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社会的最大特色当属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社会资源的稀缺性与人们追求利益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现象。“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种利益的追求固然有其自身的合理性,但也难以避免膨胀为对人性自利的负面刺激。其影响已远远超出了经济领域,引发出政治、经济、技术、文化、精神、道德等诸多问题。如在人与自然关系方面,人类对自然的征服与改造乃至掠夺造成了环境的不断恶化,资源面临枯竭,物种相继灭绝等正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报复;在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上,公正公平的问题还不能得到真正的解决,对外开放使思想不再受束缚,但集体主义等传统美德就饱受冲击;在人与人方面,个人积极性刚刚开始被调动,拜金主义就成了许多人的行动指南,尽管通讯手段空前发达,但人与人的疏离感有增无减。面对如此诸多重大而复杂的问题,理性的做法就是重申和强调传统思想宝库中的和谐观念,结合新时代的实际情况重新发掘和诠释其内涵。基于此,人类悠久古老的“和谐”思想再次绽放熠熠的理论光辉,重新成为人类思想的共同选择,这同时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
和谐思想由来已久。和谐思想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演化,其价值越来越受到当代学者的重视,和谐理念的提出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探讨此问题,既有言说不尽的理论意义,又具有切近的现实意义。关于和谐思想的理论研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较为丰厚的研究历史。尤其是以儒家为代表的思想家都不同程度地提出过“和谐”的概念,从不同角度揭示了和谐思想的深刻内涵,他们的见解尽管具有时代的局限性,但其中不乏合理内容,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借鉴的。
我们都知道,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提出了系统的和谐思想。由此,可以把儒家学说视为处理各方面关系,从而使人生及社会实现普遍和谐的学问。儒家的和谐思想总是将人、社会、伦理道德联系起来,是“中和为美”,实质是以追求仁为核心,以体现和为表现。认为一切都要合适,“过犹不及”就意味着无论是过头或是不及都不符合标准。最好的方法是行中庸之道。因此,他们主张“执其两端,用其中”(《礼记·中庸》),使相互对立的矛盾在“中和”后取长补短,互济不足,削其过以补其不足,这样就取得了最佳效果。孔子提倡“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中和之美实质上就是一种和谐观。在儒家经典的论乐专著《乐记》更为清楚地表明了“和”的重要性。他们认为乐的作用就是“和”,就是“乐和民声”,使音乐起统一协调矛盾的作用。所谓“和乐”要求的就是情和理的和谐统一,要求情合理,理顺情,两者不偏不倚,恰当适中。除儒家正统思想外,其他诸子百家尽管在许多观点上莫衷一是,但在“和”上却也有某些共同之处。如被称为杂家的《吕氏春秋》对音乐的要求就是“故太巨,太小,太清,太浊,皆非适也”。儒家的和谐思想宣扬的是一种和合相善,强调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展现人格的高尚与完美,从内容上看,包括了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人际关系的和谐。人是社会生活的主体,更是社会和谐的主体,不同利益群体的和谐构成了社会的和谐。不可否认,儒家的社会和谐思想有其阶级的局限性,儒家讲人的和谐是依赖于礼乐制度。《论语·颜渊》一篇中强调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是要求在等级秩序中,社会生活主体各安其位,做到“和而不同”。所以对于社会的整体和谐来说,儒家有“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论语·季氏》就是认为在各利益集团之间实现上下相安,和谐相处。因此,在儒家的和谐思想看来,人际关系的和谐,只涉及两个相关因素:一是财富占有者的分配关系(而不是财富创造者的积极性)。也就是说,如果社会出现不和谐,大多是缘于财富、权势、力量对比的失调,特别是居于强势地位的财富分配者与居于弱势地位的财富分配者的冲突;二是各阶层得到的(与其社会地位相适应的)回报。这点主要体现于荀子的“贵贵、尊尊、贤贤、老老、长长、义之伦也。行之得之得其节,礼之序也”。也就是说,等级贵贱之分与对物质财富占有多寡相应,在等级差别的对应中,用制度的形式规定出不同人的美、恶、厚、薄,并且不同的人安于各自不同的政治、经济地位。儒家这种人际关系和谐思想的内容,引导了人们对礼乐制度的普遍认同,主要表现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礼乐制度设计上,强调的是不同政治地位者利益的差异。
