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新高考改革给普通高中教学带来颠覆性的变革,倒逼普通高中不得不重新审视、反思和变革传统教学,以期尽快适应新时代普通高中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管理、育人方式、科研手段、教学资源和高考方案诸方面的重塑和变革。毫无疑问,这将给高中教学带来一系列崭新课题和严峻挑战。河北定州中学精准把握时代教育新命题,积极应对高考改革新挑战,勇于探索高中教学新对策,全面破解学校发展新难题,为普通高中教育综合改革的研究与实践提供了可行性范例。
[关键词] 新高考;高中教学;挑战;对策
2014年,国务院颁布《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标志着我国新一轮高考改革正式拉开帷幕。2017年,上海、浙江第一批高考综合改革试点平稳落地,北京、天津、山东、海南第二批改革试点顺利启动。两批试点省份在完善高中育人方式、增强学生综合素质、优化高校选才方式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有益经验。2018年,教育部确定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等8省市启动高考综合改革。2019年4月,河北省公布高考改革实施方案,从2021年高考开始实行“3 1 2”模式。2019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立足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对普通高中教育改革进行了系统设计和全面部署,在如何突出德育时代性、强化综合素质培養、拓宽综合实践渠道、完善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新课程新教材、推进选课走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加强考试命题与高校招生改革等诸多方面提出具体要求。同时,进一步明确教育改革目标,“到2022年,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体系进一步完善,立德树人落实机制进一步健全。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全面实施,适应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教育教学改革深入推进,选课走班教学管理机制基本完善,科学的教育评价和考试招生制度基本建立,师资和办学条件得到有效保障,普通高中多样化有特色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
新时代背景下的高考改革给普通高中教学带来颠覆性的变革,旧有理念和过时逻辑逐步瓦解,倒逼普通高中不得不重新审视、反思和变革传统教学模式,做出积极迅速、科学有的应对策略,以期尽快适应新时代普通高中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管理、育人方式、科研手段、教学资源和高考方案诸方面的重塑和变革。毫无疑问,这将给高中教学带来一系列崭新课题和严峻挑战。
一、新高考带来高中教学管理新挑战及困难与压力
新高考通过“3 1 2模式,取消文理分科,两依据一参考”等一整套高考改革“组合拳”,促使高考样态发生“大变脸”:一次考变多次考,定向考变选科考,统一考变多元考(高考、合格考、等级考)。这不仅对普通高中教师的思想理念、教学心理、教学行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还对高中师资配置、班级运行模式、教学管理方式、教学硬件设施等带来了新的困难和压力。
(一)新挑战:教学理念滞后、教师结构失衡
1.教师教学理念和行为滞后于高考新变化。新高考打破了唯分数论高下的高考录取机制,对教师育人理念、教学方式、班级管理等提出了新要求。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思想影响,高中教师个体主要面临着教育理念陈旧、知识结构失衡、专业能力欠缺三大领域上的挑战,教师很难在短时间内适应这一系列新变化。相当一部分教师对新高考反应不敏感,应对缓慢,按部就班,从思想理念上游离于新高考之外。部分教师教学行为和教学方式十几年一成不变,他们所谓的“成功经验”已经跟不上时代的节奏和潮流。因此,教师个体亟待通过加强学习培训和实践磨炼来加快自我角色转变,尽快突破应试教学观念束缚,有效打破旧有教学僵局,不断创新课堂教学方法,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成为与时代节奏合拍的新教师。
2.教师团队结构失衡不能满足高考新要求。高中教师专业性强、更新周期长、利益诉求多的现状,不同程度地限制了学科教师比例调整,而新高考加剧了教师团队的结构失衡。一是学科结构上,由于学生选课需求难以测算且不断变化,固定的学科教师比例难以适应和调整。二是性别结构上,普遍存在女性教师占比偏高问题,且语言类学科女教师比例更高。特别是二胎政策放开,已经出现集中生育问题,选课走班乃至正常教学都难以维持,严重影响了教学任务完成。三是年龄结构上,部分教师年龄偏大,精力体力上难以跟上多样化、高强度的选课走班教学,其生存压力和职业压力加大,实现角色转变的难度更大。
(二)新困难:传统教学管理机制亟待变革
1.传统教学管理模式难以应对高考新制度。新的高考制度让学生在考试科目上有了更多选择,特别是选课走班对教学管理产生了一定的冲击和震动,使课程、学生、教师、考试、评价、调整等各项教学管理工作的负荷和难度成倍增加。涉及教学等一系列新问题,如教务管理的多维度、班级管理的复杂度、德育工作的新难度、教师工作量的差异度、后勤服务的新项目、学生家长的新要求和社会问题的新热点等,倒逼学校不得不“二次”设计和布局新的教学管理机制。
