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羽河畔

来源 :大理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ngqiangd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河流孕育着生命,孕育着文化,因为河流,民族生生不息。
  故乡的凤羽河,没有史诗般的辉煌,没有绚丽动人的乐章,甚至没有一个足以让人流连的转折,但它自有它的沉静与坚守,自有它独特的诗行。河流如血脉,没有哪一段因渺小而多余,浅浅凤羽河,因为打上故乡的烙印,带着童年的记忆,瞬间便温暖起来,生动起来,慰藉着思乡的心。
  我是命定与故土相守一生的人,却也会生出乡愁,仿佛自己还在回家的路上。漫步凤羽河畔,溯流到时光深处,而家一直在那里。
  关于凤羽河,最早的记忆是幼时跟在三老(爷爷)的后面,到蛤蟆塘给集体出工的人们送饭。那个年代,大人们都要挣工分,小孩则被随意放养。三老年轻时读过黄埔军校,解放后回到队里孤人一个,便被派去守打场。我家在打场旁,年已六十岁的好心人三老,便顺便带我,当孙儿一般疼。三四岁的我眼中,凤羽河宽阔而辽远,仿佛没有尽头。河埂上,一老一小,一担饭食,一段远路。正在挖地的大叔大妈从土里刨出几个灰褐的“土个儿”(样子像蟋蟀而个头更大的一种土虫,我至今没弄明白是什么),小心翼翼地装在一个钵头里再罩上碗,让我带回去油炸,算是对我的奖励。送饭路一来一回,几乎耗掉一个下午,河堤上有很多树,阴森森的,我常常要拽着三老的衣襟,生怕自己丢失在那段神秘而漫长的路上。
  洱源坝子广阔的田野是少年的乐园,我常常跟在更大的孩子后面去探险,下河捉鱼,上山摘果,甚至还到珍珠涧去洗澡。而更多的岁月却与桥有关。
  出小桥,过东门大石桥,再穿过田野,漫长的“跋涉”只为到九台村大澡堂洗澡。东门大石桥,是圆形的拱桥,桥的两边都给人踩出便道下到河底,就着河水洗洗菜,洗洗衣服。今天,站在霓虹闪烁的大桥上,我真难想象,那时的河为什么特别宽,河底的沙石为什么那么透亮?
  青昌大桥则是解放后修的。家在西面山下。田在桥东坝子中央。一座朴素的水泥桥,贯穿了四季,也牵扯出烟火人家,根植于泥土,所有的悲欢也种在土里。那些年月,水利设施匮乏,所有的耕种灌溉都要等凤羽河水下来,上游的栽插完了才轮到下游,为了水,经常要半夜去闸。虽然是夏天,半夜也是冷的,打着电筒,走三四里才能到田头,夜风寒凉,青蛙叫累了睡去。看着水汩汩流进田里,仿佛看见了丰收的景象。若干年后一个蚕豆成熟的夜,我在暮春的晚风里走上凤羽河,绕过南山小桥,绕过福寿桥,走进青昌大桥荒凉的夜色里,坐在儿时常坐的河堤上,洱周路上的夜灯像一粒粒明珠,璀璨了远处的新城,田坝里混杂着水薄荷小秧苗蚕豆叶的香味清新了静静的夜,夜空里一颗颗星子遥远而亲切。潺潺的凤羽河水,把我带回劳作的过去。