第二,人与大环境即社会的和谐。儒家关于社会和谐的主张,其中影响最大的还是“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在这个载于《礼记·礼运篇》的和谐社会图画中,人与人之间重诚信、讲仁爱、求友善、修和睦、选贤能、富庶安康,形成财产公有、共同努力、舍弃自我、人人平等、安宁、和谐、祥顺的社会风气,构成了一个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没有阴谋和奸诈,没有战争和流血的理想社会。另外,张载的“民胞物与”思想。认为宇宙万物均有生存价值,人与天地万物互为一体,在承认人类具有这种天生的同类感的基础上,使人类有将自爱推及为爱同类的可能。因此,要使和谐思想落实于人伦日常中,除了人际关系的和谐以外,还必然要求有良好的社会习俗。孔子强调人际应该以仁心相感,仁的感通恰如各社会要素的和谐剂。所以,风俗和美成为和谐思想的重要社会表征。儒家文化倡导的礼乐制度就是要建立一个“群居而不乱、体情而防乱”的社会。
第三,个体身心的和谐。身心关系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儒家主张身心合一,心为主宰。儒家十分重视“修身”的作用,认为普天下的人,都应该以“修身”为本,实现对自我的内在超越,以达到“善”的境界,实现身心的和谐。所谓修身养性,这个修身就包括着对身体的调适,也就是孟子的“践形”,而心的境界的提高,同样有利于身体的成长,是所谓“德者寿”“德润身”。儒家在道德修养过程中更是对于“君子”这一理想人格,提出了修养的具体要求,如“三戒”“三乐”“四绝”“五行”“五美”“九思”等。儒家认为追求和谐就是一种最大的快乐,这就是“成于乐”“乐之”的意思。孟子在《尽心下》一篇中说:“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就是经过修养,人的内心贯穿着、渗透着道德,这些道德不再是一种抽象的、外在于人的伦理规范,而化为一种“至大至刚”的“浩然之气”。所以,他对于和谐的追求是发自内心的、是全面的,而不仅仅是理性的要求,这也就是旬子所说的“‘君子知夫不全不粹之不足以为美也’‘君子贵其全’,正是这种‘全’,使‘天见其明,地见其光’”。可见,儒学中蕴涵的人身心和谐的思想是培养“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和谐人格。儒家文化中的和谐思想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仍然是当今和谐思想可以利用的重要思想资源。
通过追本溯源,不难发现儒家的经典理论中不乏值得现代人认识和谐需要借鉴的思想。儒家的和谐思想是在特定历史和社会环境条件下思维的结果。儒家的和谐追求的是从整体和谐出发的,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己任的士人们都努力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求得和谐,以一种“舍生取义”“舍己为人”的团体精神铸就整体的和谐。在和谐的内涵和本质特征上面,儒家认为和谐是反映事物与现象的协调、适中、秩序、平衡和完美的存在状态。儒家的和谐,在三种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自身的和谐)中交错循环,亘久不变。我国传统的思维方式长期受到血缘宗法制度、儒家思想、伦理道德的影响,尤其是追求整体一统的和谐。应该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和谐不是世界存在的唯一状态,而是人类追求的理想状态。通过对儒家和谐思想的探求,人类需要更加深刻地认识和谐,更加努力地追求和谐,这样才能充分认识到和谐的作用,从而真正认识到和谐的价值。
(徐州幼儿师范学校)
和谐思想由来已久。和谐思想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演化,其价值越来越受到当代学者的重视,和谐理念的提出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探讨此问题,既有言说不尽的理论意义,又具有切近的现实意义。关于和谐思想的理论研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较为丰厚的研究历史。尤其是以儒家为代表的思想家都不同程度地提出过“和谐”的概念,从不同角度揭示了和谐思想的深刻内涵,他们的见解尽管具有时代的局限性,但其中不乏合理内容,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借鉴的。
我们都知道,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提出了系统的和谐思想。由此,可以把儒家学说视为处理各方面关系,从而使人生及社会实现普遍和谐的学问。儒家的和谐思想总是将人、社会、伦理道德联系起来,是“中和为美”,实质是以追求仁为核心,以体现和为表现。认为一切都要合适,“过犹不及”就意味着无论是过头或是不及都不符合标准。最好的方法是行中庸之道。因此,他们主张“执其两端,用其中”(《礼记·中庸》),使相互对立的矛盾在“中和”后取长补短,互济不足,削其过以补其不足,这样就取得了最佳效果。孔子提倡“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中和之美实质上就是一种和谐观。在儒家经典的论乐专著《乐记》更为清楚地表明了“和”的重要性。他们认为乐的作用就是“和”,就是“乐和民声”,使音乐起统一协调矛盾的作用。所谓“和乐”要求的就是情和理的和谐统一,要求情合理,理顺情,两者不偏不倚,恰当适中。除儒家正统思想外,其他诸子百家尽管在许多观点上莫衷一是,但在“和”上却也有某些共同之处。