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高中化学教学虽已实施新课标,但化学实验教学并没有被真正地重视起来,仍存在实验被弱化,实验教学时间被减少,探究性实验无度、无序等诸多问题。对此,我们教师要充分认识实验的重要性,精心准备演示实验,有序组织学生实验,有度进行探究实验,合理改进教材实验,以切实提高实验教学效率。
[关键词] 高中化学 实验教学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 6058(2016)11 0084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高中化学新课标倡导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学生科学探究的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验能力。实际上高中实施新课标以来,化学实验教学没有被真正地重视起来,低效、无效的实验教学状况普遍存在。对此应如何应对,很值得我们去探究。
一、当前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材中的实验被弱化
高中化学实施新课程以来,教材未对演示实验、学生实验和探究实验做明确分类,导致教师在教学中忽视实验教学,本应该学生做的实验用教师演示实验来代替,本应该教师做的演示实验用口头讲述或播放实验视频的方式来代替,本应该深入探究的实验被简化。学生动手实验的机会较少,操作技能低。
2.实验教学时间被减少
高中化学教学为了应对高考,压缩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时间,提前进入高三的一轮复习。许多教师为了追求进度,对于一些实验,能不做就不做,能少做就少做。“讲实验”“背实验”非常普遍,大大减少了对化学实验教学的投入。这导致学生对多数实验缺乏动手操作的体验,学生实验能力普遍下降。
3.实验效果不佳
在实际教学中,由于部分学校缺少化学实验员,而化学课任教师对实验课常常准备不充分,或者照方抓药,使得实验现象不明显,课堂演示效果差。对于学生实验,常因组织不力,课堂秩序混乱,没能达到预期的实验效果。
4.探究性实验无度、无序
在常规课堂中,教师大都不进行探究性实验教学,恐怕耽误时间,而在优质课大赛或公开课中,从头到尾都在进行实验探究,连简单的物理性质如物质是否溶于水也去探究。除了探究无度外,探究性实验教学还存在无序的问题。有的探究实验中各个问题间缺少逻辑性;有的探究实验开放程度太大,目的不明确,缺乏有序性;有的实验探究问题过难过深,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二、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存在问题的应对策略
1.充分认识实验的重要性
尽管高考对化学实验的考试还停留在纸笔测试上,忽视化学实验教学,对学生的考试分数来说可能影响不大,但对学生的大学学习,甚至终身学习都会有很大的影响。化学实验有着丰富生动的实验现象,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理解化学原理、获得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培养观察能力、实验能力、科学探究能力和思维能力,达到激化创新思维、培养创新能力的目的,更有助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科学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合作意识,是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素质的根本所在。
2.精心准备演示实验
演示实验是教师在课堂上结合教学内容进行的实验。演示实验紧扣课堂教学环节,以其形象、生动的教学效果,有效配合化学课堂教学,极大地提高学生兴趣,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实验方法以及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和精确性。
演示实验前,教师要认真准备,明确该实验所要达到的目的和要求,并围绕目的和要求处理好实验和讲课的关系,精心设计好演示实验的程序,科学地选择好实验材料、实验装置、实验方法、准确的实验时机,并对学生提出观察的要求和思考的问题。在课前应估计可能发生的问题,对实验成败的关键做到心中有数,确保实验成功,现象明显。操作要面对学生,尽量让全班学生都看清楚过程。
3.有序组织学生实验
学生实验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利用已有的仪器和药品,亲自动手,独立完成的实验。这类实验重点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数据分析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充分显示学生的主体地位。实验之前,一定要让学生预习、了解实验,弄清实验的目的,熟悉操作步骤。教师要对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情况有一定的预见性,要给学生适度的提示;将实验目的、现象记录、结果分析等设计成实验报告的形式,指导学生有秩 序实验,确保实验的效果。进行学生实验时,由于大家的情绪比较高涨,容易出现混乱局面,给教师的课堂组织带来一定的难度。因此,最好把学生分成四人一组,每人都有大致的分工,明确职责。学生观察实验时,不仅仅要用眼睛看,还要用耳朵听、用鼻子闻、用手触摸,只有全神贯注,才能观察到准确全面的实验现象。
4.有度进行探究实验
探究性实验是用科学探究的方式进行的实验活动。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应从教材、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合适的实验专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活动。由学生自己或小组讨论制订实验方案,并实施操作,进而让学生主动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和解决化学问题。如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的第一章第一节《粗盐的提纯》是初中实验内容,学生已经很熟悉了。因此,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相关实验,选实验器材,自己动手进行实验操作。这样学生既掌握了实验技能,又培养了观察、思维、独立操作等能力。通过亲自实践,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由此对高中化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对于难度大、不好操作、反应慢的实验一般不益让学生进行探究。
5.合理改进教材实验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不拘泥于教材,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实验,对教材中部分效果不好的实验,重新进行设计、改进或替代。例如,新教材安排了铁跟水蒸气反应的科学探究实验,教学实践表明该实验存在湿棉花的水分易挥发的问题。铁与水蒸气反应的温度为1173K,而水的沸点为373K,远远低于该实验的反应温度。因此,当温度达到反应温度时,湿棉花中的水分早已挥发没了,导致水蒸气量不足,产生的氢气量极少,现象不明显。而且在加热过程中,湿棉花中的水会滴向试管中间加热部位,由于试管中间温度较高,导致试管炸裂,实验成功率较低。通过查找资料发现用氢氧化钙和铁粉混合加热,利用氢氧化钙分解生成的水蒸气与铁粉反应,可使反应平缓,且随着反应的进行,氢气气泡会源源不断地产生,实验现象明显,安全性高,效果好。
总之,对于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教师应积极面对,勇于探索应对策略,切实提高实验教学效率,充分发挥化学实验教学功能。
[ 参 考 文 献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3-4.
