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教学之所以成为一门艺术,是因为教学的不可预知性。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每一个行为都应以提高学生运用语言能力为目标,加强各种形式的语言实践,从而让语文课堂真正成为言语交往的交际场,使之充满浓浓的语文味。随着新课改的深入,阅读教学还是我们激情燃烧的动感地带。但由于种种原因,阅读教学的误区也随处可见,现略作举例并进行剖析。
一、请“告诉”走开,让学生自主建构
在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是一种平等的互动关系。因此,课堂上要“以生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尊重并呵护学生不断变化的学习需要,并以此推动课堂教学的进程。课堂上,教师应充分利用有利于加深学生理解和感悟文本的资源,丰富教学内涵,使课堂教学灵动起来。
【课例】
人教版教材二年级上册《识字7》。
这是一首爱护动物的拍手歌。课文朗朗上口,深受师生的喜爱。在一次公开课上,在学完整首拍手歌后,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出示一幅幅人和动物亲近的画面。
师:看了这些画面,你们想说什么?
生1:我们要保护小动物。
生2:人和动物是朋友。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屏幕出示:人和动物是朋友,让我们用心善待它们,保护它们吧!)让我们一起读一读这个句子。
(学生齐读)
师:让我们来演一演课文。
(学生表演)
【解读】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可是,以上教学案例中教师集中出示大量的人和动物亲近的画面,干扰了学生的思维。于是,学生的思维在多媒体的强势冲击和教师直白的告诉中渐趋狭窄,学生对动物的关爱之情也在富有动感的多媒体演示中渐渐淡薄。于是,学生纯真的表演也变得千篇一律。
【策略】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不应将自己对文本内容的解读强加给学生,应引导学生亲历其过程。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和已经具有的阅读心理图式进行自我表现,重新组织建构。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启动思维,才能从中感受、体会、理解,形成真正的主观认识,并获得一定的语文能力。在课堂中,假如作如下处理,应该会有更好的效果。
师:森林里的小动物们都出来活动了。你看,这就是它们的家。(优美的轻音乐起。教师话外音:一望无际的天空蓝蓝的,衬着白白的云朵,好美啊!蓝天下草坪绿绿的,湖水清清的,大自然就像一幅幅美丽的图画。此时此刻,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1:我仿佛看到了一群大雁正一会儿排成“一”字形,一会儿排成“人”字形往南飞呢!
生2:我仿佛看到几只小鹿正在喝着溪水,有的小鹿正在欣赏自己在水中的美丽的影子。
生3:我仿佛看到在公园的草坪上,一队戴着红领巾的少先队员正在喂鸽子;鸽子也好像在感谢大家,在少先队员周围的上空久久盘旋。
……
师:此情此景,你最想说什么?
生1:小动物们,你们太可爱了。
生2:动物朋友们,你们真是我们的好朋友。
生3:小动物们,我们一定会爱护你们的。
……
师:让我们和着音乐把自己想说的都融入课文中,一起来演一演课文吧。
(学生表演)
“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萨特)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并不是消极地接受、索取,而是积极主动地发现、建构甚至创造。在此过程中,教师起到的只是向导的作用,不替代学生的感悟。更何况“听景”的魅力、作用远远大于“看景”。因此,教学应在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让教师的“告诉”走开,把学生的“倾诉”留下。
二、远离“直白”,请唤醒学生情感
语文是一门富有情感的学科,这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因此,我们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把握课文的文学特征,注重情感的激发与感染。课堂上,教师要创设生动逼真的情境,运用激情的旁白式语言,对学生的心灵和智慧进行启迪,引导学生的情感与思维朝纵深发展,在“润物细无声”中使学生得到审美教育,形成自己丰富的精神世界。
【课例】
人教版教材三年级上册《给予树》。
这篇课文写的是小女儿金吉娅在圣诞节前用妈妈给的本该给家人买礼物的钱买了一个洋娃娃,送给了一个素不相识的需要帮助的女孩。课文赞扬了金吉娅的爱心和她能够将心比心,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的金子般的心灵。教学过程如下。
(一)导入新课,质疑课题
1.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的课文是《给予树》(出示课题)。学生读课文,并纠正读音。
2.学生质疑课题。教师根据学生的质疑,引导学生梳理课文内容。
(二)围绕“给予”,深层感悟
1.就词论词:“给予”是什么意思?你给予过别人什么?或者别人给予过你什么?