  割豆尖、背豆秆,在打场里扬起的豆糠把整个人染成墨绿色。我家准备的箩筐要比别家的小,捆谷子用的草绳要比别家多,母亲不能减少我们的劳作,只能减轻我们的劳动。背着一捆谷子屁颠屁颠地跟在母亲身后,她背着两大捆像一面厚厚的墙,只有两截小腿艰难地在地上移动,每一步都能在沙地上踩出个深深的脚印。三四里的路,能休息的一站便是青昌大桥边的四个石墩。可是,来来往往的人那么多,很多时候,只能在河堤边歇一下,放下背子容易,再站起来就难。往往是我先在后面推母亲的背子,母亲跪在地上用手拄着地使力地站起。有时,背子太重,单推站不起,还得请旁边的人拉一把。好在,路上都是乡亲,大家就在你推我拉里把谷子背回家。后来渐渐多了手推车,拖拉机,活路才渐渐轻了些。
  星光之下的石墩早已积满厚厚的灰尘。河东的土地大半已经被征用,那个忙碌奔波的耕种季,那个热闹而辛苦的收获季都淹没在河堤深深的草丛问。那个背谷子的我,背着箩筐送饭的我,在河堤下打一罐翻砂水的我,踩着沙石洗脚的我远去了;那个枕着蓑衣躺在田埂上看护篾箩里的弟弟的我,那个在沆泥潭的水沟里捞到许多大贝壳的我,那个在田边土灶上做锣锅饭的我也远去了。凤羽河,我童年的河,教会我勤快,教给我艰难,教会我珍惜的河,依旧在风雨里悄然流淌,从不吝啬。
  凤羽河东与劳作有关,凤羽河西,与生活相连。外婆家在大埂村,又在村尾,一出门就是凤羽河支流的一条大沟,算是消水河的上游了,这条沟曾承载过多少茈碧渔船逆流而上,贩卖瓜果粮食换取生活必需?而我,几乎有十五年的时光都在这沟边度过,跟在表姐后面一起洗衣,洗菜,甚至渡到沟里玩水,更多的是每天都要跟着外婆或是小姨去凤羽河边的井里挑水,来来回回几趟,挑满一大缸也仅仅够一大家子一天用。外婆总会把桶里桶外洗得干干净净,一尘不染,还会在初一十五到井边点香,感谢水井龙王的馈赠。那是一条乡间最普通的田埂小路,那是凤羽河众多翻砂井里普通的一眼,但是,这路这井却养活了一代代人,直到自来水取代了水井,矿泉水代替了山泉水。废弃的井像一只幽深的眼,终于失去了往日的光泽和清澈,被荒草掩盖。
  走过童年少年的青昌大桥,走到青年的南山小桥。凤羽河边读书三年教书十三年。我人生中最灿烂的季节都写在了这里。黄昏,大家走出校园,到河边读书,一条寂静的河便在夕阳的余晖里沸腾起来,放牛的老爹悠然地抽一竿旱烟。牛儿自在地啃着细草,绿油油的田野在风里掠过一道道波浪,那是一幅美丽的画卷,和谐恬静。再后来,和很多老师饭后散步,大家一路热烈地讨论,交流,迎着晚风,是另一条文化之河。现在,这一段读书走廊是彻底沉寂了,即使没有封闭式管理,学子们也更愿意把所剩无多的时间割让给手机。虽然老师们还可以去河边散步,但大家更习惯于回到霓虹深处的家,集体的时代已经终结,集体出工的时代也属于历史。
  逆流而上,上村水库树影依依,上村湿地虽不及茈碧湖的规模,但风车草美人蕉芦苇丛与水相携,确实增色不少。走在湿地的荫凉道上,我怀念起清源洞,怀念起白石江,也怀念起凤羽坝子来。
