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土木工程创新

来源 :科学中国人·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perlhl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性能土木工程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江苏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建设。实验室围绕土木工程材料行业发展中亟须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在土木材料的高性能化、功能化、长寿命化和节能减排等方面开展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研究。
  推动土木材料行业发展
  高性能土木工程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旨在结合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战略,针對我国土木工程建设中的重大需求,围绕我国土木材料行业发展中亟须解决的关键技术、共性技术问题开展应用基础研究,并在土木工程材料的服役性能提升技术、节能节材技术和测试技术等方面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性成果,提升我国土木材料行业的综合实力和自主创新能力,为我国土木材料行业的技术进步和国家重大基础设施的建设提供技术支撑和创新平台,为国家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培养高层次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人才。
  实验室具有充足的科研用房,目前总面积达18600平方米。实验室设有高分子材料试验室、材料制备试验室、力学性能试验室、耐久性能测试室、体积变形测试室、节能技术试验室、环境模拟试验室和微观分析试验室;拥有各种物理、力学和耐久试验设备,长期变形性能全自动量测系统,宏观和微观分析等设备,能够进行材料制备、性能测试、结构分析及材料耐久性和失效机理的研究。
  实验室承担包括国家原“973”计划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在内的科研课题60余项。研究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3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0余项,获国家发明专利50多项。成果应用于水利水电、港口、市政、核电、工民建、高速铁路、军工等领域的土木工程,帮助世界第一大坝——长江三峡工程、世界第一大斜拉桥——苏通大桥、世界第一高拱坝——四川锦屏水电站解决了许多技术难题,为国家土木材料行业的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开展多方向研究
  实验室拥有功能性土木工程材料应用基础研究、高功能性土木工程材料应用基础研究、资源与环境友好型材料应用基础研究、高性能土木材料现代测试技术研究4个研究方向。
  其中,功能性土木工程材料应用基础研究主要包括围绕功能纤维、功能性涂料、功能沥青、水泥沥青砂浆、修复与加固材料等土木工程材料的开发、构筑与应用基础等开展的研究。
  高性能结构工程材料应用基础研究主要是围绕混凝土微结构形成与调控、高性能混凝土外加剂的构筑与应用、基于原位增韧理论的遥爪聚合物微凝胶的构筑与应用、基于减缩与微膨胀技术的高抗裂性结构工程材料的研究与应用、高韧性结构工程材料的制备与应用,以及高性能结构工程材料服役性能及其提升技术等6个方面开展研究。
  资源与环境友好型材料应用基础研究则是根据我国不同区域气候特征、建筑特点、用能特点,通过对不同模式(间歇模式、连续模式)下建筑热环境动态特性进行系统理论研究,研究人员提出相应的热动态理论,在此基础上开展高性能节能材料和节能技术应用基础研究。不仅如此,研究人员还会围绕循环再生土木材料与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关键与共性技术开展研究,揭示废弃物对土木工程材料高性能的贡献机理,明确反应、制备机理,提出高效利用的成套技术,然后重点在废弃水泥基和废弃沥青基材料的再生利用、工业废弃物与城市污泥的资源化利用方面开展研究。
