的具体表现。“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不要脱离材料的含义”是规定性要求,要求考生必须在准确理解和把握材料内涵的基础上构思、立意,这显示出新命题形式的切题要求有所增强。相应地,考生必须具备分析材料内涵的能力与选择符合材料内涵的立意角度的能力,这是材料的限制功能。
虽然范围作文的材料功能与材料作文相似,但两种命题形式材料功能作用发挥的强度却有所不同。具体地说,范围作文材料的诱发性更强,限制性稍弱,材料作文反之。从2006年全国卷Ⅰ与1990年全国卷作文试题要求的表述中就可以看出这一不同之处:前者的试题要求是“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虽然构思与立意不能脱离材料,但却可以在材料范围内天马行空,自由发挥;后者的试题要求是“根据所提供的材料,请你就第一个小姑娘的说法,联系生活实际,……展开议论”,立意与构思被圈定在一个特定的范围内,考生不能自由发挥。
4.开放与限制有机结合在试题内
范围作文有机地结合了开放与限制,并很好地处理了两者之间的关系。
在试题的开放方面,范围作文依然坚持话题作文的“三自原则”(自定立意、自拟题目、自选文体),没有材料作文在立意方面的限制与文体方面的限定。从另一个角度看,范围作文没有一个具体的指向性话题,其立意与构思的范围比话题作文更宽泛,然而这并不能代表它更少限制,“全面理解材料”就是最明显的束缚,但是范围作文却将开放与限制的结合做得很好。可以说,范围作文既发扬了话题作文的命题理念,即立意范围有所增大、开放度与自由度有所拓展,又巧妙地体现了限制性,即审题难度有所增加。
在试题的限制方面,范围作文比话题作文多一些,比材料作文少一些。具体地说,“全面理解材料”要求考生要有切题意识,能够很好地把握材料内涵。与话题作文的高度开放相比,范围作文在一定程度上设置了审题障碍;考生如果审题失误,就很可能出现“溜题”现象。但与材料作文相比,范围作文又有所放开,并没有设置立意上的限制与文体上的限定。
通过对范围作文特征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它并不是一种崭新的命题形式,其特征也并非焕然一新,而是继承了话题作文与材料作文的某些构成要素与命题理念,并较好地处理了试题的开放性与限制性之间的矛盾。
三、范围作文出现的背景及成因
范围作文的出现不是高考作文命题的一次偶然现象,也不是骤然的突变,它是对话题作文弊端的一种纠正,是命题者力求对高考作文命题形式进行发展完善的一种积极举措。
2005年,范围作文出现在上海卷、湖北卷及福建卷中,之所以此时出现在这三套试卷中,推测原因,可能有以下两种:一是话题作文历经五年高考,研究者对其弊端的批评已在2004年大体达成共识。他们认为话题作文审题要求低,影响对学生的思维训练;淡化文体要求,不利于日常的作文教学;宿构现象严重,影响对试卷的甄别;区分度低,不利于高考选拔。一些研究者呼吁尽快结束“话题作文时代”,一些研究者则纷纷提出改革和完善话题作文的措施,例如高本云在《对近六年高考话题作文的基本认识》一文中提出“限定主题性话题作文”“主题作文”“争辩型话题作文”等五种新的话题作文命题类型,其中的“限定主题性话题作文”“主题作文”两种命题类型具有范围作文的一些主要特征,可算是高考作文新命题形式的滥觞。二是自主命题省市范围的扩大,为高考作文不断探索新命题形式提供了客观的便利条件。
范围作文于2005年出现在地方卷中这一事实,使得它于2006年现身两套全国卷的事实也就不至于太突然,而且,它覆盖的地域由2005年的2省1市增加到14省5个自治区。虽然范围作文依然具备话题作文与材料作文的某些构成要素与命题理念,但这也足以表明命题者改革的决心和勇气。
范围作文出现在语文界对话题作文口诛笔伐之时是一种必然,话题作文经历了五年高考,其弊端不断涌现也是一种必然。根据作文心理学的观点,当某一种条件下的作文计划得到反复使用时,作文者就可能对这一作文计划的使用达到自动化水平,学生经过反复的话题作文写作训练,已经对其写作计划的使用达到自动化水平;而一旦自动化水平达成,学生面对高考话题作文就不需要更多的思维训练,宿构现象就会频繁发生;只有当作文者遇到新的与过去不同的作文任务时,才又会有意识、有目的地思考新的作文计划,因此,新命题形式的出现就成为必然之举了。