2.自由大声地读课文,想想课文中的哪些事情是一种“给予”,说说“给予”的意思。
3.“给予树”是一棵怎样的树?默读课文,找出课文中描写给予树的句子,自由读。
4.提升“给予”的含义:你觉得“给予”还仅仅是送、给吗?你怎么理解“给予”?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6.如果你现在就是经过了一番艰难选择的金吉娅,写下你想说的话。
7.现在,你觉得“给予”还只是付出和失去吗?你怎么理解“给予”?
(三)总结谈话
播放贫困、战争、灾害、无助的图片,并配上《让世界充满爱》的音乐。
【解读】
语文教学是作者、编者、教师和学生四者沟通情感、思想对话的过程。在语文教学中,唤起学生对知识的兴趣、对情感的体验是很重要的。正像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的:“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因此,语文教学要求学生要对文本中人物的情感产生一样的感受。由于受年龄特点、认知水平和阅读能力的限制,学生在阅读课文时往往无法体会作者的感情。就像以上案例中的一样,教师在教学预案中用“给予”拉出一条线,期望给学生营造一种情感的氛围,酝酿好感情。然而,学生却没有体验到这种情感。因此,课堂中学生的心始终没有沉下来,甚至在让学生说说“如果你是金吉娅,你会如何在卡片上表达你的愿望”时,有的学生竟然笑了。因此,唤醒学生的情感是决定教学成败的关键因素。 【策略】
语文新课标要求语文教师要善于钻研教材,引领学生进行深层感悟。因此,教师要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并紧扣文本的脉络,引领学生或移情体验感同身受,或言语交流体悟情感,让学生置身于文本所描述的情境中,和文本进行对话,触发学生心灵的震撼、共鸣,从而使他们理解、感悟文本,激发他们智慧的语言,润泽一颗颗灵动的心。这一节课可以这样来调整。
1.在课始时创设情境:出示卡片上的留言:“圣诞老人,您在哪?又到圣诞节了,我还是什么也没有:我从没有见过爸爸妈妈,也从没享受过他们的疼爱,更没见过他们送我的礼物,我多么渴望我能拥有一个穿着裙子的洋娃娃呀!这样我就能和她说说话,而且我更想做她的妈妈,不让她成为像我一样的孤儿。——爱您的艾丽斯”
问: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女孩?你看了这个留言后你想说什么?或者你想做什么?
2.同学们,圣诞节到了,给予树上挂满了卡片,其中有一张是这个小女孩的,卡片上有她一个美好的愿望。(重新出示课始出现的卡片)如果你就是那个女孩,你也能写你的愿望吗?(学生写)
显然,课始创设的情境已不自觉地唤起了学生的同情,整堂课他们都被那“拥有一个穿着裙子的洋娃娃”的愿望所拨动。如此简单的构思使得学生的体验不断加深。真挚的感情之弦被拨动了,使学生对金吉娅的爱心和她的善良品质的体验更加深刻了。语文教学最大的特点就是情感。课堂上,教师只有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并将此点染,才能拨动学生的心弦,激起他们情感的共鸣,才能情满课堂、趣满课堂。
三、忌讳“空洞”,请与学生生活链接
作为母语教育的语文课程,与生活有着天然的联系,因此,有“语文教学生活化”理念的提出。 李海林教授在《言语教学论》中指出:“语文教学生活化是把生活中的某些要素‘引入’课堂,从而实现课堂内与课堂外的沟通,变课堂为言语交际的场景和处所,变讲授型课堂为交际型课堂,变知识型课堂为言语型课堂。”语文教学生活化要求教师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经验、头脑中储存的信息,并与课堂上所学的新知识进行联系,加深理解和体会学习的内容,将课堂变成言语交际的场景和处所,丰富语言的积累,同时又能对学生进行生活的教育。这体现了“生活是语言的源泉”的思想。
【课例】
人教版教材三年级上册《古诗两首》中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师:“每逢佳节倍思亲。”你懂了哪个词语的意思?哪个词语的意思还不懂?