  高性能土木材料现代测试技术研究是研究并发展土木工程材料微观结构形成和变化过程的表征测试的新技术,同时也是对其变形、耐久等宏观性能测试的新技术,该技术为开展土木材料的研究和检测提供新的手段。在研究过程中,研究人员通过结合工程实际,研究并建立土木工程材料在施工过程中质量监控和服役期间性能监控的测试新技术,为实现土木工程材料全寿命周期的质量控制提供了新方法。
  促进技术创新
  在“生态型高与超高性能结构混凝土的研究与应用”的项目研究中,实验室依据我国重大工程设计寿命10年、强化国防工程的防御能力和提高西部严酷条件下工程服役寿命等特殊要求,对结构混凝土开展了系统研究。在该研究中,实验室首次采用微粒细丝复合技术,制备出了具有高动态效应的CFZo系列化生态型超高性能纤维增强混凝土材料,解决了防护工程的抗爆炸、抗侵彻设计与施工难题。值得一提的是,该材料的主要性能超过国际同类材料先进水平,价格仅为其1/5。除此之外,实验室还自主设计了力学一环境一材料因素祸合作用下的混凝土耐久性实验方法,建立了多因素作用下耐久性评价和寿命预测的新理论和新方法,以此来提高混凝土寿命预测的可靠性与科学性。该方法不仅满足了重大工程结构混凝土服役寿命10年的设计要求,而且将西部严酷环境条件下结构混凝土的服役寿命由原来的3年延长至50年。另外,在该项研究中,实验室还发明了自浇筑开始混凝土分阶段全过程变形自动量测系统,揭示了工业废渣具有抑制收缩徐变和抵抗疲劳损伤的能力,使得混凝土收缩率降低30%,徐变值减少50%,提高抗疲劳寿命3倍以上。不仅如此,在该项目的研究中,实验室还采用二元激发和多重复合技术发明了低熟料(15%~30%)、低能耗、低收缩、高耐久水泥基材料,解决了大掺量工业废渣混凝土长期存在的早强低、易碳化、泌水大和收缩率高及冻融时表面易剥落等的技术难题。
  通过这一项目的实施,实验室发展了混凝土耐久性评估和寿命预测的理论和方法,大幅度提高我国重大结构混凝土工程的服役寿命,推动了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的进程。同时,实现了工业废渣在结构混凝土中科学、高效的利用,推动了结构混凝土的生态化、绿色化和工业废渣资源化,而项目的研究成果也在我国重大水利、港口、桥梁、地下和国防防护等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
  注重人才培养
  在开展科研项目的同时,实验室还十分注重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实验室图书中心拥有大量专业图书,订阅了30余种与高分子材料、土木工程材料相关的专业杂志,同时还购买了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测试标准,美国混凝土协会、国际材料与结构研究实验联合会、美国土木工程协会数据库。除此之外,实验室还与高校合作,共享使用其所有电子文献资源,资源包括电子图书141万多册,电子报刊31000多种,订购的国内外大型光盘和网络数据库包括Elsevier、Springer、EBSCO、ProQues、美国化学会等出版社期刊检索,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检索,国内外专利、科技期刊篇名、万方数据库等各种国内数据库等。此外,还配有科技信息室、信息检索室等,以关注行业国际、国内发展的新成果、新动态、新趋势,不断刷新信息、开拓思路、激发思维,保持科研创新的前瞻性。另外,实验室专门设立的专家楼设施先进齐全,方便国内外专家前来指导与交流。而科研人员公寓楼、健身房、篮球场及网球场等则是科研人员休息、娱乐及运动的重要场所,使得科研人员保持充沛的精力和持久的创新活力。
  在未来,实验室将继续坚持源于工程,服务工程,高于工程,引领工程,与我国重大工程紧密结合的工作路线,解决工程难题,提升自身水平,向国际一流水平看齐,为国家科技进步贡献更大力量。
其他文献
浙江大学高分子系教授高超研究团队在石墨烯纤维的规模化制备及高性能化等方面的研究发表于《先进材料》。文章提出了“全尺度协同缺陷工程”策略,实现了高性能石墨烯纤维的规模化制备,所得石墨烯纤维直径最细可达1.6 μm(约为头发丝的1%~2%),力学强度最高可达2.2GPa,导电率达到8×105 S/m,代表了石墨烯纤维目前最高的性能水平。进一步采用“化学掺杂”方法,将氯化铁、溴、钾等物质引入到石墨烯纤维
如果一个读者,在自己读过的书空白处留下附注,除了他自己之外还会有谁关注?这个问题,《费马大定理——一个困惑了世间智者358年的谜》或许可以给出答案。  曾经有人问伟大的逻辑学家大卫·希尔伯特,为什么不去尝试证明费马大定理?他回答说:“我没有那么多时间去浪费在一件可能会失败的事情上。”  即便从事着和数学并不相关的领域,但相信有一部分人对于费马大定理早有耳闻。“不可能将一个立方数写成两个立方数之和;
2003年12月6日,陈保亚(左)、木霁弘(中)在剥隘码头调查。(杨海潮摄)  题记  丝绸、陶瓷、茶为古代海路传播的三大物质,茶最终以最大贸易额的比例在远征海路上传播,当时的始发点是在广州。25年前,我和木霁弘等徒步三个月首次考察了滇藏川茶马古道,开始注意到很多古道分支突然在江边中断。茶马古道如何连接水路走向海路,一直困扰着我们。12年前,我和木霁弘、杨海潮考察了滇桂交界处的剥隘古镇,那里很深的
