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前作文教学存在诸多问题,实际上作文能力的好坏就在于写作心理能否充分地发挥。科学的作文教学要从学生的写作心理出发,立足于学生的心理诉求,顺乎孩童天性。合作日记可以成为儿童轻松练笔、自由表达的平台。老师家长要携手培养学生作文的自信,让学生真正品味到作文的乐趣。
[关键词]儿童心理;作文教学;合作日记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25-0090-02
百度“作文”,“中小学生作文大全”、“作文素材大全”、“满分作文”等标题纷至沓来,卷帙浩繁之状如汪洋大海,令人叹为观止。可见,作文是历久弥新的话题,也是学者不厌其烦的研究对象。实际上,“作文教学难”的问题已经成为语文界的共识,许多人殚精竭虑也未能打破这一牢笼。笔者发现,以往的研究多是从教育学、哲学等角度出发,近年来虽也有从新课程、心理学切入的,但对于“教”的研究多,“写”的方面研究却比较少,尤其是对作文的技巧研究较多,对学生写作过程中的心理因素关注得较少。因此,本文将着眼于儿童的写作心理,寻找适宜小学生实际的训练方式。
一、走近儿童心理
写作是一种内在的、心灵的运动,写作过程是人的心理运动过程。长期以来,人们总是站在教育者的高度研究和探索儿童作文教学,忽略了不少心理因素。为什么学生写作提不起精神,作文教学时常收效甚微?根源就在于学生的心理诉求得不到关怀和满足。
(一)渴望自由地表达
正常的孩子与生俱来就具备语言天赋,他们整日里围着你“吧唧吧唧”说个没完,当你让他们停止吵闹或规定他们应该怎么说话的时候,他们便会怏怏不乐。
对他们来说,自由表达有无限的乐趣。
譬如生活中我们乘坐公交车经过小学时,车上便涌来两三名小学生,整个车厢就会沸腾起来,你会听到他们无休止地聊天,男孩嚷着说:“我今天上课听到……”“我达到……级别……”女生细声道:“我买了……你看……”“我们班的××喜欢……”没人限制话题,没有老师强调,更没有家长监督,这样的谈话怎能不快乐,不滔滔不绝?
作文为何不能激发学生兴趣?纵观当前教学,无论是教材还是教师,都很注重写作技巧,书店、亚马逊商城铺天盖地的作文读物更是诱使人们走进误区,学生的思维受到精心设计的“作文框架”的束缚,何谈自由地表达。
“言为心声,情动而辞发[1]”,小学生作文教学应顺应孩童自由表达的天性,在兴趣的基础上再辅之以写法指导。
(二)渴望获得成就感
作文作为一种精神活动,学生渴望从中获得成就感。然而,想获得成就感并不容易。不少教师批改作文总是挑缺点,如“內容不具体”、“选材不新颖”;家长给孩子购买各种作文辅导资料,厚厚的作文选摆在孩子面前,以为这样就可以帮助孩子,殊不知反而增加孩子心理压力,急功近利的结果是孩子连作文都不会写、不敢写。
很多人认为作文写不好是因为积累贫乏,叶圣陶先生则说:“只要衡量的标准不太高,别说是二十将近的青年,就是刚有一点知识的幼童,也有他的积蓄……学生心中的积蓄是不愁贫乏的……[2]”可见,我们应该降低作文衡量标准,多给学生体验成功的机会。
小学生的作文可以是稚嫩的,评价应实事求是,不可好高骛远,只要他们能够把自己的真实抑或想象的生活用朴实的语言,准确、完整地表达出来就是最大的成功,教师应该放大学生的优点,只要有亮点哪怕是一个句子,一个词语,都要充分赞扬。
二、顺乎儿童天性
渴望自由地表达、渴望获得成就感,这是儿童作文最主要的心理诉求,作文教学就要顺应儿童的心理诉求才能有效。
(一)合作日记,携手同行
日记是记录生活的一种方式,虽然很多孩子从小被要求写日记,但由于缺少有效的指导,日记的作用不仅没有充分地发挥,反而成了学生的心理负担。著名教育专家孟迁提出儿童有“七性”:“游戏”、“模仿”、“户外”、“合作”、“成功”、“赞扬”和“好奇”。“合作日记”正顺应了这“七性”。
1.共同命题
“命题灵活,关注实际”是美国作文的一大特点,教师不妨放手让学生自主命题。为保证训练效果,教师可以适当点播后再让组长带领组员共商主题。久而久之,学生自由表达的欲望便得到了释放。借此途径,教师还可以走近儿童。
2.自主批注
教师要引导学生自改,像阅读文章一样阅读自己的习作,圈点勾画,找出好词好句。每篇至少四个好词,三个好句,并在文末自评,写下阅读感受。
通过自改,学生在自我欣赏中收获快乐,总结得失,在过程中体会准确地表情达意、谋篇布局的技法,真正达到“不教而会”。
3.互相评价