同时,“得语文者得天下”的声势,将助推语文学科加强自身建设;不分文理后数学教学难度的把控,需要数学教师智慧应对;选考物理科组合可报近99%的专业,物理教学的分量要大大增加;地理、历史、生物、化学等学科教师,也必须意识到肩上担子的压力;以前相对淡化的艺术、体育、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等,将纳入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这些新的变化在给予学生更多自主选择空间的同时,也对学科教学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进一步促使学校加大学科建设力度,打造出教学管理的一种新样态。
2.传统班级管理方式不能适应走班新情势。传统班级管理中,学生的学习管理、组织管理、评价管理都是处于班主任以及学科教师的直接掌控之下,而在新高考改革制度下,除语、数、外之外,其余的六个科目由学生进行自主选择。选课走班方案制的实施,将使教学班、行政班并存成为学校管理常态。这将会使两类班级的纪律、考勤、作业和辅导都变得困难和复杂,将会出现行政班班主任班级管理职能弱化、学科教师管理被架空、教学班集体观念淡薄、德育教育的出现“空白地带”等问题。同时,选课走班扩大了学生与外界的互动范围,全方位、大面积走班更是对学校整体教学资源提出挑战,大到教室的格局、小到桌椅的布置都要推翻再来。 3.传统师生评价方案难于匹配评价新制度。对学生而言,新高考将打破了“唯分数”评价学生的顽瘴痼疾,更加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综合素质评价不仅要把核心价值观的教育、立德树人作为高考改革推进的重点,还要着眼促进学生终身成长、终身发展,展示学生的个性,体现高考科学性、现代化,与国际接轨。高校录取时对学生选择也是多元化全方位的,怎么根据高等学校特色录取适合的学生。无疑,这對高中学生评价制度改革提出了更新的要求。
对教师来说,新高考加大了学校对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评价难度。以前,由于行政部门和教育主管部门更多针对教育结果进行量化评价,忽视了过程评价,导致学校对教师和学生的评价更关注应试结果。而走班制的推行,使同一教师需要承担多个教学班的教学任务,而同一教学班的学生来自不同的行政班,并且同一学段的学生有可能学习的课程又互不相同,教师还需要承担不同层次、不同课程的教学任务,进而给学科教师的教育教学评价工作带来更高的难度。
(三)新压力:教学硬件设施存在缺失问题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和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提高,社会各界对优质教育的需求与当下学校教育资源和办学水平的矛盾愈加突出,部分地区的“择校热”和“大班额”现象,反映了教育投入的不足和学校发展不平衡。很多学校现有的教学硬件设施原本就很紧张,而新高考改革既要满足学生选课走班所用“基本教室”需求,还要满足多元化课程体系所用的“专业教室”需要,目前,很多学校教室面临大量的缺口。同时,新高考对于高中教学硬件设施提出了较高要求,许多学校还存在教育信息化建设落后、图书资源不足、教学仪器欠缺等困难和压力。
二、新使命促动高中教学实践新作为
在新高考改革的实践与探索过程中,河北定州中学精准把握时代教育新命题,积极应对高考改革新挑战,勇于探索高中教学新对策,全面破解学校发展新难题,为普通高中教育综合改革的研究与实践提供了可行性范例。
(一)深入贯彻新思想,全面落实新德育
定州中学紧紧围绕“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总要求,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教学管理、课程建设、社会实践和学校发展,着力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把新时代德育理念融入各个学科教学,努力创新德育内容、形式、方法和策略。
1.突出思想政治课关键地位,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校本课程。将其纳入课程管理,制订教学计划,固定每个年级学时,形成课程体系。邀请省市宣讲团和校内外专家进行解读和宣讲,加深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解。开展“厚植家国情、同上思政课”主题活动,结合本土文化特色,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精心提炼出针对红色教育、文明建设、历史文化等十几个方面的思政课主题。
2.构建以班主任和政治、语文、历史教师为主体的思政课教师团队。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意识形态关联度较大的政治、历史、语文等三个学科教学紧密结合起来,为全体教师配备《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十九大报告单行本》《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和《习近平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论述摘编》。自然学科也充分挖掘思政教育切入点,加强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提高青年学生政治素养。
(二)全面规划新课程,打造课程新体系