专家简介:  钱海生,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06年7月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理学博士学位,安徽省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2009),2006-2009年先后在南洋理工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09年7月至今在浙江师范大学生化学院主要从事无机纳米材料和无机化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近几年在《J. Am. Chem. Soc.》、《Adv. Funct. Mater.》、《Small》
专家简介:  胡思得,《原子弹设计论》总编辑、主要作者,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原院长,历任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员、副院长、院长、高级科学顾问,在我国原子弹、氢弹的研究设计和发展以及核试验的近区物理测试中做了大量的组织领导工作,创造性地解决了一系列关键技术问题,为我国核武器的研究设计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先后获得多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一等奖。  1958年秋天,当年轻的胡思得从邓稼
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王佐仁研究组报道了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脑区periaqueductal gray (PAG)参与动物防御行为的神经机制,相关研究发表于《神经科学杂志》。防御行为,比如逃跑,僵直,危险探测等,对动物的生存非常重要。当遭遇危险时,动物会根据所处的情境做出适当的防御反应从而提高自己存活的机会。对于与危险探测相关的神经元,其神经活动在小鼠更靠近大鼠时为高。对于与逃跑相关的神经元,它们的神
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清华-北大生命科学联合中心研究员王宏伟研究团队,报道了酵母细胞质RNA外切体复合物的冷冻电镜结构,相关结果发表在《细胞研究》杂志上。RNA在细胞的正常运作中起着重要作用,特别是RNA的产生、修饰、监控与降解。研究通过蛋白质单颗粒分析技术,解析了酵母Exo-Ski7的RNA-free和RNA-bound两种构象的4.2埃和5.8埃的三维结构,并通过观察RNA结合状态的Exoso
鉴于微纳电子产业对于提高产业竞争力、促进经济增长、创造就业机会至关重要,欧盟在分析产业发展形势和自身优劣的基础上,于2013年公布微纳电子产业战略,以增强欧洲的微纳电子产业竞争力,并在未来十年内大幅提高欧洲的市场占有率。根据该战略,今后7年欧盟、欧盟成员国和地区层面的研发创新总投入将超过100亿欧元。  一、微纳电子产业的重要性  微纳电子不仅对数字产品和服务极其重要,而且为所有重要经济部门的创新
锂电池是新能源车的核心部件,退役电池回收本应是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中的重要一环,目前在我国却做得比较粗放,如果不抓紧动力锂电池先进回收技术研发,会严重制约电池產业乃至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  锂电池结构比较复杂,包含外壳、隔膜、正极、负极、铜集流体、石墨、铝集流体等。目前业界普遍看好的锂电池处理工艺为湿法工艺,须先使用机械方法破除电池外壳,然后采用浸取工艺将有价金属元素溶解,再采用沉淀、萃取等方法回
在任何一个领域里,“科技”二字逐渐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也有着越来越重要的意义。事实证明,科技的作用并不是如过眼云烟一般,而是一直都在春天中蓬勃发展,迸发出无限生机。  在新能源动力传动系统及其控制领域里,重庆大学汽车工程学院教授胡明辉也迎来了属于自己的科学春天,多年来,他长期致力于车辆动力传动及控制、混合动力传动系统以及电动汽车动力传动系统等方向的研究,取得的一系列研究成果均已在国内新能源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