小学生都有“挑毛病”的心理,因而更愿意批改他人的习作。学生自批后的第二天交给组内另一个同学批改,“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同时还可以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和情谊。
教师则可以实行“加分制”,每周不定时抽查各组日记,针对写作情况打分,对相关习作进行指点,最后评出最佳小组日记。
(二)文化熏陶,家校同行
为使儿童写作心理更好地发挥,教师还需打造良好的班级文化,家庭也要营造良好的作文环境。
1. 兴办班级报刊
对于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而言,建设班级博客会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但兴办班级报刊就很可行。
创办班级报刊要秉承一个原则:面向全体学生,尤其是后进生。设计上可以将报刊分为“美文”、“美段”、“美句”、“美词”几个板块,这样一来,作文困难生也可以“榜上有名”。
特级教师管建刚曾在班级周刊上连续三期刊登一位后进生的习作,第四期没能按时去拿报纸,有个学生多次跑进办公室询问报纸的情况,当看到自己的作文又被刊登时,受到极大鼓舞,从此一跃成为班上的写作积极分子,兴办班级报刊的好处可见一斑。
2. 重视家庭教育
生活中经常会有这样的场景,孩子放学回家迫不及待地嚷着:“妈妈,我们班今天发生了一件事……”这时候,有的家长可能会说:“别嚷嚷,没看到我正忙着吗?”面对这样的反应,孩子哑然。相反有的家长会说:“怎么了?讲来听听。”一边干活一边引导,“然后呢?”“你是怎么想的?”于是孩子便很顺利地讲完,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这样的家庭便为孩子创造了轻松民主的表达环境,为日后的作文打下了基础。
童年是最美的年华,教育工作者应把美好留给孩子。读书、作文的目的在于增长知识,发表思想,抒发感情,不在于应付考试。儿童渴望自由表达,渴望取得成功,顺应儿童天性,作文将不再是一件艰难的差事。无论何时,我们都应该记住苏霍姆林斯基的一句话——“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只有这样,儿童才能在应试制度下轻松作文,快乐成长!
[ 参 考 文 献 ]
[1] 皮亚杰.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M]. 傅统先译文化教育出版社,1982.
[2] 叶圣陶,刘国正.叶圣陶语文教育文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责编 韦淑红)
[关键词]儿童心理;作文教学;合作日记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25-0090-02
百度“作文”,“中小学生作文大全”、“作文素材大全”、“满分作文”等标题纷至沓来,卷帙浩繁之状如汪洋大海,令人叹为观止。可见,作文是历久弥新的话题,也是学者不厌其烦的研究对象。实际上,“作文教学难”的问题已经成为语文界的共识,许多人殚精竭虑也未能打破这一牢笼。笔者发现,以往的研究多是从教育学、哲学等角度出发,近年来虽也有从新课程、心理学切入的,但对于“教”的研究多,“写”的方面研究却比较少,尤其是对作文的技巧研究较多,对学生写作过程中的心理因素关注得较少。因此,本文将着眼于儿童的写作心理,寻找适宜小学生实际的训练方式。
一、走近儿童心理
写作是一种内在的、心灵的运动,写作过程是人的心理运动过程。长期以来,人们总是站在教育者的高度研究和探索儿童作文教学,忽略了不少心理因素。为什么学生写作提不起精神,作文教学时常收效甚微?根源就在于学生的心理诉求得不到关怀和满足。
(一)渴望自由地表达
正常的孩子与生俱来就具备语言天赋,他们整日里围着你“吧唧吧唧”说个没完,当你让他们停止吵闹或规定他们应该怎么说话的时候,他们便会怏怏不乐。
对他们来说,自由表达有无限的乐趣。
譬如生活中我们乘坐公交车经过小学时,车上便涌来两三名小学生,整个车厢就会沸腾起来,你会听到他们无休止地聊天,男孩嚷着说:“我今天上课听到……”“我达到……级别……”女生细声道:“我买了……你看……”“我们班的××喜欢……”没人限制话题,没有老师强调,更没有家长监督,这样的谈话怎能不快乐,不滔滔不绝?