1.严格执行教学计划,按新课程标准要求开设必修课、选修课和活动课。在此基础上,把培育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价值取向、创新意识和关键能力有机整合为课程目标,在课程设置、课堂结构、教学方法、学习方式等方面推陈出新,建设多元化、个性化、特色化课程体系。主要开设了思想政治理论课、高中生涯规划课程、校本阅读特色课程、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课程、优秀体育传统项目课程、学科特长特色课程、中外合作特色项目课程等近百种校本课程。
2.重视高中生涯规划课程,制定生涯规划教育目标,完善生涯规划教育内容,拓展生涯规划教育途径。与河北师范大学长期开展合作研究,学校校长担任河北省青少年职业生涯发展研究会副会长,四位副校长担任理事,邀请国内知名生涯规划专家到校讲座,指导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
3.开展中美合作全英文STEAM课程项。三年来,在全省率先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奇诺谷学区开展项目合作,将学校课程体系与美国课程对接和融合,开设具有跨文化、多学科、综合化、立体式的特色课程,构建融数学类、科学类、工程类、技术类、文学类、艺术类、外语类等课程为一体的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为推进STEAM课程本土化和特色化研究与实践提供了可行性范例。
4.开展中俄青少年体育健身课程。2019年4月,以庆祝中俄建交七十周年为契机,在我校成功举办第三届中俄青少年体育健身大型互动展演活动。俄罗斯体育健身舞蹈是一项独特有趣、训练科学、愉悦身心的有氧运动,体现了健康生活理念;定州中学表演的健身操和自创的中国古典舞,也深受在场观众欢迎和喜爱;中俄两国年轻人以互动、舞动的方式拉近双方距离、传递友谊,展现健康的生活态度。习近平主席访俄期间和普京总统共同观看了由我校学生和俄方青年表演内容的视频“乐动中俄”。本次活动为加强中俄青少年友好交流,推进我国“一带一路”建设赢得了荣誉。
(三)学习掌握新课标,倾力打造新课堂
1.坚持以课程标准引领教学方向,指导教师尽快理解、掌握和驾驭新课标。制定新课标学习培训方案,聘请人教社专家到校进行新课标、新教材专题培训。把新课标学习作为校本研修的“规定动作”,每周进行一次专题研讨,学校加强定期考核;利用校刊《教学文摘》和《教研通讯》等及时为教师推送课程改革、高考改革方面的优秀文章,在《河北定州中学学报》开辟专栏发表教师学习新课标的研究文章。
2.推进“由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转变”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运用“自主、合作、探究”教学理念,采取“以学定教,先学后教,学案导学,精讲点拨,教学相长”等教学策略,通过教学名师示范课、青年教师评优课、复习备考观摩课、教学改革研究课、青年教师汇报课、同课异构对比课等多维度、多层面的公开课,推进核心素养落地生根,努力打通课堂改革的“最后一公里”,使课堂形态发生了根本性转变:课堂教学从“教后学”向“学后教”转变,构建理念超前的生本课堂;从“满堂灌”向“精讲练”转变,构建精讲巧练的高效课堂;从“孤独学”向“互助组”转变,构建合作互动的活力课堂;从“独白式”向“发现法”转变,构建自主探究的发展课堂;从“一言堂”向“百家鸣”转变,构建以生为本的魅力课堂;从“痛苦学”向“快乐学”转变,构建激情洋溢的幸福课堂。 (四)建构学研新模式,打造课堂新形态
1.构建“2 1 1”学研共同体,助力教师共同成长。“2 1 1”模式,指每周两次集体备课、一次命题研讨、一次问题反思研讨。周一、周四两次集体备课,研究如何把新高考理念、核心素养的培树,熔铸于教学活动中,研讨内容包括教材分析、说课评课、高考研讨、课堂改革、学法研究、青年教师培养、教学资源库建设、课题研究、学科竞赛、校本课程等。周二命题研讨,重点解决学科核心素养试题命拟、课堂训练试题落实等问题。周五反思研讨,总结反思并解决上一周教学反映出来的,诸如授课、听评课等方面的倾向性问题。
2.实施“一日一课一研”校长工程,聚焦常态课存在的诸多问题,如教学观念滞后、学习目标不明、重点难点不清、呈现方式单一、课堂效益低下等问题。一是把研究的眼光聚焦常态课堂,深刻追究常态课堂的有效性,解决课堂教学中存在的痼疾,引领教师用新课程理念听课、磨课、上课,在深度研讨中体悟、反思、求变。二是在校长亲自指导下,通过在不同年级、不同学段,进行不同层面的“一日一节课、一课一研究”活动,教师不断解决教学困惑,改进教学方法,吸纳育人新观念,形成教学新规范,打造课堂新形态。
(五)全面聚焦新高考,把握命题新指向
高考改革的实质首先是“考什么”,也就是考试内容的改革。如,2019年高考命题主要是深化了考试内容改革,把“立德树人”确立为命题立意的根本出发点和最重要的考核点,并使之成为考生分数的主要来源。试题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全国教育大会讲话精神,既是对考生知识和能力的考查,又是对考生核心素养的考查,还不失对考生灵魂和价值的考查。全国三套试题和各地方试题无不通篇透视着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理念,围绕“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三大主题,拓展并强化了对劳动精神、体育健康、审美情趣、责任担当等内容的考查。
高考研究不仅仅是专家学者的事,每一位教师都要努力把自己打造成高考研究的行家里手。首先,全体教师做好高考内容的深入研究,从横向维度要研究全国三套试题和各地方试题,从纵向跨度要特别研究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其次,重视跨学科研究高考试题,如文科教师全面研究语文、历史、政治、地理等学科,理科教师要研究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命题。最后,时刻关注各省高考、学考、选考的新政策、新变化和新动态。