四、范围作文的命题理念及对作文教学的指导意义
从话题作文到范围作文,这不仅仅是高考作文命题形式的一次变迁,它在更大的意义上反映了一种新的高考作文命题理念的实现。该理念在2006年高考作文题中体现出以下两个特点:第一,和命题形式相比,命题者更关注命题内容。毕竟,真正体现学生创造力、想象力、思想力以及感悟力的是内容,而不是内容的载体。第二,命题形式的创新不意味着消灭旧命题形式、建构新命题形式,对旧命题形式的完善也是一种创造。既然无法避免单一命题形式先天性的缺陷,那就将两种命题形式有机融合,发挥两者的长处,尽可能减少两者的不足,融合后的新命题形式就是一种创造。以上两个特点的显现使得高考作文题形式多样、特征融合正逐渐成为一种趋势。命题作文、材料作文、话题作文都曾大行其道,但任何一种命题范式都有其自身难以克服的弱点,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弊端会表现得愈加明显,从命题作文到材料作文再到话题作文的更替正是这一规律的具体表现。
试题特征与命题理念的渐变有利于实现从话题作文到范围作文的平稳过渡,减轻学生面对新命题形式的陌生与恐慌,但是在考试过程中还是出现了多数考生不适应,依然按照话题作文的套路写,在“全面理解材料”上有偏差等情况。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主要有三种原因:其一,日常作文教学单一化,话题作文几乎成为训练的唯一形式,这导致师生对其他命题形式训练的忽视;其二,受思维定势的影响,考生对试题形式变化不敏感,依然按照话题作文的套路写,致使审题发生偏差;其三,师生对2005年高考作文新命题形式的出现了解不足,重视不够。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作文教学中克服紧跟高考的倾向,遵循作文教学的规律,使教和学都能重新回到全面提高学生作文素养的长远目标上来,这才是应对范围作文的正确之道。
参考资料:
〔1〕李贺武等编《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中国林业出版社2003年版。
〔2〕章熊《中国当代写作与阅读测试》,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3〕周作人译《全译伊索寓言集》,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2年版。
〔4〕王勇、陈力勤《读书的厚度就是作文的深度——2006年全国卷Ⅱ作文题的评析》,《语文学习》2006年7~8期。
〔5〕芮瑞《作文新题型离高考还有多远?》,《学语文》2006年第4期。
〔6〕刘淼《作文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7〕曹勇军《“后话题时代”,我们怎么办?》,《语文学习》2006年7~8期。
〔8〕张村田《“科学发展观”与“不以成败论英雄”——简评2006年全国卷Ⅰ作文题》,《语文学习》2006年7~8期。
〔9〕高本云《对近六年高考话题作文的基本认识》,《课程教材教学研究》2004年Z2期。
一只老鹰从鹫峰顶上俯冲下来,将一只小羊抓走了。
一只乌鸦看见了,非常羡慕,心想:要是我也有这样的本领该多好啊!于是乌鸦模仿老鹰的俯冲姿势拼命练习。
一天,乌鸦觉得自己练得很棒了,便哇哇地从树上猛冲下来,扑到一只山羊的背上,想抓住山羊往上飞,可是它的身子太轻,爪子又被羊毛缠住,无论怎样拍打翅膀也飞不起来,结果被牧羊人抓住了。
牧羊人的孩子见了,问这是一只什么鸟,牧羊人说:“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孩子摸着乌鸦的羽毛说:“它也很可爱啊!”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全国卷Ⅰ)