(学生回答,略)
师: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学生说,略)
【解读】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策略】
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处处用到语文。语文学习应贴近孩子们的生活,走进孩子们的生命旅程。因为,生活是学习的“源头活水”,而学习是为了更好地生活。因此,在课堂学习中,我们要唤醒孩子鲜活的生活经历,让它和知识联系起来,使知识在生活中得到运用。我们可以这样处理:
师:《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中有一句脍炙人口,它就是(引读)——
生:每逢佳节倍思亲。
师:是啊。同学们,重阳节又快到了。你是否有亲人在外地工作、生活的呢?
生:有。
师:你们思念他们吗?你想用什么方式和你的亲人联系呢?
生:(交流)打电话、发微信、寄贺卡……
师:那就请你选择喜欢的方式和亲人联系,并且在交流时巧妙地用上“每逢佳节倍思亲”这句诗。
案例中,教师充分挖掘教材中蕴含的生活元素,并引导学生利用生活情景来理解“每逢佳节倍思亲”这句诗。因此,在交流汇报时学生能活学活用——有的以给亲人打电话的形式:“外婆,‘每逢佳节倍思亲’。重阳节到了,我更加想念您了。您的身体好吗?愿您身体健康,万事如意!”有的以发微信的形式:“妈妈,您好!您去外地学习已经一个月了。今天是重阳节,看到同学们都和爸爸妈妈在一起,我更加想念您了!真是‘每逢佳节倍思亲’。妈妈,希望您早些回家!——女儿。”最后,为了让学生牢记这句诗,师生深情地齐读“每逢佳节倍思亲”。这时,学生不仅理解了“每逢佳节倍思亲”这一句诗的含义,读懂这句诗沉甸甸的内涵,而且会运用,真正达到了学习是为了运用的目的。
阅读教学永远是我们激情燃烧的动感地带。课堂上,教师凭借对文本中言语内容的把握,激发想象、唤醒体验、链接生活,带领学生徜徉在语言的丛林中,使课堂教学指向真正的言语交往。
(责编 韦 雄)
一、请“告诉”走开,让学生自主建构
在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是一种平等的互动关系。因此,课堂上要“以生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尊重并呵护学生不断变化的学习需要,并以此推动课堂教学的进程。课堂上,教师应充分利用有利于加深学生理解和感悟文本的资源,丰富教学内涵,使课堂教学灵动起来。
【课例】
人教版教材二年级上册《识字7》。
这是一首爱护动物的拍手歌。课文朗朗上口,深受师生的喜爱。在一次公开课上,在学完整首拍手歌后,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出示一幅幅人和动物亲近的画面。
师:看了这些画面,你们想说什么?
生1:我们要保护小动物。
生2:人和动物是朋友。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屏幕出示:人和动物是朋友,让我们用心善待它们,保护它们吧!)让我们一起读一读这个句子。
(学生齐读)
师:让我们来演一演课文。
(学生表演)
【解读】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可是,以上教学案例中教师集中出示大量的人和动物亲近的画面,干扰了学生的思维。于是,学生的思维在多媒体的强势冲击和教师直白的告诉中渐趋狭窄,学生对动物的关爱之情也在富有动感的多媒体演示中渐渐淡薄。于是,学生纯真的表演也变得千篇一律。
【策略】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不应将自己对文本内容的解读强加给学生,应引导学生亲历其过程。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和已经具有的阅读心理图式进行自我表现,重新组织建构。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启动思维,才能从中感受、体会、理解,形成真正的主观认识,并获得一定的语文能力。在课堂中,假如作如下处理,应该会有更好的效果。
师:森林里的小动物们都出来活动了。你看,这就是它们的家。(优美的轻音乐起。教师话外音:一望无际的天空蓝蓝的,衬着白白的云朵,好美啊!蓝天下草坪绿绿的,湖水清清的,大自然就像一幅幅美丽的图画。此时此刻,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1:我仿佛看到了一群大雁正一会儿排成“一”字形,一会儿排成“人”字形往南飞呢!