(责任编辑 罗 艳)
[关键词] 高中化学 实验教学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 6058(2016)11 0084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高中化学新课标倡导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学生科学探究的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验能力。实际上高中实施新课标以来,化学实验教学没有被真正地重视起来,低效、无效的实验教学状况普遍存在。对此应如何应对,很值得我们去探究。
一、当前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材中的实验被弱化
高中化学实施新课程以来,教材未对演示实验、学生实验和探究实验做明确分类,导致教师在教学中忽视实验教学,本应该学生做的实验用教师演示实验来代替,本应该教师做的演示实验用口头讲述或播放实验视频的方式来代替,本应该深入探究的实验被简化。学生动手实验的机会较少,操作技能低。
2.实验教学时间被减少
高中化学教学为了应对高考,压缩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时间,提前进入高三的一轮复习。许多教师为了追求进度,对于一些实验,能不做就不做,能少做就少做。“讲实验”“背实验”非常普遍,大大减少了对化学实验教学的投入。这导致学生对多数实验缺乏动手操作的体验,学生实验能力普遍下降。
3.实验效果不佳
在实际教学中,由于部分学校缺少化学实验员,而化学课任教师对实验课常常准备不充分,或者照方抓药,使得实验现象不明显,课堂演示效果差。对于学生实验,常因组织不力,课堂秩序混乱,没能达到预期的实验效果。
4.探究性实验无度、无序
在常规课堂中,教师大都不进行探究性实验教学,恐怕耽误时间,而在优质课大赛或公开课中,从头到尾都在进行实验探究,连简单的物理性质如物质是否溶于水也去探究。除了探究无度外,探究性实验教学还存在无序的问题。有的探究实验中各个问题间缺少逻辑性;有的探究实验开放程度太大,目的不明确,缺乏有序性;有的实验探究问题过难过深,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二、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存在问题的应对策略
1.充分认识实验的重要性
尽管高考对化学实验的考试还停留在纸笔测试上,忽视化学实验教学,对学生的考试分数来说可能影响不大,但对学生的大学学习,甚至终身学习都会有很大的影响。化学实验有着丰富生动的实验现象,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理解化学原理、获得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培养观察能力、实验能力、科学探究能力和思维能力,达到激化创新思维、培养创新能力的目的,更有助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科学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合作意识,是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素质的根本所在。
2.精心准备演示实验
演示实验是教师在课堂上结合教学内容进行的实验。演示实验紧扣课堂教学环节,以其形象、生动的教学效果,有效配合化学课堂教学,极大地提高学生兴趣,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实验方法以及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和精确性。
演示实验前,教师要认真准备,明确该实验所要达到的目的和要求,并围绕目的和要求处理好实验和讲课的关系,精心设计好演示实验的程序,科学地选择好实验材料、实验装置、实验方法、准确的实验时机,并对学生提出观察的要求和思考的问题。在课前应估计可能发生的问题,对实验成败的关键做到心中有数,确保实验成功,现象明显。操作要面对学生,尽量让全班学生都看清楚过程。
3.有序组织学生实验
学生实验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利用已有的仪器和药品,亲自动手,独立完成的实验。这类实验重点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数据分析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充分显示学生的主体地位。实验之前,一定要让学生预习、了解实验,弄清实验的目的,熟悉操作步骤。教师要对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情况有一定的预见性,要给学生适度的提示;将实验目的、现象记录、结果分析等设计成实验报告的形式,指导学生有秩 序实验,确保实验的效果。进行学生实验时,由于大家的情绪比较高涨,容易出现混乱局面,给教师的课堂组织带来一定的难度。因此,最好把学生分成四人一组,每人都有大致的分工,明确职责。学生观察实验时,不仅仅要用眼睛看,还要用耳朵听、用鼻子闻、用手触摸,只有全神贯注,才能观察到准确全面的实验现象。
4.有度进行探究实验
探究性实验是用科学探究的方式进行的实验活动。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应从教材、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合适的实验专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活动。由学生自己或小组讨论制订实验方案,并实施操作,进而让学生主动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和解决化学问题。如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的第一章第一节《粗盐的提纯》是初中实验内容,学生已经很熟悉了。因此,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相关实验,选实验器材,自己动手进行实验操作。这样学生既掌握了实验技能,又培养了观察、思维、独立操作等能力。通过亲自实践,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由此对高中化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对于难度大、不好操作、反应慢的实验一般不益让学生进行探究。
5.合理改进教材实验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不拘泥于教材,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实验,对教材中部分效果不好的实验,重新进行设计、改进或替代。例如,新教材安排了铁跟水蒸气反应的科学探究实验,教学实践表明该实验存在湿棉花的水分易挥发的问题。铁与水蒸气反应的温度为1173K,而水的沸点为373K,远远低于该实验的反应温度。因此,当温度达到反应温度时,湿棉花中的水分早已挥发没了,导致水蒸气量不足,产生的氢气量极少,现象不明显。而且在加热过程中,湿棉花中的水会滴向试管中间加热部位,由于试管中间温度较高,导致试管炸裂,实验成功率较低。通过查找资料发现用氢氧化钙和铁粉混合加热,利用氢氧化钙分解生成的水蒸气与铁粉反应,可使反应平缓,且随着反应的进行,氢气气泡会源源不断地产生,实验现象明显,安全性高,效果好。
总之,对于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教师应积极面对,勇于探索应对策略,切实提高实验教学效率,充分发挥化学实验教学功能。
[ 参 考 文 献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3-4.
(责任编辑 罗 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