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音乐是一门情感艺术,它能够深刻地作用于人的意识,体现出特定的德育功能。我国古代就已有“乐者,德之华也”之一说。音乐教育通过音乐审美活动的渗透,用音乐诸多有益要素来充实学生的灵魂,从而影响他们精神世界的诸方面,对他们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音乐内涵德育理念和方式,影响德育的过程和效果,德育决定着音乐的方式和取向;影响音乐的品质和感染力。二者相互辅助、内在交融、彼此互化。可以说,音乐教学中无不渗透着德育教育。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各种教学手段。让学生在感受到音乐的美妙的同时,也得到情感、品格的升华,从而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
一、发挥音乐的教化功能。培养学生养成良好习惯
乌申斯基说过:“良好的习惯是人在神经系统中存放的道德资本,这个资本会不断的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就享用着它的利息。”而音乐是凭借声波振动而存在,在时间中展现,并通过人的听觉器官而引起各种情绪反应和情感体验的艺术。人在聆听或演唱、演奏音乐时能使自己进入与音乐情绪同步发展的状态,这就决定了音乐对真诚的一种特殊的依赖关系。在音乐教学中,我要求学生在真诚待人、团结同学的基础上,要准时上学、认真听课,积极参与讨论,按时完成课后作业,并养成尊重他人的行为习惯。如在学习歌唱时,我引导学生欣赏一些格调高雅、内涵丰富、情真意切的优秀音乐作品。我首先请学生演唱歌曲,引导学生先不要评价别人唱得好不好,而是评价其唱得是否合拍?演唱音色怎样?然后指出优缺点,以及应该如何改进等。这种做法一方面给了每个学生展示自己才艺的舞台,另一方面,其他学生通过参与讨论,看到了别人的优点的同时。还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并且培养了尊重他人、评价他人的良好习惯。
二、发挥音乐的情感内化功能。让学生学会感恩
学校的德育教育中,经常会看到感恩父母、老师、同学朋友的故事,班级的主题活动、学校的学生会活动中也有形形色色的感恩教育。但有时候,学生在活动当中,确实受到了心灵的震撼,但活动过后,有的学生又会恢复以自我为中心,对父母的关怀、师长的辛勤教诲、同学朋友之间的帮助视为理所当然,安然受之。至于“感恩”这个词,他们好像比较陌生。为了让学生真正理解“感恩”,我设计了一个以《天亮了》为背景音乐的多媒体课件。我讲述了韩红创作这首歌的背后故事:1999年10月在贵州麻岭风景区,正在运行的缆车突然坠毁,36名乘客中有14位不幸遇难。而就在悲剧发生时,一对年轻的夫妇,用双手托起了自己两岁半的儿子潘子灏。潘子灏的生还,是他父母的双手托起的一个奇迹。这个故事里,蕴含着父母对子女无私奉献的那种深深的爱!课堂中,许多学生被这个故事感动了,有的学生流下热泪,有的学生轻轻跟随着音乐哼唱起来。看到这些,我让学生分组讨论:你还知道哪些歌唱父母的歌吗?还知道哪些关于爱的故事吗?并且请一些学生起来演唱,学生们的情绪完全被调动了起来,唱起《感恩的心》《妈妈之歌》《只要妈妈露笑脸》等歌曲。
三、发挥音乐的协作功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音乐是一门既独立而又需要充分合作的艺术。集体音乐活动有利于培养人的整体意识和协作关系。特别是一些集体性的歌咏活动和合奏都是以集体的形式出现的,这使大家都懂得协作与配合的重要性。它的音乐结构层次决定了参加者的不同任务。它要求在同一个艺术目标下,人人各守其位,各司其职。根据这一特点,我在进行音乐教育的同时,开展一些有益的群体音乐活动,例如齐唱、重唱、合唱、舞蹈等,通过严格的音准和节奏及规范的动作训练,以及学生之间的紧密合作,培养他们严格遵守纪律、听从指挥、统一步调的集体主义精神。这种集体活动,有利于实现共同的纪律约束,有利于形成具有共同意识和共同目标的心理凝聚力的群体。每个参加音乐活动的人,通过音乐实践活动,如训练节奏的统一、声音的和谐、音高的准确、情绪速度的一致,自觉地维护集体音乐活动中在旋律、节奏,情绪等方面的统一要求,从而有利于形成统一意志和具有共同情感的群体。这种以音乐为纽带进行的人际交流活动有助于养成学生共同参与的群体意识和相互尊重的团队合作精神。