(六)构筑培养新平台,激发教师新活力
1.优化教师资源配置,根据教职工编制标准,结合测算的刚性需求,制定适应新高考改革需求的教师补充计划,积极招录国家免费师范生,逐年招聘到位。同时,加大对富余学科教师转岗培训,支持、鼓励教师一专多能,以缓解教师结构性缺编矛盾,不断优化教师队伍结构,确保教师队伍高素质和高起点。
2.创新教师培养机制,努力搭建教师专业成长新平台。围绕教师“理想信念、操守德行、教育情怀、敬业精神、责任意识、专业追求、广博学识、业务技能、管理水平、创新活力”等师德师能建设的十个方面,创设满足教师自我发展诉求的情境,为增强教师综合素质提供强有力的引领和支撑,打造一支德才兼备,道法融通、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教师团队。教师培训专款专用,每学年组织几百人次奔赴各地参加专业会议、培训。把参加专业培训作为一项荣誉、一个福利、一种奖励,让教师明白外出培训是颁发给奋斗者的奖章。每月邀请全国高考命题研究、教育管理、课改研究等各领域的专家、学者做报告、开讲座、进行业务指导。每年投资60多万元用于为师生订阅报刊,配备高质量教学资料,各年级每学年为各科教师配备教学刊物和教辅资料近500种。
(七)建立治理新机制,重構教学新秩序
1.建立现代学校治理体系,提升学校干部治理能力。以树立“法治精神、规则意识”达成“制度健全、权责明晰”,做到“执行严格、落实到位”为管理主旨,坚持“科学、规范、精细、高效、民主”的管理原则,实行年级管理和处室管理“双轨管理”运行模式,形成厚重扎实、脉络清晰、运行高效、特色鲜明的现代化学校治理体系。执创新理念,行务实作为,扬工匠精神,下绣花功夫。着力提升管理干部的领导力、决策力、落实力,做到时时有管理,处处有规矩、事事有人做,人人有职责,实现管理高效能,教学高品质。
2.创新教学组织管理,重构教学管理秩序。根据国家有关教育法规,结合新高考要求辑印了《河北定州中学管理制度汇编》,包含党务、教育、教学、行政、后勤等200多项管理制度。重建科学高效教学管理机制,加大对班级编排、学生管理、教师调配、教学设施配置的统筹力度,制定学生选课走班指导手册,建立科学高效的选课走班运行模式。每周一次学科组长研讨,优化年级教学工作;每周一次班主任研讨,提升和开拓管理思维;每周一次的主题班会观摩,解决德育管理问题;每周四次学科组研讨,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
3.促动教学评价改革,探索建立多元化、多层次、多维度的教学评价体系。教师评价方面,在尊重教师个体差异、教学特质、发展方向的基础上,注重教师专业成长和教育风格的育成,建立促进教师发展的综合评价体系,把教师的自评、互评,学生评价、家校社评价结合起来,将过程性与终结性、定性与定量、教师个人与教研团队评价相结合,以充分发挥评价的反馈激励功能。学生评价方面,转变以考试成绩为唯一标准评价学生的做法,严格按照“写实记录→遴选整理→公示审核→形成档案→材料使用”的规范评价程序。以全面、客观、公正、发展的视角,综合运用观察法、测量法、档案袋、问卷法、访谈法等,重点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等方面进行评价,全面展示学生的学业成绩、个性特长、职业理想、成长曲线、综合素质等情况。
(八)硬件建设新跨越,擘画未来新蓝图
定州中学育人成效显著,办学成就突出,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单位、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中国百强中学、中华百年名校、北京大学校长实名推荐制资质学校、清华大学优质生源中学等百余项国家及省市荣誉。2014年,学校整体搬迁新址,办学条件河北省首屈一指。学校占地380亩,总建筑面积24万平方米,投资8亿多元。学校坐落于定州新城发展规划的政治、经济、文化核心区域,设计理念新颖,人文精神凸显,设施功能完备,风格大气厚重。主要包括:三栋教学楼,七栋学生公寓、实验楼、图书馆、艺体楼、艺术会堂、体育馆、游泳馆、田径场、球类场、后勤服务综合楼、国际部教学楼、留学生公寓等。学校现代化教育技术装备国内一流。建有212个多功能智慧教室,50个物、化、生、通用技术标准实验室,16个高标准计算机教室,8个录播教室。校园网络主干万兆、千兆到桌面、Wi-Fi全覆盖,学校管理和教学全面实现了现代化、信息化和数字化。校园环境优美雅致。万木葱茏,绿树成荫;晴翠湖畔,曲径通幽;鸟语花香,景色宜人。春有花,夏有叶,秋有果,冬有景。服务体系健全。校内食堂、超市、自助银行,浴室、发廊、洗衣房一应俱全,生活无忧。游泳馆、体操房、心理室、健体中心,设施高端,师生身心健康有保障。中央空调全覆盖,环保洁净,冬暖夏凉。定州中学拥有了跨入全国一流名校的发展平台,扩大了与世界对话的空间,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新时代,新高考;新挑战,新使命;新担当,新作为。定州中学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擘画未来,立宏大愿: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植万株树、养万尾鱼、育万名生、造万家福、求万象新、创万代业。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R].2019.
[2]郭小平.分层走班制下学校管理的目标偏离、实施困境与体系再建[J].教学与管理,2017(5):22-24.
[3]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4]李军靠,丁一鑫,赵丹.新高考下普通高中选课走班教学的困境与跨越[J].中国教育学刊,2018(1):26-30.
[5]肖萧.新高考·新样态·新挑战·新机遇.[EB/OL].[2018-03-30].http://dy.163.com/v2/article/detail/DE5EJ6650530UKB6.html.
