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8月底,学校派我去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培训,内容是UG软件、数控机床操作、三坐标测量和教学模式交流等。培训的方式主要是听课、实操、座谈、参观,座谈参观是穿插在上课当中进行的。
在新加坡学习的三周时间里,我不仅学到了一些具体的技能,更重要的是,有机会跳出所处的小圈子,从另外一个角度对比、思考我们的教育。在南洋理工学院期间,南洋理工学院让人感触最深的是它的教学模式和由此而看到的数控行业的发展前景。
一、教学模式
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的林靖东院长提出了“教学工厂”的教学理念,但是在学校里却看不到工厂的影子。我的理解是:教学工厂并不是把学校办成一个工厂,它只是一个办学理念,主要精神是以学校为主体,利用企业的项目创设一个真实的学习情境,不仅能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也能使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应用于多元化、多层次的工作环境里,企业项目是教学工厂理念的核心,团队协作是保障。
南洋理工学院工程系的专业结构为“2 1”的模式,采用学分制,教学安排使用“双轨系统”,强调专业经理和主任讲师的作用,重视教学资源的安排。
在培训期间,我向南洋理工学院十几位教师请教了他们的教学方法,总体来说,南洋理工学院工程系的教师多采用合作教学模式。这类教学模式依据的是社会互动理论,强调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相互影响和人际交往,着眼于人的社会性品格的培养。具体做法是:系里设立若干专业经理,负责联系企业项目,确定主任教师;主任教师聘请任课教师实施具体的科目(单元);任课教师根据最新的技术和项目带领学生学习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所以,他们没有固定的教材,全是教师编写的讲义。
这种教学模式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它需要一些先决条件,例如要有合适的企业项目做知识的载体,学生不能多,以方便项目的实施,学生要有动力,才能在很宽松的环境下学习,要有一个教学团队。因条件所限,在我校大面积推广这种教学模式可能不现实,但是在兴趣小组的教学中应用是可行的。大体来说,我们机电专业的兴趣小组已基本形成了负责教师联合任课教师,一起根据具体项目实施教学的框架。机电部已经意识到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所以在相关文件中一直在强调“小组”的概念。各级领导也应该清楚,教师们在“教学有法。教无定法”的思想影响下工作了很多年,已经形成了各自的风格。而且没有协作的习惯。在这种背景下,希望教师们自发形成一个个团队,难度可想而知。“独木难成林”、“众人拾柴火焰高”的道理人人都懂。但是形成一个团队受很多因素的制约,其中的关键在于学校领导的引导。
二、数控专业的发展方向
在出国学习之前,我就一直有一个困惑,数控专业的发展方向是什么?目前的专业设置、学生定位适合社会的发展方向吗?这次学习使我有机会从另一个角度反思数控专业的发展方向。南洋理工学院的一位老师说:“数控操作工和扫地的一样,都没有什么技术含量。”这话虽有些过,却反映了一种趋势——单纯的数控操作工是没有前途的。要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数控专业需要在面上和点上有所突破。所谓面上突破,就是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学习数控操作的基本技能,而不是限于数控专业的学生;点上突破,就是培养部分学生精通操作技能、掌握维修技能。
1 数控行业的发展方向
数控机床的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数控机床的控制系统逐步具备自诊断、自适应控制、逻辑分析判断等功能,随着系统的智能化程度的提高,对操作者的要求反而在不断降低。在培训期间,我第一次接触具有自适应控制和逻辑分析判断功能的机床,就能在几个小时内学会操作它,并利用网络传输的程序加工出一个零件来,另外其手动编程界面也非常友好,极易上手。
企业分工越来越细。大企业里通常的做法是由专门的工艺人员编写工艺、程序员用软件(或手编)生成加工程序。一线的操作工只要会操作即可加工零件,我相信,在不远的将来很少有大企业需要一线操作工去编程、写工艺。
数控机床的普及越来越广。我们把十年前的计算机和现在的数控机床对比一下。会发现两者非常相似。十年前,如果有谁会熟练操作计算机,那他(她)在找工作时,一定很方便,结果人人都想学计算机,就和现在的数控一样。计算机会走人寻常百姓家,数控机床也会在小企业中越来越多。
2 我们的对策