一、何谓范围作文
随着2005年上海卷、湖北卷及福建卷语文高考作文新命题形式的问世,“后话题作文”“准话题作文”“新材料作文”“话料作文”“材料三自作文”“供料自提炼题目”“无标题的材料话题作文”“题意作文”等称谓纷纷出现。从上面列举的各种称谓可以看出,研究者肯定了新命题形式兼有话题作文和材料作文的部分特征,并将其定位在介于话题作文与材料作文之间的过渡形态上。但是,这些称谓不能揭示新命题形式的主要特征,也不能使之与话题作文和材料作文明显区分开来,因此,将它们作为新命题形式的名称均有不妥。
如上面试题所示,新命题形式不具备话题或标题,主要由材料与要求两种要素构成。在这两种构成要素中,材料于审题、立意、选材而言无疑具有更重要的作用。新命题形式的材料功能不同于话题作文,后者的材料主要是为引出话题而设;它与材料作文相似,但在材料作文的写作中必须引用并分析材料,这于新命题形式而言不是必需的。新命题形式的材料主要是为考生提供构思和立意的范围,使得他们可以在此范围内自由提炼适合自己的话题。因此,为了区别于以往的话题作文和材料作文,更为了凸显新的高考作文命题形式的特征,我们称之为“范围作文”。
需要说明的是,范围作文不同于“给范围型作文”,前者通过试题材料为考生提供构思与立意的范围,而后者则通过提示语或要求限定考生选题、选材及立意的范围。
二、范围作文的特征分析
新命题形式的出现是对旧形式弊端的反拨,范围作文登场就是近年来语文界对话题作文弊端批评不断的一次积极回应。
我们选取近两年的范围作文与话题作文以及上世纪90年代的部分材料作文为研究样本,从三种命题形式的试题主要陈述形式、试题阅读量、材料主要功能、命题的开放性与限制性等五个维度进行比较与分析,以明确认识范围作文的特征。
三种命题形式分析样本的选取情况具体如下:范围作文的分析样本为2005年、2006年的湖北卷、全国卷Ⅰ、全国卷Ⅱ等7套试卷7道作文题,话题作文的分析样本为2005年、2006年的全国卷Ⅰ、全国卷Ⅱ、江苏卷等16套试卷16道作文题,材料作文的分析样本为1990年、1992年、1993年、1995年、1997年等5套全国卷5道作文题。
范围作文、话题作文、材料作文特征比较表
通过上面的分析表我们可以看出,范围作文有以下几个主要特征。
1.陈述形式介于话题作文与材料作文之间
在试题的主要陈述形式上,范围作文的陈述形式为“材料 提示语 要求”;与话题作文相比,此种形式缺少了话题这一构成要素,与材料作文相比,又增加了提示语。缺少话题是对话题作文的改革;然而,范围作文不设话题,却设置了提炼话题的范围;可以说其材料为考生提供了选取话题的范围,是更大的话题。以2006年全国卷Ⅰ的作文题为例,关于乌鸦学鹰的寓言故事,既可以从牧羊人的话出发提炼话题,也可以从孩子的话出发提炼话题,还可以将两者结合起来提炼话题。可写话题的数量增多,相应就为考生的写作提供了更大的自主空间和发挥余地。
范围作文在缺少话题的同时,却增加了提示语,这是对材料作文的改良。提示语的设置往往能够解释材料、拓展思路、引发思考,这就使得范围作文的开放性和人文关怀特性更为突出。
2.试题阅读量扬长避短
在试题的阅读量上,范围作文阅读量分布区间的最大值、最小值与平均值都要大于话题作文,却远远小于材料作文,这说明新命题形式的阅读量与话题作文相比有所增加,而与材料作文相比又大大减少。推测上述变化出现的原因,可能有以下两种:第一,试题阅读量有所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审题的难度,这对话题作文审题要求低的状况有所改善;第二,试题阅读量较大,可能导致试题内容复杂甚至庞杂、交叉,也给考生设置了不必要的障碍,因此,范围作文的阅读量与材料作文相比又大大减少。
3.诱发与限制同时存在于材料中
范围作文的材料功能与话题作文不同,而与材料作文相似,即:1.作为诱发因素,引导学生由此进行想象、联想以及连锁性思考;2.作为限制因素,限定学生构思与立意的范围。