[6]易宇.一位校长妈妈的三封信,告诉我们如何利用疫情教给孩子感恩、珍惜、爱国、创新.[EB/OL].[2020-02-17].https://new.qq.com/omn/20200217/20200217A08L8B00.html.
(责任编辑:朱福昌)
[关键词] 新高考;高中教学;挑战;对策
2014年,国务院颁布《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标志着我国新一轮高考改革正式拉开帷幕。2017年,上海、浙江第一批高考综合改革试点平稳落地,北京、天津、山东、海南第二批改革试点顺利启动。两批试点省份在完善高中育人方式、增强学生综合素质、优化高校选才方式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有益经验。2018年,教育部确定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等8省市启动高考综合改革。2019年4月,河北省公布高考改革实施方案,从2021年高考开始实行“3 1 2”模式。2019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立足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对普通高中教育改革进行了系统设计和全面部署,在如何突出德育时代性、强化综合素质培養、拓宽综合实践渠道、完善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新课程新教材、推进选课走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加强考试命题与高校招生改革等诸多方面提出具体要求。同时,进一步明确教育改革目标,“到2022年,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体系进一步完善,立德树人落实机制进一步健全。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全面实施,适应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教育教学改革深入推进,选课走班教学管理机制基本完善,科学的教育评价和考试招生制度基本建立,师资和办学条件得到有效保障,普通高中多样化有特色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
新时代背景下的高考改革给普通高中教学带来颠覆性的变革,旧有理念和过时逻辑逐步瓦解,倒逼普通高中不得不重新审视、反思和变革传统教学模式,做出积极迅速、科学有的应对策略,以期尽快适应新时代普通高中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管理、育人方式、科研手段、教学资源和高考方案诸方面的重塑和变革。毫无疑问,这将给高中教学带来一系列崭新课题和严峻挑战。
一、新高考带来高中教学管理新挑战及困难与压力
新高考通过“3 1 2模式,取消文理分科,两依据一参考”等一整套高考改革“组合拳”,促使高考样态发生“大变脸”:一次考变多次考,定向考变选科考,统一考变多元考(高考、合格考、等级考)。这不仅对普通高中教师的思想理念、教学心理、教学行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还对高中师资配置、班级运行模式、教学管理方式、教学硬件设施等带来了新的困难和压力。
(一)新挑战:教学理念滞后、教师结构失衡
1.教师教学理念和行为滞后于高考新变化。新高考打破了唯分数论高下的高考录取机制,对教师育人理念、教学方式、班级管理等提出了新要求。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思想影响,高中教师个体主要面临着教育理念陈旧、知识结构失衡、专业能力欠缺三大领域上的挑战,教师很难在短时间内适应这一系列新变化。相当一部分教师对新高考反应不敏感,应对缓慢,按部就班,从思想理念上游离于新高考之外。部分教师教学行为和教学方式十几年一成不变,他们所谓的“成功经验”已经跟不上时代的节奏和潮流。因此,教师个体亟待通过加强学习培训和实践磨炼来加快自我角色转变,尽快突破应试教学观念束缚,有效打破旧有教学僵局,不断创新课堂教学方法,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成为与时代节奏合拍的新教师。
2.教师团队结构失衡不能满足高考新要求。高中教师专业性强、更新周期长、利益诉求多的现状,不同程度地限制了学科教师比例调整,而新高考加剧了教师团队的结构失衡。一是学科结构上,由于学生选课需求难以测算且不断变化,固定的学科教师比例难以适应和调整。二是性别结构上,普遍存在女性教师占比偏高问题,且语言类学科女教师比例更高。特别是二胎政策放开,已经出现集中生育问题,选课走班乃至正常教学都难以维持,严重影响了教学任务完成。三是年龄结构上,部分教师年龄偏大,精力体力上难以跟上多样化、高强度的选课走班教学,其生存压力和职业压力加大,实现角色转变的难度更大。
(二)新困难:传统教学管理机制亟待变革
1.传统教学管理模式难以应对高考新制度。新的高考制度让学生在考试科目上有了更多选择,特别是选课走班对教学管理产生了一定的冲击和震动,使课程、学生、教师、考试、评价、调整等各项教学管理工作的负荷和难度成倍增加。涉及教学等一系列新问题,如教务管理的多维度、班级管理的复杂度、德育工作的新难度、教师工作量的差异度、后勤服务的新项目、学生家长的新要求和社会问题的新热点等,倒逼学校不得不“二次”设计和布局新的教学管理机制。