生2:我仿佛看到几只小鹿正在喝着溪水,有的小鹿正在欣赏自己在水中的美丽的影子。
生3:我仿佛看到在公园的草坪上,一队戴着红领巾的少先队员正在喂鸽子;鸽子也好像在感谢大家,在少先队员周围的上空久久盘旋。
……
师:此情此景,你最想说什么?
生1:小动物们,你们太可爱了。
生2:动物朋友们,你们真是我们的好朋友。
生3:小动物们,我们一定会爱护你们的。
……
师:让我们和着音乐把自己想说的都融入课文中,一起来演一演课文吧。
(学生表演)
“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萨特)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并不是消极地接受、索取,而是积极主动地发现、建构甚至创造。在此过程中,教师起到的只是向导的作用,不替代学生的感悟。更何况“听景”的魅力、作用远远大于“看景”。因此,教学应在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让教师的“告诉”走开,把学生的“倾诉”留下。
二、远离“直白”,请唤醒学生情感
语文是一门富有情感的学科,这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因此,我们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把握课文的文学特征,注重情感的激发与感染。课堂上,教师要创设生动逼真的情境,运用激情的旁白式语言,对学生的心灵和智慧进行启迪,引导学生的情感与思维朝纵深发展,在“润物细无声”中使学生得到审美教育,形成自己丰富的精神世界。
【课例】
人教版教材三年级上册《给予树》。
这篇课文写的是小女儿金吉娅在圣诞节前用妈妈给的本该给家人买礼物的钱买了一个洋娃娃,送给了一个素不相识的需要帮助的女孩。课文赞扬了金吉娅的爱心和她能够将心比心,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的金子般的心灵。教学过程如下。
(一)导入新课,质疑课题
1.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的课文是《给予树》(出示课题)。学生读课文,并纠正读音。
2.学生质疑课题。教师根据学生的质疑,引导学生梳理课文内容。
(二)围绕“给予”,深层感悟
1.就词论词:“给予”是什么意思?你给予过别人什么?或者别人给予过你什么?
2.自由大声地读课文,想想课文中的哪些事情是一种“给予”,说说“给予”的意思。
3.“给予树”是一棵怎样的树?默读课文,找出课文中描写给予树的句子,自由读。
4.提升“给予”的含义:你觉得“给予”还仅仅是送、给吗?你怎么理解“给予”?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6.如果你现在就是经过了一番艰难选择的金吉娅,写下你想说的话。
7.现在,你觉得“给予”还只是付出和失去吗?你怎么理解“给予”?
(三)总结谈话
播放贫困、战争、灾害、无助的图片,并配上《让世界充满爱》的音乐。
【解读】
语文教学是作者、编者、教师和学生四者沟通情感、思想对话的过程。在语文教学中,唤起学生对知识的兴趣、对情感的体验是很重要的。正像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的:“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因此,语文教学要求学生要对文本中人物的情感产生一样的感受。由于受年龄特点、认知水平和阅读能力的限制,学生在阅读课文时往往无法体会作者的感情。就像以上案例中的一样,教师在教学预案中用“给予”拉出一条线,期望给学生营造一种情感的氛围,酝酿好感情。然而,学生却没有体验到这种情感。因此,课堂中学生的心始终没有沉下来,甚至在让学生说说“如果你是金吉娅,你会如何在卡片上表达你的愿望”时,有的学生竟然笑了。因此,唤醒学生的情感是决定教学成败的关键因素。 【策略】
语文新课标要求语文教师要善于钻研教材,引领学生进行深层感悟。因此,教师要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并紧扣文本的脉络,引领学生或移情体验感同身受,或言语交流体悟情感,让学生置身于文本所描述的情境中,和文本进行对话,触发学生心灵的震撼、共鸣,从而使他们理解、感悟文本,激发他们智慧的语言,润泽一颗颗灵动的心。这一节课可以这样来调整。
1.在课始时创设情境:出示卡片上的留言:“圣诞老人,您在哪?又到圣诞节了,我还是什么也没有:我从没有见过爸爸妈妈,也从没享受过他们的疼爱,更没见过他们送我的礼物,我多么渴望我能拥有一个穿着裙子的洋娃娃呀!这样我就能和她说说话,而且我更想做她的妈妈,不让她成为像我一样的孤儿。——爱您的艾丽斯”
问: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女孩?你看了这个留言后你想说什么?或者你想做什么?