以2006年全国卷Ⅰ作文题材料为例,该试题材料由伊索寓言《鹰与燕乌与牧羊人》改编而成,与原文相比,改编后的材料舍弃了结尾的寓意,添加了“孩子”的话,此种改动使得材料本身的价值导向功能减弱,而趣味性和辩证性却有所增加。价值导向功能的减弱利于学生多维度地思考与个性见解的发表,趣味性的增加则利于引发学生联想、想象及创作的动机,辩证性的增加也能凸显深刻的思考与扎实的学识。这些是范围作文材料诱发功能的具体表现。“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不要脱离材料的含义”是规定性要求,要求考生必须在准确理解和把握材料内涵的基础上构思、立意,这显示出新命题形式的切题要求有所增强。相应地,考生必须具备分析材料内涵的能力与选择符合材料内涵的立意角度的能力,这是材料的限制功能。
虽然范围作文的材料功能与材料作文相似,但两种命题形式材料功能作用发挥的强度却有所不同。具体地说,范围作文材料的诱发性更强,限制性稍弱,材料作文反之。从2006年全国卷Ⅰ与1990年全国卷作文试题要求的表述中就可以看出这一不同之处:前者的试题要求是“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虽然构思与立意不能脱离材料,但却可以在材料范围内天马行空,自由发挥;后者的试题要求是“根据所提供的材料,请你就第一个小姑娘的说法,联系生活实际,……展开议论”,立意与构思被圈定在一个特定的范围内,考生不能自由发挥。
4.开放与限制有机结合在试题内
范围作文有机地结合了开放与限制,并很好地处理了两者之间的关系。
在试题的开放方面,范围作文依然坚持话题作文的“三自原则”(自定立意、自拟题目、自选文体),没有材料作文在立意方面的限制与文体方面的限定。从另一个角度看,范围作文没有一个具体的指向性话题,其立意与构思的范围比话题作文更宽泛,然而这并不能代表它更少限制,“全面理解材料”就是最明显的束缚,但是范围作文却将开放与限制的结合做得很好。可以说,范围作文既发扬了话题作文的命题理念,即立意范围有所增大、开放度与自由度有所拓展,又巧妙地体现了限制性,即审题难度有所增加。
在试题的限制方面,范围作文比话题作文多一些,比材料作文少一些。具体地说,“全面理解材料”要求考生要有切题意识,能够很好地把握材料内涵。与话题作文的高度开放相比,范围作文在一定程度上设置了审题障碍;考生如果审题失误,就很可能出现“溜题”现象。但与材料作文相比,范围作文又有所放开,并没有设置立意上的限制与文体上的限定。
通过对范围作文特征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它并不是一种崭新的命题形式,其特征也并非焕然一新,而是继承了话题作文与材料作文的某些构成要素与命题理念,并较好地处理了试题的开放性与限制性之间的矛盾。
三、范围作文出现的背景及成因
范围作文的出现不是高考作文命题的一次偶然现象,也不是骤然的突变,它是对话题作文弊端的一种纠正,是命题者力求对高考作文命题形式进行发展完善的一种积极举措。
2005年,范围作文出现在上海卷、湖北卷及福建卷中,之所以此时出现在这三套试卷中,推测原因,可能有以下两种:一是话题作文历经五年高考,研究者对其弊端的批评已在2004年大体达成共识。他们认为话题作文审题要求低,影响对学生的思维训练;淡化文体要求,不利于日常的作文教学;宿构现象严重,影响对试卷的甄别;区分度低,不利于高考选拔。一些研究者呼吁尽快结束“话题作文时代”,一些研究者则纷纷提出改革和完善话题作文的措施,例如高本云在《对近六年高考话题作文的基本认识》一文中提出“限定主题性话题作文”“主题作文”“争辩型话题作文”等五种新的话题作文命题类型,其中的“限定主题性话题作文”“主题作文”两种命题类型具有范围作文的一些主要特征,可算是高考作文新命题形式的滥觞。二是自主命题省市范围的扩大,为高考作文不断探索新命题形式提供了客观的便利条件。
范围作文于2005年出现在地方卷中这一事实,使得它于2006年现身两套全国卷的事实也就不至于太突然,而且,它覆盖的地域由2005年的2省1市增加到14省5个自治区。虽然范围作文依然具备话题作文与材料作文的某些构成要素与命题理念,但这也足以表明命题者改革的决心和勇气。