同时,“得语文者得天下”的声势,将助推语文学科加强自身建设;不分文理后数学教学难度的把控,需要数学教师智慧应对;选考物理科组合可报近99%的专业,物理教学的分量要大大增加;地理、历史、生物、化学等学科教师,也必须意识到肩上担子的压力;以前相对淡化的艺术、体育、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等,将纳入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这些新的变化在给予学生更多自主选择空间的同时,也对学科教学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进一步促使学校加大学科建设力度,打造出教学管理的一种新样态。
2.传统班级管理方式不能适应走班新情势。传统班级管理中,学生的学习管理、组织管理、评价管理都是处于班主任以及学科教师的直接掌控之下,而在新高考改革制度下,除语、数、外之外,其余的六个科目由学生进行自主选择。选课走班方案制的实施,将使教学班、行政班并存成为学校管理常态。这将会使两类班级的纪律、考勤、作业和辅导都变得困难和复杂,将会出现行政班班主任班级管理职能弱化、学科教师管理被架空、教学班集体观念淡薄、德育教育的出现“空白地带”等问题。同时,选课走班扩大了学生与外界的互动范围,全方位、大面积走班更是对学校整体教学资源提出挑战,大到教室的格局、小到桌椅的布置都要推翻再来。 3.传统师生评价方案难于匹配评价新制度。对学生而言,新高考将打破了“唯分数”评价学生的顽瘴痼疾,更加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综合素质评价不仅要把核心价值观的教育、立德树人作为高考改革推进的重点,还要着眼促进学生终身成长、终身发展,展示学生的个性,体现高考科学性、现代化,与国际接轨。高校录取时对学生选择也是多元化全方位的,怎么根据高等学校特色录取适合的学生。无疑,这對高中学生评价制度改革提出了更新的要求。
对教师来说,新高考加大了学校对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评价难度。以前,由于行政部门和教育主管部门更多针对教育结果进行量化评价,忽视了过程评价,导致学校对教师和学生的评价更关注应试结果。而走班制的推行,使同一教师需要承担多个教学班的教学任务,而同一教学班的学生来自不同的行政班,并且同一学段的学生有可能学习的课程又互不相同,教师还需要承担不同层次、不同课程的教学任务,进而给学科教师的教育教学评价工作带来更高的难度。
(三)新压力:教学硬件设施存在缺失问题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和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提高,社会各界对优质教育的需求与当下学校教育资源和办学水平的矛盾愈加突出,部分地区的“择校热”和“大班额”现象,反映了教育投入的不足和学校发展不平衡。很多学校现有的教学硬件设施原本就很紧张,而新高考改革既要满足学生选课走班所用“基本教室”需求,还要满足多元化课程体系所用的“专业教室”需要,目前,很多学校教室面临大量的缺口。同时,新高考对于高中教学硬件设施提出了较高要求,许多学校还存在教育信息化建设落后、图书资源不足、教学仪器欠缺等困难和压力。
二、新使命促动高中教学实践新作为
在新高考改革的实践与探索过程中,河北定州中学精准把握时代教育新命题,积极应对高考改革新挑战,勇于探索高中教学新对策,全面破解学校发展新难题,为普通高中教育综合改革的研究与实践提供了可行性范例。
(一)深入贯彻新思想,全面落实新德育
定州中学紧紧围绕“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总要求,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教学管理、课程建设、社会实践和学校发展,着力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把新时代德育理念融入各个学科教学,努力创新德育内容、形式、方法和策略。
1.突出思想政治课关键地位,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校本课程。将其纳入课程管理,制订教学计划,固定每个年级学时,形成课程体系。邀请省市宣讲团和校内外专家进行解读和宣讲,加深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解。开展“厚植家国情、同上思政课”主题活动,结合本土文化特色,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精心提炼出针对红色教育、文明建设、历史文化等十几个方面的思政课主题。
2.构建以班主任和政治、语文、历史教师为主体的思政课教师团队。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意识形态关联度较大的政治、历史、语文等三个学科教学紧密结合起来,为全体教师配备《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十九大报告单行本》《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和《习近平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论述摘编》。自然学科也充分挖掘思政教育切入点,加强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提高青年学生政治素养。
(二)全面规划新课程,打造课程新体系
1.严格执行教学计划,按新课程标准要求开设必修课、选修课和活动课。在此基础上,把培育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价值取向、创新意识和关键能力有机整合为课程目标,在课程设置、课堂结构、教学方法、学习方式等方面推陈出新,建设多元化、个性化、特色化课程体系。主要开设了思想政治理论课、高中生涯规划课程、校本阅读特色课程、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课程、优秀体育传统项目课程、学科特长特色课程、中外合作特色项目课程等近百种校本课程。