模糊专业。现在既然有那么多的学生想学习数控,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考虑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以选修课的形式,让更多的学生学习数控呢?同样道理,各个专业是不是都可以允许其他专业的学生来选学呢?从我个人的课改经验看,学生只要想学,他就不会太差。由于是选学,学生不可能学得很深,大概只是一些基本知识和技能而已。以数控为例,学生学会了一些基本操作,将来到大企业的一线做操作工,一定会有帮助的,毕竟它的要求不高。需要说明的是,各个专业的特点不同。不能一概而论。
专项要精。我们毕业生的就业面很广,将来可能到大企业去工作,也可能去小企业。在小企业里,数控专业的学生很有可能要会编程、会操作甚至要会简单的维修。那么,一部分数控专业的学生要把本专业的相关理论、技能学得很好才行。学校如果能推行选修课的制度,那么为一部分学生开设较深的理论课和操作课也是可行的。
实施真正的项目化课程。我说的项目化课程,并不是把教材的某一章节换个名称或者把加工一个零件称为项目化,而是学生通过完成一个具体的项目学到了几个课程的知识内容。上个学期,机电部在数控专业做过这样的实验,具体流程是我们首先设定几个零件,学生先学习CAXA软件的基本操作。并生成零件的加工程序,然后再学习仿真软件,并把这个程序仿真出来,最后在机床上加工出合格的零件。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体会到各科的知识是连贯的,并让学生了解到一个完整的加工过程。实事求是地说,这次试验有成功的地方,也有不足,我甚至还怀疑过这样做是否可行。此次在新加坡学习,他们给我们培训的方法恰恰是我们试验过的方法。这坚定了我继续实施真正项目化课程的信心。对比南洋理工学院的做法,我们的失误在于面铺得太广,时间又不集中。我的建议是设定一个真正的项目,让学生集中在一个时间段内完成,就像大学里的毕业设计一样。当然,这对领导安排教学日程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目前可能还实现不了。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我们的教育应该不断地调整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更新教学内容,加强教师培训,促进教师团队建设。以适应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南洋理工学院有一个观点值得我们借鉴。就是“教育应该走在社会发展的前面”。
在新加坡学习的三周时间里,我不仅学到了一些具体的技能,更重要的是,有机会跳出所处的小圈子,从另外一个角度对比、思考我们的教育。在南洋理工学院期间,南洋理工学院让人感触最深的是它的教学模式和由此而看到的数控行业的发展前景。
一、教学模式
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的林靖东院长提出了“教学工厂”的教学理念,但是在学校里却看不到工厂的影子。我的理解是:教学工厂并不是把学校办成一个工厂,它只是一个办学理念,主要精神是以学校为主体,利用企业的项目创设一个真实的学习情境,不仅能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也能使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应用于多元化、多层次的工作环境里,企业项目是教学工厂理念的核心,团队协作是保障。
南洋理工学院工程系的专业结构为“2 1”的模式,采用学分制,教学安排使用“双轨系统”,强调专业经理和主任讲师的作用,重视教学资源的安排。
在培训期间,我向南洋理工学院十几位教师请教了他们的教学方法,总体来说,南洋理工学院工程系的教师多采用合作教学模式。这类教学模式依据的是社会互动理论,强调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相互影响和人际交往,着眼于人的社会性品格的培养。具体做法是:系里设立若干专业经理,负责联系企业项目,确定主任教师;主任教师聘请任课教师实施具体的科目(单元);任课教师根据最新的技术和项目带领学生学习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所以,他们没有固定的教材,全是教师编写的讲义。
这种教学模式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它需要一些先决条件,例如要有合适的企业项目做知识的载体,学生不能多,以方便项目的实施,学生要有动力,才能在很宽松的环境下学习,要有一个教学团队。因条件所限,在我校大面积推广这种教学模式可能不现实,但是在兴趣小组的教学中应用是可行的。大体来说,我们机电专业的兴趣小组已基本形成了负责教师联合任课教师,一起根据具体项目实施教学的框架。机电部已经意识到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所以在相关文件中一直在强调“小组”的概念。各级领导也应该清楚,教师们在“教学有法。教无定法”的思想影响下工作了很多年,已经形成了各自的风格。而且没有协作的习惯。在这种背景下,希望教师们自发形成一个个团队,难度可想而知。“独木难成林”、“众人拾柴火焰高”的道理人人都懂。但是形成一个团队受很多因素的制约,其中的关键在于学校领导的引导。