作文为何不能激发学生兴趣?纵观当前教学,无论是教材还是教师,都很注重写作技巧,书店、亚马逊商城铺天盖地的作文读物更是诱使人们走进误区,学生的思维受到精心设计的“作文框架”的束缚,何谈自由地表达。
“言为心声,情动而辞发[1]”,小学生作文教学应顺应孩童自由表达的天性,在兴趣的基础上再辅之以写法指导。
(二)渴望获得成就感
作文作为一种精神活动,学生渴望从中获得成就感。然而,想获得成就感并不容易。不少教师批改作文总是挑缺点,如“內容不具体”、“选材不新颖”;家长给孩子购买各种作文辅导资料,厚厚的作文选摆在孩子面前,以为这样就可以帮助孩子,殊不知反而增加孩子心理压力,急功近利的结果是孩子连作文都不会写、不敢写。
很多人认为作文写不好是因为积累贫乏,叶圣陶先生则说:“只要衡量的标准不太高,别说是二十将近的青年,就是刚有一点知识的幼童,也有他的积蓄……学生心中的积蓄是不愁贫乏的……[2]”可见,我们应该降低作文衡量标准,多给学生体验成功的机会。
小学生的作文可以是稚嫩的,评价应实事求是,不可好高骛远,只要他们能够把自己的真实抑或想象的生活用朴实的语言,准确、完整地表达出来就是最大的成功,教师应该放大学生的优点,只要有亮点哪怕是一个句子,一个词语,都要充分赞扬。
二、顺乎儿童天性
渴望自由地表达、渴望获得成就感,这是儿童作文最主要的心理诉求,作文教学就要顺应儿童的心理诉求才能有效。
(一)合作日记,携手同行
日记是记录生活的一种方式,虽然很多孩子从小被要求写日记,但由于缺少有效的指导,日记的作用不仅没有充分地发挥,反而成了学生的心理负担。著名教育专家孟迁提出儿童有“七性”:“游戏”、“模仿”、“户外”、“合作”、“成功”、“赞扬”和“好奇”。“合作日记”正顺应了这“七性”。
1.共同命题
“命题灵活,关注实际”是美国作文的一大特点,教师不妨放手让学生自主命题。为保证训练效果,教师可以适当点播后再让组长带领组员共商主题。久而久之,学生自由表达的欲望便得到了释放。借此途径,教师还可以走近儿童。
2.自主批注
教师要引导学生自改,像阅读文章一样阅读自己的习作,圈点勾画,找出好词好句。每篇至少四个好词,三个好句,并在文末自评,写下阅读感受。
通过自改,学生在自我欣赏中收获快乐,总结得失,在过程中体会准确地表情达意、谋篇布局的技法,真正达到“不教而会”。
3.互相评价
小学生都有“挑毛病”的心理,因而更愿意批改他人的习作。学生自批后的第二天交给组内另一个同学批改,“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同时还可以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和情谊。
教师则可以实行“加分制”,每周不定时抽查各组日记,针对写作情况打分,对相关习作进行指点,最后评出最佳小组日记。
(二)文化熏陶,家校同行
为使儿童写作心理更好地发挥,教师还需打造良好的班级文化,家庭也要营造良好的作文环境。
1. 兴办班级报刊
对于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而言,建设班级博客会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但兴办班级报刊就很可行。
创办班级报刊要秉承一个原则:面向全体学生,尤其是后进生。设计上可以将报刊分为“美文”、“美段”、“美句”、“美词”几个板块,这样一来,作文困难生也可以“榜上有名”。
特级教师管建刚曾在班级周刊上连续三期刊登一位后进生的习作,第四期没能按时去拿报纸,有个学生多次跑进办公室询问报纸的情况,当看到自己的作文又被刊登时,受到极大鼓舞,从此一跃成为班上的写作积极分子,兴办班级报刊的好处可见一斑。
2. 重视家庭教育
生活中经常会有这样的场景,孩子放学回家迫不及待地嚷着:“妈妈,我们班今天发生了一件事……”这时候,有的家长可能会说:“别嚷嚷,没看到我正忙着吗?”面对这样的反应,孩子哑然。相反有的家长会说:“怎么了?讲来听听。”一边干活一边引导,“然后呢?”“你是怎么想的?”于是孩子便很顺利地讲完,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这样的家庭便为孩子创造了轻松民主的表达环境,为日后的作文打下了基础。
童年是最美的年华,教育工作者应把美好留给孩子。读书、作文的目的在于增长知识,发表思想,抒发感情,不在于应付考试。儿童渴望自由表达,渴望取得成功,顺应儿童天性,作文将不再是一件艰难的差事。无论何时,我们都应该记住苏霍姆林斯基的一句话——“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只有这样,儿童才能在应试制度下轻松作文,快乐成长!
[ 参 考 文 献 ]
[1] 皮亚杰.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M]. 傅统先译文化教育出版社,1982.
[2] 叶圣陶,刘国正.叶圣陶语文教育文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责编 韦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