2.重视高中生涯规划课程,制定生涯规划教育目标,完善生涯规划教育内容,拓展生涯规划教育途径。与河北师范大学长期开展合作研究,学校校长担任河北省青少年职业生涯发展研究会副会长,四位副校长担任理事,邀请国内知名生涯规划专家到校讲座,指导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
3.开展中美合作全英文STEAM课程项。三年来,在全省率先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奇诺谷学区开展项目合作,将学校课程体系与美国课程对接和融合,开设具有跨文化、多学科、综合化、立体式的特色课程,构建融数学类、科学类、工程类、技术类、文学类、艺术类、外语类等课程为一体的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为推进STEAM课程本土化和特色化研究与实践提供了可行性范例。
4.开展中俄青少年体育健身课程。2019年4月,以庆祝中俄建交七十周年为契机,在我校成功举办第三届中俄青少年体育健身大型互动展演活动。俄罗斯体育健身舞蹈是一项独特有趣、训练科学、愉悦身心的有氧运动,体现了健康生活理念;定州中学表演的健身操和自创的中国古典舞,也深受在场观众欢迎和喜爱;中俄两国年轻人以互动、舞动的方式拉近双方距离、传递友谊,展现健康的生活态度。习近平主席访俄期间和普京总统共同观看了由我校学生和俄方青年表演内容的视频“乐动中俄”。本次活动为加强中俄青少年友好交流,推进我国“一带一路”建设赢得了荣誉。
(三)学习掌握新课标,倾力打造新课堂
1.坚持以课程标准引领教学方向,指导教师尽快理解、掌握和驾驭新课标。制定新课标学习培训方案,聘请人教社专家到校进行新课标、新教材专题培训。把新课标学习作为校本研修的“规定动作”,每周进行一次专题研讨,学校加强定期考核;利用校刊《教学文摘》和《教研通讯》等及时为教师推送课程改革、高考改革方面的优秀文章,在《河北定州中学学报》开辟专栏发表教师学习新课标的研究文章。
2.推进“由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转变”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运用“自主、合作、探究”教学理念,采取“以学定教,先学后教,学案导学,精讲点拨,教学相长”等教学策略,通过教学名师示范课、青年教师评优课、复习备考观摩课、教学改革研究课、青年教师汇报课、同课异构对比课等多维度、多层面的公开课,推进核心素养落地生根,努力打通课堂改革的“最后一公里”,使课堂形态发生了根本性转变:课堂教学从“教后学”向“学后教”转变,构建理念超前的生本课堂;从“满堂灌”向“精讲练”转变,构建精讲巧练的高效课堂;从“孤独学”向“互助组”转变,构建合作互动的活力课堂;从“独白式”向“发现法”转变,构建自主探究的发展课堂;从“一言堂”向“百家鸣”转变,构建以生为本的魅力课堂;从“痛苦学”向“快乐学”转变,构建激情洋溢的幸福课堂。 (四)建构学研新模式,打造课堂新形态
1.构建“2 1 1”学研共同体,助力教师共同成长。“2 1 1”模式,指每周两次集体备课、一次命题研讨、一次问题反思研讨。周一、周四两次集体备课,研究如何把新高考理念、核心素养的培树,熔铸于教学活动中,研讨内容包括教材分析、说课评课、高考研讨、课堂改革、学法研究、青年教师培养、教学资源库建设、课题研究、学科竞赛、校本课程等。周二命题研讨,重点解决学科核心素养试题命拟、课堂训练试题落实等问题。周五反思研讨,总结反思并解决上一周教学反映出来的,诸如授课、听评课等方面的倾向性问题。
2.实施“一日一课一研”校长工程,聚焦常态课存在的诸多问题,如教学观念滞后、学习目标不明、重点难点不清、呈现方式单一、课堂效益低下等问题。一是把研究的眼光聚焦常态课堂,深刻追究常态课堂的有效性,解决课堂教学中存在的痼疾,引领教师用新课程理念听课、磨课、上课,在深度研讨中体悟、反思、求变。二是在校长亲自指导下,通过在不同年级、不同学段,进行不同层面的“一日一节课、一课一研究”活动,教师不断解决教学困惑,改进教学方法,吸纳育人新观念,形成教学新规范,打造课堂新形态。
(五)全面聚焦新高考,把握命题新指向
高考改革的实质首先是“考什么”,也就是考试内容的改革。如,2019年高考命题主要是深化了考试内容改革,把“立德树人”确立为命题立意的根本出发点和最重要的考核点,并使之成为考生分数的主要来源。试题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全国教育大会讲话精神,既是对考生知识和能力的考查,又是对考生核心素养的考查,还不失对考生灵魂和价值的考查。全国三套试题和各地方试题无不通篇透视着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理念,围绕“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三大主题,拓展并强化了对劳动精神、体育健康、审美情趣、责任担当等内容的考查。
高考研究不仅仅是专家学者的事,每一位教师都要努力把自己打造成高考研究的行家里手。首先,全体教师做好高考内容的深入研究,从横向维度要研究全国三套试题和各地方试题,从纵向跨度要特别研究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其次,重视跨学科研究高考试题,如文科教师全面研究语文、历史、政治、地理等学科,理科教师要研究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命题。最后,时刻关注各省高考、学考、选考的新政策、新变化和新动态。
(六)构筑培养新平台,激发教师新活力
1.优化教师资源配置,根据教职工编制标准,结合测算的刚性需求,制定适应新高考改革需求的教师补充计划,积极招录国家免费师范生,逐年招聘到位。同时,加大对富余学科教师转岗培训,支持、鼓励教师一专多能,以缓解教师结构性缺编矛盾,不断优化教师队伍结构,确保教师队伍高素质和高起点。