范围作文出现在语文界对话题作文口诛笔伐之时是一种必然,话题作文经历了五年高考,其弊端不断涌现也是一种必然。根据作文心理学的观点,当某一种条件下的作文计划得到反复使用时,作文者就可能对这一作文计划的使用达到自动化水平,学生经过反复的话题作文写作训练,已经对其写作计划的使用达到自动化水平;而一旦自动化水平达成,学生面对高考话题作文就不需要更多的思维训练,宿构现象就会频繁发生;只有当作文者遇到新的与过去不同的作文任务时,才又会有意识、有目的地思考新的作文计划,因此,新命题形式的出现就成为必然之举了。
四、范围作文的命题理念及对作文教学的指导意义
从话题作文到范围作文,这不仅仅是高考作文命题形式的一次变迁,它在更大的意义上反映了一种新的高考作文命题理念的实现。该理念在2006年高考作文题中体现出以下两个特点:第一,和命题形式相比,命题者更关注命题内容。毕竟,真正体现学生创造力、想象力、思想力以及感悟力的是内容,而不是内容的载体。第二,命题形式的创新不意味着消灭旧命题形式、建构新命题形式,对旧命题形式的完善也是一种创造。既然无法避免单一命题形式先天性的缺陷,那就将两种命题形式有机融合,发挥两者的长处,尽可能减少两者的不足,融合后的新命题形式就是一种创造。以上两个特点的显现使得高考作文题形式多样、特征融合正逐渐成为一种趋势。命题作文、材料作文、话题作文都曾大行其道,但任何一种命题范式都有其自身难以克服的弱点,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弊端会表现得愈加明显,从命题作文到材料作文再到话题作文的更替正是这一规律的具体表现。
试题特征与命题理念的渐变有利于实现从话题作文到范围作文的平稳过渡,减轻学生面对新命题形式的陌生与恐慌,但是在考试过程中还是出现了多数考生不适应,依然按照话题作文的套路写,在“全面理解材料”上有偏差等情况。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主要有三种原因:其一,日常作文教学单一化,话题作文几乎成为训练的唯一形式,这导致师生对其他命题形式训练的忽视;其二,受思维定势的影响,考生对试题形式变化不敏感,依然按照话题作文的套路写,致使审题发生偏差;其三,师生对2005年高考作文新命题形式的出现了解不足,重视不够。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作文教学中克服紧跟高考的倾向,遵循作文教学的规律,使教和学都能重新回到全面提高学生作文素养的长远目标上来,这才是应对范围作文的正确之道。
参考资料:
〔1〕李贺武等编《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中国林业出版社2003年版。
〔2〕章熊《中国当代写作与阅读测试》,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3〕周作人译《全译伊索寓言集》,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2年版。
〔4〕王勇、陈力勤《读书的厚度就是作文的深度——2006年全国卷Ⅱ作文题的评析》,《语文学习》2006年7~8期。
〔5〕芮瑞《作文新题型离高考还有多远?》,《学语文》2006年第4期。
〔6〕刘淼《作文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7〕曹勇军《“后话题时代”,我们怎么办?》,《语文学习》2006年7~8期。
〔8〕张村田《“科学发展观”与“不以成败论英雄”——简评2006年全国卷Ⅰ作文题》,《语文学习》2006年7~8期。
〔9〕高本云《对近六年高考话题作文的基本认识》,《课程教材教学研究》2004年Z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