二、数控专业的发展方向
在出国学习之前,我就一直有一个困惑,数控专业的发展方向是什么?目前的专业设置、学生定位适合社会的发展方向吗?这次学习使我有机会从另一个角度反思数控专业的发展方向。南洋理工学院的一位老师说:“数控操作工和扫地的一样,都没有什么技术含量。”这话虽有些过,却反映了一种趋势——单纯的数控操作工是没有前途的。要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数控专业需要在面上和点上有所突破。所谓面上突破,就是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学习数控操作的基本技能,而不是限于数控专业的学生;点上突破,就是培养部分学生精通操作技能、掌握维修技能。
1 数控行业的发展方向
数控机床的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数控机床的控制系统逐步具备自诊断、自适应控制、逻辑分析判断等功能,随着系统的智能化程度的提高,对操作者的要求反而在不断降低。在培训期间,我第一次接触具有自适应控制和逻辑分析判断功能的机床,就能在几个小时内学会操作它,并利用网络传输的程序加工出一个零件来,另外其手动编程界面也非常友好,极易上手。
企业分工越来越细。大企业里通常的做法是由专门的工艺人员编写工艺、程序员用软件(或手编)生成加工程序。一线的操作工只要会操作即可加工零件,我相信,在不远的将来很少有大企业需要一线操作工去编程、写工艺。
数控机床的普及越来越广。我们把十年前的计算机和现在的数控机床对比一下。会发现两者非常相似。十年前,如果有谁会熟练操作计算机,那他(她)在找工作时,一定很方便,结果人人都想学计算机,就和现在的数控一样。计算机会走人寻常百姓家,数控机床也会在小企业中越来越多。
2 我们的对策
模糊专业。现在既然有那么多的学生想学习数控,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考虑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以选修课的形式,让更多的学生学习数控呢?同样道理,各个专业是不是都可以允许其他专业的学生来选学呢?从我个人的课改经验看,学生只要想学,他就不会太差。由于是选学,学生不可能学得很深,大概只是一些基本知识和技能而已。以数控为例,学生学会了一些基本操作,将来到大企业的一线做操作工,一定会有帮助的,毕竟它的要求不高。需要说明的是,各个专业的特点不同。不能一概而论。
专项要精。我们毕业生的就业面很广,将来可能到大企业去工作,也可能去小企业。在小企业里,数控专业的学生很有可能要会编程、会操作甚至要会简单的维修。那么,一部分数控专业的学生要把本专业的相关理论、技能学得很好才行。学校如果能推行选修课的制度,那么为一部分学生开设较深的理论课和操作课也是可行的。
实施真正的项目化课程。我说的项目化课程,并不是把教材的某一章节换个名称或者把加工一个零件称为项目化,而是学生通过完成一个具体的项目学到了几个课程的知识内容。上个学期,机电部在数控专业做过这样的实验,具体流程是我们首先设定几个零件,学生先学习CAXA软件的基本操作。并生成零件的加工程序,然后再学习仿真软件,并把这个程序仿真出来,最后在机床上加工出合格的零件。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体会到各科的知识是连贯的,并让学生了解到一个完整的加工过程。实事求是地说,这次试验有成功的地方,也有不足,我甚至还怀疑过这样做是否可行。此次在新加坡学习,他们给我们培训的方法恰恰是我们试验过的方法。这坚定了我继续实施真正项目化课程的信心。对比南洋理工学院的做法,我们的失误在于面铺得太广,时间又不集中。我的建议是设定一个真正的项目,让学生集中在一个时间段内完成,就像大学里的毕业设计一样。当然,这对领导安排教学日程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目前可能还实现不了。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我们的教育应该不断地调整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更新教学内容,加强教师培训,促进教师团队建设。以适应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南洋理工学院有一个观点值得我们借鉴。就是“教育应该走在社会发展的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