2.创新教师培养机制,努力搭建教师专业成长新平台。围绕教师“理想信念、操守德行、教育情怀、敬业精神、责任意识、专业追求、广博学识、业务技能、管理水平、创新活力”等师德师能建设的十个方面,创设满足教师自我发展诉求的情境,为增强教师综合素质提供强有力的引领和支撑,打造一支德才兼备,道法融通、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教师团队。教师培训专款专用,每学年组织几百人次奔赴各地参加专业会议、培训。把参加专业培训作为一项荣誉、一个福利、一种奖励,让教师明白外出培训是颁发给奋斗者的奖章。每月邀请全国高考命题研究、教育管理、课改研究等各领域的专家、学者做报告、开讲座、进行业务指导。每年投资60多万元用于为师生订阅报刊,配备高质量教学资料,各年级每学年为各科教师配备教学刊物和教辅资料近500种。
(七)建立治理新机制,重構教学新秩序
1.建立现代学校治理体系,提升学校干部治理能力。以树立“法治精神、规则意识”达成“制度健全、权责明晰”,做到“执行严格、落实到位”为管理主旨,坚持“科学、规范、精细、高效、民主”的管理原则,实行年级管理和处室管理“双轨管理”运行模式,形成厚重扎实、脉络清晰、运行高效、特色鲜明的现代化学校治理体系。执创新理念,行务实作为,扬工匠精神,下绣花功夫。着力提升管理干部的领导力、决策力、落实力,做到时时有管理,处处有规矩、事事有人做,人人有职责,实现管理高效能,教学高品质。
2.创新教学组织管理,重构教学管理秩序。根据国家有关教育法规,结合新高考要求辑印了《河北定州中学管理制度汇编》,包含党务、教育、教学、行政、后勤等200多项管理制度。重建科学高效教学管理机制,加大对班级编排、学生管理、教师调配、教学设施配置的统筹力度,制定学生选课走班指导手册,建立科学高效的选课走班运行模式。每周一次学科组长研讨,优化年级教学工作;每周一次班主任研讨,提升和开拓管理思维;每周一次的主题班会观摩,解决德育管理问题;每周四次学科组研讨,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
3.促动教学评价改革,探索建立多元化、多层次、多维度的教学评价体系。教师评价方面,在尊重教师个体差异、教学特质、发展方向的基础上,注重教师专业成长和教育风格的育成,建立促进教师发展的综合评价体系,把教师的自评、互评,学生评价、家校社评价结合起来,将过程性与终结性、定性与定量、教师个人与教研团队评价相结合,以充分发挥评价的反馈激励功能。学生评价方面,转变以考试成绩为唯一标准评价学生的做法,严格按照“写实记录→遴选整理→公示审核→形成档案→材料使用”的规范评价程序。以全面、客观、公正、发展的视角,综合运用观察法、测量法、档案袋、问卷法、访谈法等,重点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等方面进行评价,全面展示学生的学业成绩、个性特长、职业理想、成长曲线、综合素质等情况。
(八)硬件建设新跨越,擘画未来新蓝图
定州中学育人成效显著,办学成就突出,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单位、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中国百强中学、中华百年名校、北京大学校长实名推荐制资质学校、清华大学优质生源中学等百余项国家及省市荣誉。2014年,学校整体搬迁新址,办学条件河北省首屈一指。学校占地380亩,总建筑面积24万平方米,投资8亿多元。学校坐落于定州新城发展规划的政治、经济、文化核心区域,设计理念新颖,人文精神凸显,设施功能完备,风格大气厚重。主要包括:三栋教学楼,七栋学生公寓、实验楼、图书馆、艺体楼、艺术会堂、体育馆、游泳馆、田径场、球类场、后勤服务综合楼、国际部教学楼、留学生公寓等。学校现代化教育技术装备国内一流。建有212个多功能智慧教室,50个物、化、生、通用技术标准实验室,16个高标准计算机教室,8个录播教室。校园网络主干万兆、千兆到桌面、Wi-Fi全覆盖,学校管理和教学全面实现了现代化、信息化和数字化。校园环境优美雅致。万木葱茏,绿树成荫;晴翠湖畔,曲径通幽;鸟语花香,景色宜人。春有花,夏有叶,秋有果,冬有景。服务体系健全。校内食堂、超市、自助银行,浴室、发廊、洗衣房一应俱全,生活无忧。游泳馆、体操房、心理室、健体中心,设施高端,师生身心健康有保障。中央空调全覆盖,环保洁净,冬暖夏凉。定州中学拥有了跨入全国一流名校的发展平台,扩大了与世界对话的空间,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新时代,新高考;新挑战,新使命;新担当,新作为。定州中学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擘画未来,立宏大愿: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植万株树、养万尾鱼、育万名生、造万家福、求万象新、创万代业。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R].2019.
[2]郭小平.分层走班制下学校管理的目标偏离、实施困境与体系再建[J].教学与管理,2017(5):22-24.
[3]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4]李军靠,丁一鑫,赵丹.新高考下普通高中选课走班教学的困境与跨越[J].中国教育学刊,2018(1):26-30.
[5]肖萧.新高考·新样态·新挑战·新机遇.[EB/OL].[2018-03-30].http://dy.163.com/v2/article/detail/DE5EJ6650530UKB6.html.
[6]易宇.一位校长妈妈的三封信,告诉我们如何利用疫情教给孩子感恩、珍惜、爱国、创新.[EB/OL].[2020-02-17].https://new.qq.com/omn/20200217/20200217A08L8B00.html.
(责任编辑:朱福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