  农历六月十三,清源洞会,那一年,我们一家心血来潮,要去赴会。因为不识路,在凤河村下了车,沿着天马山脚一路向南。山路的辛苦自不必说,走到一个山坳处,听闻一阵巨大的水声,走近,竟然是一道湍急的溪流从山里直泻而出。大家倒掉带着的水,几乎要跳到溪流里,水出奇地甘甜冷冽,水杯上都冒着冷气。都说凤羽水好,总算是眼见了。遇到村中一个老爹,说起有这样好的水真享福,他只淡淡一笑。而真到清源洞,水却安静如玉带,四周幽深,未进洞而冷气扑面,凤羽河的灵秀该是源自于此的。清源洞系苍山北麓,是凤羽河之源,也就是洱海之源。这样看,苍山十八溪是洱海的山水之源,清源洞则是把苍山脏腑里的水绕了一个大湾又送回它的面前,地面之上河流星罗棋布,地表深处,则又是一脉相连的。   凤羽河滋养了两岸的白子白女。罗坪山的浑厚又提携着坝子里生生不息的土地。如果说凤羽河是洱源的母亲河,罗坪山则是洱源的父亲山了。白石江水清清凉凉地流淌,罗坪山深处的溪流瀑布带着山的精灵传递着大地的生命,也造就了白族儿女的勤劳质朴与深深的文化底蕴。
  早春三月,听说上寺村有个荒废的山村大涧。便急匆匆赶去看,大涧依着罗坪山,虽是旱季,但山涧里溪水潺潺,别有一番意趣,据说,沿着山路,能翻越罗坪山去到炼铁。而大涧朝南,就是苍山西北麓,远望过去,层峦耸翠,高拔而深远,谷底宽阔,沙石硕大,可见,雨季时这里有何等的水势。向北张望,凤羽坝子美如锦缎,透过上龙门的隘口,可以看到洱源坝子的一角了。山水相连,从不曾疏离。大涧水顺流而东汇入凤羽河,苍山水罗坪雪,共同滋养着这清浅悠长的河流,也把大理山水的情怀沿路播撒。
  黄昏时分,我像往常一样,漫步凤羽河的文化走廊上,从消水河绕道鹅墩桥,再回到温泉小区边的凉亭,儿时漫长崎岖的路现在却只感觉安谧闲适。河堤上的青石路在傍晚的霞光里泛出暖暖的光,早春的樱花已经凋谢,新叶浓绿了枝头,河中的风车草美人蕉在水的滋润里旺盛地长着,三三两两的人踱着悠闲的步子享受惬意的时光。再过两年,整个凤羽河生态工程完工后,这古朴的青石路便径直延伸到茈碧湖,凤羽河也将成为一条花草的香径了。我坐在小亭子里,忽然想起关于河流的种种碎片……
  生命之河,生生不息。清清凤羽河,带着它的故事,奔流向前。
  编辑手记:
  作为国内“新散文”的运动践行者之一,石岸以其个性敏锐的感觉和体悟,使其作品流动着深沉苍茫的生命意识,充满着对时光、人生的思考与回味,交融着对美好与沧桑生活的矛盾与平衡。《在时光中打捞》显示了作者与众不同的叙事风格,文字在世俗与超越中自由游走,忧郁理性的思考,展现了一个真诚、炽热、理性的个体,舒缓自由的内在节奏,伤感中透着对善良美好的追求,整体发散着忧思而又优美的情怀。张旗的《苦楝子》把记录祖母生平、哀思祖母的情怀寄寓在小小的苦楝子上,文章写得很有功底,平静、自然的笔调,对生活的经历不褒扬,不贬斥,以情动人,显出厚实与深度。李智红的《神树》语言老道沉稳、极具语境,充满着对那棵古老的黄连树的敬畏感,一种原始、古老的信仰萦绕其间,精炼短小的文字却让读者为这样朴素、纯粹的情怀感动。徐汝义的《凤羽河畔》写得柔美、安然,文字内敛、天然,让人充满想象,可谓笔到情到,温暖朴实间让人动容。
其他文献
在全球化、尤其是全球化文化渗透的影响下,相对落后于其他大国的中国电视行业如何抵御外国电视传播艺术的强烈冲击,是一个值得引起深切关注的问题。在全球化的大潮下,中国电
班主任工作是一门艺术,它需要班主任用心揣摩和实践.说到班主任,我们首先想到的是一个爱字.每位老师都不会怀疑自己对学生的爱,对学生的热爱之情是凌驾于对工作的热爱之上的.