2.同学们,圣诞节到了,给予树上挂满了卡片,其中有一张是这个小女孩的,卡片上有她一个美好的愿望。(重新出示课始出现的卡片)如果你就是那个女孩,你也能写你的愿望吗?(学生写)
显然,课始创设的情境已不自觉地唤起了学生的同情,整堂课他们都被那“拥有一个穿着裙子的洋娃娃”的愿望所拨动。如此简单的构思使得学生的体验不断加深。真挚的感情之弦被拨动了,使学生对金吉娅的爱心和她的善良品质的体验更加深刻了。语文教学最大的特点就是情感。课堂上,教师只有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并将此点染,才能拨动学生的心弦,激起他们情感的共鸣,才能情满课堂、趣满课堂。
三、忌讳“空洞”,请与学生生活链接
作为母语教育的语文课程,与生活有着天然的联系,因此,有“语文教学生活化”理念的提出。 李海林教授在《言语教学论》中指出:“语文教学生活化是把生活中的某些要素‘引入’课堂,从而实现课堂内与课堂外的沟通,变课堂为言语交际的场景和处所,变讲授型课堂为交际型课堂,变知识型课堂为言语型课堂。”语文教学生活化要求教师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经验、头脑中储存的信息,并与课堂上所学的新知识进行联系,加深理解和体会学习的内容,将课堂变成言语交际的场景和处所,丰富语言的积累,同时又能对学生进行生活的教育。这体现了“生活是语言的源泉”的思想。
【课例】
人教版教材三年级上册《古诗两首》中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师:“每逢佳节倍思亲。”你懂了哪个词语的意思?哪个词语的意思还不懂?
(学生回答,略)
师: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学生说,略)
【解读】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策略】
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处处用到语文。语文学习应贴近孩子们的生活,走进孩子们的生命旅程。因为,生活是学习的“源头活水”,而学习是为了更好地生活。因此,在课堂学习中,我们要唤醒孩子鲜活的生活经历,让它和知识联系起来,使知识在生活中得到运用。我们可以这样处理:
师:《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中有一句脍炙人口,它就是(引读)——
生:每逢佳节倍思亲。
师:是啊。同学们,重阳节又快到了。你是否有亲人在外地工作、生活的呢?
生:有。
师:你们思念他们吗?你想用什么方式和你的亲人联系呢?
生:(交流)打电话、发微信、寄贺卡……
师:那就请你选择喜欢的方式和亲人联系,并且在交流时巧妙地用上“每逢佳节倍思亲”这句诗。
案例中,教师充分挖掘教材中蕴含的生活元素,并引导学生利用生活情景来理解“每逢佳节倍思亲”这句诗。因此,在交流汇报时学生能活学活用——有的以给亲人打电话的形式:“外婆,‘每逢佳节倍思亲’。重阳节到了,我更加想念您了。您的身体好吗?愿您身体健康,万事如意!”有的以发微信的形式:“妈妈,您好!您去外地学习已经一个月了。今天是重阳节,看到同学们都和爸爸妈妈在一起,我更加想念您了!真是‘每逢佳节倍思亲’。妈妈,希望您早些回家!——女儿。”最后,为了让学生牢记这句诗,师生深情地齐读“每逢佳节倍思亲”。这时,学生不仅理解了“每逢佳节倍思亲”这一句诗的含义,读懂这句诗沉甸甸的内涵,而且会运用,真正达到了学习是为了运用的目的。
阅读教学永远是我们激情燃烧的动感地带。课堂上,教师凭借对文本中言语内容的把握,激发想象、唤醒体验、链接生活,带领学生徜徉在语言的丛林中,使课堂教学指向真正的言语交往。
(责编 韦 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