如被称为杂家的《吕氏春秋》对音乐的要求就是“故太巨,太小,太清,太浊,皆非适也”。儒家的和谐思想宣扬的是一种和合相善,强调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展现人格的高尚与完美,从内容上看,包括了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人际关系的和谐。人是社会生活的主体,更是社会和谐的主体,不同利益群体的和谐构成了社会的和谐。不可否认,儒家的社会和谐思想有其阶级的局限性,儒家讲人的和谐是依赖于礼乐制度。《论语·颜渊》一篇中强调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是要求在等级秩序中,社会生活主体各安其位,做到“和而不同”。所以对于社会的整体和谐来说,儒家有“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论语·季氏》就是认为在各利益集团之间实现上下相安,和谐相处。因此,在儒家的和谐思想看来,人际关系的和谐,只涉及两个相关因素:一是财富占有者的分配关系(而不是财富创造者的积极性)。也就是说,如果社会出现不和谐,大多是缘于财富、权势、力量对比的失调,特别是居于强势地位的财富分配者与居于弱势地位的财富分配者的冲突;二是各阶层得到的(与其社会地位相适应的)回报。这点主要体现于荀子的“贵贵、尊尊、贤贤、老老、长长、义之伦也。行之得之得其节,礼之序也”。也就是说,等级贵贱之分与对物质财富占有多寡相应,在等级差别的对应中,用制度的形式规定出不同人的美、恶、厚、薄,并且不同的人安于各自不同的政治、经济地位。儒家这种人际关系和谐思想的内容,引导了人们对礼乐制度的普遍认同,主要表现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礼乐制度设计上,强调的是不同政治地位者利益的差异。
第二,人与大环境即社会的和谐。儒家关于社会和谐的主张,其中影响最大的还是“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在这个载于《礼记·礼运篇》的和谐社会图画中,人与人之间重诚信、讲仁爱、求友善、修和睦、选贤能、富庶安康,形成财产公有、共同努力、舍弃自我、人人平等、安宁、和谐、祥顺的社会风气,构成了一个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没有阴谋和奸诈,没有战争和流血的理想社会。另外,张载的“民胞物与”思想。认为宇宙万物均有生存价值,人与天地万物互为一体,在承认人类具有这种天生的同类感的基础上,使人类有将自爱推及为爱同类的可能。因此,要使和谐思想落实于人伦日常中,除了人际关系的和谐以外,还必然要求有良好的社会习俗。孔子强调人际应该以仁心相感,仁的感通恰如各社会要素的和谐剂。所以,风俗和美成为和谐思想的重要社会表征。儒家文化倡导的礼乐制度就是要建立一个“群居而不乱、体情而防乱”的社会。
第三,个体身心的和谐。身心关系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儒家主张身心合一,心为主宰。儒家十分重视“修身”的作用,认为普天下的人,都应该以“修身”为本,实现对自我的内在超越,以达到“善”的境界,实现身心的和谐。所谓修身养性,这个修身就包括着对身体的调适,也就是孟子的“践形”,而心的境界的提高,同样有利于身体的成长,是所谓“德者寿”“德润身”。儒家在道德修养过程中更是对于“君子”这一理想人格,提出了修养的具体要求,如“三戒”“三乐”“四绝”“五行”“五美”“九思”等。儒家认为追求和谐就是一种最大的快乐,这就是“成于乐”“乐之”的意思。孟子在《尽心下》一篇中说:“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就是经过修养,人的内心贯穿着、渗透着道德,这些道德不再是一种抽象的、外在于人的伦理规范,而化为一种“至大至刚”的“浩然之气”。所以,他对于和谐的追求是发自内心的、是全面的,而不仅仅是理性的要求,这也就是旬子所说的“‘君子知夫不全不粹之不足以为美也’‘君子贵其全’,正是这种‘全’,使‘天见其明,地见其光’”。可见,儒学中蕴涵的人身心和谐的思想是培养“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和谐人格。儒家文化中的和谐思想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仍然是当今和谐思想可以利用的重要思想资源。
通过追本溯源,不难发现儒家的经典理论中不乏值得现代人认识和谐需要借鉴的思想。儒家的和谐思想是在特定历史和社会环境条件下思维的结果。儒家的和谐追求的是从整体和谐出发的,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己任的士人们都努力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求得和谐,以一种“舍生取义”“舍己为人”的团体精神铸就整体的和谐。在和谐的内涵和本质特征上面,儒家认为和谐是反映事物与现象的协调、适中、秩序、平衡和完美的存在状态。儒家的和谐,在三种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自身的和谐)中交错循环,亘久不变。我国传统的思维方式长期受到血缘宗法制度、儒家思想、伦理道德的影响,尤其是追求整体一统的和谐。应该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和谐不是世界存在的唯一状态,而是人类追求的理想状态。通过对儒家和谐思想的探求,人类需要更加深刻地认识和谐,更加努力地追求和谐,这样才能充分认识到和谐的作用,从而真正认识到和谐的价值。
(徐州幼儿师范学校)