献给我爱的人和爱我的人。  ——题记  苦楝子树虽说可以栽培,但我所见到的苦楝子树,都是野生的。  我家老屋庭院的围墙外。就有两株苦楝子树,一株在东面水沟边,一株在西北面废弃的旧屋基上,都是自己长出来的。至于它们是怎样长出来的,是什么时候长出来的,它们为什么要长在这里而不长在那里,没有人知道,确切地说是没有人关注。树不是想长在哪里就长在哪里的,一切都很偶然,然而又都自然而然。  没有谁家愿意在庭院
没想到再次见你会是在重症监护室里。当戴着一次性口罩、帽子的我缓步迈向你时,你紧闭着双眼,毫无察觉。  我盯着你苍白的脸,身体像是迎合你身旁摇晃的吊瓶一般打着颤。你静躺着,消瘦虚弱的样子让我心里一绞。我试图唤醒你:“外公,我来看你了。”  你费力地动了动手指,仍闭着眼,咳嗽几声似是在回应我。一旁的护士对我说:“你跟他讲话起不到任何作用,他现在神志不清,听不懂的。  我看着她用一根细管穿过你被强行拔下
期刊
我们相识是在夏天。那时军训刚刚结束,班上进行了座位调整,恰好,你是我的同桌。  我们总爱一块儿悄悄说班主任的坏话,如今却是早已释怀,更多的是感谢。感谢他当初让我们做了同桌,成就了我们巨轮般的友谊。  你喜欢动漫,虽没学过美术,画出来的画却一点都不逊色。我喜欢文学写作,那时的我还没发表过任何文章,你却毫不吝啬鼓励与支持,给了我很多力量。  生物老师陶哥说:“被罚过站才是青春。”我和你一块儿经历的,可
期刊
在一个春光明媚的时节里,酷爱旅行、在课余生活和艺考生涯中辗转了祖国大江南北的小城女孩——相宜,第一次背起行囊来到异国,踏入期待已久的独立生活.rn从安徽阜阳飞往有着“
期刊
喜 欢 谁 就 在 谁 的 方 框 里 画 勾 勾 !rn1 戏剧评论人rn□ 我 喜 欢戏剧评论是以兴趣为出发点,不以收入为目的,以评价、分析、鉴赏戏剧为主要内容的职业,戏剧评论通常是
期刊
奥地利诗人赖内·马利亚·里尔克说:“像是蜜蜂酿蜜那样,我们从万物中采撷最甜美的资料,来建造我们的神。”里尔克是我喜欢的20世纪最伟大的德语诗人,他具有鲜明的布拉格地方色彩和波希米亚民歌风味的神,永远存活在他的诗意里,存活在他的文字中。而我的神,则一直存活在大地上,存活在岁月中。父亲是个彝族毕摩(祭司),他是我们部族与众神沟通的代言人。他经常告诫我,万物有灵,有灵便有神,所以神无处不在。山有山神,水
【摘要】兴趣和爱是语文学习的精神动力。如果没有兴趣,就很难去关注它,去思索与之有关的问题,因此语文教师要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放在首位,努力让学生成为一个乐学者。科学研究证明,只有学习时注意力集中,有热情、迷恋和着魔般的执著,学生才会把语文课堂视为自己的乐园,才会真正的投入到语文学习之中。下面,我就自己在语文新课改中的经验,谈谈如何让学生对语文充满兴趣。  【关键词】语文教学 兴趣  一、提高教师的
【摘要】早读课是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补充与延续,也是决定学生语文成绩好坏的关键。要提高早读效率,打造营养早餐,必需提高学生对早读重要性的认识,精心备课,创新早读方式,才能把“读好书,好读书”贯穿到素质教育的始终!  【关键词】高效早读 重要性 精心备课 多种形式朗读  “早读课”,顾名思义,就是早晨的朗读、阅读。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曾经说过:“书不读熟不开讲。”言外之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