一、发挥音乐的教化功能。培养学生养成良好习惯
乌申斯基说过:“良好的习惯是人在神经系统中存放的道德资本,这个资本会不断的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就享用着它的利息。”而音乐是凭借声波振动而存在,在时间中展现,并通过人的听觉器官而引起各种情绪反应和情感体验的艺术。人在聆听或演唱、演奏音乐时能使自己进入与音乐情绪同步发展的状态,这就决定了音乐对真诚的一种特殊的依赖关系。在音乐教学中,我要求学生在真诚待人、团结同学的基础上,要准时上学、认真听课,积极参与讨论,按时完成课后作业,并养成尊重他人的行为习惯。如在学习歌唱时,我引导学生欣赏一些格调高雅、内涵丰富、情真意切的优秀音乐作品。我首先请学生演唱歌曲,引导学生先不要评价别人唱得好不好,而是评价其唱得是否合拍?演唱音色怎样?然后指出优缺点,以及应该如何改进等。这种做法一方面给了每个学生展示自己才艺的舞台,另一方面,其他学生通过参与讨论,看到了别人的优点的同时。还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并且培养了尊重他人、评价他人的良好习惯。
二、发挥音乐的情感内化功能。让学生学会感恩
学校的德育教育中,经常会看到感恩父母、老师、同学朋友的故事,班级的主题活动、学校的学生会活动中也有形形色色的感恩教育。但有时候,学生在活动当中,确实受到了心灵的震撼,但活动过后,有的学生又会恢复以自我为中心,对父母的关怀、师长的辛勤教诲、同学朋友之间的帮助视为理所当然,安然受之。至于“感恩”这个词,他们好像比较陌生。为了让学生真正理解“感恩”,我设计了一个以《天亮了》为背景音乐的多媒体课件。我讲述了韩红创作这首歌的背后故事:1999年10月在贵州麻岭风景区,正在运行的缆车突然坠毁,36名乘客中有14位不幸遇难。而就在悲剧发生时,一对年轻的夫妇,用双手托起了自己两岁半的儿子潘子灏。潘子灏的生还,是他父母的双手托起的一个奇迹。这个故事里,蕴含着父母对子女无私奉献的那种深深的爱!课堂中,许多学生被这个故事感动了,有的学生流下热泪,有的学生轻轻跟随着音乐哼唱起来。看到这些,我让学生分组讨论:你还知道哪些歌唱父母的歌吗?还知道哪些关于爱的故事吗?并且请一些学生起来演唱,学生们的情绪完全被调动了起来,唱起《感恩的心》《妈妈之歌》《只要妈妈露笑脸》等歌曲。
三、发挥音乐的协作功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音乐是一门既独立而又需要充分合作的艺术。集体音乐活动有利于培养人的整体意识和协作关系。特别是一些集体性的歌咏活动和合奏都是以集体的形式出现的,这使大家都懂得协作与配合的重要性。它的音乐结构层次决定了参加者的不同任务。它要求在同一个艺术目标下,人人各守其位,各司其职。根据这一特点,我在进行音乐教育的同时,开展一些有益的群体音乐活动,例如齐唱、重唱、合唱、舞蹈等,通过严格的音准和节奏及规范的动作训练,以及学生之间的紧密合作,培养他们严格遵守纪律、听从指挥、统一步调的集体主义精神。这种集体活动,有利于实现共同的纪律约束,有利于形成具有共同意识和共同目标的心理凝聚力的群体。每个参加音乐活动的人,通过音乐实践活动,如训练节奏的统一、声音的和谐、音高的准确、情绪速度的一致,自觉地维护集体音乐活动中在旋律、节奏,情绪等方面的统一要求,从而有利于形成统一意志和具有共同情感的群体。这种以音乐为纽带进行的人际交流活动有助于养成学生共同参与的群体意识和相互尊重的团队合作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